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都知道,日本国民阅读率非常高,据统计,2011年,我国人均阅读为4.35本,而日本则为40本。一方面,这反应出我国国民阅读习惯同日本的差距,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日本出版发行的成熟。虽然近些年,日本的出版发行行业生存也日益艰难,出版不景气的阴云一直笼罩,日本书店、出版社倒闭的也不在少数,但依然有些机构屹立不倒,原因何在?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几家公司的事例从中获取些启示。
日本的出版社和书店是可以书刊兼营的。日经BP是日本的一家知名出版社,其直销杂志的读者约有150多万人,每年发行量约为3400多万册。在价格竞争和信息网络化激烈的今天,他们并没有转投商业快销的模式,而是始终运用专门的团队,坚持将为客户提供所需内容作为经营方针,坚持面向急需专业信息的读者,快速提供深刻、准确的信息,所以成就了高质量内容信息经营的口碑,在日本出版业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依靠邮寄信件、发送电子邮件、在报纸和杂志上刊登广告等促销方式向专业客户直接征集订购的模式,使得杂志社直接掌握了这些专业读者的一手资料,保证了内容制作的针对性,使他们直接了解到该如何为什么样的客户提供哪些服务。他们详细调查客户结构,并将读者属性由电脑管理,通过数据库将促销活动的有效率和订阅率等统计数据直接反馈给发行人员,进而制定下一步的市场营销计划的手段,无疑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专业色彩。
上海世博会期间,人民中国杂志社曾和日本的男隐家杂志社(《男隐家》)合作出版了上海世博会专刊,反响很好。作为一家只有15人的小型机构,这家日本出版社算是办得非常成功:除了两个专门负责另一本钓鱼类杂志的职员,还有专门做特辑和其他业务的人,算起来《男隐家》杂志只有四人专门在做,而且还能保持每月6万册的销量,成绩可以说相当不错。这样一本完全靠市场生存的杂志,靠的就是定位与市场:他们聪明地选择了三十岁以上的中年男人作为目标读者。这些人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品位,对网络依赖性不强,愿意花钱来购买有品位、有内容的杂志;另外,他们还坚持契合市场需要,哪种选题受欢迎,哪种选题能大卖,他们就做哪种,这让他们的题材非常贴近市场。但即便这样,四个人做一本杂志也简直不可想象。而他们的秘密就是没有记者,靠编辑敏锐的市场发掘能力,发现好的切入点和选题,再找一些专业的外包机构,由写手和摄影师来完成这些题目。所以即便在受网络冲击非常大的出版崩溃时代,这本靠四人运作的杂志仍然能以“完卖”(日本销量在80%以上的杂志可以算作完卖)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有趣的是,他们的社长完全不插手内容上的事,而只负责一些与外界的联系,还有广告之类的事务,偏偏杂志的销量却又很好。做自己擅长的事,相信员工能力,相信实力说话也是他们成功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五星工作室就是前文提到的典型的外包机构。他们承接出版的各种专栏撰稿、调查等等,员工非常少,社长坪井则是个比较腼腆但是很有干劲的人。日本的《世博周刊》就是这个工作室与人民中国杂志社、男隐家杂志社合作完成的。随着纸质书刊的不景气,很多出版社都不再大面积采用正式员工。而是将很多工作交给这种工作室来完成。甚至有一些杂志社将整本的杂志都交给这些工作室来做,而只需付给他们一些稿费。这或许让很多人困惑,如果这样为什么工作室不直接做杂志呢。坪井社长的解释揭开了谜底:因为公司小,人力有限,所以他们不能承担大的风险,写稿子虽然辛苦,但是不管杂志销售情况如何,稿费的资金还是可以支付的。而一旦自己出版杂志,一来没有人力和精力从事销售工作,二来如果杂志卖得不好,他们这种小公司马上就会倒掉。做专业的事和能做的事,小公司倒也有小公司的生存之道,也正因如此,即便是在社会生产大规模批量化的今天,经济社会中“大而全”和“小而精”依然能够普遍共存。
