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示空间中无障碍体系的构建分析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e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凸显,对残疾人关爱的重视,无障碍设计的观念已被人们接受并逐步运用到各类设计中。博物馆通过收藏实物资料的展示,成为信息和文化交流的中心,担负起引导人、教育人和塑造人的社会责任。如何将无障碍设计理念运用于博物馆展示空间中,使各类人群都能有效地接受信息,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以南京博物院、六朝博物馆为例,无障碍设计原则为指导,通过对其无障碍设计的剖析,总结相关的设计体系,希望对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无障碍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博物馆;展示设计
  一、无障碍设计标志着社会的进步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设计需要满足各类人群的要求,无障碍设计因此而产生。它强调运用现代技术建设和改造环境,为广大弱势群体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的空间,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环境。国际上对于无障碍设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在无障碍设计观念的普及、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美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既有全方位的布局,又与建筑艺术协调统一,堪称世界一流水平。而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起,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不仅在公共环境中实现了无障碍化,还在住宅建设中推行无障碍化,以满足老年人和残疾人的要求。1974年,联合国正式提出无障碍设计概念名称,强调在现代文明社会,公共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都必须考虑残疾人和老人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关爱、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
  相比之下,我国无障碍建设事业起步较晚,发展不完善。1985年我国发出了“为残疾人提供便利的生活环境”的倡议,开始呼吁无障碍设施建设。1989年4月1日正式实施《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随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对一些公共设施进行改造。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才正式成立了所有残疾人的组织:残疾人联合会。1999年在一些建筑规范中,又明确提出居住环境中的无障碍設计,但由于各种因素,执行情况较差,直到2009年,我国才完成无障碍设计国家标准体系构建,最新的是2012年颁布的《无障碍设计规范》。国家标准和地方规范中涉及到的无障碍设计范围主要包括城市道路、广场、桥隧、居住区、公共停车场等外部环境和城市公共厕所、养老建筑方面,很多其他人流量大、服务面广的公共建筑,如办公、文化、娱乐类公共建筑没有制定无障碍设计的具体细则,造成我国城市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同残疾人的需求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情况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二、博物馆展示空间中引入无障碍设计
  (一)博物馆展示空间中引入无障碍设计的意义
  当今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类信息。博物馆展示空间作为人类传承文明的信息载体之一,承载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信息,具有涵盖信息量大、传播信息广等特点。我国是世界上残疾人和老年人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要让这些弱势群体,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像常人一样安全、舒适地参观并有效地获取信息,无障碍设计的引入尤为重要。博物馆展示空间中引入无障碍设计实质上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精神、人文主义的关怀,也是和谐社会的体现。
  (二)我国博物馆无障碍设计现状简介
  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各省市都建有本地的博物馆。截至2018年底,全国博物馆已增长至5354家,“博物馆热”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新时尚。虽然博物馆数量上急剧增长,但博物馆无障碍设计未能达到国家标准,难以给社会公众特别是弱势群体,提供良好的参观体验环境。具体问题表现为:一为无障碍设备不健全。大部分博物馆只考虑行动不便者,设置了坡道、配置了轮椅等设备,但对于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者,缺少盲文、语音导览等导视系统。二为无障碍服务跟不上。大部分博物馆缺乏为残疾人士讲解的讲解员,平时开展的活动中,很少针对残障人士开展文物知识普及活动。
  (三)博物馆展示设计中无障碍设计的原则
