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 消除潜在不安全因素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li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讨怎样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消除潜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以杜绝差错事故发生,确保护理安全,促进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促进护理质量全面提高。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39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就医权意识日渐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和患者合法权益的要求不断增强[1]。消除手术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杜绝护理差错事故,保证护理质量,是手术成功与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护理安全成为护理管理的重点,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2]。因此,加强护理管理是减少安全隐患、提高整体护理水平的重要环节。
  1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
  1.1接错患者、错放手术间常见于患儿、老年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昏迷等不能准确回答问题的患者;术前访视不到位,也易接错患者。因手术需要临时调换手术间,如未严格查对易错放手术间。
  1.2手术部位错误:如人体对称器官或肢体部位术前查对不严,致摆错体位,开错手术部位。
  1.3手术体位安置不当:此类错误的发生,主要是巡回护士违背手术体位安置原则,对术式不甚了解,缺乏与术者、麻醉者沟通所致,多见于全麻、消瘦、手术时间长、高龄等病人。
  1.4清点有误,操作不当:忽略检查校对,导致异物遗留;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造成医疗事故。
  1.5手术标本保留不当:术中切下的小标本容易遗失,如切下的声带息肉标本,未及时装好致遗失而引发纠纷。
  1.6皮肤电灼伤和化学烧伤:电极板放置不当或使用不当致皮肤电灼伤,使用化学消毒剂如碘酊消毒时乙醇脱碘不彻底或消毒剂浓度掌握不当致皮肤烧伤。
  1.7物品准备不全:如术前对手术程序不了解致物品准备不充足,术中供应不及时,延误手术时间。器械、仪器设备性能不良致术中出现故障,造成手术中断、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1.8用药错误:病人手术中病情变化快,用药品种多,且要求及时,易发生用药错误。
  1.9护理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有研究表明假如护理人员文化低,素质差,频繁轮换培训不够,不足将会导致更多的院内感染和其它不良反应,不利于病人的预后。
  1.10手术患者护送不当:在护送过程中造成患者撞伤、坠床、管道脱出等。
  2不安全因素成因
  2.1规章制度不健全,制度不更新,操作流程不合理。制度、流程未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而变化,未随新技术的发展、新仪器的使用制定新的制度和流程,易发生差错事故。
  2.2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或分工协调不当,工作量超负荷,秩序混乱,使护理人员精神和体力承受巨大的压力,情绪急躁、疲劳过度而发生差错。
  2.3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差错事故的危害性缺乏充分的认识,不安心本职工作,粗心大意容易发生各种差错事故,引发护理纠纷。
  2.4护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术中执行口头医嘱,术后未及时补开医嘱;护士越权替代麻醉师的工作;对进修、实习生操作时过于放手放眼;手术护理记录单记录不详细、不严谨。
  2.5业务素质差:尤其是年轻护士,缺乏临床护理经验,在手术配合中护士处于被动状态,术中用物准备不全,应急能力差,新业务、新技术不熟悉致配合不主动、不默契,延误手术时间。技术操作不够准确、不熟练致静脉穿刺多次失败等均可发生纠纷。
  2.6语言行为欠规范: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术中医务人员不负责地议论手术或谈及与手术无关的话题,给患者心理造成不良刺激;其次,护士在手术间随意谈论患者的个人隐私(如性病、残疾等),侵犯患者隐私权[3]。
  2.7法律知识欠缺:,法制观念淡薄,在医疗纠纷、差错事故处理已进入到法制轨道的今天,人们更多地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部分护士仍然不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制观念淡薄,特别是缺乏与护理有关的法律知识,忽视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自主权等合法权益,有的甚至侵蚀到患者的人格。
  3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消除潜在不安全因素
  3.1健全制度,严格管理: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关键。根据工作结构、要求、内容、环境的改变,不断修订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
  3.2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与法制教育:经常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和法制学习,牢固树立依法执业观念,严格执行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强化科学的工作作风,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
  3.3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弹性排班:根据护理工作强度及复杂性配置一定数量的护士,护士长每天根据手术量的多少随时调整工作时间,合理搭配不同技术水平的护士,也可根据女性的生理特点及家庭需求适时合理排班,避免超负荷运转,实行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发挥其团队协作精神。
  3.4加强业务学习:定期组织学习,提高业务素质,鼓励支持护理人员再学习,外出学习和进修。提高专业技能和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配合,对新知识、新改进有所领悟。加强护理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
  3.5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建立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对易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的环节进行讨论,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对典型的护理差错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对整改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差错事故的发生。
  3.6消除或减弱噪声源,营造安静、严谨手术环境:手术室工作是一项细致的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工作,思想集中是手术安全的关键,制定并实施消除或减弱噪声源,营造一个安静、严谨的手术环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强患者的安全感。
  总之,手术室的护理缺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认真仔细,不可草率。提供尽可能的整体护理,加强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护理人员旺盛的精力和体力,这些都是减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重要措施,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身保护意识,防范护理缺陷,从而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卢金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范护理纠纷[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611-612.
