女人,你人生的“圆满”与孩子无关

来源 :女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an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天,一个叫“吴梦”的女人的去世引发了舆论的关注。这位“网红母亲”,在身患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情况下,不顾医生的劝阻,执意怀孕,并坚持留下孩子。她签下免责声明,让医生把她“当作一个实验对象”,决心不惜生命的代价,和医生一起放手一搏。
  最终,在医生团队的努力下,她挺过了高危分娩的“鬼门关”,诞下一个健康的男婴,她在心肺功能几乎全部丧失、只能依靠体外支持系统的情况下,幸运地等到肺源,实施了心脏修补和双肺移植。
  可以说,她是一位创造了生命奇迹的母亲。
  然而,仅仅不过十个月,这个被命运眷顾的女人就因肺部感染而去世了。当时,为她主刀肺移植手术的陈静瑜医生不无惋惜地在微博上写下这样的字眼:我最后也很无奈,觉得自己一心赴救只能救她身体的疾病,但救不了她的心灵。
  面对央视《面对面》的镜头,吴梦眼含热泪地说:“我想有个家。”
  她对记者讲起了病友的故事。一个是花季少女,谈了五次恋爱,每次男方家里听说女孩的身体状况不允许怀孕生子之后都表示坚决反对,所有的感情都没有走到最后,万念俱灰的女孩选择了出家。还有一个跟她年龄相仿的女性病友,年轻时怀过两次孕,没有勇气把孩子生下来,最终被丈夫抛弃,只剩她一个人孤孤单单地生活,对“听医生的话”感到后悔不已。
  吴梦总结说:“这个社会太现实了。”
  《人间世》第二季,同样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年轻妈妈吴莹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保住这个意外到来的孩子。两次流产不能阻止吴莹想要个孩子的强烈愿望,丈夫、父母、公公婆婆、医生,所有人的反对都没用。吴莹哭过,闹过,甚至以自杀相威胁,终于如愿以偿地住进了高危孕妇病房待产。即使身体虚弱到只能躺在床上,靠着呼吸机缓解肺部压力,她还是对着镜头露出了微笑:“我认为人生要是圆满,就是有一个孩子。风险我也知道,医生也讲了,我愿意拼一把。”
  然而,好运却没有降临,顺利诞下孩子的她,甚至还没来得及亲眼见见、亲手抱抱自己的孩子,就在重症监护室里离开了人间,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5岁。她的人生“圆满”了,但孩子失去了母亲,丈夫失去了妻子,父母失去了女儿,他们的人生永远都会存在一个缺口,这是一个血淋淋的、一碰就生疼的伤口。
  值得吗?两个悲剧的背后,都有一个相同的内核——母亲。
  千百年来,我们歌颂母爱的崇高,赞美母爱的伟大,甚至将母爱和牺牲混为一谈,新闻报道里“舍命救子”被大肆宣扬,电视剧里“保大保小”只有一个答案。正是这种逻辑给了吴梦、吴莹以及所有像她们一样身患重疾却执意怀孕的女人自信和勇气,赴一场生死攸关、孤注一掷的豪赌,她们手上的砝码只有一个:“母爱能创造奇迹”,她们祈求的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生而为母,人生圆满。”
  当生育被强制在“圆满”和“拼命”的设定里,当女人的价值和子宫粗暴地划上等号,当繁衍变成女人人生的必选项,吴梦和吴莹的“为子献身”的悲剧必将一次又一次地重演。这背后有对新生命的守护,有对被爱的渴望,有对家庭的希冀,唯独没有的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我家那闺女》里,Papi酱的人生排序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她把自己排在第一位,伴侣其次,再次孩子,最后是父母。她给的理由是,首先自己陪伴自己的时间是最长的,之后的这一生,是跟伴侣一起过的。孩子和父母都是,你只陪伴他們走一段路,剩下的路还是他们自己去走的。
  许多人都觉得这个排行过于冷血,过于自私。但试想,如果每个人都能把自己放在自己人生的第一位,把过好自己的人生作为终极目标,好好地爱护自己,珍惜自己,为自己而活,那人与人之间的“以爱为名”的绑架还会那么多? 这难道不是一种成熟、通透的人生观吗?
  尼采说过: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你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也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作为一个女人,如果你的剧本里不该有母亲这个角色,那不妨听从命运的安排,演好你其他的角色,一样可以把人生过得很圆满!
