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埕岛油田馆陶组注水开发油藏细分加密后,已进入注水开发高含水期,三大矛盾突出,平面水淹严重,不吸水小层数达到12%左右,主力层层内水淹厚度最多只有30%。深部调剖技术是埕岛油田下步提高驱油效率的主要技术方向之一。在调剖井组开展井间示踪技术,对油藏进行精细描述,了解调剖井组中水井与油井的对应关系,水驱速度和注水后地层孔喉尺寸的变化,为优化深部调剖注入参数提供基础数据,对今后埕岛油田提高驱油效率具有非常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渗流通道;渗透率;孔喉
1 区块概况
埕北11井区位于埕岛油田主体构造的西部,属于高孔高渗常规稠油岩性构造层状油藏,埋深1200-1540米,储层埋藏浅,胶结疏松,岩石类型属于长石细砂岩。平均孔隙度31.6%,平均渗透率2599mdc,原油密度0.94g/cm3,粘度243mPa.s,地层温度65.8℃。于2000年注水开发,目前试验区7口水井15口油井,单井日注水192方,综合含水83%,采出程度18.4%,注采比1.2。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延伸,油藏层间、平面矛盾日益突出,含水上升快,油层非均质严重。
2 示踪剂技术
2.1 示踪剂描述优势通道技术
目前直接和直观地确定井间参数的方法主要是井间示踪剂监测方法,优点:了解注入井与油井之间的连通情况和水的推进速度;可定性的判断地层中高渗透条带的存在与否;可定量地求出高渗透条带的有关地层参数,如高渗透层厚度及渗透率,并且求出孔道半径;调剖堵水中堵剂类型的选择及堵剂用量的大小提供可靠的依据。化学法选用硫氰酸铵做示踪剂,优点:该示踪剂具有来源广、成本低、易检出、化学稳定和生物稳定,在地层表面吸附量少;无放射性,不污染环境,安全稳定性好,加入时间短,直接从井口加入。对于水驱砂岩油藏,将地层看做一个岩心,按照达西公式的基本方法,推导出地下流体参数的计算方法。
—地下流体通道的渗透率,μm2;—地层温度下流体的动力粘度,mPa·s;—迂回系数,一般在1.2~1.5之间;—井距,m;—水井井底压力与油井流压的压差,MPa;—地下流体通道的孔隙度,一般取40%;—油井见示踪剂峰值的时间,s;主要特点是:直接由达西公式取得描述参数,系统误差最小;直接由示踪剂产出曲线的数据计算结果,准确度高;假设参数最少,减少了结果的随意性(只假设了迂回系数和地下流体通道的孔隙度)。
2.2 现场示踪剂用量
示踪剂的用量由Brighan-Smith公式计算。Brigham-Smith公式为:
G=1.44×10-2 h φ Sw Cp α0.265 L1.735
式中,G—化學示踪剂用量(t);h—窜流通道的厚度(m);φ—地层的孔隙度(分数或小数);Sw—含水饱和度(分数或小数);Cp—从油井采出示踪剂的峰值浓度(mg·L-1);α—分散常数(m,一般为0.0153m);L—井距(102m)。
计算结果为7.6t,考虑到地层吸附问题,增加1.2倍用量,现场示踪剂注入10t。采用分光光度计进行示踪剂的监测,包括标准曲线的绘制和式样吸光度的测量,来监测示踪剂的峰值,了解油水井的窜通情况。2个月内连续对油水井采出液示踪剂进行本底检测,每口井每天取样2~3次、检测2~3次,共检测696个样品。
2.3建立地下优势通道的解释模型
—地下流体通道的渗透率,μm2;—地层温度下流体的动力粘度,mPa·s;—流体通道的体积流量,m3/s;—流体通道内充填砂体的截面积,m2;—迂回系数,一般在1.2~1.5之间;—井距,m;—水井井底压力与油井流压的压差,MPa;在计算得到地下通道渗透率的基础上,可以达到地下流体的孔喉直径:
3 渗透通道解释结果
3.1 渗流通道的划分
根据地层渗透率的大小,可将砂岩油藏地层地下流体通道分为渗流通道、窜流通道、似管流通道。渗流通道可进一步分为低渗通道、中渗通道和高渗通道;窜流通道可进一步分为窜流小通道、窜流大通道和窜流特大通道。它们分类所按照的渗透率范围见下表。
3.2 渗流通道解释结果描述
通过对示踪剂注入井组中油井示踪剂产出曲线进行数值分析计算,对目前该井目前的窜流情况有了认识,综合归纳如下:(1)示踪剂动态监测资料显示注水井组油水井间连通性关系,17口油井17口井检测到示踪剂,共有74条通道,说明油水井间有良好的连通性关系。(2)井间示踪剂动态监测数值解释结果得出,目前74条通道中,有50条窜流通道,渗透率最大21.06μm2,孔喉直径最大43.88μm。24条为渗流通道。(3)从水驱前缘推进速度分析,注入水推进速度最快177.50m/d以上,大部分井均在100 m/d以下。(4)注入水分配计算结果表明,对应油井在井组中注入水分配不均,其中三口井均占到注水量的14%左右,其他井注入水的分配较少。(5)根据示踪剂解释结果,注入井与对应油井之间的地下流体通道孔隙体积为7295.60m3。其中窜流通道体积(渗透率在2~20μm2)的称为优势通道,其体积为4548.48m3。可根据此参数选择调剖剂的用量。(6)根据地层注水渗流通道解释结果,结合对应油井生产过程中的含水变化,可以对注入井分层配注量进行优化,均衡分层注入水水淹程度,降低层间矛盾,提高水驱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明,李治平.注水开发砂岩油藏优势渗流通道识别与描述技术[J].断块油气田,2009.
