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助旅行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yizh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有一个作家叫张苡弦,她游历了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和地区,回到台湾以后提出了一个说法,叫“人助旅行”。
  什么叫人助旅行呢?张苡弦解释说,这是和自助旅行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因为她发现自己的旅行从来都不是自助,而是在很多人的帮助下才完成的。每到一个国家,她都会去拜访之前在台湾接待过的该国留学生,和他们一起旅行,在他们的带领和帮助下,感受这个国家的真实生活。
  张苡弦出生于台湾彰化的一个小村子,她原本以为自己要一直待在台湾这个小岛上,直到终老。但是通过与当地人深度交流的国际旅行,她发现自己慢慢地树立起了国际观,看到了另一个原本在她的人生中不存在的世界。
  她说:“旅行就是为了往内看到很真实的自己,往外看到很宽广的世界。”
  张苡弦所说的国际观,正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所缺乏的东西。
  他们眼中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存在很大的偏离。
  到底什么是国际观?就是通过和世界上的人产生联结,和他们成为朋友,与他们进行思维的碰撞和思想的借鉴,从而获得对世界的较真实客观的认知。
  亢奋、焦躁、愤怒、恐惧、自卑和自大,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不了解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
  要认识真实的世界,要建立国际观,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旅行。这种旅行不是那种跟着旅行团,坐着大巴到景点拍照的走马观花式的观光。
  在张苡弦的旅行经历里,她去了很多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去的地方——到克罗地亚过圣诞节,在海边和当地人一起,什么都不做,只是晒了三天太阳,那是属于南欧人的无所事事的美好;到芬兰和当地人去森林里露营;去了巴勒斯坦的难民营,听他们讲了别人从未听过的故事……
  她说:“这些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经验大大地影响了我,每一个不同国家的人跟我说过的话,都变成了我学习的兴趣点。我过去学习的英文、历史、地理、民俗等都有了意义,我的朋友让我的世界观流动了起来……当真的看见这些人出现在生活中、走进我的生命里时,我才发现,刻板印象与偏见是如何限制了我看待世界的眼光。”
  让你对这个世界有感觉的,不再是那些冰冷的建筑和风景,而是你遇见的人。你会开始关心远方那个原本陌生的国家和城市的命运,因为那里生活着你的朋友。
  意识到这一点,学会了尊重别人的意见,你再不会动不动就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要求别人无条件地认同自己的观点。
  更重要的是,通过交流,你还会发现,虽然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有不一样的立场和态度,但更多的时候,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人们会为一样的故事而感动和心痛,我们之间的相同,要远远多过不同。
  每一个人都应该尽可能地创造出去看看的机会,和世界做朋友,对世界保持好奇。
  (柚子上的甲骨文摘自微信公众号“假装在纽约”)
其他文献
狄拉克是英国物理学家与应用数学家,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以沉默寡言出名。  一位和狄拉克在剑桥大学共事多年的物理学家说,如果要和狄拉克讨论问题,最好是把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不要有枝枝节节的废话,而狄拉克通常会看天花板5分钟,然后转看窗外5分钟,再回答“是”或“不是”,非常简洁。    曾给爱因斯坦当助手的波兰物理学家英费尔德1933年去剑桥大学做研究,狄拉克的导师建议英费尔德去和狄拉克
