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写过很多篇关于黑大(黑龙江大学简称,下文同)的文章,有时被开玩笑说成是“学校里最了解她的学生”。但是我真的还不完全懂黑大,因为她的步调有些快,我的思维有些“追不上”。
才隔了一年,再写我的母校,已经需要用全新的视角考量她了。这一年里,她又多了个称号——“省部共建”高校,这也成了她2012年度发展篇章上的关键词。有人问,黑大何以如此幸运荣升省部共建高校?殊不知这么多年来,黑大向着荣誉迈了坚实的九十九步,荣誉才向着她走出这一步。始终万事先行,首肯才姗姗迟来。
荣升省部共建这个消息让黑大学子们很是振奋,从2012年11月28日正式签署文件起,黑大便由原来的省属高校转变为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高校了,这也意味着黑大将会在发展之路上得到更多的资金与资源支持。虽然地处祖国最北端的省份黑龙江,在地域与经济发展方面无法跟中东部的高校相比,但由于毗邻曾经的苏联现今的俄罗斯,黑大从未对自身的重要性产生过怀疑,她总是自信满满地为国家守着这道国际门,为国际交流培养着杰出的毕业生,也为国家多条重要的工作线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七十二年是个什么概念?七十二岁是一位老人白着头发的年纪,鬓角如雪,矍铄胜当年。黑大今年七十二岁,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她诞生于红色延安,面对这个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她成了联结中苏的一架桥,黑大的奠基人们用一片赤诚的心培养出最先学会说俄语、懂俄语的人,让中国先读懂苏联,再开辟自己的路。后来,当新中国逐渐出落得有模有样,当年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大队告别了延河水畔,到白山黑水中落了脚,这一扎根就是几十年,校名也几经更替,最终确定为黑龙江大学。这个名字也意味着她从此甘于世代生长在这里,承担起一心为龙江服务奉献的使命。从起家之时辉煌至今的俄语专业,到后起之秀哲学系,再到文学、历史学、数学、语言学这些逐渐丰满起来的枝枝蔓蔓,你已经不能单纯地说它是语言类学校、文科学校,而应该叫她综合性大学。
2012年12月,现任校长张政文在他的庆典致辞中连着道了五声感谢:感谢省里的鼎力支持、感谢学校光荣的历史传统、感谢历任的一代代领导班组、感谢全体师生的同心、感谢新的时代。这一字一句都饱含着校长内心的动容,希望每一个黑大人,和爱黑大的人,都能一同分享这个“省部共建”的分量和感动。
黑大人有个特点,有时他们很“好动”,好像就是闲不下来,往小处说就是不甘于生活一成不变,往大了说那叫“拓展生命的宽度”。找来一个从黑大毕业的学生,问问他最近在做什么,过三五年再问,很可能又换了一个地方生活,也换了一种生活方式。这完全不是朝三暮四、不安分,而是他们真的总带着一种年轻人的激情。无论走到哪里,你都能碰到黑大的学长学姐,他们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却大多有个共同的习惯,那就是一有机会就再去读个书充充电,所以顶级名校的研究生博士生学院里,总有黑大人的身影,不为什么,他们就是觉得自己活这一次,不能就只是这样。新学期开学回来,系里的老师有三四位告假,原来是跟随着自己的心跑出去读研读博了,三十几岁的人还有这种说走就走的勇气,他们是在用实际行动为学生指明生活的方向。
