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邻近年关,一切都洋溢着万象更新的喜庆与生机,从事新闻工作三年有余,也就是在我刚刚参加工作的2011年春节开始,有一个话题便悄然成为热议的焦点,那就是出现在报纸、电台、电视台和各大网站首页、各栏目重要时段的“新春走基层”报道。在这里,基层普通百姓、一线干部职工、边疆各族人民成为新闻的主角,他们的形象、声音、话语成为媒体上一道道最惹眼的风景。
一晃三年过去,“新春走基层”的惯例没变,队伍更是在不断壮大,而我,也作为一名新兵有幸加入,去了解基层,感知基层,为群众奉献鲜活生动,富于感染力,亲和力和吸引力的报道。
采访第一站,我们来到了邢台内丘周关村,作为走基层——“新年”系列报道的其中一站,当地特有的民间舞种——排鼓不得不提。当然,这里的排鼓不是美食,而是世代传承下来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技艺。據传承人讲,表演的一整套曲子下来要变换20多个队形,难点在于其没有鼓谱,所有鼓点和队形全凭传承人记忆。
从初一到十五,排鼓队每天都整装待发,为村民们奉上精彩的表演。我想,民间技艺最吸引人的地方除了它的观赏性,独特性,更有它引以为傲的传承性。一代代传承人劳神费力学习技法自不必多说,更难的功课是如何将其发扬光大。对于这一点,我们也从传承人周师傅那里得到印证:观看表演是节日期间乡亲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样也是这些民间艺人弘扬宣传艺术的需要。
马不停蹄的从邢台转战沧州沧县,赵码头村的村民正在热火朝天的筹备自导自演的第三届村晚。从春晚到村晚仅一字之差,眼前的景象却是截然不同,没有绚烂的舞台,简单的水泥台吊上几个大红灯笼,一块并不大的红布充当LED,田间地头就是最朴实的背景。接待我们的人名叫赵华,也是整台村晚的策划人兼主持人,见面握手本是件平常不过的事儿,但跟赵华握手却让我心头一惊,他手的温度完全可以用没有温度来形容,可谓“冰凉败火”。仔细打量才发现,为了舞台效果,这个90后的小伙子在三九天里只穿了一件单西服,穿梭在乡亲们中间,忙前忙后。多次叫他多穿点儿,回答始终是:“姐我不冷”。
像赵华这样“不冷”的还真不在少数,随着演出的开始你会发现,所有演员无论年龄大小无一不是全程舞台服装;来自十里八乡的乡亲们自发带着板凳马扎,年龄大些的被安排在舞台前方的小广场空地落座,年轻人则站墙头的站墙头,上房顶的上房顶,宝贝们大多被爸爸举上肩头,在将近3个小时的晚会进程中,几乎没有人中途离场,每个人都热情高涨,好像这不是隆冬,而是草长莺飞的暖春。
身为电视人,看惯了华美的舞台,大手笔的制作,美轮美奂的音响道具,惊为天人的俊俏面孔,却发现抱怨吐槽的声音越来越多;歌舞表演愈发群星云集,小品相声愈发犀利搞怪,却发现人的笑点也随之越来越高。不真实身处这一望无际的农田,没亲耳听到老乡们爆发出的朗朗笑声,你不会知道这里淳朴的人们对属于自己的联欢会有着怎样的期待,怎样的重视,怎样的投入和欣赏。没有哈导冯导,没有专业演员,丝毫谈不上收视率的农民村晚,却在乡亲们合不拢嘴的笑容里带给我深深的感触,是什么让演员们放弃扑克麻将,一准备就是大半年,是什么让乡亲们忽略寒冷,翻开节目单寻找答案。
也许,这并不能称之为标准意义上的节目单,没有彩印和设计,只是两页白纸手写而成。节目种类繁多,有表现农村婚育政策的小品,讲述邻里婆媳家长里短的相声,也有展示孩子茁壮成长的舞蹈,反应年轻人情窦初开的对唱。最重要的是,每一个表演者都是自己身边的亲人:或是看着长大的孩子,又或是一起算计柴米油盐的姐妹;而每个故事讲述的,也许就是自己身上发生的或忧或喜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村晚一方面娱乐了大伙儿,增添了年味儿,另一方面,百姓们为了不成为反面故事的典型,在平时生活中也会加以注意,久而久之潜移默化,村晚也就起到了不错的教育效果。有时想想,这本就是一个大联欢,茶话会,唠家常的平凡场景,说成晚会,追求效果,反倒上了绑,落入俗套。
基层的走访告诉我,每一个最普通的百姓都有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新闻工作一方面要帮助建立更为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另一方面,依托镜头的记录,呈现和放大,有如邢台排鼓,农民村晚这样好的民间艺术形式可以更广泛的传播开来,甚至成为广大农村地区的特色年俗,百花齊放。而对于年味儿越发褪色的城市人来说,相信这样的报道也会带来不小的启迪和震撼。
基层有火热的生活,真实的舆情,有不尽的新闻源泉,是媒体挖掘不尽的新闻宝藏。在“实际”“生活”和“群众”的交汇点上,采访,也应该变得更加质朴,听到最真实的听音,记录最真切的情感,这样,我们的创作才有灵感。新春走基层更要变为常态走基层,相信深入到百姓中间去,主播台上的我们也会更加自然亲和,“用心”说话,以情感人。
