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栀 子 花 开
小满季节,栀子花开,满山遍野,有如薄薄积雪轻轻覆盖,一派“北国风光”,连阵阵扑鼻清香,也似乎带着雪霁的味道。
福鼎号称全国规模最大的栀子基地,闽浙边关的贯岭镇是观赏栀子花开的佳境。县城至此10多公里,这些年,贯岭镇一年一度举办栀子花“农旅”文化节,开辟了“栀乡花海,生态骑行”的自行车专用道,并开展优秀文化保护周、“我为福鼎栀子代言”自拍大赛、美食一条街等活动,人气很旺。
福鼎人的生活与“白”“雪”紧密相连。茶圣陆羽曰“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后人推论即是太姥山。山中鸿雪洞旁有千年茶树“绿雪芽”,4月清明时,绿芽雪毫,素雅高洁。5月桐城油桐花漫天飘舞,有如飞雪。6月可到闽浙边关欣赏“积雪”,满目油桐花与栀子花,疑是来到南国雪乡。
栀子花开,大如手掌,硕大厚实,形似6瓣白玉,中捧金黄花蕊,雍容端庄又简洁温馨。在福鼎人心目中,这样的“女子”一定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于是,2018年她有了一个名分——福鼎市花。
福鼎黄栀子还有个学术名称:“分关1号”,被福建省林木良种委员会评定为优良品种,2013年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当地朋友告诉我,全市种植面积近10万亩,年产6万多吨。黄栀子除了作为道地中药材外,还可开发出栀子油、栀子白茶、栀子面膜、栀子鲜花纯露、栀子皂等系列产品。现在全市有100多家加工企业。每年立冬季节收获鲜果,届时的灿烂如金,又是另一道风景。
其实,鲜花盛开之时也是收获季节,鲜花亩产可达400斤左右,每斤售价3元多,比冬季鲜果价更高。采摘鲜花并不影响挂果,鲜花除了可供提取香料外,还是舌尖上的美味。那天中午,我们在茗洋村一位老朋友家用餐。主人摆了一桌栀子花宴:凉拌栀子花、油炸栀子花、栀子花炒蛋、栀子花鲈鱼汤……让食客眼睛发亮,食欲大开,口齿生香,余香绵长。
福鼎栀子栽培历史悠久,清乾隆《福宁府志》和嘉庆《福鼎县志》“物产”中均有记载:山栀子,一作枝子。佛书呼为薝卜,花开六出,其实七棱,亦名越桃。
福鼎分水关村有一株栀子树王,树龄愈百年,树高2.6米,冠幅2.3米,长出7枝大分枝,每年产果达30斤。树王枝干沧桑苍劲,叶子郁郁葱葱。
栀子树王扎根分水关,栀子的优良树种取名“分关1号”,显然皆是有心为千年雄关增添魅力。
那日上午,登临巍巍关隘,环顾四野,闽浙边界栀子花开,连成一片,分不清彼此地界。随意间,沿着乱石崎岖的跑马道,穿过苔藓斑驳的古关门,走进花枝摇曳的栀子丛,闻着温柔的香气,仿佛做了一次历史穿越。
分水关始建于唐五代时期,为闽王王审知守国之屏障。现存城墙、关门、跑马道、官道、灶台等遗迹,其中城墙长达400多米。分水关为福建省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关隘之一,被列入第5批省级文保单位。有趣的是,福鼎与浙江苍南皆在此立碑,将之列入各自的文物保护单位。
千百年来,这条从闽地通往浙江,直至中原的古官道,在森严壁垒的分水关隘,不知演绎过多少历史大剧。当年抚拍古城墙的英雄,也不知有多少位,但闽浙沿海地区民众一定记住了戚继光。庆幸的是,《戚少保年谱耆编》为后世留下戚家军入闽的详细记述和一位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戚将军:
清嘉庆四十一年(1562),戚继光率6000人入闽抗倭,七月中旬从义乌出发,二十一日黄昏,在温州东门外瓯江乘帆船,沿瑞安飞云江,冒着狂风巨浪,二十五日于平阳登陆,次日取旱道经钱仓、灵溪、桥墩,二十八日上午越过闽浙边界分水关,抵达福鼎境内。戚家军一路上“号令金石,秋毫无犯”。福鼎桐山堡的百姓曾“以手加额曰:今日始见仁者之师矣!所至箪食壶浆,争相馈饷”。但戚家军一一谢绝。
分水关上,戚继光与随行的浙南文士叶秀才的一段谈话十分有趣。叶秀才问:“将军的部队是怎样训练的?真不愧称为铁军。那么平时为静,战时为动,这一动一静如何融为一体?看到您的军队井井有条,您这样安闲自在,好像太平无事一般,您难道心中没有半点杂念,没有一丝儿畏难惊恐的情绪吗?”戚继光笑答:“予终日纷纷,心里头没有个人的恩怨,有的是民族的悲欢、国家的安危,从没有起过憎恶与劳倦的念头,所以动与静没有两种境界,才达到忘我的地步。到了临阵作战的时候,内心只打算着如何克敌制胜而置生死于度外,做到没有杂念,毫无顾虑。要不然,思想一开小差,临阵时就张皇失措,怎能够指挥军队呢?”
