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良好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人的性格的养成和一生的命运。因此,作为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必须把养成教育放在首位,而养成教育的重点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养成教育;良好习惯;养成
最近,潍城区教育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养成教育纵深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对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做了具体的部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认为,养成教育的核心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呢?下面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习惯重在培养
1.养成习惯贵在躬行实践。叶圣陶先生非常强调在习惯养成中的身体力行。他认为,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躬行实践,才能收到相当的效果。
近几年来,潍城区实验小学在养成教育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为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自2004年启动了“体验教育系列活动”,其目的就是通过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时代特征的一系列体验活动,让学生躬行实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创建美丽家园”体验活动,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未养成而设计的。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动手实践和具体的体验,使学生增强集体观念,从小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爱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红领巾爱心”体验活动,是根据当前独生子女多,学生倍受家人娇惯,多数学生存在“以我为中心”,缺乏关心父母、关爱他人意识的现状而设计的。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具体的活动体验让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引导学生从关心父母、孝敬老人开始,学会关心同学、关爱他人,逐步养成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几年来,我校体验教育系列活动的开展,打破陈旧的说教式教育模式,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习惯成自然”就是能力。什么是“成自然”呢?叶圣陶先生认为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是那样的意思”。习惯养成一旦成为自然习惯,就变成了能力。
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品质和能力的人才,使其成为对家庭、国家、社会高度负责的建设者。因此,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而且要把良好的习惯变成学生的自然习惯,使之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能力。要想使学生把良好的习惯变成自然习惯,作为教育者,必须根据习惯的成因和养成规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加以引导与培养,并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逐步将学生的良好习惯固化为自然习惯。
潍城区实验小学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启动的“体验教育系列活动”,为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固化为自然习惯提供了平台。从一年级新生入学开始到六年级毕业为一个大循环,而在每一年中,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固定的适合其年龄特点的体验教育活动内容。整个体验教育活动贯穿于全年的每个时段,每个时段结合富有教育意义的重大节日、纪念日、气候特点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开展的活动赋予了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内容。学生从一年级入学开始通过躬行实践,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良好习惯得以固化,进而形成自然习惯,多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提升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1.完善“他律”倡导“自律”。学校是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工作的许多方面都可能有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如:通过学生守则、常规的制订与实施,使学生熟知并达到学校生活中具体的行为要求;在班级中创设产生良好行为的情境,形成健康的舆论,杜绝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在课内外、校内外活动中,提供道德行为练习与实践条件,明确联系的目的、意义与要求,并使学生知道练习的成绩,懂得成败的原因等。有了严格的他律,还要辅之以被教育者的内心自律。
2.文明习惯的养成、道德修养的提高,必须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有必要重新体味“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古训给我们的启示,使施教者与被教者共同重视“小节”,及时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等集体舆论手段,并与家庭教育达成共识,让学生真正“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正确运用教育手段。不同学生由于家庭环境、个性以及所遇事情的性质与程度不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是不相同的。对具体对象、具体问题,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或正面教育、严辞警告,或动之以情,委婉启发,也可以活动矫正,运用集体力量时常督促,因人因事而异,力求收到最佳教育效果。
4.注意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在其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曲折性、长期性。从心理机制上说,习惯是经过长期多次强化和积累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动力定型和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系统。一个人要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很艰难的,只要有一回禁不住诱惑而失去了对道德的追求,重新做起会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应采取不同措施强化道德意志,树立求真、求善、求美的信念,把道德人格的完善作为人格主体追求的目标和境界,从而使道德行为习惯由他律型到自律型最终达到自然型。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关键词】养成教育;良好习惯;养成
最近,潍城区教育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养成教育纵深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对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做了具体的部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认为,养成教育的核心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呢?下面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习惯重在培养
1.养成习惯贵在躬行实践。叶圣陶先生非常强调在习惯养成中的身体力行。他认为,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躬行实践,才能收到相当的效果。
近几年来,潍城区实验小学在养成教育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为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自2004年启动了“体验教育系列活动”,其目的就是通过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时代特征的一系列体验活动,让学生躬行实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创建美丽家园”体验活动,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未养成而设计的。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动手实践和具体的体验,使学生增强集体观念,从小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爱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红领巾爱心”体验活动,是根据当前独生子女多,学生倍受家人娇惯,多数学生存在“以我为中心”,缺乏关心父母、关爱他人意识的现状而设计的。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具体的活动体验让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引导学生从关心父母、孝敬老人开始,学会关心同学、关爱他人,逐步养成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几年来,我校体验教育系列活动的开展,打破陈旧的说教式教育模式,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习惯成自然”就是能力。什么是“成自然”呢?叶圣陶先生认为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是那样的意思”。习惯养成一旦成为自然习惯,就变成了能力。
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品质和能力的人才,使其成为对家庭、国家、社会高度负责的建设者。因此,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而且要把良好的习惯变成学生的自然习惯,使之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能力。要想使学生把良好的习惯变成自然习惯,作为教育者,必须根据习惯的成因和养成规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加以引导与培养,并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逐步将学生的良好习惯固化为自然习惯。
潍城区实验小学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启动的“体验教育系列活动”,为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固化为自然习惯提供了平台。从一年级新生入学开始到六年级毕业为一个大循环,而在每一年中,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固定的适合其年龄特点的体验教育活动内容。整个体验教育活动贯穿于全年的每个时段,每个时段结合富有教育意义的重大节日、纪念日、气候特点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开展的活动赋予了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内容。学生从一年级入学开始通过躬行实践,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良好习惯得以固化,进而形成自然习惯,多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提升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1.完善“他律”倡导“自律”。学校是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工作的许多方面都可能有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如:通过学生守则、常规的制订与实施,使学生熟知并达到学校生活中具体的行为要求;在班级中创设产生良好行为的情境,形成健康的舆论,杜绝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在课内外、校内外活动中,提供道德行为练习与实践条件,明确联系的目的、意义与要求,并使学生知道练习的成绩,懂得成败的原因等。有了严格的他律,还要辅之以被教育者的内心自律。
2.文明习惯的养成、道德修养的提高,必须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有必要重新体味“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古训给我们的启示,使施教者与被教者共同重视“小节”,及时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等集体舆论手段,并与家庭教育达成共识,让学生真正“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正确运用教育手段。不同学生由于家庭环境、个性以及所遇事情的性质与程度不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是不相同的。对具体对象、具体问题,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或正面教育、严辞警告,或动之以情,委婉启发,也可以活动矫正,运用集体力量时常督促,因人因事而异,力求收到最佳教育效果。
4.注意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在其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曲折性、长期性。从心理机制上说,习惯是经过长期多次强化和积累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动力定型和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系统。一个人要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很艰难的,只要有一回禁不住诱惑而失去了对道德的追求,重新做起会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应采取不同措施强化道德意志,树立求真、求善、求美的信念,把道德人格的完善作为人格主体追求的目标和境界,从而使道德行为习惯由他律型到自律型最终达到自然型。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