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到现在,BIM,或者说三维设计在我国的推行仍旧举步维艰。然而早在1999年,邢豫元开始抛弃二维设计思维,全面采用三维数字化设计。北京朝外悠唐生活广场、北京金融街北丰楼群、北京远洋万合公馆、唐山新世界……从2005年开始,邢豫元基于Bentley三维设计平台MicroStation设计作品,以高效率、高品质,赢得了业主和业界的高度好评。
北京朝外悠唐生活广场全部外立面设计,是由独立设计师邢豫元一个人完成的。甲方拿到设计结果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该项目结构那么复杂,邢豫元竟然那么快就完成了设计,而且供应商还可以参考三维设计结果进行材料的生产。在建筑设计界,邢豫元名气不小。他经常是以一顶六,高效率、高品质地完成设计任务。除了自身的专业功底深厚以外,采用三维设计思维,以及灵活、熟练应用三维设计软件,也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
从无可奈何到爱不释手
邢豫元与三维设计的缘份始于1999年。那时候他还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二所的一名设计师,当时国内的建筑设计基本上都是采用二维方式来实现。
在北京望京的国际竹藤网络中心项目中,邢豫元所在的项目组遇到了一个麻烦。业主给了他们一个复杂的室外钢梯的草图,让他们做出施工图。这个钢梯的结构不同于常规的梯子,越往下越宽,越往上则越尖,施工图上钢梁到底该怎么接……采用传统的二维设计思维模式,基本上可以说是无解。这个项目的设计团队画了一个半月都没画出结果来。
在实在没有别的方法的情况下,邢豫元自告奋勇地用Bentley的设计平台MicroStation来进行三维建模以形成设计施工图。此时MicroStation的三维功能尚未完善,而国内的三维应用也主要是画效果图。
结果让人大喜过望。“除了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以外,三维设计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比如说,能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很多节点的情况,能够指导角钢的选择。”邢豫元回忆说,“自从做了那个钢梯后,我就一发不可收地喜欢上了三维设计。”
他介绍,以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二所做一个项目要7个人,采用三维设计后只需负责外部设计和负责内部设计的两个人就够了,因为采用二维设计手段的话,7个人中可能有5个人都是负责结构上的碰撞检查的。“如果采用三维设计,这些都不是事儿,系统自动就可以检查。”邢豫元说。
邢豫元在设计中应用的三维设计软件,是由知名工程领域的软件公司Bentley提供的三维设计平台MicroStation。这是因为1993年他大学毕业后所就职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定采用设计软件就是Bentley的MicroStation,当时只是初步具备三维设计功能,后来随着MicroStation三维建模、设计功能的强大,他就一直沿用这个软件。在此过程中,他也接触过其他三维设计软件,因为学习起来不容易就放弃了。
软件影响思维模式
“现在我的思维方式都受到这个软件的影响,慢慢地形成了和软件一样的思维逻辑。”邢豫元说。
离开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二所后的邢豫元就像是建筑设计领域的一个独行侠,通常需要一个团队才能完成的项目,他一个人就能高效、高质量地完成。他出色完成了朝外悠唐生活广场、金融街北丰楼群、远洋万合公馆和唐山新世界中心的部分设计项目,并且获得了业主的高度评价。
邢豫元表示,正是因为采用三维设计思维在思考,采用三维设计手段来设计,所以他能够一抵六地完成设计工作。“如果我需要其他人来帮忙,只能请他帮忙在三维设计完成并出图以后,在图纸上写字。别的事情我觉得自己可以全干了。”邢豫元说。
他解释说,采用三维设计之后,从结构,到管线,再到外立面的设计都可以由一个人完成,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还能更加精确地表达设计思想,并指导施工。而传统二维设计流程是先打模型,然后画草图,图纸出错的概率取决于设计师的水平和职业道德,出错概率很大。如果项目规模庞大、结构复杂,情况就会更加糟糕。
因三维设计而与邢豫元认识并成为朋友的Bentley技术经理赵顺耐认识邢豫元已经七八年。他认为邢豫元的设计作品有两个特点:其一,与普通设计师的作品只是浅层次的效果图不一样,邢豫元的设计图通常做过深层次的思考,充分考虑到了设计对象与其他相关专业的配合,也就是充分考虑到了多专业协作;其二,相比很多建筑设计师的作品像女性的化妆一样不能反映建筑本来的面目不一样,邢豫元设计的建筑建成后和设计成果基本一致。
