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到我院治疗慢性胃炎患者视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38例患者分为两个小组,第一小组命名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第二小组命名为实验组,加用益生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胃泌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比对照组低,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根除(四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慢性胃炎效果较佳,可有效降低胃泌素,利于疾病康复,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慢性胃炎;胃泌素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6-097-02
引起慢性胃炎的因素比较多,在胃病中因不同病因导致的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症发病率最高,并以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等形式展示出来[1]。慢性胃炎疾病临床表现有腹部胀痛、食欲不振等,引起慢性胃炎主要原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最佳治疗方案为抗幽门螺杆菌。此次研究主要分析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下文为详情报告。
1研究信息与方法
1.1研究信息
抽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到我院治疗慢性胃炎患者视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38例患者分为两个小组,第一小组命名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第二小组命名为实验组。对照组中,男10例、女9例,年龄范围在24岁到65岁间,年龄均值(44.5±5.3)岁;实验组中,男11例、女8例,年龄范围在24岁到63岁间,年龄均值(43.5±5.1)岁。对两组患者各项数据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组研究对象在一般资料上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患者使用常规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进行治疗:口服阿莫西林,每次口服量为1g,每天服用量为2次;口服雷贝拉唑,每次口服量为20ma,每天服用2次;口服克拉霉素,每次服用量为500mg,每天服用2次;口服胶体酒石酸铋胶囊,每次服用量为165mg,每天服用4次。共用药治疗两个星期。
1.2.2实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益生菌选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每次口服量为840mg,每天服用2次。共用药治疗两个星期。
1.3观察指标
结束两个星期的治疗后比较不同小组患者胃泌素与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在空腹状态下采集5ml静脉血作为检测标本,并通过2000r/min转速进行离心处理,取100uL分离的血清且将其置于-20℃冰箱中存放,检测胃泌素、细胞因子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所得到的关于两组患者胃泌素与细胞因子水平相关数据,使用t与检验计量资料,若结果为P<0.05,则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皆经由SPSS19.0软件统计。
2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胃泌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水平降低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如下表。
3讨论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物质共同发挥出作用所引起的一种疾病,目前医学对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明确,普遍认为与病毒细菌感染、不良生活方式、缺乏营养等有着密切关系[2]。幽门螺杆菌是微厌氧菌,在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中产生作用,是唯一一个可以在人体胃里生存的微生物。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引起消化道溃疡,甚至引起胃癌,所以幽门螺杆菌也是
第1类致癌因子。
通过临床不断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病之间有着很大关系,但这也并不代表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会发生胃病。临床治疗因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病通常采用四联疗法,通过四联疗法的治疗可阻断H+-K+-ATP酶作用,可抑制胃酸的分泌。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均是抗生素类药物,可将幽门螺杆菌杀死,然而因抗生素用药不当,导致幽门螺杆菌耐药性也不断提升,细菌的大量繁殖破坏了腸道微生态平衡,降低了肠道抗病能力。益生菌最大功效是改善胃肠道菌群平衡,可抑制幽门螺杆菌。在四联疗法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可加强对幽门螺杆菌在胃黏膜上皮定植与生长的抑制效果,消化道有益菌活性剂数量明显提升。胃泌素则是消化道G细胞分泌出的胃肠肽类激素,慢性胃炎患者胃底腺与幽门腺的壁细胞量减少,胃泌素通过产生组胺促进细胞分泌出胃酸,从而加重病情。该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基础上加用益生菌可减少胃泌素、细胞因子水平,可见治疗效果较好。
总之,幽门螺杆菌根除(四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慢性胃炎效果较佳,可有效降低胃泌素,利于疾病康复,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玉川.幽门螺杆菌根除性治疗对慢性胃炎患者胃泌素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特别健康,2019,(22):15.
[2]陈君.探讨幽门螺杆菌根除性治疗对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和对胃泌素水平的影响[J].健康大视野,2019,(21):24.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慢性胃炎;胃泌素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6-097-02
引起慢性胃炎的因素比较多,在胃病中因不同病因导致的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症发病率最高,并以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等形式展示出来[1]。慢性胃炎疾病临床表现有腹部胀痛、食欲不振等,引起慢性胃炎主要原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最佳治疗方案为抗幽门螺杆菌。此次研究主要分析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下文为详情报告。
1研究信息与方法
1.1研究信息
抽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到我院治疗慢性胃炎患者视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38例患者分为两个小组,第一小组命名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第二小组命名为实验组。对照组中,男10例、女9例,年龄范围在24岁到65岁间,年龄均值(44.5±5.3)岁;实验组中,男11例、女8例,年龄范围在24岁到63岁间,年龄均值(43.5±5.1)岁。对两组患者各项数据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组研究对象在一般资料上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患者使用常规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进行治疗:口服阿莫西林,每次口服量为1g,每天服用量为2次;口服雷贝拉唑,每次口服量为20ma,每天服用2次;口服克拉霉素,每次服用量为500mg,每天服用2次;口服胶体酒石酸铋胶囊,每次服用量为165mg,每天服用4次。共用药治疗两个星期。
1.2.2实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益生菌选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每次口服量为840mg,每天服用2次。共用药治疗两个星期。
1.3观察指标
结束两个星期的治疗后比较不同小组患者胃泌素与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在空腹状态下采集5ml静脉血作为检测标本,并通过2000r/min转速进行离心处理,取100uL分离的血清且将其置于-20℃冰箱中存放,检测胃泌素、细胞因子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所得到的关于两组患者胃泌素与细胞因子水平相关数据,使用t与检验计量资料,若结果为P<0.05,则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皆经由SPSS19.0软件统计。
2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胃泌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水平降低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如下表。
3讨论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物质共同发挥出作用所引起的一种疾病,目前医学对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明确,普遍认为与病毒细菌感染、不良生活方式、缺乏营养等有着密切关系[2]。幽门螺杆菌是微厌氧菌,在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中产生作用,是唯一一个可以在人体胃里生存的微生物。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引起消化道溃疡,甚至引起胃癌,所以幽门螺杆菌也是
第1类致癌因子。
通过临床不断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病之间有着很大关系,但这也并不代表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会发生胃病。临床治疗因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病通常采用四联疗法,通过四联疗法的治疗可阻断H+-K+-ATP酶作用,可抑制胃酸的分泌。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均是抗生素类药物,可将幽门螺杆菌杀死,然而因抗生素用药不当,导致幽门螺杆菌耐药性也不断提升,细菌的大量繁殖破坏了腸道微生态平衡,降低了肠道抗病能力。益生菌最大功效是改善胃肠道菌群平衡,可抑制幽门螺杆菌。在四联疗法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可加强对幽门螺杆菌在胃黏膜上皮定植与生长的抑制效果,消化道有益菌活性剂数量明显提升。胃泌素则是消化道G细胞分泌出的胃肠肽类激素,慢性胃炎患者胃底腺与幽门腺的壁细胞量减少,胃泌素通过产生组胺促进细胞分泌出胃酸,从而加重病情。该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基础上加用益生菌可减少胃泌素、细胞因子水平,可见治疗效果较好。
总之,幽门螺杆菌根除(四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慢性胃炎效果较佳,可有效降低胃泌素,利于疾病康复,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玉川.幽门螺杆菌根除性治疗对慢性胃炎患者胃泌素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特别健康,2019,(22):15.
[2]陈君.探讨幽门螺杆菌根除性治疗对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和对胃泌素水平的影响[J].健康大视野,2019,(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