期刊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尾生伫立在桥下,等待着她的到来。  他抬头一看,只见高高的石桥栏杆,已被爬上来的攀缘植物遮盖了一半,桥上人来人往,人们穿着白色衣裳,沐浴着灿烂的阳光,风儿幽幽地吹拂着他们的衣裙。可是,她还不来。  桥下黄泥堆积的沙洲,大约还剩下7平方米,与河水紧邻在一起。长满芦苇的河畔,有许许多多的小洞,那也许是河蟹的巢穴,每当水流涌上来
期刊
当耶思卫星电视公司的推销员德芙拉打来电话时,我礼貌地说:“因为我刚刚摔进了一个洞里,碰伤了前额,还扭了腿,所以时机实在是不合适。”  “我理解,”德芙拉说,“那你觉得什么时候会比较合适呢,一小时以后?”  “我不太确定。”我说,“这要取决于救援队到底来得有多快,还有他们是否要给我的脚打石膏。”  “也就是说,或许我应该明天再打过来?”她建议道,语气平静极了。  “是呀,”我呻吟道,“听起来不错。”
期刊
在爷爷走后的第一天,家里就来了专门做红白喜事的人。十来张餐桌摆起来,大篷搭起来,平常干净敞亮的院子瞬间就有了葬礼的仪式感。  当第一顿午餐许多人都围在一个大木桶前盛饭时,大家立马就发现了这米饭的与众不同之处。首先是那氛围就很特别。有人打开木制的桶盖,热气涌上来。盛饭的人都要排队,用铁铲铲一碗,端着碗回到饭桌前,香味自然就弥散在院子里。  大家赞不绝口。  “这个饭香,用木桶蒸的。不是煮的!”  “
期刊
抗战爆发后,齐邦媛随父去重庆,就读于南开中学,考大学时,齐邦媛希望上大学时可以远行独立,当时中央大学就在重庆沙坪坝她的家门口,但齐邦媛弃之不考,后来她被武汉大学哲学系录取。  武汉大学当时已迁往四川乐山,1943年8月底,齐邦媛离家去了武大。她带着一个小箱子和一个铺盖卷,铺盖卷用毯子包着被褥和衣服,卷成一个椭圆形,上面反扣一个搪瓷脸盆,外面加一块油布,用粗麻绳绑紧。几十年后,齐邦媛在欧洲一个机场看
期刊
自难民潮爆发以来,帕特萨里斯一直追踪拍摄难民危机,他深知:作为难民危机风暴中心的莱斯沃斯岛,已被无数国内外摄影师踏访过。因此去那儿之前,他并不期待自己能够拍出多么出色的照片。  帕特萨里斯于2015年10月16日下午抵达莱斯沃斯岛北部的一个小渔村,在村里遇见了坐在面朝大海的一张长椅上的三位老妇人,她们分别是83岁的卡米维斯、89岁的艾福斯特拉提娅·马弗拉皮迪和她85岁的堂妹马瑞扎·马弗拉皮迪。每天
期刊
亲爱的儿子:  我有时候会叫你“大哥”,你知道为什么吗?当你被从产房推出来时,我以为我会很激动,我以为你也会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哭得惊天动地,向这个世界宣告你的降临。但其实不是,根据当时的录像记载,你很淡然地看了我一眼,眼神既不熟悉也不陌生。这让我想起大概6个月前,我在不丹见到的那个年轻的转世活佛的样子,他只有十六七岁,却有着六七十岁人的神情,我看见你的时候,你也是那样。那一刹那,我真的相信,也许你
期刊
L先生是我多年的企业家朋友,在南方办有一家大型家电制造企业。有一次,我去他那里做调研,到了晚上,他很神秘地邀请我参加一个私人晚宴:“你也帮我看一下,有没有靠谱的。”  这天,正巧从北京来了一个企业家“二代”的考察组,一行有8个人。L先生动了心思,他的女儿待字闺中,在香港当公务员,他特意把她叫了回来,想让她看看有没有对得上眼的。    8个人,清一色的80后、90后,其中有一半人的父辈与我有过接触,
期刊
发小郑直要请我去他奶奶家吃饭。郑直的奶奶做菜是真的有绝活儿,想到这点,我就来了精神,一口气爬到四楼。我俩兴冲冲地敲开门,老太太已经笑呵呵地等着了。我进了屋先是问声好,然后把水果放下。老太太笑着说“欢迎欢迎”,然后指着桌上的杯子说了声“自己喝吧”,就自顾自去厨房做饭了。  我一瞅,是酸梅汤。老太太的酸梅汤可谓是冠绝全球,拿梅子熬了,还加了山楂、桂花、甘草,里面能喝出甜味儿来的是蜜,更让人拍手叫绝的在
期刊
昭和与平成,上流与下流  明仁天皇或将退位,日本的平成时代或将打上休止符。从昭和到平成,如果用最到位的语言来概括这两个时代的精神的话,那就是“上流”与“下流”。  战后的昭和是“上流”社会,改朝不换代的平成是“下流”社会。感觉上是一个往“上”,一个往“下”。往“上”的标志性事件是1987年日本超过美国人均GDP成了世界第一。往“下”的标志性事件是2010年日本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了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