确实,记者看了北京金融街北丰楼群的实际照片,除了业主在施工时变更了幕墙的花纹以外,几乎和邢豫元的设计图完全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业主没有对邢豫元的设计成果提出供施工参考的需求,但是他出于精益求精的考虑,通常都会在设计中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这也是为什么他的设计作品与实际建筑几乎一致的主要原因。
邢豫元补充说,对于施工队来说,相对于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看得明白的二维图纸,三维设计要简单明了得多,不容易出错。
两大原因阻碍BIM推行
邢豫元说,当初他没费什么功夫就学会应用三维设计软件。而相比之下,当前我国的三维设计,或者说BIM(建筑信息模型)的推行情况并不理想。
多年的三维设计实践,使得邢豫元对于当前国内的三维设计,或者说BIM的推行有着深刻的见解。对此,邢豫元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两方面的因素:
其一,设计院采用三维设计或者推行BIM的意识不够。因为当前在整个行业内,二维设计还是比较普遍,而且我国的设计交付标准是基于二维图纸的。有些设计院即使采用三维设计手段,但是设计思维却还是二维的,因此在交付设计成果的时候还会遭遇三维设计转化成二维图纸的问题。他认为,这部分原因是因为设计院的负责人本身对三维设计缺乏全面的认识。相比之下,一些民营设计院的三维设计的推行情况则比较理想,因为这些后起之秀普遍已经认识到三维设计的好处。
其二,这是人才短缺导致的结果。据悉,由于历史遗留的问题,现在高校教学设计的老师通常缺乏系统的三维理论知识,因此学生接触的多是二维设计培训,所掌握的三维设计知识也是浅层面的。
在三维应用方面,当前业界普遍为一个问题头疼,即采用三维设计手段后,为了符合交付标准,不得不将成果转化为二维图纸。对此,邢豫元表示,“只要采用三维设计思维来设计,二维图纸转化就不是问题”。
对此,赵顺耐持相同观点:“其实大家所说的三维设计、二维出图并不是冲突的。二维设计采用的是‘平立剖’的表达方式,三维模型可以很方便地转化成二维图,这也是我们坚持的一种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能够很好采用三维设计手段,灵活、熟练掌握三维设计软件,邢豫元从2005年起开始担任Bentley的客座讲师,全面参与建筑三维化、BIM化的培训工作。
北京朝外悠唐生活广场全部外立面设计,是由独立设计师邢豫元一个人完成的。甲方拿到设计结果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该项目结构那么复杂,邢豫元竟然那么快就完成了设计,而且供应商还可以参考三维设计结果进行材料的生产。在建筑设计界,邢豫元名气不小。他经常是以一顶六,高效率、高品质地完成设计任务。除了自身的专业功底深厚以外,采用三维设计思维,以及灵活、熟练应用三维设计软件,也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
从无可奈何到爱不释手
邢豫元与三维设计的缘份始于1999年。那时候他还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二所的一名设计师,当时国内的建筑设计基本上都是采用二维方式来实现。
在北京望京的国际竹藤网络中心项目中,邢豫元所在的项目组遇到了一个麻烦。业主给了他们一个复杂的室外钢梯的草图,让他们做出施工图。这个钢梯的结构不同于常规的梯子,越往下越宽,越往上则越尖,施工图上钢梁到底该怎么接……采用传统的二维设计思维模式,基本上可以说是无解。这个项目的设计团队画了一个半月都没画出结果来。
在实在没有别的方法的情况下,邢豫元自告奋勇地用Bentley的设计平台MicroStation来进行三维建模以形成设计施工图。此时MicroStation的三维功能尚未完善,而国内的三维应用也主要是画效果图。
结果让人大喜过望。“除了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以外,三维设计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比如说,能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很多节点的情况,能够指导角钢的选择。”邢豫元回忆说,“自从做了那个钢梯后,我就一发不可收地喜欢上了三维设计。”
他介绍,以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二所做一个项目要7个人,采用三维设计后只需负责外部设计和负责内部设计的两个人就够了,因为采用二维设计手段的话,7个人中可能有5个人都是负责结构上的碰撞检查的。“如果采用三维设计,这些都不是事儿,系统自动就可以检查。”邢豫元说。
