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应该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应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很多学校在小学科学教育中过分注重科学知识和方法技能的传授,而容易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难以达到我国的教育目的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因此,要推进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探究小学科学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本文将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角度来强化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育;人文素养;培养途径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常常致力于科学素养的培养,主要表现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科学知识和方法技能的传授,而容易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难以达到我国的教育目的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笔者选择该题目进行研究,重点寻求小学科学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以此呼吁大家重视小学科学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希望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可以提高人们对“小学科学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认识,引起相关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家长等的高度重视,推进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探究科学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培养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人才。
1.小学科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缺失情况及原因分析
1.1学生学习所反映的问题及原因
首先,学生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缺乏人文知识储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侵占了学生的空闲时间,而家长作为孩子的榜样,也没有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其次,学生情感控制力弱,缺少人文情感的表达。习惯性的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够很好的约束自己、遵守规则、缺少对他人的理解与关心以及喜欢盲目攀比、跟风等。究其原因,既与学生自身的责任意识淡薄、价值观偏差有关,也与学校教育,社会风气等联系重大。我国中小学校长期受传统的知识本位和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将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放在首位,“学校和课堂成为了考试的‘训练基地’,学习成绩被作为评价学生的最重要的标准。”[1]从而导致许多学生人文情感缺失,责任意识淡薄;最后,学生文明意识薄弱,缺少人文行为实践。尽管许多学校倡导德育教学,但却很少将学生的行为规范与实际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道德行为标准。
1.2教师教学所反映的问题及原因
“科学教育”顾名思义主要是为了增长学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创新思维等等。但是这并不代表者就可以完全忽视代表着社会关系、人的价值、情感、精神方面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优良的人文素养的熏陶与培养对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許多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在科学教育中只注重对学生科学知识的传授或科学技能培养,再或者一些能力和知识水平较欠缺的老师在科学课堂上往往只是对着教材照本宣科,很难把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1.3学校管理所反映的问题及原因
首先,是学校对于素质教育的落实程度不够。当前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大课题就是要培养出一批会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人才。[2]然而,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现实仍然是举着“素质教育”的旗,走着“应试教育”的路,依旧是重点抓学生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其次,是学校科学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专业化程度不够。除教育水平很高的发达城市以外,偏远山区的薄弱学校根本就请不到专门的科学教师,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科学教育水平的差异。最后,是学校在科学教育上面的投资力度不够。学校对科学教育的资金投入主要体现在科学实验室的建设、各种科技活动、科技比赛的承办等。然而城乡区域间科学教育的投资力度差异明显,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学校对科学教育的投资能力实属有限,因而导致科学教育的发展水平也相差甚远。
2.小学科学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
2.1学校教育途径
2.1.1重视科学教育,建设高水平科学教师队伍
实施科学教育的关键在于科学教师,他们是与学生直接接触并且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人,因此学校应严格甄选科学教师,聘请专业知识丰富以及高素养的教师,对他们进行职前培训以便他们更快更好的融入实际教学之中,以及在教学期间对他们的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等进行评估,以便他们更好的改进自己的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2.1.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定期举行科技活动
随着国家对小学科学教育的投资力度逐渐加大,学校也应该相应的加大对科学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例如修建科学实验室或小型科技馆,购置实验器材和设备来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定期举行科技活动或科技节,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1.3注重多方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都是为了教育人、培养人。“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概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3]因此学校应该联合家庭与社会,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发挥作用。具体做法就是当科学老师给学生留课后作业,例如“制作小赛车”、“观察豆芽的生长”、“制作一个简易保温瓶”等,有些是需要家长配合来完成的,这时家长就需要全力的配合学校协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当学校组织学生在某社区进行科学小调查时,也应该取得该社区的积极配合,协助学生完成调查。
2.1.4营造文化氛围,注重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
