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端午制曲,重阳下沙。
端午,酱香美酒的种子破土的日子,推开“众妙之门”的时刻。一场隆重、庄严的制曲大典,在郎酒庄园举办。
谓之“众妙之门”,当不为过。一看生产,数以千计的微妙呈香物质将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生成,磨合,和谐,统一;二看结果,美酒出世,帮人通往精神,“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两者都是大妙之境。
“众妙之门”前面还有一句—“玄而又玄”,这句就必须省略。
传统大曲白酒,尤其是酱香白酒的生产、储藏过程,确有科学未逮的角落,但这不是故弄玄虚的理由。郎酒从不把酒玄化,而是向来坚信,美酒的是努力贴近科学的结果。传统工艺,是经验的结晶,经验也是科学,虔诚与肃穆,体现的都是对科学的尊重。
一部分人热衷于无限玄化传统工艺,目的是给产品贴附一些虚妄的价值。今天我们反其道而行,不但不玄化酱香酒,还要从技术派的角度,把传统工艺拆开来看明白,这样才能真正认识青花郎,真正理解郎酒理性的品质主义。
美酒不神秘
曲为酒之骨,粮为酒之肉,水为酒之血。从表述上看,酒曲在酿酒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酒的基本架构,也可以喻为酒的脊梁。
用动物来打比方会很好理解,走兽的骨架决定了它在地上跑,飞鸟的骨架决定了它在天上飞,鱼儿的骨架决定它在水里游。酒曲,决定这是什么酒。
中国白酒,分为大曲白酒和小曲白酒,大曲又分为三种:高温、中温和低温。大曲白酒主要有酱香、浓香和清香三种香型,这便是由酒曲决定的,高温大曲制取酱香白酒,中温大曲、低温大曲分别制取浓香、清香白酒。
青花郎要用到的就是高温大曲。为什么传统工艺规定要在端午制曲呢?原因主要是两个。
一个是,很自然,制曲的原料小麦在端午时节成熟了。你要用小麦,就得在这时候。
另一个是,赤水河畔的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在端午时节对酱香白酒最适宜。酒曲其实是粉碎的小麦拌入母曲、加入适量的水之后,踩制成块状,再堆放起来。其目的是收集微生物,当然就要在最适宜收集的时候收集。
曲块要紧实无裂痕,又要把握好度,得给内部留下空气,所以就做得四面较低,中间隆起。至于为什么要用脚踩,那是因为机器做不好这件事,而用手来压的话又太费力,效率也太低。
曲块入仓之后,为了控制温度,还要不断地按照工艺要求进行人工翻动,非常累人,但是要想大曲质量好,就“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大曲质量不好,来年也就别指望酿出好酒,就像你弄了一个鸭子的骨架,就别指望它会变成天鹅。
这并不神秘。
高温大曲会在次年的重阳节,打碎之后和蒸熟、摊凉的高粱拌在一起,堆积糖化,再进入窖池。这就是重阳下沙。
为什么传统工艺又规定要在重阳下沙呢?基本的道理还是一样,一是高粱熟了,二是重阳节的气温,既适合发酵,又尽量避免因为天气太热而导致反复的启窖、入窖挥发过度,带来损失。
我们会发现,决定传统工艺的因素,最基本的还是自然规律,酱香酒的原料主要是高粱和小麦,只有它们成熟了,才能开启生产过程。而赤水河畔这个环境,端午的菌落状态,重阳的气温,都是天作之合,锦上添花。
郎酒董事长汪俊林在制曲大典上强调,酿酒难,酿好酒更难。这句话既有历史跨度,也有现实分析,两者都有理有据,没有神秘主义。
郎酒从不把酒玄化,而是向来坚信,美酒的是努力贴近科学的结果。