因为上进,所以有所建树。前段时间家人看电视,跟我说央视有个主持人老梁火得一塌糊涂,我好奇凑过去一看,这不就是我们系的亲学长梁宏达嘛,之前在校园里还见过本人呐;这几天全国的目光都盯着两会,刚刚在会上被任命为国土资源部部长的姜大明,就是黑大78级哲学系的杰出老校友,我身边的“微博控”都把新闻转疯了;跟稍稍了解中俄文化的人只要一提起李锡胤老先生,没有人不评价其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比学校还年长,是《俄汉详解大辞典》的主编,对中俄文化研究作出的贡献弥足卓著。他为人十分低调,几十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多少次请他出山换个地方生活,都被他婉拒,他不想离开自己的母校,他说,自己的根在这里,只想继续在这安心研究,仅此而已。听一位年轻老师说,他经常看见李锡胤老先生在黑大的校园里散步,每次都会主动跟老先生搭话谈谈心,虽然老先生根本不知道他是谁,还是很热情地问:“最近怎么样,工作还顺心吗?”关于老先生的事迹有很多,我光是听闻,就格外感动。正是因为有许多这样受人尊敬的老前辈,黑大才能在迅速的发展中保持不骄不躁的本真。
在即将毕业的时节里,大学期间最要好的朋友告诉了我一个好消息:她可以继续在本校念研究生了。听起来惊讶,朋友本来就比我们大那么几岁,二十五六的人了,一心想回西北家乡的她怎么还不赶紧回去,愣要气定神闲地在这儿呆上漫长的三年?人家就说,未来几十年都预留给家乡了,现在舍不得黑大,还觉得学校里哪儿都是我们的气息,再黏她三年怎么了。朋友预定了我毕业前的最后两个月——每天去食堂吃不同的饭,争取俩月基本吃遍;每天去图书馆坐坐,享受最后的惬意,跟那些没读过的书们表个歉意:曾经扬言要四年把你们读遍,结果要毕业了才悻悻承认,那么多书真的不可能;最后再去占一次自习室的座位,回忆一下曾经共同备战大考小考的岁月;一有空就再去蹭蹭课,不枉曾被这些亦师亦友的老师们那么关爱。我们这批“热血文青”赶上过《奋斗》播得火热的08年,当年看他们毕业时候,在学校礼堂全体起立齐声跟老师说:“我们爱您,但是我们必须离开您,我们要去奋斗!”此刻再想起这一桥段,眼下的“难说再见”之情才真是刚下眉头,却上心头,而且过不了多久就会热泪盈眶。
我将告别,愿你到来,读我未读完的书,走我还没走够的路。
才隔了一年,再写我的母校,已经需要用全新的视角考量她了。这一年里,她又多了个称号——“省部共建”高校,这也成了她2012年度发展篇章上的关键词。有人问,黑大何以如此幸运荣升省部共建高校?殊不知这么多年来,黑大向着荣誉迈了坚实的九十九步,荣誉才向着她走出这一步。始终万事先行,首肯才姗姗迟来。
荣升省部共建这个消息让黑大学子们很是振奋,从2012年11月28日正式签署文件起,黑大便由原来的省属高校转变为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高校了,这也意味着黑大将会在发展之路上得到更多的资金与资源支持。虽然地处祖国最北端的省份黑龙江,在地域与经济发展方面无法跟中东部的高校相比,但由于毗邻曾经的苏联现今的俄罗斯,黑大从未对自身的重要性产生过怀疑,她总是自信满满地为国家守着这道国际门,为国际交流培养着杰出的毕业生,也为国家多条重要的工作线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七十二年是个什么概念?七十二岁是一位老人白着头发的年纪,鬓角如雪,矍铄胜当年。黑大今年七十二岁,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她诞生于红色延安,面对这个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她成了联结中苏的一架桥,黑大的奠基人们用一片赤诚的心培养出最先学会说俄语、懂俄语的人,让中国先读懂苏联,再开辟自己的路。后来,当新中国逐渐出落得有模有样,当年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大队告别了延河水畔,到白山黑水中落了脚,这一扎根就是几十年,校名也几经更替,最终确定为黑龙江大学。这个名字也意味着她从此甘于世代生长在这里,承担起一心为龙江服务奉献的使命。从起家之时辉煌至今的俄语专业,到后起之秀哲学系,再到文学、历史学、数学、语言学这些逐渐丰满起来的枝枝蔓蔓,你已经不能单纯地说它是语言类学校、文科学校,而应该叫她综合性大学。
