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方言作为孕育一方水土的文化基因,传承已久,深入人心,有其独特价值。人们从小耳濡目染,因而方言能表达人们最朴素而丰富的思想和文明。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偶尔穿插运用,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作者以建瓯方言教学心得为例分析建瓯方言历史教学。
关键词: 建瓯方言 历史教学 作用
方言作为孕育一方水土的文化基因,传承已久,深入人心,有其独特价值。人们从小耳濡目染方言,因而方言能表达人们最朴素而丰富的思想和文明。
在课堂教学中,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是必然要求。但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只要是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语言也可以多元化。因此,作为地方性语言——方言,也可以成为教学语言的一种形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偶尔穿插运用,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山区(山区的孩子会方言的多一些)。下面就个人的建瓯方言教学心得,微谈建瓯方言与历史教学。建瓯方言是闽语的一个重要次方言。它是闽北方言的重要代表,经20世纪60年代初全省方言普查确认,主要通行于明清时期建宁府属的建瓯、松溪、政和、崇安(今武夷山市)、建阳等县市,以及浦城、南平、顺昌等县市中接近建瓯的乡镇,使用人口在200万上下。占当今闽北10个县(市、区)300万人口的三分之二。
方言,活跃课堂氛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历史教学内容有些枯燥乏味或不好理解,因此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听课的专注度不高、效率低下。如:讲解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的宗法制的影响时会提到它对中国人的观念、意识、心理有深远影响(如果不举些接近孩子们的实例,则学生不易理解)。以建瓯方言为例,建瓯七月鬼节(烧纸、祭祀祖先、尊宗敬祖),还有许多村都有宗室祠堂(如建瓯徐墩有佘氏祠堂),还有人老了落叶归根的观念等的根源都是宗法制,这样很容易就把久远的宗法制与大家熟悉的观念、意识结合起来,并且用大家从小耳濡目染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既可活跃课堂氛围又可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又如:讲解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一的草市时,可用建瓯方言说其与家乡每月几次的赶集(墟)是一样的。而许多孩子都亲身经历过,这样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一历史概念……恰当地使用方言有助于把历史中的“内容”用贴近生活实际的“乡土知识”、观念、意识和“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某些历史的概念和影响等。这些方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历史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时效。
方言,历史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掌握的一大助力。那么怎么样用方言作为历史学习的助力呢?建瓯方言有这么一句:瘌痢罔瘌痢,下数要到蒂(条件虽然差,规矩还是要遵守的)。用建瓯方言讲,学习历史有它的“下数”(规矩、套路),那么学习历史有什么“下数”呢?学习每节历史的“下数”常常是掌握它的线索,而历史的线索常常是:背景—内容(简单经过)—评价(意义和局限性)。那么了解背景和评价的“下数”又是什么呢?是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考虑,这样既可掌握历史的某些学习技巧又可知道历史的某些解题技巧,因为历史材料题材里常常要联系的是历史事件的背景和评价。当然在讲评历史材料题时也常用到“瘌痢罔瘌痢,下数要到蒂”,从而给学生分析解历史材料题的“下数”:做材料题要先看材料前面的那段话,再看材料出自哪,从而判断相关知识点,再看题目,思考是要答什么(背景、内容、评价),判断答案是从材料上找还是从知识点中找,最后阅读材料,提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正是基于此种方式,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方言为孩子们掌握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助力。
方言,助乡土历史学习一臂之力。方言具有鲜明的地域符号特征,是地域文化特色所在。因此,在传播乡土历史时若用方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如介绍建瓯地方特色民俗,用建瓯方言讲给学生听,用家乡的语言说家乡的事,这样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学生增加了感性认识,便于记忆和联想,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了解方言,在方言中读懂历史。
