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教育研究的新热点,也是教师实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着重从活用教材、链接生活、巧用生成三方面来阐述此问题,就构建实效性课堂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活用教材 链接生活 巧用生成 课堂实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A-0075-01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研读教材,揣摩编者的编写意图,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不能仅仅满足于课本中例题的教学,还要将课本中的素材进行整合利用,寻找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契合点,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巧妙利用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实现数学学习思维的价值,构建高效的智慧课堂,彰显数学课堂实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活用教材——挖掘资源的关键点
教材是最直接的教学资源,做好教材的拓展与延伸是每个数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尊重教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是教师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教师一方面要能够从全局把握教材,厘清各知识点之间的纵向联系,另一方面则应拓展延伸,做好横向联系,增加教材的厚度和广度,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时,教师没有通过“你知道吗”直接揭示循环小数的概念,而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白天黑夜交替出现,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循环往复,红、黄、绿灯总是依次变化……进而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循环现象,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接着教师出示了海洋王国的情境图:海狮1小时游了40千米,海豚1小时游了50千米,海狮和海豚1分钟分别能游多少千米?学生通过计算,发现都不能除尽,40÷60=0.6666……商的小数部分重复出现“6”;50÷60=0.8333……商的小数部分重复出现“3”,此时教师告知学生像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并追问:“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循环小数?”学生思考片刻后就说出了多种答案:“是小数,并有数字重复出现。”“1个小数,有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1个小数,从某一个数位起,有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上述案例,教师借助生活中的“循环现象”,为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搭建了桥梁,让学生在摸索中发现新知、学习新知、掌握新知,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比教师单纯地讲解概念效果要好很多。
二、链接生活——挖掘资源的拓展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探寻生活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兴奋点,让“课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这样既可以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又可以将生活中的相关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中,将其转化为重要的教学资源。
校园环境是学生最熟悉生活内容,里面的一草一景都可以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在学习了五年级上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后,教師可以组织学生对学校的足球场、篮球场、花园、车棚、操场等进行实地测量,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形状是什么,计算它们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数据。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测的数据,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进而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面积。
上述案例,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外,积极地运用学校内的生活资源,注重生活化教学,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加深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三、巧用生成——挖掘资源的提升点
课堂是动态的,也是不断生成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艺术,及时捕捉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合理利用,让它转化为鲜活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的简便计算》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瓶子里装有果汁2.5升,每个杯子里可装0.35升果汁,2.5升果汁可以倒满几杯?还剩多少升?”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是这样解答的:2.5÷0.35=7……5。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没有立即给予否定的评价,更没有批评与指责,而是灵机一动,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判断,自主分析,很快学生发现答案是错误的,但教师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追问:“大家是怎么发现的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了自己的判断方法:生1:除法运算中,余数要小于除数,而余数5大于除数0.35,显然答案是错误的;生2:与实际不符,瓶子里只有果汁2.5升,剩下的果汁却有5升,答案当然错了;生3:可以进行验算,7×0.35+5≠2.5,说明答案不对。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观察竖式计算过程,依算理理算法,得出剩下的果汁应该是0.05升,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理解。
上述案例,教师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睿智处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找出错因,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责编 林 剑)
【关键词】活用教材 链接生活 巧用生成 课堂实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A-0075-01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研读教材,揣摩编者的编写意图,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不能仅仅满足于课本中例题的教学,还要将课本中的素材进行整合利用,寻找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契合点,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巧妙利用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实现数学学习思维的价值,构建高效的智慧课堂,彰显数学课堂实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活用教材——挖掘资源的关键点
教材是最直接的教学资源,做好教材的拓展与延伸是每个数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尊重教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是教师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教师一方面要能够从全局把握教材,厘清各知识点之间的纵向联系,另一方面则应拓展延伸,做好横向联系,增加教材的厚度和广度,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时,教师没有通过“你知道吗”直接揭示循环小数的概念,而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白天黑夜交替出现,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循环往复,红、黄、绿灯总是依次变化……进而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循环现象,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接着教师出示了海洋王国的情境图:海狮1小时游了40千米,海豚1小时游了50千米,海狮和海豚1分钟分别能游多少千米?学生通过计算,发现都不能除尽,40÷60=0.6666……商的小数部分重复出现“6”;50÷60=0.8333……商的小数部分重复出现“3”,此时教师告知学生像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并追问:“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循环小数?”学生思考片刻后就说出了多种答案:“是小数,并有数字重复出现。”“1个小数,有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1个小数,从某一个数位起,有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上述案例,教师借助生活中的“循环现象”,为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搭建了桥梁,让学生在摸索中发现新知、学习新知、掌握新知,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比教师单纯地讲解概念效果要好很多。
二、链接生活——挖掘资源的拓展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探寻生活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兴奋点,让“课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这样既可以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又可以将生活中的相关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中,将其转化为重要的教学资源。
校园环境是学生最熟悉生活内容,里面的一草一景都可以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在学习了五年级上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后,教師可以组织学生对学校的足球场、篮球场、花园、车棚、操场等进行实地测量,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形状是什么,计算它们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数据。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测的数据,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进而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面积。
上述案例,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外,积极地运用学校内的生活资源,注重生活化教学,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加深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三、巧用生成——挖掘资源的提升点
课堂是动态的,也是不断生成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艺术,及时捕捉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合理利用,让它转化为鲜活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的简便计算》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瓶子里装有果汁2.5升,每个杯子里可装0.35升果汁,2.5升果汁可以倒满几杯?还剩多少升?”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是这样解答的:2.5÷0.35=7……5。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没有立即给予否定的评价,更没有批评与指责,而是灵机一动,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判断,自主分析,很快学生发现答案是错误的,但教师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追问:“大家是怎么发现的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了自己的判断方法:生1:除法运算中,余数要小于除数,而余数5大于除数0.35,显然答案是错误的;生2:与实际不符,瓶子里只有果汁2.5升,剩下的果汁却有5升,答案当然错了;生3:可以进行验算,7×0.35+5≠2.5,说明答案不对。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观察竖式计算过程,依算理理算法,得出剩下的果汁应该是0.05升,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理解。
上述案例,教师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睿智处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找出错因,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