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花(外一章)

来源 :星星·散文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anfly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我十三岁的一个夏日清晨,小院盛开的木槿花篱,突然泄漏了牛仔裙的浅蓝和T恤衫的鲜红,移动着一个少女碎花般的光影。院门开着,她刹那间拼接完整的美艳和性感,仿佛一纵即逝的野鹿。
  按住心中狂跳的火焰,我从屋檐下冲出院门,但已辨不清她消失于竹林里分岔的哪条路径。
  木槿的叶子如果颜色再灰一些,就接近了她牛仔裙的蓝;木槿的花朵如果颜色再深一些,就接近了她T恤衫的红;木槿花叶间的空洞如果再大一些,兴许就能安撫一个男孩的失落和忧伤。
  这个并非本村年龄略大于我的少女,走到我家门口就成了一个女人。对于女人,一个少男的开窍虽然肤浅,却是一个男人永难释怀的记忆——
  肉身中带密码的荷尔蒙,木槿那花团锦簇的迷茫,三十七年来夏日清晨的女人香。

一大群麻雀飞过来


  人到中年的这一个黄昏,忽然看到这童年一样的欢呼雀跃。不容易啊!从多子多福的狂欢,到亡命天涯的孤寂。多少年过去了,它们像长征后灰暗而倔强的红军队伍,会师在上大南街两排梧桐和小叶榕树上。
  啁啾鼎沸,还是小人物们的固执己见和莫衷一是的快乐。谁都在争着说话,反正没有领导,没有权威,没有白天黑夜的是非。仿佛乌合之众,仿佛我的乌托邦。
  也还有惊人的一致,像我的父亲追随爷爷的容颜和生死;像一个村的亲戚和社员抱团作业:一只姓熊,一只姓田,一只姓袁……飞不高也飞不远。从竹林和麦地那边,全生产队的姓氏都扑棱棱飞过来。一起觅食,一起起哄,一起逃窜,一起聚合大团低飞的乌云,挟裹散乱的东闯西撞的雨滴,或者泪滴。
  多年来,我自认活出了自我,是众多麻雀中脱颖而出的一只。一大群麻雀飞过来,我还是忍不住,想跟着它们飞一飞。
其他文献
稻垛,母亲  把丰收后的柴火和时光聚拢,太阳抛洒的光线,成为稻垛的屋顶和一冬的柴火。  母亲每弯一次腰,太阳就把光线就从她的背上,轻轻滑下一缕,当母亲直起身子,天空渐渐低矮下去。太阳,把母亲描摹成一幅著名的油画。  母亲回家,抱回满满的一抱柴火,从秋到冬,我在远方总能感受温暖。  太阳离开屋檐,升起的炊烟,正好容下一个人的影子。  炊烟爬上屋顶,前方的旷野,立刻响起呼唤,孩子们被快速召回,灶膛连着
期刊
多少个这样的夜晚  夜半醒来,月光刚好将木窗削去一半,屋子的另一半露出微光。  夜风中,听见檐柱下乳狗吃奶时咂嘴的声音,不由得动了恻隐之心。  起身惊动半屋月影,墙上映出秋天斑斓的波纹。  低垂东窗的那颗小星越磨越亮,罩住树篱小院。不时有野物跑过窗下,狗叫声一片霜白。  偶尔有夜归人走过村街,身上的酒气和纸烟味飘进窗来,搅得夜色略略有些不安。  父母仍在隔壁小屋低声说话,想来是商议明天的事情,声音
期刊
词语唤醒乡土  一些词语正在走进乡村。  譬如,水泥路。天然气。路由器。保险。研究生。经纪人。醫联体。养老院……  它们正在成为新农村的偏旁,或者,一个崭新时代的象征。  一些词语渐渐枯萎。  譬如,木柴。炊烟。公粮。失学儿童。老屋。炉火。油灯。犁铧。羊肠小道……  它们已被楼房压低的暮色覆盖,成为乡土浩荡后的灰烬。农家的门扉  大雪来临之前,天然气已坐着管道的轻轨来农家落户。  壁挂炉,燃气灶,
期刊