方言,为情感教学锦上添花。长久以来,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方面,总有一种“亲其师,信其道”的现象,所以历史老师除了要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外,还要适当巧用方言中的谚语、成语、歇后语、惯用语、俏皮语……如:讲某一历史人物为人处世八面玲珑就可用建瓯方言惯用语——“七穹窿八窍”(外交家周恩来八面玲珑,取得了许多外交成就,在“文革”期间保护了许多人才且在后来的经济建设中起重大作用);讲某一历史人物为某件事“呕心沥血”就可用建瓯方言惯用语——“去心血”(孙中山为建立和维护民主共和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又如:讲课中涉及讨好、巴结时就可用建瓯方言俏皮语——穿花鞋(八国联军侵华时慈禧给外国使馆送米、面……讨好侵略者);还有上面提到的“瘌痢罔瘌痢,下数要到蒂”是属于建瓯方言谚语的运用。把乡音带到课堂上,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引发他们情感的共鸣,这样既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又展示老师的多才多艺……都会成为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理由,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时效,为情感教学锦上添花。
方言,为兴趣教学贡献力量。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历史也不例外,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只有对历史这一学科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学习效果才会更好。学生感兴趣的历史课堂,往往是更有效的,更具魅力的。那么该怎样利用方言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如:在历史课堂中巧用方言中的谚语、成语、歇后语、惯用语、俏皮语……恰当地使用方言把历史中的“内容”用贴近生活实际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又如当教学中的某些历史知识涉及建瓯的某一事物时(如:戚继光抗倭为解决日夜行军口粮问题,出现了建瓯小吃光饼;人们痛恨秦桧夫妇祸国殃民,恨不得他们下油锅,出现了小吃炸油条;马可波罗到过建瓯,称赞建瓯的女人美、桥美……),可以穿插使用某些建瓯方言(如:光饼、油条、建瓯的女人美、桥美……),把它们联系起来讲,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为兴趣教学贡献力量。
“每个方言都是一种知识体系,蕴含着当地人民的智慧结晶,作为地方历史和文化的根基,方言承载着不可估量的贡献,人人都应当自觉保护和使用好这种资源”。作为执教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穿插方言进行教学不但在语文、地理等学科的教学中发挥了催化作用,而且有助于班主任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总之,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教师要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善于把握、勤于发掘、认真汲取方言学中的精华,在各科教学中合理运用,让方言在课堂上展示出其独特魅力,同时有利于方言传承。
参考文献:
[1]潘渭水,黄芝生.主编.建瓯县志[M].中华书局出版社,1994.
[2]李如龙,潘渭水.主编.建瓯方言词典[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3]潘渭水,编撰.芝城拾趣[M].建瓯市民俗学会出版社,1994.
关键词: 建瓯方言 历史教学 作用
方言作为孕育一方水土的文化基因,传承已久,深入人心,有其独特价值。人们从小耳濡目染方言,因而方言能表达人们最朴素而丰富的思想和文明。
在课堂教学中,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是必然要求。但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只要是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语言也可以多元化。因此,作为地方性语言——方言,也可以成为教学语言的一种形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偶尔穿插运用,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山区(山区的孩子会方言的多一些)。下面就个人的建瓯方言教学心得,微谈建瓯方言与历史教学。建瓯方言是闽语的一个重要次方言。它是闽北方言的重要代表,经20世纪60年代初全省方言普查确认,主要通行于明清时期建宁府属的建瓯、松溪、政和、崇安(今武夷山市)、建阳等县市,以及浦城、南平、顺昌等县市中接近建瓯的乡镇,使用人口在200万上下。占当今闽北10个县(市、区)300万人口的三分之二。
方言,活跃课堂氛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历史教学内容有些枯燥乏味或不好理解,因此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听课的专注度不高、效率低下。如:讲解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的宗法制的影响时会提到它对中国人的观念、意识、心理有深远影响(如果不举些接近孩子们的实例,则学生不易理解)。以建瓯方言为例,建瓯七月鬼节(烧纸、祭祀祖先、尊宗敬祖),还有许多村都有宗室祠堂(如建瓯徐墩有佘氏祠堂),还有人老了落叶归根的观念等的根源都是宗法制,这样很容易就把久远的宗法制与大家熟悉的观念、意识结合起来,并且用大家从小耳濡目染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既可活跃课堂氛围又可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又如:讲解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一的草市时,可用建瓯方言说其与家乡每月几次的赶集(墟)是一样的。而许多孩子都亲身经历过,这样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一历史概念……恰当地使用方言有助于把历史中的“内容”用贴近生活实际的“乡土知识”、观念、意识和“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某些历史的概念和影响等。这些方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历史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时效。