一支部队训练到如此炉火纯青的地步,一定所向披靡;一位将帅又如此高风亮节、运筹帷幄,一定成为一代名将。
那年入闽季节,该是分水关栀子挂果之时,路旁金灿灿的栀子迎风摇曳,也像一个个奔赴战场的士兵,多少抹去一代名将心头的忧思,给他带来丝丝的愉悦。
闽浙交界处的石碑上,“分水雄关”四个大字为李拔所题,这位清乾隆年间的福宁郡守,广为闽东民众称道。李拔是四川犍为人,乾隆十六年(1751)中进士。二十四年(1759)春,由楚北郡丞升福宁知府。二十六年(1761)五月,调任福州知府兼理海防。在闽东虽只两年,却能“重民生,劝农桑,修城垣,兴文治”,政绩斐然。特别是慨然以修志为己任,决定府、县志书同修,使160多年未修的地方志事业得以中兴,为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李拔任内多次视察福鼎,他在《福鼎县城池记》中记述道:“余惟鼎邑负海环山,当浙闽之交,去郡城二百余里,一切保固疆圉,安集人民,独一面为郡城外卫,首于鼎邑是赖。”这段话便是“分水雄关”的极好注脚。想当年李拔伫立分水关上,思接唐末五代十国,居安而能思危。但不知是否看到白茫茫如积雪的栀子花覆盖了两地边界,呈现出一派祥和景象。
这一定是那位郡守希望看到的景象。
分水关记住了青史人物,也记住了平凡的守关兵士。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十八日,浙江平阳金钱会奇袭分水关,杀死守关兵士近百人。至今,梔子花盛开的山坡上,还留存有殉职的兵士墓。 栀子花开花落,转眼到了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福鼎与浙江苍南、泰顺共同出资,在关口矗立一座“友谊亭”,石材构建,四平八稳,40年来阳光明媚多于风霜雪雨,友谊亭得到精心维护,自然见证了两地长足发展。颇有意思的是,今天坐在亭内,可俯瞰当年连接两省的104国道,弯弯曲曲,蛇行山间,悬崖峭壁,树茂林深;也可仰视如今连接三个市县的互通口,凌空飞架,曲线流畅,转盘如虹,气势磅礴。
茗洋村俗称红茗洋,这“红”字缘自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茗洋人铁心跟着共产党干革命,国民党当局惊呼:“茗洋人连骨头都是红的!”