慢饮一杯秋声  高足杯饮尽长夜,又长饮空寂。  窗外,天地慢慢斟酌秋雨,时光在紫薇花紫色的花瓣上飘落。  时光,沿着挂杯的葡萄酒淌下,淌着红色的诱,惑或恋。  碰杯声,轻脆,像两颗心相碰。  像两句唐诗相碰:“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  像一滴雨碰上另一滴雨,响声落在叶上,弹奏秋的木琴。  时光,慢饮一杯秋声。每一次枯水都是浪费  岁月悠长。  原是堰塘,养鱼、养虾、养螃蟹;然后改田,种
期刊
树和投影  驮了一片绿色的鸟鸣声,那朵云,是一棵飞翔的树。  一阵风,又一阵风,把它撕裂成一縷缕,为一种信念的旗幡。  风停的时候,天空呈现宗教般的湛蓝。  而那朵云,已经无影无踪。  那棵飞翔的树,化成灰烬,亦无影无踪。  这是儿时的现实,今日的梦境。  仲秋之夜,我们仰望的星空,已然消失。  我们背依的那个温暖的胸膛,如同被砍伐掉的那棵桂树,也消失了她的影子。静 物  我们看不见,那只黑色陶罐
期刊
草尖悄悄绽放的声音  倾听。倾听。  听一场雨的声音,不动声色,丝丝的,悄悄的。  之后,便有一地悄悄的声音,草尖悄悄刺穿地面,泥土悄悄裂开,一枚又一枚草尖悄悄刺穿夜的梦。  一朵又一朵花开,悄悄的声音,绽开的姿势,细密而又坦然,没有一丝忧伤。  却是一河白鹅的叫声高亢,双蹼划破平静的水面,包括振翅,都不让一个细节隐藏。  更加高亢的是父亲的一声声吆喝,躬身如犁,驱赶着耕牛,一直向前,犁开往年的土
期刊
躲进耳朵里的麻雀  我不知道麻雀都到哪儿去了。  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它们仿佛一夜之间便从地球上蒸发了。如今,只是活在了我偶尔的回忆里。  在我的童年,这是一种随地可见,甚至比鸡、狗更深入接近于我们生活的动物。它们在瓦洞、在草棚,叽叽喳喳,生儿育女;有时候黑压压一片,在山坡上,在晒坝里,与农人争抢赖以生存活命的粮食。  而我和伙伴们的游戏,则来自于它们的大胆和随意。我们把它们的鸟蛋掏出来,拿去喂小猫
期刊
母亲有一只竹篮子  歲月,竹子一节一节地生长。  母亲微笑着说,绿是健康的象征,竹篮子可以装绿色植物,一年可以装满365篮,让绿七上八下,让绿走来走去。  父亲低着头说,刚好我的爱与它肩并着肩……  仿佛母亲的竹篮子,出现在一月的路口,悬挂在十二月的彼岸。  自底部晃了一下,至顶端也晃了一下,生活便有波浪般的排比。  母亲的竹篮子,把自己描摹在母性的大地上,没有细嫩的枝叶,只有像竖起的耳朵那样完成
期刊
打折的生活  去龙华那个田少爷生蚝馆,先要一锅一元一个的生蚝,然后点瓶买一送一的青岛啤酒。  再来一小盘水煮毛豆,差不多了。  夜生活就这样开始了,白天上班太累,不谈工作。谈感情也累,谈了更纠结。餐厅很大很吵,谈了也听不清楚。  佐料拌好了,多放陈醋与酱油少放辣椒与芥末,生活寡味,夜生活一定要品品辛酸与甘甜。  我们举起酒杯轻轻碰一下,相视一笑然后你喝一小口我喝一大口。  我們不说话,语言似乎也被
期刊
途经阿木去乎  我经过阿木去乎时,大雨夹杂着雪花。  所有沉睡的小草,在羊群咩咩的呼唤里一一醒来。  我们说起高原迟来的春天,像一次艰难的赴约。  熟悉和陌生的事物,拥有同样的温度。  远山的白,像孤独的牧人,守着山下的草场、牛羊和马匹。  挂满水滴的草叶,瞬间就以明亮的方式,接纳了你的离开与归来,也接纳了我们的擦肩而过。  汽车的鸣笛声像一支箭,射向草原深处。  正在穿越柏油路的羊群,惶恐万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