  [2]李淑梅,苏丽庄.手术室護理不安全因素与管理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09,17(3):87-88.
  [3]冷晓红,王红红.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探讨与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02,22(8):34235.
其他文献
【摘要】作者针对药物研究中蛋白质组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蛋白质组学研究近况,并对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药物研究;蛋白质组学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379-01    药物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基因组技术的发展对药物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如何加快药物发现和药物开发的速度,开发有效的药物仍
期刊
【摘要】胰腺内分泌肿瘤在医学临床治疗上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可能来源于内分泌细胞,也可能产生于胰岛。在现代医学上运用CT、B超等方式对胰腺内分泌肿瘤进行诊断,胰腺内分泌肿瘤大部分都有完整的被膜,可对其进行摘除。治疗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方法包括规范性的切除或局部剜出,本文探讨关于胰腺内分泌肿瘤诊断和治疗的若干问题,希望能借此提高医院及医生对高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认识及治疗水平。  【关键词】胰腺内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益气活血方治疗,对照组口服颈复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血管活性物质及药物安全性等指标。结果:各项观察指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有效的。  【关键词】益气活血方;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1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比较CSEA组和EA组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及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结果:CSEA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CSEA组的血流动力学平稳程度亦优于对照组。结论:CSEA起效快、阻滞完善、肌松好、血流动力学平稳、不失为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中的理想麻醉选择。【关键词】麻醉;腰硬联合;高龄;髋关节手术  【中图分类号】R156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单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  1.2护理方法:  两组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护理人员利用各种接触患者的机会,进行随机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按临床路径为每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ICU患者精神障碍高风险因素与护理干预措施对其影响效果;方法: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与谵妄评估量表(DRS-R-98)对综合性ICU139例意识、行为、情感异常患者进行评估,探讨各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对ICU患者精神障碍的影响。结果:各种高危因素对ICU患者精神障碍有不同程度影响,有效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ICU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病率。结论:建议重视ICU患者心理精神护理与人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312-02    利多卡因是一种局麻药,也可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急症治疗。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利多卡因的深入研究,发现它在治疗其它疾病的方面也显示出较好的效果,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但就利多卡因为主的静脉复合麻醉相应越来越少使用。我院近几年来采用低浓度利多卡因静脉复合麻醉150余例,现就52例患者报告如下。
期刊
【关键词】临床检验;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380-02    质量控制伴随着各种高端科技在检验医学中的不断运用,有力地确保了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有效性。为患者疾病的迅速诊断、快速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以及患者保健意识的提高,对医学检验也提出了更高、更优的要求。笔者结合自身从事检验工作的实践,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腹针配合董氏奇穴刺络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针加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7%,总有效率为98.6%;对照组分别为50%、89.2%。两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在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次数上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针配刺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见效迅速、疗效佳、疗程短、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387-01    输血安全问题目前已成为医疗卫生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的热点之一,其重要原因是20世纪80年代初确认HIV可以经血传播,这使输血传播病毒问题成为输血安全领域最主要的问题。  1输血安全的意义  输血和其他临床诊疗措施一样,必须做到安全有效,这两者是辩证的统一,如果输血不能产生预期和应有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