  毕竟,结婚和生育是女人人生的选择,而不是必选项。
其他文献
在我六年的为母岁月里,有两段做全职妈妈的时间。第一段是生下女儿直到她两岁期间,第二段是生完儿子到他满一岁期间。  做全职妈妈跟做任何其他事一样,有甘有苦,有利有弊。利是你可以有大量时间陪着孩子长大,弊是工作上那些事确实就离得远了,慢慢就手生了。而且你一旦做惯了全职妈妈,要想再复出工作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惯性会让你反复犹疑,而外面的世界一日千里,绝不会停在那里等待一个全职妈妈披挂齐整重新上阵。  可
期刊
和很多人一样,自从有了微信,我多年都不用QQ了,直到去年孩子上小学,因为要接受老师布置的作业,我才重新登陆了那个我差点忘记密码的QQ。  有一天晚上,孩子写完作业睡着了,我帮老师整理并发送完文件,闲着无事,刷了一下我尘封已久的QQ日志。这一刷不要紧,我竟然找到了我写于2007年3月28日的一篇日志,题目叫《隐形的翅膀》。在这篇日志里,我写道:  “每天,时光就像潺潺的水,从指间流过,在你眨眼之间,
期刊
1  最初看到“张丹峰出轨”的热搜,心里是厌恶的,心想这是多陈的瓜了,还拿出来给人吃。而且,虽说现如今娱乐明星迎风撩一下头发都能上热搜,可这张丹峰也不是什么大明星啊,我甚至没看过他演的戏——他的妻子洪欣才是明星。  没想到这次有实锤。  按捺不住八卦的心情,赶紧去看了相关各路新闻。感谢热心博主们早已经想到前头,替瓜众们细致梳理出了事件的来龙去脉,这只瓜从去年吃到现在,总算眉目清楚。但同时,厌恶之上
期刊
今年年初,65岁的“铁娘子”董明珠再度全票当选格力电器董事长。在这之前,她多次上榜国内外各类知名女性排名榜单,她带领的格力集团也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作为一名30岁丧夫的单亲妈妈,董明珠用实力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但在生活里,她也是一个爱穿漂亮衣服、爱买美貌小物的普通女人。董明珠曾经说:“我最大的成就有两个方面,一是没有溺爱儿子,让他能够健康成长;二是我这十多年使格力成为中国的名牌,并在
期刊
也许,我们都是流浪者。  只是我在云之彼端,而你在野之一隅。  天府之国——当简洛踏上蓉城的土地,脑海里蹦出来的第一个词汇。  航班上的她,在飞机攀升到万米高空,四周云海环绕的时候,突然觉得莫名其妙的惶恐——是的,惶恐。她害怕,怕得要命,因为迈出了这一步,意味着她抛下了原有的一切——稳定的收入,稳定的生活,稳定的世界……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将一个人走过漫长的岁月,开始颠沛流离的生活。“白天孙悟空,夜
期刊
每一件手信都有归宿  近年来生活愈发简单,外出旅行时手信也买得愈发少。我告诉自己,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太多,见过就好,不必每一件自己喜欢、恰好又买得起的东西,都要山长水远地背回来。  唯一例外是给亲友带吃的。  这是最直白也最滋味丰富的手信。有人说旅行的意义其实就是去不同的地方吃吃吃,按这个说法,没有任何其他物品比食物更能让人活色生香地感受远方之美了。  近两年,每次去香港,回程之前,都会去一间Cit
期刊
高中时的校霸发了个消息:老子要结婚了,一个都不许少。群里立刻炸了锅,所有人都想知道能降得住他的女人什么样,翻看一条条骚气的留言,到了高冷清那里,就两个字,恭喜。下面的人又开始调侃她。  高冷清是我们班的班长,原名叫苏梓清,高冷清是她的外号,因为她实在太过高冷,又是超级大学霸,所以班里男生就给她起了这个名字,一传十,十传百,最后整个学校都知道了有一朵高岭之花,叫高冷清,曾经看着和她告白的男生一言不发
期刊
豆苗最近抑郁了。  北京四套房,女儿上北京四中,老公是上市公司财务总监,自己开两个饭店。看起来很好的生活,她却跟我感叹活着没劲,不知道生活的意义所在,食欲不振,吃什么都没味,睡眠乱七八糟,要么连续几天失眠,要么连续几天昏睡不醒,最近一年胖了三十斤。  我说:“你找点喜欢的事情做。”她说:“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买买买,衣柜都塞满了,旅行,哪都去过了。”我说:“购物和旅行之外,还有很多乐趣啊,你去爬
期刊
周末下午,跟一位姐姐约会逛街。走在两边开满杜鹃花和紫玉兰的路上,春光大好,姐姐忽然说:“我们还没合过影呢,来一张?”  就端端正正站在一个有点傻气的雕塑前面,请一位年轻姑娘帮我们拍了几张。  谢过姑娘,待她走远,才发现张张都值得阅后即焚。  “每一次拍照都是一个打击。”我说。  “就像一闷棍劈头打来。”姐姐补充。  我精挑细选了一张,做好全方位美图,发给她。“发原图,”她勒令我,“我只想看我们本来
期刊
1  黄兰颖在26岁那年离了婚。  结婚三年,儿子两岁,黄兰颖跟老公阿平吵闹了两年半。阿平在市郊一家化工厂上班,那些年厂里效益不好,工资上月有下月无的,到后来每月只能拿几百块生活费。眼看着儿子小磊要上幼儿园了,正是花钱的刀口,黄兰颖就跟阿平商量,不如辞职出来,另谋生路。  那是1990年,市里突然冒出一些港资和合资企业,阿平的技术都用得上。黄兰颖心想,像阿平这样的技术尖子,随便换一家工厂,收入怕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