历史跨度,就是我们在此前的文章中已经清楚地阐述过的,传统工艺稳定下来,传承下来,本身很难。在历史演化中,酱香酒的原料最后落实到糯红高粱和软质小麦身上,并在此基础上成就酱香传统工艺,第一位的原因是这两者都不是主粮,而且都很不好吃,用途有限,因此才能避免与粮食产生过度冲突,最终在清朝进入稳定传承。
今天很多人说,高粱最适宜酿美酒,如果从历史角度看显然有道理。但说话的人大多并非此意,而是认为高粱酿出来的酒最美味。美味是主观价值判断,对于一个集体来说,则是习惯成自然,喜欢上了就是美味。加之一代一代人不断研究,自然会越做越好。要清楚的是,不同的酒不能进行原料比较,同一种酒则无所谓原料比较。日本人、欧洲人便不认为高粱是最佳酿酒原料,而酱香白酒的美味也有更科学的依据,不必从原料上去神化。
人们还会争辩,糯红高粱胶质丰富,能够经受为期一年的反复发酵、蒸馏,除了它,还有谁能这么强悍?这恐怕是倒果为因了,正因为原料已经是糯红高粱,它本就这么强悍,所以反复多次也就顺理成章。
现实分析,则是酱香酒的传统工艺非常復杂繁琐,任何一个环节出一点小问题,都会影响一整批酒的质量。比如上甑,如果撒料达不到“松、轻、准、薄、匀、平”,蒸出来的酒气就不理想,其它环节亦复如是。这就意味着,如果在制曲一年、酿造一年的漫长过程中,一个工人的操作出问题,就会影响整批酒的品质。这就不仅仅涉及原料和工艺,还延展到内控管理和技术培训,酿酒就是一个极为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风险极大,所以说,酿好酒很难。
美酒难得,但这些都是态度问题和技术性问题,不是神秘主义问题。郎酒人讲虔敬之心,讲匠人精神,讲的都是科学理性。
庄园里的曼妙舞步
重阳有典礼,端午有典礼,郎酒试图强调的,都是恪守传统工艺。
传统工艺真的这么重要么?这毫无疑问。然而很多人并不清楚,凡是好与不好的判断,都是从比较中产生的。说传统工艺酿好酒,先得明白比较对象是谁,也就是说,还有什么工艺也在用来酿酒。 既然有传统工艺,自然相对的就有新工艺;既然有中国传统工艺,相对的便也有外国酿酒工艺。
比较中西酿酒之法,最大的区别是发酵方式。外国尤其西方,一般是单式发酵,中国以及东方,主要是复式发酵。
所谓发酵,主要说的就是糖变成酒精这个过程。单式发酵就是直接把糖转化为酒精,葡萄汁、蜂蜜、甘蔗汁,糖已经自在其中,有酵母菌起作用就可以变成酒。而中国酒大多用粮食酿造,首先要把粮食中的淀粉转化为糖,再把糖转化为酒,这是复式发酵。传统工艺白酒,这两个过程还是同时进行的,叫作“并行复式发酵”。
中国人在上古时代就发明了酒曲,“若作酒醴,尔惟麴糵”。酒曲,就是那个既能糖化也能酒化的“高手高高手”。酒曲收集培养的霉菌,把淀粉变成糖,酒曲中的酵母菌,又把糖变成酒精。没有酒曲,就只能通过谷物发芽(糵)的方式来产生糖化酶,弄点啤酒、浊酒喝,醇厚、浓郁、澄澈的中国白酒,就别寻思了。
这是老祖宗的大智慧,唯中国能有。如果我们试图用最贴近自然的方式来酿造美酒,这样的传统工艺当然必须传承,这也正是郎酒要以虔诚态度开启一年制曲大计的道理。
从淀粉到糖,霉菌活跃、凋亡,从糖到酒精,酵母菌活跃、凋亡,这个过程几十天时间就基本完成了。那么,为什么酿造青花郎,还要再继续反复折腾下去呢?最曼妙的舞步,其实在酒化完成之后才刚刚开始。
细菌登场了,它的代谢生成酸类物质,酸类物质与醇类物质(主要是酒精)结合,变成酯类物质,酯类物质就是中国白酒的灵魂。它的含量在一瓶酒里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它的数量和比例,决定着酒香以及香味层次。
前面说,香型是由酒曲决定的,而香型的呈现,是由酯类物质决定的。比如浓香型的主要呈香物质是己酸乙酯,清香型的主要呈香物质是乙酸乙酯,当然也还有其它更多酯类的参与、协调。酱香型则更为复杂,数以千计,联合而成。
