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却只是把作文看成是一种令人头疼的常规作业而已,在敷衍和推脱中消耗着自己的热情与灵气。写作教学,若是仅凭教师之力,显然只会走入困境和误区。教学只有高屋建瓴地来指导写作,唤醒学生写作方面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从“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才能真正发挥学生潜能。
一、转变观念,真情投入
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像作家一样去写作,必须先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朱自清的《背影》真实地表现出了父亲对儿子细致入微的关爱和父子间的深情。但很多学生学完课文之后,并没有产生要写自己亲人的创作欲望。他们困惑的眼神传达出一种信息:父母的爱,真有那么感人吗·为什么我感觉不到呢·是的,这些孩子太幸福了,生活在亲人的宠溺中而不自知。无情无感,自然就没有什么创作欲望。
笔者特意上了一节写作指导课,只为告诉学生一个写作的真谛:先动情,再动笔,情动于中,自然会产生不写不快的创作欲望。先讲一个《父爱依依》的哲理故事,启发学生。当学生们若有所思的时候,又趁热打铁,补充了两篇文章。平淡的文字和强烈的情感结合,构成一种巨大的张力,催人泪下。东方式的隐忍牺牲和默默付出,很多时候就像空气一样,平凡到让人几乎很难感觉到它的宝贵和重要。看完文章,课堂上什么反应都有。等学生们畅所欲言之后,就不失时机地将他们引回自己的生活,唤起他们对身边亲情的感悟:“如果你愿意,请用手中的笔记录下自己此刻的所思所感。这样的感觉和感动是稍纵即逝的,请大家好好把握住啊。让我们记住身边每一个关爱我们的人,并学会去关爱他们吧。”学生们很自然地取出纸笔,记录下自己的心声。
二、形式灵活,丰富储备
1.由内而外的心灵独白——传统日记和网络日志相结合的写作训练
传统日记是鼓励学生去用心体验生活并真实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写作训练方法,固然古老,却十分有效。当学生从繁忙的学习中抽出时间来用心检视生活、用纸笔倾诉心声时,当心灵独白、捕捉灵感、抒发真情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时,就意味着他们已真正将写作变成一种心灵的需要。“低起点、多层次,快反馈”已为学生创造了成功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感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量和写作兴趣,唤醒学生的自信心、价值感。
2.由外而内的心灵对话——个性化阅读和推荐阅读相结合的阅读训练
教学实践中,坚持的是个性化阅读和推荐阅读相结合的阅读训练。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作相应的摘录和点评。当然,在阅读资料鱼龙混杂的资讯时代,推荐阅读也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应包括教师推荐和学生互相推荐两个方面。如果说个性化阅读的目的是保证阅读的精深,推荐阅读便是为了保证阅读的广博。阅读训练,只有将经典与流行、精读与泛读、学生自主选择与他人推荐结合起来,才是最完善而有效的。
三、批改激励,示范养成
1.文成于改,激励辅之
从学生日记中选出各层次学生的用心之作,经修改后发表在我的博客上,以示鼓励和肯定。实践证明,经常给予学生积极的期望和鼓励性评价,多给学生一些获得成功的机会,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在写作方面的进步,在成功体验中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并在成就感的激励下努力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2.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写作如治玉,“玉不琢,不成器”,学生的文章可以说都是璞玉,需要后期的精心雕琢。而在指导学生自改作文时,教师应当先给学生作必要的示范,进行切实有效的引导和指点,让学生明白修改的意义和方法。
①当面批改,修改给学生看,并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再让学生自己动手修改。如此反复修改三四次,直到学生的文章大为改观为止。此法对写作水平中下的学生颇为有效。
②教师修改后,让学生比较文章修改前后有何不同,从中学习修改方法。此法适用于写作水平中上的学生。教师与其给学生一些不痛不痒的评语或鼓励,还不如让他们去精心创作并修改一篇文章,切实提高自己的修改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竞争平台,人人争先
科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拥有极大的潜能。但一个人取得最终成就不是取决于他拥有多少潜能,而是发挥了多少潜能。
1.班级展示和校内展示
在教室里开辟专栏,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利用假期让学生将自己一学期的佳作汇编成自选集,在班内甚至校内展览。将一些出色的作品推荐给学校文学社社刊,扩大作品的社会影响,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和写作兴趣。
2.作品发表和竞赛获奖