方言,历史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掌握的一大助力。那么怎么样用方言作为历史学习的助力呢?建瓯方言有这么一句:瘌痢罔瘌痢,下数要到蒂(条件虽然差,规矩还是要遵守的)。用建瓯方言讲,学习历史有它的“下数”(规矩、套路),那么学习历史有什么“下数”呢?学习每节历史的“下数”常常是掌握它的线索,而历史的线索常常是:背景—内容(简单经过)—评价(意义和局限性)。那么了解背景和评价的“下数”又是什么呢?是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考虑,这样既可掌握历史的某些学习技巧又可知道历史的某些解题技巧,因为历史材料题材里常常要联系的是历史事件的背景和评价。当然在讲评历史材料题时也常用到“瘌痢罔瘌痢,下数要到蒂”,从而给学生分析解历史材料题的“下数”:做材料题要先看材料前面的那段话,再看材料出自哪,从而判断相关知识点,再看题目,思考是要答什么(背景、内容、评价),判断答案是从材料上找还是从知识点中找,最后阅读材料,提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正是基于此种方式,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方言为孩子们掌握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助力。
方言,助乡土历史学习一臂之力。方言具有鲜明的地域符号特征,是地域文化特色所在。因此,在传播乡土历史时若用方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如介绍建瓯地方特色民俗,用建瓯方言讲给学生听,用家乡的语言说家乡的事,这样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学生增加了感性认识,便于记忆和联想,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了解方言,在方言中读懂历史。
方言,为情感教学锦上添花。长久以来,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方面,总有一种“亲其师,信其道”的现象,所以历史老师除了要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外,还要适当巧用方言中的谚语、成语、歇后语、惯用语、俏皮语……如:讲某一历史人物为人处世八面玲珑就可用建瓯方言惯用语——“七穹窿八窍”(外交家周恩来八面玲珑,取得了许多外交成就,在“文革”期间保护了许多人才且在后来的经济建设中起重大作用);讲某一历史人物为某件事“呕心沥血”就可用建瓯方言惯用语——“去心血”(孙中山为建立和维护民主共和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又如:讲课中涉及讨好、巴结时就可用建瓯方言俏皮语——穿花鞋(八国联军侵华时慈禧给外国使馆送米、面……讨好侵略者);还有上面提到的“瘌痢罔瘌痢,下数要到蒂”是属于建瓯方言谚语的运用。把乡音带到课堂上,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引发他们情感的共鸣,这样既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又展示老师的多才多艺……都会成为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理由,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时效,为情感教学锦上添花。
方言,为兴趣教学贡献力量。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历史也不例外,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只有对历史这一学科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学习效果才会更好。学生感兴趣的历史课堂,往往是更有效的,更具魅力的。那么该怎样利用方言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如:在历史课堂中巧用方言中的谚语、成语、歇后语、惯用语、俏皮语……恰当地使用方言把历史中的“内容”用贴近生活实际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又如当教学中的某些历史知识涉及建瓯的某一事物时(如:戚继光抗倭为解决日夜行军口粮问题,出现了建瓯小吃光饼;人们痛恨秦桧夫妇祸国殃民,恨不得他们下油锅,出现了小吃炸油条;马可波罗到过建瓯,称赞建瓯的女人美、桥美……),可以穿插使用某些建瓯方言(如:光饼、油条、建瓯的女人美、桥美……),把它们联系起来讲,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为兴趣教学贡献力量。
“每个方言都是一种知识体系,蕴含着当地人民的智慧结晶,作为地方历史和文化的根基,方言承载着不可估量的贡献,人人都应当自觉保护和使用好这种资源”。作为执教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穿插方言进行教学不但在语文、地理等学科的教学中发挥了催化作用,而且有助于班主任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总之,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教师要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善于把握、勤于发掘、认真汲取方言学中的精华,在各科教学中合理运用,让方言在课堂上展示出其独特魅力,同时有利于方言传承。
参考文献:
[1]潘渭水,黄芝生.主编.建瓯县志[M].中华书局出版社,1994.
[2]李如龙,潘渭水.主编.建瓯方言词典[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3]潘渭水,编撰.芝城拾趣[M].建瓯市民俗学会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