  1995年,以Ron Mace 教授为首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设计研究中心针对无障碍设计提出了七大原则,此后一直作为设计者参照的标准。七大原则为:平等的使用方式、具有通融性的灵活使用方式、简单易懂的操作设计、能够被快速理解的资讯信息、具有容错性的设计考虑、轻松有效的操作方式、规划合理的空间尺度。以上七条原则,可以看出无障碍设计不局限于使用功能上的无障碍,同时更注重使用者心理上的无障碍,是一种全方位、人性化的设计。根据博物馆展示空间的特性,这七条原则可以概况为:一是操作的便捷性。博物馆的无障碍设计要考虑到弱势群体,由于自身条件的制约,操作设备的能力不及普通观众。因此,博物馆所提供的无障碍设备需易操作,保证设备使用的便捷性。二是易识别性。博物馆内对无障碍设施标识和提示要做到简单明了易于识别,确保弱势群体在众多信息中,能准确做出辨识与选择。三是信息易接受性。博物馆无障碍设计中,除了考虑行为上的无障碍以外,更重要的是信息接收的无障碍。博物馆设计中,要考虑到受众的多样性,特别关注弱势群体,通过多种方式打破视听系统信息接受障碍,从而有效地接受信息。
  三、博物馆展示空间无障碍设计剖析
  (一)行动无障碍设计
  博物馆展示空间环境行动无障碍设计,主要要求展示空间建筑物应考虑出入口、地面、电梯、扶手、卫生间等设置残疾人可使用的相应设施和方便残疾人通行的通道等。六朝博物馆全馆实行通行无障碍。进入入口后,左侧设有两部电梯间从负一楼直通至三楼,电梯间宽度足够容纳下轮椅,方便行动不便人群进行参观。内部每层展厅空间中的地面都采用防滑材料,有高低差之处均设有较缓的坡道进行连接,坡度均小于1/10,坡道起始处均留有轮椅回旋面积,保证行动不便者通行无障碍。除此之外,展馆中连接各层的交通要道的楼梯两侧均设有钢化玻璃遮挡,从而确保安全性,扶手为圆管状不锈钢双层扶手,平整圆滑,高度分别为900mm、1150mm,便于儿童与成人抓扶。每层卫生间中均设有无障碍厕所,配备专门的无障碍设施:方便开启的门、专用的洁具、与洁具配套的安全扶手等,给残障者、老人或妇幼入厕提供便利。南京博物院游客服务中心,提供轮椅租赁服务,方便游客通达各个展厅,同时,无障碍电梯、地面坡道、无障碍厕所也一应俱全。   (二)感官无障碍设计
  博物馆展示设计中感官无障碍设计,主要指通过相关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帮助观众能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甚至味觉等感觉器官,获取展品所传达的有效信息。特别要求利用技术手段,使听力、语言和视力残疾者能够无障碍地获得信息与交流信息,如视频中的字幕和解说、电视手语、盲人有声读物等。例如,在南京博物院内的博爱馆中,复原了南博数件精选文物放置于文物复制品触摸展台上,供视障人士触摸体验,触摸历史。墙面上挂有字画作品,供弱视群体远距离观看,当参观者贴近字画作品时,还配有声音讲解,讲述字画作品背后的故事,让参观者获得听觉体验,聆听历史。
  (三)信息接受无障碍设计
  由于博物馆受众类型众多,在博物馆信息接受的无障碍设计中,除考虑到残障人士接受信息的渠道外,还应针对博物馆其他不同的受众,采用适合的方式去传达信息,让其无障碍地接受展品所传达的信息。例如,在六朝博物馆中,手机扫描自助语音讲解的二维码就提供两种选择:一种是针对成人收听的内容,包括金牌讲解员、专家讲述、考古故事等。另一种是针对青少年儿童收听的内容,專门请青少年博物馆教育专家录制相关讲解内容,在普及知识的同时,故事性、趣味性更浓。对于观展大众,六朝博物馆也采用了多种方式从视觉与听觉上传递有效信息。例如在展品南朝的青瓷莲花尊附近,放置了多媒体触摸屏。观众可以通过触摸三维建模的文物立体模型,将其进行放大、缩小、旋转,以便更直观地看清楚展品的结构和细节,从而增强了观展的互动性。
  (四)导视无障碍设计
  博物馆导视无障碍设计指在博物馆设计中,可以通过图文、符号标识、声音、盲道等导视,加以引导人流。六朝博物馆中,进门处就有博物馆各层平面图的简介,服务台有博物馆宣传小册,若扫描墙上的二维码,用手机可以选择以图文的方式或语音的方式进行导览,以便观众进行参观。在展厅地面的转折节点边缘处,还有箭头贴纸标识,以明确参观的路径方向,避免参观高峰时,出现人群倒流现象。南京博物院内设游客导览系统并无线网全覆盖,在入口处可领语音讲解机,游客携带设备后,每走到一件文物面前时,讲解机自动进行语音讲解。
  (五)心理无障碍设计
  心理无障碍设计拓展了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外延,突破了无障碍设计物质技术层面的规范,真正从精神层面心理角度去落实此理念,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关怀。心理无障碍设计主要体现为志愿者的服务无障碍。南京博物院和六朝博物馆的服务志愿者中,有退休教师、媒体人、大学生、医院护士等,其中高校的学生居多,上岗前都需审核面试和多次专门培训,考核通过后,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讲解员。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讲解内容,利用自己业余时间,义务为观众提供咨询引导服务和文物讲解,让文物信息更有效地传递给观众。但博物馆中能为残障人士提供讲解服务的人员甚少,望能改进,让无障碍服务到位。
  四、结语
  无障碍环境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博物馆展示空间的无障碍设计是保障弱势群体平等地参与到社会公共空间,共享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多数博物馆展示设计中考虑到无障碍设计因素,但并未做到全面与到位。笔者希望博物馆展示空间的无障碍设计能从行动无障碍、感官无障碍、信息接受无障碍、导视系统无障碍、心理无障碍等五个方面进行剖析,让无障碍的设计不仅落实在硬件上,更落实在精神上,让弱势群体从内心中真正感到无障碍。
  作者简介:
  徐晶,金陵科技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朱瑶,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 要:休闲时代下,受限于短暂的假期,以年轻人为主体的游客开始由传统旅行方式转向低成本、高效率的轻旅游。文章通过对轻旅游短暂性、可重复性、特异性三种特点的分析,结合高县新寨村实际情况,提出“一带三区”的规划方案,以期通过旅游业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关键词:轻旅游;乡村旅游规划;旅游产品  党的十九大和 2018 年两会将“乡村振兴”放在了战略性的位置,2019年中央一号
期刊