酒的味道,不是酒精的味道,这一点应当首先清楚,否则谈论酒就失去了意义,直接喝酒精就可以了。明确了这一点,再说传统工艺,才能理解它的重要性。
酒精早已生成,但为了获得香味物质,还要反复折腾满一年,酒醅出来又进去,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每折腾一次,产量都会损失。
为什么这么做?为的就是酒香。香味物质的生成,在时间上急不来,而且必须以产量为代价,酱香型白酒生产周期最长,在诸种香型中产量也最低,正是受制于传统工艺。
只不过,青花郎值得。
你说的传统是什么传统
以我观察,恪守传统工艺的态度真诚的酿酒企业,在表达对传统工艺的坚守和崇仰之时,心里头的话只说了一半,大多还有难言之隐。
曲为酒之骨,粮为酒之肉,水为酒之血。酒曲在酿酒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酒的基本架构,也可以简称为酒的脊梁。
几乎所有白酒企业,甚至是中小作坊,都在标榜自己是采用传统工艺。既然整个行业几乎一应采用,争相推崇,按理就根本不必再去标榜。现实是大家争相标榜,那么,依据最简单的逻辑,都能推知必有与传统工艺相对的酿造工艺大量存在,而且不以示人——事实也是如此。
所谓“与传统工艺相对的酿造工艺”,今天叫作新工艺,生产的白酒叫作新工艺白酒。首先说明,新工艺白酒是安全的产品,工艺也是国家认可的。所以叫新工艺,是因为出现得晚,大约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开始研发、推广,90年代之后兴盛繁荣,成燎原之势。
前方局部展示了传统工艺尤其是酱香型白酒的传统工艺的复杂性,产程产量都受到限制,成本也比较高。新工艺要“克服”的就是传统工艺的“缺点”,做到产程短、产量高、成本低,最好喝起来还差别不大。
新中国成立之后,物质短缺,新工艺提上研究日程;90年代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产程短、产量高、成本低,则成为市场竞争的利器,此时工艺已经成熟,勃然兴起,绵延至今,占据白酒市场巨大版图。
传统工艺白酒,都是固态发酵,复式发酵,糖化、酒化和生香一气呵成,不额外添加任何人工合成化学物质。酿造过程中顺应天时,以经验控制,大企业还辅之以科学手段,一丝不苟。
新工艺,分为麸曲法、固液结合法、串香法、调香法等几种。既然新工艺产生的社会背景是物质匮乏,所以它的发展指向首先就是节约粮食,这几种新工艺,排列顺序就是越来越节省。
麸曲法是制曲原料从传统工艺主流的小麦、大麦、豌豆转变为小麦皮(麸),相当于废物利用,但酿造方法还是固态法,高粱等粮食还得用。
固液结合法主要是把酿造好的食用酒精,用传统工艺生产的白酒的酒头酒尾来勾调,依然还要用到传统工艺白酒。
串香法更进一步,把酒精置于锅底,与传统工艺的酒醅一起混蒸,从中获得传统工艺白酒的韵味。
调香法就最省事,往食用酒精里添加白酒调味液、香精、香料按比例调配即可,想要什么香型都可以。
任何酒都不能过度饮用,包括最好的传统工艺酱香美酒。以上所说的新工艺白酒,饮之有度同样无妨安全。但是,好不好喝,品质如何,这就需要个人去理解了。我们从中会发现,无论是哪一种,在风味上都一定要模仿传统工艺白酒,都深知酒的味道不是酒精的味道。那么在两者之间作何选择,当然也就不必多说。
然而,市场上的酒多如恒河沙数,消费者根本搞不清楚哪些酒是用什么工艺酿制的。仅以酱香型白酒而论,在各种电商平台上,许多私家“纯粮酿造”的产品,不但描绘得品质独步天下,而且便宜得人人可以承受。其实不需要多少智慧,算一算原料、人工、水电、管理、储藏、包装、运输、广告、渠道、配送等一系列费用,是否可信,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