(作者单位:河北广播电视台)
一晃三年过去,“新春走基层”的惯例没变,队伍更是在不断壮大,而我,也作为一名新兵有幸加入,去了解基层,感知基层,为群众奉献鲜活生动,富于感染力,亲和力和吸引力的报道。
采访第一站,我们来到了邢台内丘周关村,作为走基层——“新年”系列报道的其中一站,当地特有的民间舞种——排鼓不得不提。当然,这里的排鼓不是美食,而是世代传承下来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技艺。據传承人讲,表演的一整套曲子下来要变换20多个队形,难点在于其没有鼓谱,所有鼓点和队形全凭传承人记忆。
从初一到十五,排鼓队每天都整装待发,为村民们奉上精彩的表演。我想,民间技艺最吸引人的地方除了它的观赏性,独特性,更有它引以为傲的传承性。一代代传承人劳神费力学习技法自不必多说,更难的功课是如何将其发扬光大。对于这一点,我们也从传承人周师傅那里得到印证:观看表演是节日期间乡亲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样也是这些民间艺人弘扬宣传艺术的需要。
马不停蹄的从邢台转战沧州沧县,赵码头村的村民正在热火朝天的筹备自导自演的第三届村晚。从春晚到村晚仅一字之差,眼前的景象却是截然不同,没有绚烂的舞台,简单的水泥台吊上几个大红灯笼,一块并不大的红布充当LED,田间地头就是最朴实的背景。接待我们的人名叫赵华,也是整台村晚的策划人兼主持人,见面握手本是件平常不过的事儿,但跟赵华握手却让我心头一惊,他手的温度完全可以用没有温度来形容,可谓“冰凉败火”。仔细打量才发现,为了舞台效果,这个90后的小伙子在三九天里只穿了一件单西服,穿梭在乡亲们中间,忙前忙后。多次叫他多穿点儿,回答始终是:“姐我不冷”。
像赵华这样“不冷”的还真不在少数,随着演出的开始你会发现,所有演员无论年龄大小无一不是全程舞台服装;来自十里八乡的乡亲们自发带着板凳马扎,年龄大些的被安排在舞台前方的小广场空地落座,年轻人则站墙头的站墙头,上房顶的上房顶,宝贝们大多被爸爸举上肩头,在将近3个小时的晚会进程中,几乎没有人中途离场,每个人都热情高涨,好像这不是隆冬,而是草长莺飞的暖春。
身为电视人,看惯了华美的舞台,大手笔的制作,美轮美奂的音响道具,惊为天人的俊俏面孔,却发现抱怨吐槽的声音越来越多;歌舞表演愈发群星云集,小品相声愈发犀利搞怪,却发现人的笑点也随之越来越高。不真实身处这一望无际的农田,没亲耳听到老乡们爆发出的朗朗笑声,你不会知道这里淳朴的人们对属于自己的联欢会有着怎样的期待,怎样的重视,怎样的投入和欣赏。没有哈导冯导,没有专业演员,丝毫谈不上收视率的农民村晚,却在乡亲们合不拢嘴的笑容里带给我深深的感触,是什么让演员们放弃扑克麻将,一准备就是大半年,是什么让乡亲们忽略寒冷,翻开节目单寻找答案。
也许,这并不能称之为标准意义上的节目单,没有彩印和设计,只是两页白纸手写而成。节目种类繁多,有表现农村婚育政策的小品,讲述邻里婆媳家长里短的相声,也有展示孩子茁壮成长的舞蹈,反应年轻人情窦初开的对唱。最重要的是,每一个表演者都是自己身边的亲人:或是看着长大的孩子,又或是一起算计柴米油盐的姐妹;而每个故事讲述的,也许就是自己身上发生的或忧或喜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村晚一方面娱乐了大伙儿,增添了年味儿,另一方面,百姓们为了不成为反面故事的典型,在平时生活中也会加以注意,久而久之潜移默化,村晚也就起到了不错的教育效果。有时想想,这本就是一个大联欢,茶话会,唠家常的平凡场景,说成晚会,追求效果,反倒上了绑,落入俗套。
基层的走访告诉我,每一个最普通的百姓都有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新闻工作一方面要帮助建立更为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另一方面,依托镜头的记录,呈现和放大,有如邢台排鼓,农民村晚这样好的民间艺术形式可以更广泛的传播开来,甚至成为广大农村地区的特色年俗,百花齊放。而对于年味儿越发褪色的城市人来说,相信这样的报道也会带来不小的启迪和震撼。
基层有火热的生活,真实的舆情,有不尽的新闻源泉,是媒体挖掘不尽的新闻宝藏。在“实际”“生活”和“群众”的交汇点上,采访,也应该变得更加质朴,听到最真实的听音,记录最真切的情感,这样,我们的创作才有灵感。新春走基层更要变为常态走基层,相信深入到百姓中间去,主播台上的我们也会更加自然亲和,“用心”说话,以情感人。
(作者单位:河北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