前面提到的博客,使学生作品的阅读对象扩展到他们的家长以及其他素不相识的网民,它是一个非常好的作品展示平台,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发表文章和互相评改作品、交流心得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发表作品的愉悦,找到当小作家的感觉。
一、转变观念,真情投入
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像作家一样去写作,必须先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朱自清的《背影》真实地表现出了父亲对儿子细致入微的关爱和父子间的深情。但很多学生学完课文之后,并没有产生要写自己亲人的创作欲望。他们困惑的眼神传达出一种信息:父母的爱,真有那么感人吗·为什么我感觉不到呢·是的,这些孩子太幸福了,生活在亲人的宠溺中而不自知。无情无感,自然就没有什么创作欲望。
笔者特意上了一节写作指导课,只为告诉学生一个写作的真谛:先动情,再动笔,情动于中,自然会产生不写不快的创作欲望。先讲一个《父爱依依》的哲理故事,启发学生。当学生们若有所思的时候,又趁热打铁,补充了两篇文章。平淡的文字和强烈的情感结合,构成一种巨大的张力,催人泪下。东方式的隐忍牺牲和默默付出,很多时候就像空气一样,平凡到让人几乎很难感觉到它的宝贵和重要。看完文章,课堂上什么反应都有。等学生们畅所欲言之后,就不失时机地将他们引回自己的生活,唤起他们对身边亲情的感悟:“如果你愿意,请用手中的笔记录下自己此刻的所思所感。这样的感觉和感动是稍纵即逝的,请大家好好把握住啊。让我们记住身边每一个关爱我们的人,并学会去关爱他们吧。”学生们很自然地取出纸笔,记录下自己的心声。
二、形式灵活,丰富储备
1.由内而外的心灵独白——传统日记和网络日志相结合的写作训练
传统日记是鼓励学生去用心体验生活并真实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写作训练方法,固然古老,却十分有效。当学生从繁忙的学习中抽出时间来用心检视生活、用纸笔倾诉心声时,当心灵独白、捕捉灵感、抒发真情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时,就意味着他们已真正将写作变成一种心灵的需要。“低起点、多层次,快反馈”已为学生创造了成功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感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量和写作兴趣,唤醒学生的自信心、价值感。
2.由外而内的心灵对话——个性化阅读和推荐阅读相结合的阅读训练
教学实践中,坚持的是个性化阅读和推荐阅读相结合的阅读训练。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作相应的摘录和点评。当然,在阅读资料鱼龙混杂的资讯时代,推荐阅读也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应包括教师推荐和学生互相推荐两个方面。如果说个性化阅读的目的是保证阅读的精深,推荐阅读便是为了保证阅读的广博。阅读训练,只有将经典与流行、精读与泛读、学生自主选择与他人推荐结合起来,才是最完善而有效的。
三、批改激励,示范养成
1.文成于改,激励辅之
从学生日记中选出各层次学生的用心之作,经修改后发表在我的博客上,以示鼓励和肯定。实践证明,经常给予学生积极的期望和鼓励性评价,多给学生一些获得成功的机会,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在写作方面的进步,在成功体验中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并在成就感的激励下努力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2.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写作如治玉,“玉不琢,不成器”,学生的文章可以说都是璞玉,需要后期的精心雕琢。而在指导学生自改作文时,教师应当先给学生作必要的示范,进行切实有效的引导和指点,让学生明白修改的意义和方法。
①当面批改,修改给学生看,并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再让学生自己动手修改。如此反复修改三四次,直到学生的文章大为改观为止。此法对写作水平中下的学生颇为有效。
②教师修改后,让学生比较文章修改前后有何不同,从中学习修改方法。此法适用于写作水平中上的学生。教师与其给学生一些不痛不痒的评语或鼓励,还不如让他们去精心创作并修改一篇文章,切实提高自己的修改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竞争平台,人人争先
科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拥有极大的潜能。但一个人取得最终成就不是取决于他拥有多少潜能,而是发挥了多少潜能。
1.班级展示和校内展示
在教室里开辟专栏,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利用假期让学生将自己一学期的佳作汇编成自选集,在班内甚至校内展览。将一些出色的作品推荐给学校文学社社刊,扩大作品的社会影响,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和写作兴趣。
2.作品发表和竞赛获奖
前面提到的博客,使学生作品的阅读对象扩展到他们的家长以及其他素不相识的网民,它是一个非常好的作品展示平台,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发表文章和互相评改作品、交流心得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发表作品的愉悦,找到当小作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