原来“红茗洋”还是对手命名的,对手有时最了解对手,所以后来就有了“红茗洋纪念馆”,这6个大字为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袁启彤题写。纪念馆坐落在一个山头,成为茗洋村的地标。
馆里展示的一首民谣朗朗上口,令人读罢动容:
穷人爱的是刘英,
刘英和我肝连脾。
谁人害我刘英命,
老爹剥他九重皮。
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皆属上乘之作。优秀作品来自民间,来自真挚情感与肺腑深处。
茗洋村位于闽浙两省福鼎、平阳、泰顺三县交界处,多个自然村散缀在方圆几十里深山密林中。1934年,福鼎党组织在此建立地下交通站,播下革命火种。1935年底,刘英、粟裕率领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红军挺进师进入福鼎,“鼎平泰”边区成为省委直属区。临时省委以此为中心,创建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国革命在闽浙边界的一个战略支点。
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年代,茗洋人民历经腥风血雨,始终不屈不挠,十几年红旗不倒。“红茗洋”,福鼎老区的光荣与骄傲,也是闽浙两地老区的光荣与骄傲。
2019年,栀子花文化节的主题歌《栀子》惊艳登场,很是火爆。它是由贯岭籍歌手江佩玲与其丈夫宋天亭创作的词曲。一对伉俪同着汉服,丈夫怀抱吉他伴奏,妻子用福鼎方言演唱,一支献给家乡人民的流行歌曲:
春风化雨山色衔青,
栀花初绽含苞待蓄,
风剪竹影浅墨丹青,
栀子留处淡雅香清,
山腰上古道边,
远远飘来缕缕芬芳。
今天的茗洋村是名副其实的栀子专业村,整个村庄掩映在栀子花中,高高的红茗洋纪念馆犹如一艘航船,行进在白茫茫的花海里。
花海簇拥着红色航船,滔滔不绝地诉说着栀子花的花语:喜悦、坚强、永恒的爱。
太 姥 山 巅
第一次登临太姥山巅,是25年前的盛夏季节,与远方朋友投宿摩霄峰电视转播台。当晚月朗星稀,俯瞰54峰如剪影,崔嵬空山,万籁俱寂,令人肃穆无语。黎明即起,伫立新月峰,极目山海大观,眼前关山千万重,海天苍茫,此时唯有“静”与“净”两字方可概括。待到一轮红日跳出海面,山海草木尽在一片光明之中,便是令人胸襟舒张、仰天一啸了。
据当今《重兴太姥山白云寺碑记》所云:“唐开元元年(713)白云禅师游方至此于合掌岩内,潜修月余,破魔开悟。开元十三年,慧性禅师开山始建伽蓝,追记前贤,故名白云寺,仰慕景行,又称摩霄庵。”屈指一算,白云寺已有1300年历史,至明代,遂成临济宗太姥山系之祖庭,清代最为兴盛,统辖全山22寺,僧众达300多人。
近代以来,皇皇大寺趋于式微。
1929年春,年已古稀的萨镇冰莅临秦屿视察。这位清末参加过甲午海战的老人,民国特任海军总长和福建省省长,晚年致力于慈善事业。他与秦屿名士周梦虞等人游览太姥山,一路深感山道崎岖,险阻难登,又见梵宇破旧不堪,唏嘘不已,毅然以筹资铺设山道、修缮古寺为己任,委托白云寺住持步德法师负责。如今近一个世纪过去,国兴寺前的700多级石阶山道,世人称之“萨公岭”,已成为太姥山一道著名人文景观,而中兴白云寺一事却鲜为人知。所幸的是,萨公遗迹今犹在,那就是白云寺太姥娘娘殿前的西式门楼保存尚好,这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成为白云寺的显著特色。
今登临白云寺,也只能徒步,有三条路径可选择。最近的一条为乌龙岗蹬道,于21世纪初新辟,险状环生,有如登黄山天都峰过鲫鱼背之刺激,适合青年人探险之旅,约40分钟到达。最为舒缓的路径为历史古道,一路可观山中经典景物,约两小时登临。遥想当年,71岁的萨公,步履如风,不减军人气度,为太姥山留下宝贵遗产。今有秦屿吴先生,以先辈为楷模,重修伽蓝,一脉相承,皆可载入太姥山志矣。
伫立太姥之巅,眺望白云舒卷,不亦快哉优哉!