2012年12月,现任校长张政文在他的庆典致辞中连着道了五声感谢:感谢省里的鼎力支持、感谢学校光荣的历史传统、感谢历任的一代代领导班组、感谢全体师生的同心、感谢新的时代。这一字一句都饱含着校长内心的动容,希望每一个黑大人,和爱黑大的人,都能一同分享这个“省部共建”的分量和感动。
黑大人有个特点,有时他们很“好动”,好像就是闲不下来,往小处说就是不甘于生活一成不变,往大了说那叫“拓展生命的宽度”。找来一个从黑大毕业的学生,问问他最近在做什么,过三五年再问,很可能又换了一个地方生活,也换了一种生活方式。这完全不是朝三暮四、不安分,而是他们真的总带着一种年轻人的激情。无论走到哪里,你都能碰到黑大的学长学姐,他们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却大多有个共同的习惯,那就是一有机会就再去读个书充充电,所以顶级名校的研究生博士生学院里,总有黑大人的身影,不为什么,他们就是觉得自己活这一次,不能就只是这样。新学期开学回来,系里的老师有三四位告假,原来是跟随着自己的心跑出去读研读博了,三十几岁的人还有这种说走就走的勇气,他们是在用实际行动为学生指明生活的方向。
因为上进,所以有所建树。前段时间家人看电视,跟我说央视有个主持人老梁火得一塌糊涂,我好奇凑过去一看,这不就是我们系的亲学长梁宏达嘛,之前在校园里还见过本人呐;这几天全国的目光都盯着两会,刚刚在会上被任命为国土资源部部长的姜大明,就是黑大78级哲学系的杰出老校友,我身边的“微博控”都把新闻转疯了;跟稍稍了解中俄文化的人只要一提起李锡胤老先生,没有人不评价其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比学校还年长,是《俄汉详解大辞典》的主编,对中俄文化研究作出的贡献弥足卓著。他为人十分低调,几十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多少次请他出山换个地方生活,都被他婉拒,他不想离开自己的母校,他说,自己的根在这里,只想继续在这安心研究,仅此而已。听一位年轻老师说,他经常看见李锡胤老先生在黑大的校园里散步,每次都会主动跟老先生搭话谈谈心,虽然老先生根本不知道他是谁,还是很热情地问:“最近怎么样,工作还顺心吗?”关于老先生的事迹有很多,我光是听闻,就格外感动。正是因为有许多这样受人尊敬的老前辈,黑大才能在迅速的发展中保持不骄不躁的本真。
在即将毕业的时节里,大学期间最要好的朋友告诉了我一个好消息:她可以继续在本校念研究生了。听起来惊讶,朋友本来就比我们大那么几岁,二十五六的人了,一心想回西北家乡的她怎么还不赶紧回去,愣要气定神闲地在这儿呆上漫长的三年?人家就说,未来几十年都预留给家乡了,现在舍不得黑大,还觉得学校里哪儿都是我们的气息,再黏她三年怎么了。朋友预定了我毕业前的最后两个月——每天去食堂吃不同的饭,争取俩月基本吃遍;每天去图书馆坐坐,享受最后的惬意,跟那些没读过的书们表个歉意:曾经扬言要四年把你们读遍,结果要毕业了才悻悻承认,那么多书真的不可能;最后再去占一次自习室的座位,回忆一下曾经共同备战大考小考的岁月;一有空就再去蹭蹭课,不枉曾被这些亦师亦友的老师们那么关爱。我们这批“热血文青”赶上过《奋斗》播得火热的08年,当年看他们毕业时候,在学校礼堂全体起立齐声跟老师说:“我们爱您,但是我们必须离开您,我们要去奋斗!”此刻再想起这一桥段,眼下的“难说再见”之情才真是刚下眉头,却上心头,而且过不了多久就会热泪盈眶。
我将告别,愿你到来,读我未读完的书,走我还没走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