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道探通术在小儿先天性泪道阻塞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来源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glij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中心医院眼科就诊的先天性泪道阻塞的患者76例(140只眼)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为38例,对照组为3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均行泪道探通术。针对两种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和远期效果进行比较。评价近期疗效的指标主要包括治疗的有效程度和泪道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评价远期效果的指标主要包括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疾病复发的情况。治疗疗效按照显效、有效及无效分为三级。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总复发率的描述采用例数和百分比,两组的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泪道恢复时间的描述采用(±s)表示,两组泪道恢复时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17例、有效19例及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患者显效14例、有效17例及无效7例,治疗有效率为81.09%。将两组的有效程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P<0.05)。对照组患者泪道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5.65±1.25)d,观察组患者泪道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2.64±0.97)d。将两组患者的恢复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1,P<0.05)。将发生假道形成、皮下水肿及感染撕裂等并发症的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疾病复发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7.24;P<0.05)。结论泪道探通术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泪道阻塞性疾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的几率,有益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及疾病的预后改善。可作为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平板电脑Table PC的基本结构及基本功能.根据Table PC的各种特性,探讨了基于Table PC、采用嵌入式技术开发一种电子课本的设计方法.同时展望了Table PC的应用前景.
目的探究乳腺钼靶X线片联合肿瘤标志物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2月-2016年6月手术或病理确诊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试验组,并选择同期体检正常者60例作为对照组。
形象思维教学法通过为学生创设自主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想象空间,旨在提升写手的自主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就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背景下,如何运用形象思维教学在历史教学
目的对中药免煎颗粒和中药饮片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含量进行对比。方法选择大黄免煎颗粒与大黄中药饮片,以HPLC展开测定,对其中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的含量进行对比。结果经实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适于在计算机上使用的电子词典应运而生,本文对三种常见的英语电子词典the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for Windows, Longman D
一个基于Interbase的多媒体数据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Delphi编程形成一个集多媒体数据存储、浏览、查询、点播、导出和加工处理的为一体的操作平台,并通过API调用增强了对新
近年来人工智能飞速发展,为许多领域带来技术上的革新。它在医学领域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人工智能辅助下对某些疾病影像的判读与诊断,表现出出色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以媲美人类专家。而眼科是一门高度依赖影像学检查的学科,如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角膜地形图等都适合进行机器学习。因此,许多学者致力于人工智能在眼科领域应用的研究。目前,大多数研究都集中于视网膜疾病,而对眼前节疾病研究尚少,故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