己亥谷雨季节,步古道再度登临白云寺。空山新雨后,玉宇澄清时,与文友们一起端坐僧舍茶室,长净法师执壶,幸甚。
长净法师是太姥山下的店下镇人,17岁上白云寺为僧,20多年守候太姥山巅,名副其实的太姥山人。他身怀两门高超技艺,声名鹊起,尤为远近“驴友”所赞叹。
一门技艺是种茶制茶。白云寺周遭,随处可见茶树,有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小菜茶等等。此处海拔900多米,一年有200多天云雾缭绕,高山云雾茶生长于此实至名归。长净一入寺院就跟着师傅学种茶和制茶,特别是学得一手制作白茶的技艺,制作出的白茶有一种特殊韵味,大概就是白茶中的禅茶韵味吧。他对茶有自己的见解,认为茶与人一样,是有心的,关键在于心心相通,茶味和人生的味道一样,与禅的味道也一样,坐禅时用这颗心,喝茶时也要用这颗心。
听说在重修古刹那几年,他每天为工匠们煮一大锅白茶,喝了解渴袪病養生,工匠们都喝上瘾了。
长净法师为我们执壶,将贮藏三年的白茶用文火煮开后一起品饮。奇特的是,看似浓郁的茶汤,入口却是淡淡的清香。法师说,淡淡清香最好,生活还是回归平淡最快乐,品茶也是这样的。
另一门技艺是摄影。长净久居太姥山巅,晨观东海日出,夕望山映烟霞,与奇峰异石终日相伴,常置身云雾缭绕之中,面对四季奇景,便萌生了摄影爱好。他用一架普通的单反相机,以一个僧人独特视角与领悟,记录下太姥山变幻莫测的每一个光影瞬间。2011年国庆期间,太姥山地质博物馆为他专门举办摄影作品展,冠名“一个僧人眼中的太姥山”。
在微信朋友圈里,长净微信号冠名“闲云”,恰似一朵游荡天际的白云。我很喜欢他的随手拍与旁白的隽永文字。前几日五四青年节,他发了一张俯瞰蓝天白云下太姥山照片,画面长空悠远,峰石寂静。旁白是一首小诗:
山居廿四年,还如初相见,
托神云天外,浪迹人世间。
24年还如初相见,相看两不厌。太姥山与长净,该是怎样一对相投相契的楷模!这样想着,我开始羡慕他们了。
责任编辑 陈 健
小满季节,栀子花开,满山遍野,有如薄薄积雪轻轻覆盖,一派“北国风光”,连阵阵扑鼻清香,也似乎带着雪霁的味道。
福鼎号称全国规模最大的栀子基地,闽浙边关的贯岭镇是观赏栀子花开的佳境。县城至此10多公里,这些年,贯岭镇一年一度举办栀子花“农旅”文化节,开辟了“栀乡花海,生态骑行”的自行车专用道,并开展优秀文化保护周、“我为福鼎栀子代言”自拍大赛、美食一条街等活动,人气很旺。
福鼎人的生活与“白”“雪”紧密相连。茶圣陆羽曰“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后人推论即是太姥山。山中鸿雪洞旁有千年茶树“绿雪芽”,4月清明时,绿芽雪毫,素雅高洁。5月桐城油桐花漫天飘舞,有如飞雪。6月可到闽浙边关欣赏“积雪”,满目油桐花与栀子花,疑是来到南国雪乡。
栀子花开,大如手掌,硕大厚实,形似6瓣白玉,中捧金黄花蕊,雍容端庄又简洁温馨。在福鼎人心目中,这样的“女子”一定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于是,2018年她有了一个名分——福鼎市花。