作者简介:王明,工程师,1982年生,2008年获吉林大学学士学位,主要从事油藏管理研究工作。
关键词:渗流通道;渗透率;孔喉
1 区块概况
埕北11井区位于埕岛油田主体构造的西部,属于高孔高渗常规稠油岩性构造层状油藏,埋深1200-1540米,储层埋藏浅,胶结疏松,岩石类型属于长石细砂岩。平均孔隙度31.6%,平均渗透率2599mdc,原油密度0.94g/cm3,粘度243mPa.s,地层温度65.8℃。于2000年注水开发,目前试验区7口水井15口油井,单井日注水192方,综合含水83%,采出程度18.4%,注采比1.2。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延伸,油藏层间、平面矛盾日益突出,含水上升快,油层非均质严重。
2 示踪剂技术
2.1 示踪剂描述优势通道技术
目前直接和直观地确定井间参数的方法主要是井间示踪剂监测方法,优点:了解注入井与油井之间的连通情况和水的推进速度;可定性的判断地层中高渗透条带的存在与否;可定量地求出高渗透条带的有关地层参数,如高渗透层厚度及渗透率,并且求出孔道半径;调剖堵水中堵剂类型的选择及堵剂用量的大小提供可靠的依据。化学法选用硫氰酸铵做示踪剂,优点:该示踪剂具有来源广、成本低、易检出、化学稳定和生物稳定,在地层表面吸附量少;无放射性,不污染环境,安全稳定性好,加入时间短,直接从井口加入。对于水驱砂岩油藏,将地层看做一个岩心,按照达西公式的基本方法,推导出地下流体参数的计算方法。
—地下流体通道的渗透率,μm2;—地层温度下流体的动力粘度,mPa·s;—迂回系数,一般在1.2~1.5之间;—井距,m;—水井井底压力与油井流压的压差,MPa;—地下流体通道的孔隙度,一般取40%;—油井见示踪剂峰值的时间,s;主要特点是:直接由达西公式取得描述参数,系统误差最小;直接由示踪剂产出曲线的数据计算结果,准确度高;假设参数最少,减少了结果的随意性(只假设了迂回系数和地下流体通道的孔隙度)。
2.2 现场示踪剂用量
示踪剂的用量由Brighan-Smith公式计算。Brigham-Smith公式为:
G=1.44×10-2 h φ Sw Cp α0.265 L1.735
式中,G—化學示踪剂用量(t);h—窜流通道的厚度(m);φ—地层的孔隙度(分数或小数);Sw—含水饱和度(分数或小数);Cp—从油井采出示踪剂的峰值浓度(mg·L-1);α—分散常数(m,一般为0.0153m);L—井距(102m)。
计算结果为7.6t,考虑到地层吸附问题,增加1.2倍用量,现场示踪剂注入10t。采用分光光度计进行示踪剂的监测,包括标准曲线的绘制和式样吸光度的测量,来监测示踪剂的峰值,了解油水井的窜通情况。2个月内连续对油水井采出液示踪剂进行本底检测,每口井每天取样2~3次、检测2~3次,共检测696个样品。
2.3建立地下优势通道的解释模型
—地下流体通道的渗透率,μm2;—地层温度下流体的动力粘度,mPa·s;—流体通道的体积流量,m3/s;—流体通道内充填砂体的截面积,m2;—迂回系数,一般在1.2~1.5之间;—井距,m;—水井井底压力与油井流压的压差,MPa;在计算得到地下通道渗透率的基础上,可以达到地下流体的孔喉直径:
3 渗透通道解释结果
3.1 渗流通道的划分
根据地层渗透率的大小,可将砂岩油藏地层地下流体通道分为渗流通道、窜流通道、似管流通道。渗流通道可进一步分为低渗通道、中渗通道和高渗通道;窜流通道可进一步分为窜流小通道、窜流大通道和窜流特大通道。它们分类所按照的渗透率范围见下表。
3.2 渗流通道解释结果描述
通过对示踪剂注入井组中油井示踪剂产出曲线进行数值分析计算,对目前该井目前的窜流情况有了认识,综合归纳如下:(1)示踪剂动态监测资料显示注水井组油水井间连通性关系,17口油井17口井检测到示踪剂,共有74条通道,说明油水井间有良好的连通性关系。(2)井间示踪剂动态监测数值解释结果得出,目前74条通道中,有50条窜流通道,渗透率最大21.06μm2,孔喉直径最大43.88μm。24条为渗流通道。(3)从水驱前缘推进速度分析,注入水推进速度最快177.50m/d以上,大部分井均在100 m/d以下。(4)注入水分配计算结果表明,对应油井在井组中注入水分配不均,其中三口井均占到注水量的14%左右,其他井注入水的分配较少。(5)根据示踪剂解释结果,注入井与对应油井之间的地下流体通道孔隙体积为7295.60m3。其中窜流通道体积(渗透率在2~20μm2)的称为优势通道,其体积为4548.48m3。可根据此参数选择调剖剂的用量。(6)根据地层注水渗流通道解释结果,结合对应油井生产过程中的含水变化,可以对注入井分层配注量进行优化,均衡分层注入水水淹程度,降低层间矛盾,提高水驱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明,李治平.注水开发砂岩油藏优势渗流通道识别与描述技术[J].断块油气田,2009.
作者简介:王明,工程师,1982年生,2008年获吉林大学学士学位,主要从事油藏管理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