摘 要:我国现阶段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传统的中国式养老模式也开始发生了转变,养老问题也被国家愈来愈重视。养老与医疗是老年人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医养结合型养老院建设现处于初步阶段,由于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医养型养老院室内设计的研究也多集中于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和高校中。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经济水平尚未全面提升,是“未富先老”的典型代表。文章在研究医养
期刊
摘 要: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社会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变革,由于“智慧地球”这一概念的普及,智慧博物馆也成为一种博物馆新形态。同时AI技术迅速发展,这个被誉为“第四次产业革命”主导的智能技术,悄然进入我们的生活。文章以重建后的湖南省博物馆(以下简称“湘博”)为例,采用比较分析法和实地考察法,从展馆导览服务、文物展示、观众互动等方面尝试提出AI应用实践,并分析AI技术给湘博带来的机遇。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九大以来,新农村建设成了全国的热点事件,这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一步。近年来,乡村在发展的同时,许多问题依旧存在,其中就包括农村环境的问题,虽有改善但仍然不美,乡村景观的设计仍要改善。文章依据乡村景观设计的相关研究,结合国家有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及政策,通过对乡村景观的研究阐述了乡村景观在地方发展上的重要意义,同时在“大设计”理念指导下对乡村景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适
期刊
摘 要:文章以广东省化州市北岸开发区罗江社区为研究个案,分析了老年人目前的生活状态,通过研究当地社区景观的不足之处,提出问题,再结合老年人的特征分析老年人对于景观设计的需求,阐述了适合老年人的景观设计方法,以促进日后社区的适老型景观设计。  关键词:适老型;社区;景观设计  化州市地处粤西,罗江社区就位于化州市的北岸开发区,处于沿江地段,同时有交通主干道穿插其中。民居大部分为独栋居住的形式,楼宇的
期刊
摘 要:现今乡村人居环境呈现日趋脆弱化与同质化的趋势,问题主要集中于产业特色不显著、乡土文化定位不明确、景观风貌地域化缺失、环境空间布局破碎化等方面。文章以巢湖中庙镇的人居环境为例,采用文献阅读法和田野调查法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剖析总结出其问题所在,并以问题为导向探讨优化策略,旨在为实现村庄人居环境永续发展,同时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的实践指导。  关键词:巢湖中庙镇;人居环境;建设
期刊
摘 要:在城市地上发展趋向饱和的背景下,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势在必行。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地上空间的补充,对于打造城市立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澳门作为一个高密度城市,其地上空间的利用已十分饱和,历年仅用填海造陆的方式来增加土地,对澳门的水文地理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因此,澳门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在改善城市环境、扩大城市容量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澳门的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现状的问题进行梳理、
期刊
摘 要:目前国家对养老问题逐步重视起来,但养老景观设计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文章以扬州曜阳国际老年公寓为例介绍了其设计的不足之处以及如何使养老景观设计彰显扬州地域文化特色。  关键词:地域特色;养老景观;环境设计  201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支持养老机构规模化、连锁化发展的意见,并支持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服务商标品牌,还提出“扩大养老服务消费”“推动
期刊
摘 要:苏东坡是集诗人、书画家、造园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文人,在宋代经济、政治、文化繁荣兴盛的背景下,首先提出文人画理论,并在他的造园实践中有所体现。苏东坡关于文人画的观点反映了文人园林的特点,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和演变,进而更好地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中运用相关的造园艺术手法提供了范例和方向。  关键词:文人画;风景园林;苏东坡;中国古典园林  一、背景  (一)苏东坡提倡文
期刊
摘 要:文章主要分析了造景手法的定义、要素以及造景手法类型等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运用,以苏州拙政园为例,分析古典园林中的不同造景手法,并且对拙政园中不同的景进行细化解析,更深入地了解造景手法的精妙之处。希望造景手法可以在今后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更好的运用,并且可以让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吸取更多的精华,得到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古典园林;造景手法;拙政园  一、园林造景的基本概述  在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