福鼎黄栀子还有个学术名称:“分关1号”,被福建省林木良种委员会评定为优良品种,2013年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当地朋友告诉我,全市种植面积近10万亩,年产6万多吨。黄栀子除了作为道地中药材外,还可开发出栀子油、栀子白茶、栀子面膜、栀子鲜花纯露、栀子皂等系列产品。现在全市有100多家加工企业。每年立冬季节收获鲜果,届时的灿烂如金,又是另一道风景。
其实,鲜花盛开之时也是收获季节,鲜花亩产可达400斤左右,每斤售价3元多,比冬季鲜果价更高。采摘鲜花并不影响挂果,鲜花除了可供提取香料外,还是舌尖上的美味。那天中午,我们在茗洋村一位老朋友家用餐。主人摆了一桌栀子花宴:凉拌栀子花、油炸栀子花、栀子花炒蛋、栀子花鲈鱼汤……让食客眼睛发亮,食欲大开,口齿生香,余香绵长。
福鼎栀子栽培历史悠久,清乾隆《福宁府志》和嘉庆《福鼎县志》“物产”中均有记载:山栀子,一作枝子。佛书呼为薝卜,花开六出,其实七棱,亦名越桃。
福鼎分水关村有一株栀子树王,树龄愈百年,树高2.6米,冠幅2.3米,长出7枝大分枝,每年产果达30斤。树王枝干沧桑苍劲,叶子郁郁葱葱。
栀子树王扎根分水关,栀子的优良树种取名“分关1号”,显然皆是有心为千年雄关增添魅力。
那日上午,登临巍巍关隘,环顾四野,闽浙边界栀子花开,连成一片,分不清彼此地界。随意间,沿着乱石崎岖的跑马道,穿过苔藓斑驳的古关门,走进花枝摇曳的栀子丛,闻着温柔的香气,仿佛做了一次历史穿越。
分水关始建于唐五代时期,为闽王王审知守国之屏障。现存城墙、关门、跑马道、官道、灶台等遗迹,其中城墙长达400多米。分水关为福建省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关隘之一,被列入第5批省级文保单位。有趣的是,福鼎与浙江苍南皆在此立碑,将之列入各自的文物保护单位。
千百年来,这条从闽地通往浙江,直至中原的古官道,在森严壁垒的分水关隘,不知演绎过多少历史大剧。当年抚拍古城墙的英雄,也不知有多少位,但闽浙沿海地区民众一定记住了戚继光。庆幸的是,《戚少保年谱耆编》为后世留下戚家军入闽的详细记述和一位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戚将军:
清嘉庆四十一年(1562),戚继光率6000人入闽抗倭,七月中旬从义乌出发,二十一日黄昏,在温州东门外瓯江乘帆船,沿瑞安飞云江,冒着狂风巨浪,二十五日于平阳登陆,次日取旱道经钱仓、灵溪、桥墩,二十八日上午越过闽浙边界分水关,抵达福鼎境内。戚家军一路上“号令金石,秋毫无犯”。福鼎桐山堡的百姓曾“以手加额曰:今日始见仁者之师矣!所至箪食壶浆,争相馈饷”。但戚家军一一谢绝。
分水关上,戚继光与随行的浙南文士叶秀才的一段谈话十分有趣。叶秀才问:“将军的部队是怎样训练的?真不愧称为铁军。那么平时为静,战时为动,这一动一静如何融为一体?看到您的军队井井有条,您这样安闲自在,好像太平无事一般,您难道心中没有半点杂念,没有一丝儿畏难惊恐的情绪吗?”戚继光笑答:“予终日纷纷,心里头没有个人的恩怨,有的是民族的悲欢、国家的安危,从没有起过憎恶与劳倦的念头,所以动与静没有两种境界,才达到忘我的地步。到了临阵作战的时候,内心只打算着如何克敌制胜而置生死于度外,做到没有杂念,毫无顾虑。要不然,思想一开小差,临阵时就张皇失措,怎能够指挥军队呢?”
