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教师来说,教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文是令人“心惊胆战”的艰巨任务,长期以来,作文“难”的状况一直无法改观。学生的作文越写越差,千篇一律,这样的现状,无疑让语文教师都在思索同一个问题:如何教学生写作文?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过去,一上作文课,学生就发愁没什么可写的,最后就变成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这往往是因为学生不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没有积累写作素材造成的。其实,作文并非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否则哪来的“以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真情”?作文最主要的是写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写出真情实感。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留心身边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去观察感受,理解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让生活成为创作的源泉。
小学语文课本选材文质兼美,体裁多样,这些文章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诸多方面独具匠心,给学生学习写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语文阅读教学的引路功能,结合范例教给学生写作的技能技巧,使学生懂得如何去写。例如教学《桂林山水》着重让学生领悟写景如何抓住特点,写出真情实感;教学《开国大典》,要引导学生懂得写一项活动如何言之有序,如何进行场面描写;教学《穷人》让学生感受如何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来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等。教师长期坚持授之以渔,学生定会在众多课例的学习中掌握各类文章的写作技巧。学生心中有法,写起文章来自然就从容得多了。
古人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形象地说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微妙关系。由此可见,学生只有阅读面广,才能知识面广,也才能积累丰富的写作词汇和生动有趣的写作语言,并在写作中恰如其分的加以运用,所写的文章,才能做到言之有物,点笔精当,词文并茂;言之有序,详略得当,泾渭分明;也才能做到言之有趣,情深意笃,生动感人。
当然,更重要的是在课堂学习课文中,除了教给学生规律性的写作方法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品词赏句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懂得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传神。其方法主要是抓住典型词、句、段,通过去词、换词、品读等手段,体会其用词、修辞的精妙。从而使学生内化语言,学會表达。
学生解决了作文的材料问题,语言问题,也不一定就能写出好的作文,还需要老师辅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学习其写作方法,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在模仿中学到了方法,掌握了技能,以后才会有所创新。
写文章首先要认真地分析题目,根据文章规定的范围和要求,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一点不容质疑;二是“选材”这一环一节也必须把握好。中心确定了之后,怎样选材,选什么样的材呢?我的观点是:首先,选择材料要服从中心思想的需要;其次,材料要真实,不能编造;第三,材料要具体,避免说空话,要“言之有物”;第四,材料要典型,有代表性,防止一般化;第五,材料要新鲜,要克服老一套。
学生在作文时常常急于下笔,写几句停一会儿,再写再停,这种“挤牙膏”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作为教师,我们要使学生明确:下笔之前要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思考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布局谋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叙述需要考虑:文章要点是什么,只有抓住要点才能把问题说清楚;文章的叙述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考虑周到,要按事物发展的顺序写;分清主次,明确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关系,思考哪些详写,哪些略写等,是从整体着眼来考虑。另外,还要从大到小,考虑文章的细小环节,如开头,过渡,结尾等。只有把问题都周到地考虑好以后,下一步写时才能表达自如。
一般来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时事要闻,小至鸡毛蒜皮,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学生写得多了,批改是个问题。另外,以往一味地教师批改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尽管教师对每一篇作文一字一句批改得不能再细,可对学生来说无济于事。因为,学生拿过作文大多看看分数,根本没有仔细看批改的内容,使教师的批改成了无用功。针对这一现象,我改进了评改作文的方法,首先以教师的评改引路,然后逐渐放手,让学生集体评改,小组合作评改,自评自改。使学生养成认真修改的良好习惯。文章改好了,还要重视交流,通过欣赏别人的习作找到自身的差距,学到优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标新的立意等,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应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在教室开辟“佳作展示栏”把每次作文的优秀作文篇目连同评语一起展示,让佳作作者产生荣誉感,也让其他同学增强写作信心。对于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还推荐到一些期刊发表,使学生体会到作文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引导他们热爱写作。当写作不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学生面对写作不再大倒苦水,而是一种兴趣,一种爱好,那貌似“老大难”的作文也就迎刃而解了。