东贩的物流被称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物流,其中使用了大量的机器从事退货、分拣等流水线工作,而且设计上也十分注重节能环保,不仅库房和卫生间等屋内的灯光是感应灯,而且使用了室外空气室内流通系统和雨水储存再利用系统,一方面节约了能源,促进了能源的有效使用,另一方面,也保证了物流内部的空气和环境的清新干净。五层楼的布局,每层又有其特定功能,除了新书、畅销书的即时配送,退货处理,退货做改装再次发货,还有可装载60万册图书库存的空间和E-HON接受订单后为全国各书店配送的区域。而巨大的全自动退货处理库和书店配发系统无疑让整个物流更具效率。但即便是这种自动化分拣、处理设备高度发达的流水线中,自动与手工其实是保持着一个8:2的比例。因为虽然大的出版社或书店可以实现将图书与其资料信息同步传送到东贩,但对于很多小型夫妻店甚至一个人经营的公司,他们无法实现数据配送,所以流水线上仍保留了部分手工作业。除了机器的自动化运转,整个东贩内部非常安静,机器化和流程化的运用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图书市场的有序运转。
对于日本大多数出版社和书店来说,东贩这样一个图书销售集散公司和它四通八达的物流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实现全国4000多家出版社和几千家书店的中转,免去了一家出版社对多家书店和一家书店对多家出版社的困扰,极大地节约了成本,通过这种中间式物流,实现了图书有序的集中与流通,所以除了个别如日经BP这样客户群稳定的出版社,不管大社还是小社,都仍然很依赖东贩和日贩这类书刊渠道公司。相比较而言,目前国内很多出版社尚未意识到自身成本投入与产出的不对等性,总是强调自己走出去,这也就成了海外发行总战略中的一块鸡肋,让人吞不得吐不得,既浪费了国家资本,又影响了整体作战规划。
不过随着图书发行量的增加,以东贩为首的渠道商退货率也大幅上升,接近50%的高退货率成了物流难以抹杀的痛楚,而随着电子出版物的兴起,纸版图书何去何从也成为渠道流通面临的艰难课题。东贩毕竟是靠图书的代销生存的企业,一旦纸版图书销售萎缩,将会受到重大的打击。不过好在日本的图书销售非常规范,不会存在相互压价等恶性竞争,这种渠道商也不会放下自己的专业,闯入出版领域。所以尽管日本的出版面临多年的不景气,但东贩仍能保持着领军地位,是整个出版发行链条的支柱。
是否做专业和擅长的事,是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其实书刊行业无论哪一个环节,都只是产业链条的一部分。有人精于聚拢用户,有人精于经营,有人精于内容,也有人精于流通,无非侧重有所差别。但究其根本,无非利用现代社会职业分工细化原则,集中优势发挥最大能量,并以其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在这个行业中,我国的企业并不缺少创意和才智,只是少了一些专业精神和耐心。习惯了四面出击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扑下身子,学学重拳出击呢?我想唯有如此,产品才能做精、做好,企业才能做强,行业才能做大吧。
日本的出版社和书店是可以书刊兼营的。日经BP是日本的一家知名出版社,其直销杂志的读者约有150多万人,每年发行量约为3400多万册。在价格竞争和信息网络化激烈的今天,他们并没有转投商业快销的模式,而是始终运用专门的团队,坚持将为客户提供所需内容作为经营方针,坚持面向急需专业信息的读者,快速提供深刻、准确的信息,所以成就了高质量内容信息经营的口碑,在日本出版业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依靠邮寄信件、发送电子邮件、在报纸和杂志上刊登广告等促销方式向专业客户直接征集订购的模式,使得杂志社直接掌握了这些专业读者的一手资料,保证了内容制作的针对性,使他们直接了解到该如何为什么样的客户提供哪些服务。他们详细调查客户结构,并将读者属性由电脑管理,通过数据库将促销活动的有效率和订阅率等统计数据直接反馈给发行人员,进而制定下一步的市场营销计划的手段,无疑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专业色彩。
上海世博会期间,人民中国杂志社曾和日本的男隐家杂志社(《男隐家》)合作出版了上海世博会专刊,反响很好。作为一家只有15人的小型机构,这家日本出版社算是办得非常成功:除了两个专门负责另一本钓鱼类杂志的职员,还有专门做特辑和其他业务的人,算起来《男隐家》杂志只有四人专门在做,而且还能保持每月6万册的销量,成绩可以说相当不错。这样一本完全靠市场生存的杂志,靠的就是定位与市场:他们聪明地选择了三十岁以上的中年男人作为目标读者。这些人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品位,对网络依赖性不强,愿意花钱来购买有品位、有内容的杂志;另外,他们还坚持契合市场需要,哪种选题受欢迎,哪种选题能大卖,他们就做哪种,这让他们的题材非常贴近市场。但即便这样,四个人做一本杂志也简直不可想象。而他们的秘密就是没有记者,靠编辑敏锐的市场发掘能力,发现好的切入点和选题,再找一些专业的外包机构,由写手和摄影师来完成这些题目。