一支部队训练到如此炉火纯青的地步,一定所向披靡;一位将帅又如此高风亮节、运筹帷幄,一定成为一代名将。
那年入闽季节,该是分水关栀子挂果之时,路旁金灿灿的栀子迎风摇曳,也像一个个奔赴战场的士兵,多少抹去一代名将心头的忧思,给他带来丝丝的愉悦。
闽浙交界处的石碑上,“分水雄关”四个大字为李拔所题,这位清乾隆年间的福宁郡守,广为闽东民众称道。李拔是四川犍为人,乾隆十六年(1751)中进士。二十四年(1759)春,由楚北郡丞升福宁知府。二十六年(1761)五月,调任福州知府兼理海防。在闽东虽只两年,却能“重民生,劝农桑,修城垣,兴文治”,政绩斐然。特别是慨然以修志为己任,决定府、县志书同修,使160多年未修的地方志事业得以中兴,为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李拔任内多次视察福鼎,他在《福鼎县城池记》中记述道:“余惟鼎邑负海环山,当浙闽之交,去郡城二百余里,一切保固疆圉,安集人民,独一面为郡城外卫,首于鼎邑是赖。”这段话便是“分水雄关”的极好注脚。想当年李拔伫立分水关上,思接唐末五代十国,居安而能思危。但不知是否看到白茫茫如积雪的栀子花覆盖了两地边界,呈现出一派祥和景象。
这一定是那位郡守希望看到的景象。
分水关记住了青史人物,也记住了平凡的守关兵士。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十八日,浙江平阳金钱会奇袭分水关,杀死守关兵士近百人。至今,梔子花盛开的山坡上,还留存有殉职的兵士墓。 栀子花开花落,转眼到了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福鼎与浙江苍南、泰顺共同出资,在关口矗立一座“友谊亭”,石材构建,四平八稳,40年来阳光明媚多于风霜雪雨,友谊亭得到精心维护,自然见证了两地长足发展。颇有意思的是,今天坐在亭内,可俯瞰当年连接两省的104国道,弯弯曲曲,蛇行山间,悬崖峭壁,树茂林深;也可仰视如今连接三个市县的互通口,凌空飞架,曲线流畅,转盘如虹,气势磅礴。
茗洋村俗称红茗洋,这“红”字缘自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茗洋人铁心跟着共产党干革命,国民党当局惊呼:“茗洋人连骨头都是红的!”
原来“红茗洋”还是对手命名的,对手有时最了解对手,所以后来就有了“红茗洋纪念馆”,这6个大字为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袁启彤题写。纪念馆坐落在一个山头,成为茗洋村的地标。
馆里展示的一首民谣朗朗上口,令人读罢动容:
穷人爱的是刘英,
刘英和我肝连脾。
谁人害我刘英命,
老爹剥他九重皮。
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皆属上乘之作。优秀作品来自民间,来自真挚情感与肺腑深处。
茗洋村位于闽浙两省福鼎、平阳、泰顺三县交界处,多个自然村散缀在方圆几十里深山密林中。1934年,福鼎党组织在此建立地下交通站,播下革命火种。1935年底,刘英、粟裕率领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红军挺进师进入福鼎,“鼎平泰”边区成为省委直属区。临时省委以此为中心,创建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国革命在闽浙边界的一个战略支点。
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年代,茗洋人民历经腥风血雨,始终不屈不挠,十几年红旗不倒。“红茗洋”,福鼎老区的光荣与骄傲,也是闽浙两地老区的光荣与骄傲。
2019年,栀子花文化节的主题歌《栀子》惊艳登场,很是火爆。它是由贯岭籍歌手江佩玲与其丈夫宋天亭创作的词曲。一对伉俪同着汉服,丈夫怀抱吉他伴奏,妻子用福鼎方言演唱,一支献给家乡人民的流行歌曲:
春风化雨山色衔青,
栀花初绽含苞待蓄,
风剪竹影浅墨丹青,
栀子留处淡雅香清,
山腰上古道边,
远远飘来缕缕芬芳。
