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最为关键的环节。它是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认识、情感、态度与技能和谐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的优化组合,实现传统学习方式向新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行操作性学习,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是新课程改革中教学的核心任务。
一、课前“动”起来
自主学习应贯穿学生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在学习活动之前,学生自己要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学生在课前动起来,主要指学生通过预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或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决生字词,或利用图书室、上网搜集整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想方法解决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请老师或同学们帮助解决。如教学《三顾茅庐》时,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学生通过预习课文不仅知道了诸葛亮智慧超群,刘备为统一中国大业三次登门,非常诚恳地邀请,还知道了许多“三国”小故事。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预习的习惯、自学的意识,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课中“动”起来
首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个人的智慧。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伴随着学生的情感、思维、动作参与的过程。教师要解放学生的情感,让情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从而产生创造的欲望。如学习《苹果里的五角星》后,让学生说说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主动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尽管学生的见解有的很片面、很肤浅,教师也应为他们喝彩,使他们在尽享学习成功的喜悦中,求知之情、探索之志得到激发与升华。
其次,让学生在“自动”的基础上“互动”。小组学习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教学目标,更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和合作品质的有效途径。它打破了课堂上学生个体学习之间的隔阂,给予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当然小组讨论形式在课堂教学实际操作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如学习差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强,发表意见机会少,学习积极性不足等,针对这些情况,可采用“互相提问法”加以训练,这是一种较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方法。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本或材料基础上互相提问题,可小组内提问,也可小组间提问。通过互相提问,学生阅读比以往更认真,提出的问题有已知的,有未知的,有的问题甚至延伸到课外,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协商法”,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问题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经过筛选讨论、总结,形成集体的意见,以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还可采用“动态分组法”,流动与交叉编排,不仅使学生体验到新鲜感,更使学生有机会了解更多同学的观点,给每位学生提供了平等发展的机会,从而也便于克服“大班”教学带来的不足。
再次,课堂教学中更需要师生互动,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既是一位参与合作者,又是一位合作的组织、监督者,既是演员,又是导演。教师应从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到学生中去,帮助学生解决个别性的困难,发现学生普遍的问题。与学生一起读书、讨论、表演等,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创造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三、课后“动”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给教师带来了新视野与新理念。语文家庭作业理应成为学生获得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乐园。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的质与量上多动脑筋。力显“自主、合作、探究”等个性特征,以丰富有趣的作业内容,灵活多变的作业形式,得到学生的喜爱,使作业成为学生课后巩固、发展语文实践能力,施展才干与个性的一种需要。
1.突出“自主性”作业。素质教育分层理论给教师的启示是: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找准优、中、下各个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定的学习目标及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自由搭配。这类作业包括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训练。如:听与说的能力训练规定每天听一至两则新闻或小故事,第二天早读时小组交流;读的能力训练要求每周背一首古诗及读一篇适合自己阅读的文章,周末进行班级古诗文朗诵比赛;写的训练是每天写足二百字,内容不定,可以是书法临摹,可以是词语抄写,也可以是优美词句摘录等。这种作业形式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好胜心,改变了过去作业形式单一,机械重复,学生丧失兴趣的现象。
2.做好“综合性”作业。“综合性”作业,顾名思义,即把其他学科中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法引入到语文作业中来。这类作业重在与其他学科的沟通,让这些学科中的活动内容成为语文作业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作业的设计痕迹,还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个整体,所有学科都和语文有关。如:古诗文配画。在学习古诗《江南春》后,教师布置绘画作业。有的学生仿照书中插图,偏重前两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画出了百花齐放,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而有的则侧重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学生把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融于深情的画笔中。
3.搞好实践性作业。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内心有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即总感到自己是发现、研究、探索者。”作为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在作业园地中扮演“探究者”的角色,注意把学生带到鲜活的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在亲自参与问题的选择、研究与解决的过程中学习。使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及情感与意志和品德等均得到较好培养。实践的方式有查、访等。“查”——如学习新课《走,我们去植树》后,让学生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查阅资料,按名称、外形特征和作用向同学们介绍。如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后,让学生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通过查阅资料,学生就会对宋庆龄有了更深的了解,思想认识上了一个新境界,从而使课堂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与拓展。“访”——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历史名人刻苦学习的文章。教学这类课文,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过去,更熏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过去、认识今天。如学习《王冕学画》一课时,首先让学生与王冕比家庭状况、比学习用品、比学习时间、比学习刻苦程度,再让学生采访本校家庭条件差的同学的学习状况,了解他人,认识自己。鲜明的对比,既改变了教师空口说教的教学方式,又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学生,使学生领会到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深刻含义,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热情。
4.创办“合作性”作业。利用差异,发展差异。将个体差异视为一种交往资源,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扬长避短,使得每个个体在自己的可达性目标上得到最优发展。教师将班内班干部、优等生、中等生及后进生等组成不同的小组,每组由三至五名同学组成,大家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如学习古诗《池上》后,每个小组领到以下任务:a.画一幅莲池的图画;b.用自己的话写出古诗的意思;c.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这样的作业设计化静为动,汇动手、动口、动脑于一炉,集激情、趣味为一体,给学生留下了许多难忘的感受。
