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主动学习;兴趣;教学
环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2—0074—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凡是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主动获取知识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强烈,数学素质提高较快。因此,数学教师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入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变。
一、培养兴趣,以趣促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此过程中获取知识与技能。
比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先通过师生竞赛:“不计算,直接判断一个自然数能否被3整除”,来调动起学生的强烈学习欲望。当学生掌握了用“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进行判断时,师生再比赛“19536、63293……能否被3整除”,这时学生的速度还是跟不上教师,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观察、讨论发现,原来教师有快中求快的妙方:在一个多位数里,只要数位的数字是3、6、9的,可以不用去加它,其余各数位上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学生掌握了这一方法,判断的速度果然快了很多。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1.巧妙设计导入环节。导入是一堂课的起始,头开得好,等于成功了一半。在课堂教学中也确实如此,导入设计得好,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教学“近似数“一课,可以这样导入:我们班有32人,像这样能够准确数出来的数叫准确数,而中国有13亿人口,这个13亿表示的是一个与准确数接近的数,这样的数就是近似数。这节近似数的导入非常自然,教师教学的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显然非常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2.巧妙设计操作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理解概念”,而动手操作恰恰符合这一认知规律。动手操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一起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去,在操作中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认识,形成表象,从而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而理解概念。另外只靠观察并不能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适当的动手操作,如让学生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更能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比如,在教学“8加3”时,要学生左边摆8根小木棒,右边摆3根小木棒,摆好后,启发学生动脑筋思考:怎样移动右边的小木棒,能一眼看出共有多少根小木棒。通过操作活动,学生明白从右边的3根中移2根到左边,同左边的8根凑成10,左右合起来就是1个10和1个1,这样就能一眼看出共有11根小木棒。
3.巧妙设计认知冲突。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刻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进而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该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其次教师可以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想法再次抛给学生,让他们讨论、判断,最后教师再和学生共同归纳总结。
总之,教师要利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进而爱上数学。
编辑:谢颖丽
环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2—0074—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凡是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主动获取知识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强烈,数学素质提高较快。因此,数学教师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入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变。
一、培养兴趣,以趣促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此过程中获取知识与技能。
比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先通过师生竞赛:“不计算,直接判断一个自然数能否被3整除”,来调动起学生的强烈学习欲望。当学生掌握了用“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进行判断时,师生再比赛“19536、63293……能否被3整除”,这时学生的速度还是跟不上教师,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观察、讨论发现,原来教师有快中求快的妙方:在一个多位数里,只要数位的数字是3、6、9的,可以不用去加它,其余各数位上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学生掌握了这一方法,判断的速度果然快了很多。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1.巧妙设计导入环节。导入是一堂课的起始,头开得好,等于成功了一半。在课堂教学中也确实如此,导入设计得好,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教学“近似数“一课,可以这样导入:我们班有32人,像这样能够准确数出来的数叫准确数,而中国有13亿人口,这个13亿表示的是一个与准确数接近的数,这样的数就是近似数。这节近似数的导入非常自然,教师教学的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显然非常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2.巧妙设计操作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理解概念”,而动手操作恰恰符合这一认知规律。动手操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一起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去,在操作中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认识,形成表象,从而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而理解概念。另外只靠观察并不能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适当的动手操作,如让学生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更能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比如,在教学“8加3”时,要学生左边摆8根小木棒,右边摆3根小木棒,摆好后,启发学生动脑筋思考:怎样移动右边的小木棒,能一眼看出共有多少根小木棒。通过操作活动,学生明白从右边的3根中移2根到左边,同左边的8根凑成10,左右合起来就是1个10和1个1,这样就能一眼看出共有11根小木棒。
3.巧妙设计认知冲突。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刻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进而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该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其次教师可以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想法再次抛给学生,让他们讨论、判断,最后教师再和学生共同归纳总结。
总之,教师要利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进而爱上数学。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