今天的茗洋村是名副其实的栀子专业村,整个村庄掩映在栀子花中,高高的红茗洋纪念馆犹如一艘航船,行进在白茫茫的花海里。
花海簇拥着红色航船,滔滔不绝地诉说着栀子花的花语:喜悦、坚强、永恒的爱。
太 姥 山 巅
第一次登临太姥山巅,是25年前的盛夏季节,与远方朋友投宿摩霄峰电视转播台。当晚月朗星稀,俯瞰54峰如剪影,崔嵬空山,万籁俱寂,令人肃穆无语。黎明即起,伫立新月峰,极目山海大观,眼前关山千万重,海天苍茫,此时唯有“静”与“净”两字方可概括。待到一轮红日跳出海面,山海草木尽在一片光明之中,便是令人胸襟舒张、仰天一啸了。
据当今《重兴太姥山白云寺碑记》所云:“唐开元元年(713)白云禅师游方至此于合掌岩内,潜修月余,破魔开悟。开元十三年,慧性禅师开山始建伽蓝,追记前贤,故名白云寺,仰慕景行,又称摩霄庵。”屈指一算,白云寺已有1300年历史,至明代,遂成临济宗太姥山系之祖庭,清代最为兴盛,统辖全山22寺,僧众达300多人。
近代以来,皇皇大寺趋于式微。
1929年春,年已古稀的萨镇冰莅临秦屿视察。这位清末参加过甲午海战的老人,民国特任海军总长和福建省省长,晚年致力于慈善事业。他与秦屿名士周梦虞等人游览太姥山,一路深感山道崎岖,险阻难登,又见梵宇破旧不堪,唏嘘不已,毅然以筹资铺设山道、修缮古寺为己任,委托白云寺住持步德法师负责。如今近一个世纪过去,国兴寺前的700多级石阶山道,世人称之“萨公岭”,已成为太姥山一道著名人文景观,而中兴白云寺一事却鲜为人知。所幸的是,萨公遗迹今犹在,那就是白云寺太姥娘娘殿前的西式门楼保存尚好,这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成为白云寺的显著特色。
今登临白云寺,也只能徒步,有三条路径可选择。最近的一条为乌龙岗蹬道,于21世纪初新辟,险状环生,有如登黄山天都峰过鲫鱼背之刺激,适合青年人探险之旅,约40分钟到达。最为舒缓的路径为历史古道,一路可观山中经典景物,约两小时登临。遥想当年,71岁的萨公,步履如风,不减军人气度,为太姥山留下宝贵遗产。今有秦屿吴先生,以先辈为楷模,重修伽蓝,一脉相承,皆可载入太姥山志矣。
伫立太姥之巅,眺望白云舒卷,不亦快哉优哉!
己亥谷雨季节,步古道再度登临白云寺。空山新雨后,玉宇澄清时,与文友们一起端坐僧舍茶室,长净法师执壶,幸甚。
长净法师是太姥山下的店下镇人,17岁上白云寺为僧,20多年守候太姥山巅,名副其实的太姥山人。他身怀两门高超技艺,声名鹊起,尤为远近“驴友”所赞叹。
一门技艺是种茶制茶。白云寺周遭,随处可见茶树,有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小菜茶等等。此处海拔900多米,一年有200多天云雾缭绕,高山云雾茶生长于此实至名归。长净一入寺院就跟着师傅学种茶和制茶,特别是学得一手制作白茶的技艺,制作出的白茶有一种特殊韵味,大概就是白茶中的禅茶韵味吧。他对茶有自己的见解,认为茶与人一样,是有心的,关键在于心心相通,茶味和人生的味道一样,与禅的味道也一样,坐禅时用这颗心,喝茶时也要用这颗心。
听说在重修古刹那几年,他每天为工匠们煮一大锅白茶,喝了解渴袪病養生,工匠们都喝上瘾了。
长净法师为我们执壶,将贮藏三年的白茶用文火煮开后一起品饮。奇特的是,看似浓郁的茶汤,入口却是淡淡的清香。法师说,淡淡清香最好,生活还是回归平淡最快乐,品茶也是这样的。
另一门技艺是摄影。长净久居太姥山巅,晨观东海日出,夕望山映烟霞,与奇峰异石终日相伴,常置身云雾缭绕之中,面对四季奇景,便萌生了摄影爱好。他用一架普通的单反相机,以一个僧人独特视角与领悟,记录下太姥山变幻莫测的每一个光影瞬间。2011年国庆期间,太姥山地质博物馆为他专门举办摄影作品展,冠名“一个僧人眼中的太姥山”。
在微信朋友圈里,长净微信号冠名“闲云”,恰似一朵游荡天际的白云。我很喜欢他的随手拍与旁白的隽永文字。前几日五四青年节,他发了一张俯瞰蓝天白云下太姥山照片,画面长空悠远,峰石寂静。旁白是一首小诗:
山居廿四年,还如初相见,
托神云天外,浪迹人世间。
24年还如初相见,相看两不厌。太姥山与长净,该是怎样一对相投相契的楷模!这样想着,我开始羡慕他们了。
责任编辑 陈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