新的学习方式重点突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与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改变了过去“填鸭式教学”带来的弊端,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思考,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达成与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的优化组合,实现传统学习方式向新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行操作性学习,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是新课程改革中教学的核心任务。
一、课前“动”起来
自主学习应贯穿学生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在学习活动之前,学生自己要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学生在课前动起来,主要指学生通过预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或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决生字词,或利用图书室、上网搜集整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想方法解决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请老师或同学们帮助解决。如教学《三顾茅庐》时,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学生通过预习课文不仅知道了诸葛亮智慧超群,刘备为统一中国大业三次登门,非常诚恳地邀请,还知道了许多“三国”小故事。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预习的习惯、自学的意识,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课中“动”起来
首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个人的智慧。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伴随着学生的情感、思维、动作参与的过程。教师要解放学生的情感,让情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从而产生创造的欲望。如学习《苹果里的五角星》后,让学生说说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主动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尽管学生的见解有的很片面、很肤浅,教师也应为他们喝彩,使他们在尽享学习成功的喜悦中,求知之情、探索之志得到激发与升华。
其次,让学生在“自动”的基础上“互动”。小组学习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教学目标,更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和合作品质的有效途径。它打破了课堂上学生个体学习之间的隔阂,给予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当然小组讨论形式在课堂教学实际操作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如学习差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强,发表意见机会少,学习积极性不足等,针对这些情况,可采用“互相提问法”加以训练,这是一种较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方法。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本或材料基础上互相提问题,可小组内提问,也可小组间提问。通过互相提问,学生阅读比以往更认真,提出的问题有已知的,有未知的,有的问题甚至延伸到课外,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协商法”,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问题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经过筛选讨论、总结,形成集体的意见,以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还可采用“动态分组法”,流动与交叉编排,不仅使学生体验到新鲜感,更使学生有机会了解更多同学的观点,给每位学生提供了平等发展的机会,从而也便于克服“大班”教学带来的不足。
再次,课堂教学中更需要师生互动,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既是一位参与合作者,又是一位合作的组织、监督者,既是演员,又是导演。教师应从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到学生中去,帮助学生解决个别性的困难,发现学生普遍的问题。与学生一起读书、讨论、表演等,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创造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三、课后“动”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给教师带来了新视野与新理念。语文家庭作业理应成为学生获得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乐园。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的质与量上多动脑筋。力显“自主、合作、探究”等个性特征,以丰富有趣的作业内容,灵活多变的作业形式,得到学生的喜爱,使作业成为学生课后巩固、发展语文实践能力,施展才干与个性的一种需要。
1.突出“自主性”作业。素质教育分层理论给教师的启示是: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找准优、中、下各个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定的学习目标及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自由搭配。这类作业包括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训练。如:听与说的能力训练规定每天听一至两则新闻或小故事,第二天早读时小组交流;读的能力训练要求每周背一首古诗及读一篇适合自己阅读的文章,周末进行班级古诗文朗诵比赛;写的训练是每天写足二百字,内容不定,可以是书法临摹,可以是词语抄写,也可以是优美词句摘录等。这种作业形式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好胜心,改变了过去作业形式单一,机械重复,学生丧失兴趣的现象。
2.做好“综合性”作业。“综合性”作业,顾名思义,即把其他学科中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法引入到语文作业中来。这类作业重在与其他学科的沟通,让这些学科中的活动内容成为语文作业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作业的设计痕迹,还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个整体,所有学科都和语文有关。如:古诗文配画。在学习古诗《江南春》后,教师布置绘画作业。有的学生仿照书中插图,偏重前两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画出了百花齐放,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而有的则侧重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学生把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融于深情的画笔中。
3.搞好实践性作业。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内心有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即总感到自己是发现、研究、探索者。”作为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在作业园地中扮演“探究者”的角色,注意把学生带到鲜活的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在亲自参与问题的选择、研究与解决的过程中学习。使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及情感与意志和品德等均得到较好培养。实践的方式有查、访等。“查”——如学习新课《走,我们去植树》后,让学生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查阅资料,按名称、外形特征和作用向同学们介绍。如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后,让学生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通过查阅资料,学生就会对宋庆龄有了更深的了解,思想认识上了一个新境界,从而使课堂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与拓展。“访”——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历史名人刻苦学习的文章。教学这类课文,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过去,更熏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过去、认识今天。如学习《王冕学画》一课时,首先让学生与王冕比家庭状况、比学习用品、比学习时间、比学习刻苦程度,再让学生采访本校家庭条件差的同学的学习状况,了解他人,认识自己。鲜明的对比,既改变了教师空口说教的教学方式,又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学生,使学生领会到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深刻含义,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热情。
4.创办“合作性”作业。利用差异,发展差异。将个体差异视为一种交往资源,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扬长避短,使得每个个体在自己的可达性目标上得到最优发展。教师将班内班干部、优等生、中等生及后进生等组成不同的小组,每组由三至五名同学组成,大家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如学习古诗《池上》后,每个小组领到以下任务:a.画一幅莲池的图画;b.用自己的话写出古诗的意思;c.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这样的作业设计化静为动,汇动手、动口、动脑于一炉,集激情、趣味为一体,给学生留下了许多难忘的感受。
新的学习方式重点突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与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改变了过去“填鸭式教学”带来的弊端,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思考,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达成与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