所以即便在受网络冲击非常大的出版崩溃时代,这本靠四人运作的杂志仍然能以“完卖”(日本销量在80%以上的杂志可以算作完卖)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有趣的是,他们的社长完全不插手内容上的事,而只负责一些与外界的联系,还有广告之类的事务,偏偏杂志的销量却又很好。做自己擅长的事,相信员工能力,相信实力说话也是他们成功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五星工作室就是前文提到的典型的外包机构。他们承接出版的各种专栏撰稿、调查等等,员工非常少,社长坪井则是个比较腼腆但是很有干劲的人。日本的《世博周刊》就是这个工作室与人民中国杂志社、男隐家杂志社合作完成的。随着纸质书刊的不景气,很多出版社都不再大面积采用正式员工。而是将很多工作交给这种工作室来完成。甚至有一些杂志社将整本的杂志都交给这些工作室来做,而只需付给他们一些稿费。这或许让很多人困惑,如果这样为什么工作室不直接做杂志呢。坪井社长的解释揭开了谜底:因为公司小,人力有限,所以他们不能承担大的风险,写稿子虽然辛苦,但是不管杂志销售情况如何,稿费的资金还是可以支付的。而一旦自己出版杂志,一来没有人力和精力从事销售工作,二来如果杂志卖得不好,他们这种小公司马上就会倒掉。做专业的事和能做的事,小公司倒也有小公司的生存之道,也正因如此,即便是在社会生产大规模批量化的今天,经济社会中“大而全”和“小而精”依然能够普遍共存。
东贩的物流被称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物流,其中使用了大量的机器从事退货、分拣等流水线工作,而且设计上也十分注重节能环保,不仅库房和卫生间等屋内的灯光是感应灯,而且使用了室外空气室内流通系统和雨水储存再利用系统,一方面节约了能源,促进了能源的有效使用,另一方面,也保证了物流内部的空气和环境的清新干净。五层楼的布局,每层又有其特定功能,除了新书、畅销书的即时配送,退货处理,退货做改装再次发货,还有可装载60万册图书库存的空间和E-HON接受订单后为全国各书店配送的区域。而巨大的全自动退货处理库和书店配发系统无疑让整个物流更具效率。但即便是这种自动化分拣、处理设备高度发达的流水线中,自动与手工其实是保持着一个8:2的比例。因为虽然大的出版社或书店可以实现将图书与其资料信息同步传送到东贩,但对于很多小型夫妻店甚至一个人经营的公司,他们无法实现数据配送,所以流水线上仍保留了部分手工作业。除了机器的自动化运转,整个东贩内部非常安静,机器化和流程化的运用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图书市场的有序运转。
对于日本大多数出版社和书店来说,东贩这样一个图书销售集散公司和它四通八达的物流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实现全国4000多家出版社和几千家书店的中转,免去了一家出版社对多家书店和一家书店对多家出版社的困扰,极大地节约了成本,通过这种中间式物流,实现了图书有序的集中与流通,所以除了个别如日经BP这样客户群稳定的出版社,不管大社还是小社,都仍然很依赖东贩和日贩这类书刊渠道公司。相比较而言,目前国内很多出版社尚未意识到自身成本投入与产出的不对等性,总是强调自己走出去,这也就成了海外发行总战略中的一块鸡肋,让人吞不得吐不得,既浪费了国家资本,又影响了整体作战规划。
不过随着图书发行量的增加,以东贩为首的渠道商退货率也大幅上升,接近50%的高退货率成了物流难以抹杀的痛楚,而随着电子出版物的兴起,纸版图书何去何从也成为渠道流通面临的艰难课题。东贩毕竟是靠图书的代销生存的企业,一旦纸版图书销售萎缩,将会受到重大的打击。不过好在日本的图书销售非常规范,不会存在相互压价等恶性竞争,这种渠道商也不会放下自己的专业,闯入出版领域。所以尽管日本的出版面临多年的不景气,但东贩仍能保持着领军地位,是整个出版发行链条的支柱。
是否做专业和擅长的事,是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其实书刊行业无论哪一个环节,都只是产业链条的一部分。有人精于聚拢用户,有人精于经营,有人精于内容,也有人精于流通,无非侧重有所差别。但究其根本,无非利用现代社会职业分工细化原则,集中优势发挥最大能量,并以其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在这个行业中,我国的企业并不缺少创意和才智,只是少了一些专业精神和耐心。习惯了四面出击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扑下身子,学学重拳出击呢?我想唯有如此,产品才能做精、做好,企业才能做强,行业才能做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