校园的文化氛围建设,对学生的培养和熏陶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包括校纪校风,学校的教育理念、校园环境等等。因此,要加强优良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注重科学和人文理念融合的宣传和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可以在学校的教育环节中,定期的开展一些人文讲座,学术交流会以及专题报告会等,让学生们围绕一些热门的话题展开讨论或辩论,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育;人文素养;培养途径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常常致力于科学素养的培养,主要表现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科学知识和方法技能的传授,而容易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难以达到我国的教育目的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笔者选择该题目进行研究,重点寻求小学科学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以此呼吁大家重视小学科学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希望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可以提高人们对“小学科学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认识,引起相关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家长等的高度重视,推进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探究科学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培养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人才。
1.小学科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缺失情况及原因分析
1.1学生学习所反映的问题及原因
首先,学生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缺乏人文知识储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侵占了学生的空闲时间,而家长作为孩子的榜样,也没有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其次,学生情感控制力弱,缺少人文情感的表达。习惯性的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够很好的约束自己、遵守规则、缺少对他人的理解与关心以及喜欢盲目攀比、跟风等。究其原因,既与学生自身的责任意识淡薄、价值观偏差有关,也与学校教育,社会风气等联系重大。我国中小学校长期受传统的知识本位和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将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放在首位,“学校和课堂成为了考试的‘训练基地’,学习成绩被作为评价学生的最重要的标准。”[1]从而导致许多学生人文情感缺失,责任意识淡薄;最后,学生文明意识薄弱,缺少人文行为实践。尽管许多学校倡导德育教学,但却很少将学生的行为规范与实际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道德行为标准。
1.2教师教学所反映的问题及原因
“科学教育”顾名思义主要是为了增长学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创新思维等等。但是这并不代表者就可以完全忽视代表着社会关系、人的价值、情感、精神方面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优良的人文素养的熏陶与培养对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許多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在科学教育中只注重对学生科学知识的传授或科学技能培养,再或者一些能力和知识水平较欠缺的老师在科学课堂上往往只是对着教材照本宣科,很难把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1.3学校管理所反映的问题及原因
首先,是学校对于素质教育的落实程度不够。当前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大课题就是要培养出一批会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人才。[2]然而,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现实仍然是举着“素质教育”的旗,走着“应试教育”的路,依旧是重点抓学生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其次,是学校科学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专业化程度不够。除教育水平很高的发达城市以外,偏远山区的薄弱学校根本就请不到专门的科学教师,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科学教育水平的差异。最后,是学校在科学教育上面的投资力度不够。学校对科学教育的资金投入主要体现在科学实验室的建设、各种科技活动、科技比赛的承办等。然而城乡区域间科学教育的投资力度差异明显,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学校对科学教育的投资能力实属有限,因而导致科学教育的发展水平也相差甚远。
2.小学科学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
2.1学校教育途径
2.1.1重视科学教育,建设高水平科学教师队伍
实施科学教育的关键在于科学教师,他们是与学生直接接触并且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人,因此学校应严格甄选科学教师,聘请专业知识丰富以及高素养的教师,对他们进行职前培训以便他们更快更好的融入实际教学之中,以及在教学期间对他们的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等进行评估,以便他们更好的改进自己的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2.1.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定期举行科技活动
随着国家对小学科学教育的投资力度逐渐加大,学校也应该相应的加大对科学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例如修建科学实验室或小型科技馆,购置实验器材和设备来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定期举行科技活动或科技节,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1.3注重多方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都是为了教育人、培养人。“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概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3]因此学校应该联合家庭与社会,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发挥作用。具体做法就是当科学老师给学生留课后作业,例如“制作小赛车”、“观察豆芽的生长”、“制作一个简易保温瓶”等,有些是需要家长配合来完成的,这时家长就需要全力的配合学校协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当学校组织学生在某社区进行科学小调查时,也应该取得该社区的积极配合,协助学生完成调查。
2.1.4营造文化氛围,注重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
校园的文化氛围建设,对学生的培养和熏陶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包括校纪校风,学校的教育理念、校园环境等等。因此,要加强优良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注重科学和人文理念融合的宣传和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可以在学校的教育环节中,定期的开展一些人文讲座,学术交流会以及专题报告会等,让学生们围绕一些热门的话题展开讨论或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