一、生活是源泉,从观察入手
过去,一上作文课,学生就发愁没什么可写的,最后就变成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这往往是因为学生不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没有积累写作素材造成的。其实,作文并非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否则哪来的“以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真情”?作文最主要的是写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写出真情实感。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留心身边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去观察感受,理解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让生活成为创作的源泉。
二、课上引路,学习写法
小学语文课本选材文质兼美,体裁多样,这些文章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诸多方面独具匠心,给学生学习写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语文阅读教学的引路功能,结合范例教给学生写作的技能技巧,使学生懂得如何去写。例如教学《桂林山水》着重让学生领悟写景如何抓住特点,写出真情实感;教学《开国大典》,要引导学生懂得写一项活动如何言之有序,如何进行场面描写;教学《穷人》让学生感受如何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来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等。教师长期坚持授之以渔,学生定会在众多课例的学习中掌握各类文章的写作技巧。学生心中有法,写起文章来自然就从容得多了。
三、广泛阅读,积累语言
古人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形象地说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微妙关系。由此可见,学生只有阅读面广,才能知识面广,也才能积累丰富的写作词汇和生动有趣的写作语言,并在写作中恰如其分的加以运用,所写的文章,才能做到言之有物,点笔精当,词文并茂;言之有序,详略得当,泾渭分明;也才能做到言之有趣,情深意笃,生动感人。
当然,更重要的是在课堂学习课文中,除了教给学生规律性的写作方法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品词赏句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懂得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传神。其方法主要是抓住典型词、句、段,通过去词、换词、品读等手段,体会其用词、修辞的精妙。从而使学生内化语言,学會表达。
四、提倡模仿,掌握技能
学生解决了作文的材料问题,语言问题,也不一定就能写出好的作文,还需要老师辅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学习其写作方法,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在模仿中学到了方法,掌握了技能,以后才会有所创新。
五、教会选材,教会谋篇
写文章首先要认真地分析题目,根据文章规定的范围和要求,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一点不容质疑;二是“选材”这一环一节也必须把握好。中心确定了之后,怎样选材,选什么样的材呢?我的观点是:首先,选择材料要服从中心思想的需要;其次,材料要真实,不能编造;第三,材料要具体,避免说空话,要“言之有物”;第四,材料要典型,有代表性,防止一般化;第五,材料要新鲜,要克服老一套。
学生在作文时常常急于下笔,写几句停一会儿,再写再停,这种“挤牙膏”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作为教师,我们要使学生明确:下笔之前要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思考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布局谋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叙述需要考虑:文章要点是什么,只有抓住要点才能把问题说清楚;文章的叙述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考虑周到,要按事物发展的顺序写;分清主次,明确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关系,思考哪些详写,哪些略写等,是从整体着眼来考虑。另外,还要从大到小,考虑文章的细小环节,如开头,过渡,结尾等。只有把问题都周到地考虑好以后,下一步写时才能表达自如。
六、多写片断,多写日记
一般来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时事要闻,小至鸡毛蒜皮,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七、多项评改,互动交流
学生写得多了,批改是个问题。另外,以往一味地教师批改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尽管教师对每一篇作文一字一句批改得不能再细,可对学生来说无济于事。因为,学生拿过作文大多看看分数,根本没有仔细看批改的内容,使教师的批改成了无用功。针对这一现象,我改进了评改作文的方法,首先以教师的评改引路,然后逐渐放手,让学生集体评改,小组合作评改,自评自改。使学生养成认真修改的良好习惯。文章改好了,还要重视交流,通过欣赏别人的习作找到自身的差距,学到优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标新的立意等,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应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在教室开辟“佳作展示栏”把每次作文的优秀作文篇目连同评语一起展示,让佳作作者产生荣誉感,也让其他同学增强写作信心。对于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还推荐到一些期刊发表,使学生体会到作文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引导他们热爱写作。当写作不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学生面对写作不再大倒苦水,而是一种兴趣,一种爱好,那貌似“老大难”的作文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