邢豫元在设计中应用的三维设计软件,是由知名工程领域的软件公司Bentley提供的三维设计平台MicroStation。这是因为1993年他大学毕业后所就职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定采用设计软件就是Bentley的MicroStation,当时只是初步具备三维设计功能,后来随着MicroStation三维建模、设计功能的强大,他就一直沿用这个软件。在此过程中,他也接触过其他三维设计软件,因为学习起来不容易就放弃了。
软件影响思维模式
“现在我的思维方式都受到这个软件的影响,慢慢地形成了和软件一样的思维逻辑。”邢豫元说。
离开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二所后的邢豫元就像是建筑设计领域的一个独行侠,通常需要一个团队才能完成的项目,他一个人就能高效、高质量地完成。他出色完成了朝外悠唐生活广场、金融街北丰楼群、远洋万合公馆和唐山新世界中心的部分设计项目,并且获得了业主的高度评价。
邢豫元表示,正是因为采用三维设计思维在思考,采用三维设计手段来设计,所以他能够一抵六地完成设计工作。“如果我需要其他人来帮忙,只能请他帮忙在三维设计完成并出图以后,在图纸上写字。别的事情我觉得自己可以全干了。”邢豫元说。
他解释说,采用三维设计之后,从结构,到管线,再到外立面的设计都可以由一个人完成,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还能更加精确地表达设计思想,并指导施工。而传统二维设计流程是先打模型,然后画草图,图纸出错的概率取决于设计师的水平和职业道德,出错概率很大。如果项目规模庞大、结构复杂,情况就会更加糟糕。
因三维设计而与邢豫元认识并成为朋友的Bentley技术经理赵顺耐认识邢豫元已经七八年。他认为邢豫元的设计作品有两个特点:其一,与普通设计师的作品只是浅层次的效果图不一样,邢豫元的设计图通常做过深层次的思考,充分考虑到了设计对象与其他相关专业的配合,也就是充分考虑到了多专业协作;其二,相比很多建筑设计师的作品像女性的化妆一样不能反映建筑本来的面目不一样,邢豫元设计的建筑建成后和设计成果基本一致。
确实,记者看了北京金融街北丰楼群的实际照片,除了业主在施工时变更了幕墙的花纹以外,几乎和邢豫元的设计图完全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业主没有对邢豫元的设计成果提出供施工参考的需求,但是他出于精益求精的考虑,通常都会在设计中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这也是为什么他的设计作品与实际建筑几乎一致的主要原因。
邢豫元补充说,对于施工队来说,相对于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看得明白的二维图纸,三维设计要简单明了得多,不容易出错。
两大原因阻碍BIM推行
邢豫元说,当初他没费什么功夫就学会应用三维设计软件。而相比之下,当前我国的三维设计,或者说BIM(建筑信息模型)的推行情况并不理想。
多年的三维设计实践,使得邢豫元对于当前国内的三维设计,或者说BIM的推行有着深刻的见解。对此,邢豫元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两方面的因素:
其一,设计院采用三维设计或者推行BIM的意识不够。因为当前在整个行业内,二维设计还是比较普遍,而且我国的设计交付标准是基于二维图纸的。有些设计院即使采用三维设计手段,但是设计思维却还是二维的,因此在交付设计成果的时候还会遭遇三维设计转化成二维图纸的问题。他认为,这部分原因是因为设计院的负责人本身对三维设计缺乏全面的认识。相比之下,一些民营设计院的三维设计的推行情况则比较理想,因为这些后起之秀普遍已经认识到三维设计的好处。
其二,这是人才短缺导致的结果。据悉,由于历史遗留的问题,现在高校教学设计的老师通常缺乏系统的三维理论知识,因此学生接触的多是二维设计培训,所掌握的三维设计知识也是浅层面的。
在三维应用方面,当前业界普遍为一个问题头疼,即采用三维设计手段后,为了符合交付标准,不得不将成果转化为二维图纸。对此,邢豫元表示,“只要采用三维设计思维来设计,二维图纸转化就不是问题”。
对此,赵顺耐持相同观点:“其实大家所说的三维设计、二维出图并不是冲突的。二维设计采用的是‘平立剖’的表达方式,三维模型可以很方便地转化成二维图,这也是我们坚持的一种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能够很好采用三维设计手段,灵活、熟练掌握三维设计软件,邢豫元从2005年起开始担任Bentley的客座讲师,全面参与建筑三维化、BIM化的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