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叫王有福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huo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灵在这座城市打工,终于在一个单位宿舍的老小区买了个二手小房子。自从搬进这个小区住,就没有见过小区门卫室里面的人。白天窗户反光,门卫室又旧又脏的窗玻璃里根本看不见一点儿东西。晚上路过那里,要是往里瞟上一眼,立时会有一种紧张兮兮的感觉——门卫室小小的窗户里悬着一盏昏黄的灯,那灯泡瓦数应该也就15瓦,照的小房间四壁乌昏乌黄的。房间里面除此之外看不见别的物件,更别说人了。
  这个老小区居住的大多是退休在家的老人。小区门口旁有个小广场,白天林灵上、下班的时候,要是天气好,会见到小广场上坐着一片行动迟缓或坐轮椅拄拐棍的老人。他們唠着嗑打着盹,偶尔还能见到他们边咳嗽边放声大笑。即使天气不好,刮风、下雨的,小区广场上也会有几位老人或溜达或闲坐。
  一次林灵正赶着去上班,在小广场上溜达着的一个老人突然栽倒在地上,周围的几个老人束手无策,林灵忙跳下自行车,边跑向老人,边掏手机打120。老人得到了及时的医治,不多久就出院了。也因此,小广场上的老人们和林灵熟了。有时她下班早,老人们会拦住她让她跟他们唠唠嗑,歇会儿。
  一次聊天无意间说起门卫室里没有人的事。林灵问:“咱们小区怎么连个门卫都没有啊?”
  老人们异口同声回答:“有啊,咋没有。你见咱们小区丢过啥东西没有?”
  还真是,林灵搬到这个小区住,还真没有听说过谁家丢过东西。有几次她把包、衣物忘在了车篓里,过夜都没有丢。可是,她说:“我几乎每天要从门卫室来回过三四趟,一次都没有见过里面的人啊。”
  老人们不再争相和林灵说话。有的干脆闭上了眼睛养神。有的想和她说什么,但又有些犹豫,稍作犹豫,也就不说了。林灵先前帮过的那位老人沉吟了下,说:“门卫室值班的是王有福,他比我们都小不少,前两年出了车祸,两条腿都截了。他老婆有精神病,一犯病就到处乱跑,还不认家。为给他老婆看病,欠下了不少的饥荒。单位领导照顾他,就让他来咱们这个小区门卫室看大门……”
  见林灵还是一脸疑惑,在一旁有一位快言快语的老人一拍大腿说:“他两条腿都没有了,行动不方便,坐个电动三轮车。他家在新区那边,从他家坐电动三轮车到咱小区这里也得一个多小时。他老婆在家没有人看着也不成。大家毕竟都是同一个厂里的职工,那感情都胜似亲人、家人了。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别的忙帮不上,齐心协力地帮他值值班看看门口还是可以的。”
  林灵恍然明白了,为什么天气多不好,小区广场上总还是有几位老人坚持着来回溜达的原因了。可是她还是不明白,问道:“那天气不好的时候,怎么不去门卫室里坐着呢?”
  一位老人说:“门卫室里什么都没有。其实领导安排王有福来这里,也就是关照他,给他一个岗位罢了。可话说回来,领导照顾咱给咱岗位了,咱就得要做好这份工作,担好责任,尽心尽力守好岗位。”
  林灵激动地脱口而出,于是,你们的名字就都叫王有福了!
  小广场上的老人们都笑了!
  选自《文化信丰》
其他文献
老婆对老公说:“书上说夫妻之间经常互相夸赞,利于婚姻保鲜。老公,你先来夸我。”  老公想了想,说:“我老婆是世界上最漂亮、最温柔、最贤惠的女人!”说完之后,老婆沉醉在甜言蜜语之中。老公提醒她:“轮到你夸我了。”  老婆羞澀地说:“老公,你的总结能力真强!”  选自《绝妙小小说》
期刊
明朝时,有几位僧人打算在山上建一座寺庙,当他们选好地址,准备动工时,发现山高路险,搬运砖瓦十分困难,如果增加工人來做这件事,必将耗费过多的银子。  正当大家犯愁时,有一位僧人忽然笑着说:“别发愁了,只管先去把需要的砖瓦买来,至于如何搬运,我自有妙计。”大家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把砖瓦都堆积在山脚下。  接下来,那位僧人下山来到附近的几个村子里,大张旗鼓地告诉大家:“我们打算在山上建寺庙,因为我懂得飞
期刊
老李是我的邻居,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不过,老人家精神矍铄,非常健谈。年轻时,老李曾当过国民党的运输兵,开着一辆汽车为国民党运士兵运弹药。  一个秋日的傍晚,我和老李坐在院中闲聊。不经意间,他向我讲起了他最后一次给国军开车所遇到的几起匪夷所思的事情:  那是1948年,老李20岁左右,在国民党的一个运输连里当司机。当时老李所在的运输连天天在前线运士兵,运伤员,运死人,运弹药、运物资,天天都在打仗,天天
期刊
子冲剑抵子章喉管:“我为你苦练三年,杀父之仇今日了结!”  子章道:“我手无寸铁,这样杀我,岂不坏你江湖名声?可容我回去取兵器与你相对?”  子冲点头。子章进屋,子冲等在院子。  不见子章出来,子冲从门缝看。只见子章正拭一把剪刀。子冲好笑:此等妇人之具,也叫兵器?  听子章说:“娘,伸脚来,趾甲得剪了。”  子冲慌得弄出声响。  子章望门外道:“就来,就来!”  子冲对门里说:“子章,慢慢剪。莫急
期刊
一天,妈妈问儿子,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  儿子说:“我长大了要当飞行员。”  妈妈非常高兴,问:“你为什么要当飞行员呀?”  儿子抬头看看天上的白云說:“因为我要上天去吃那些棉花糖。”  选自《民间故事》
期刊
打完最后一个字,赵小余瞄了一眼电脑上的时间:九点半,公司早没人了。深深吸了口气,空气中一点人气也没有了,只有各处垃圾箱里传来的各种杂味:零食、化妆品、居然还有臭袜子的味道……赵小余的嗅觉从小就比别人灵敏,外号猎犬。可惜,他没有靠鼻子吃上饭,学的广告策划。这年头,这样的大学生遍地都是,工作难找啊!  叹了口气,赵小余关了电脑,拿起外套,一推门,迎面撞上了一个人。赵小余定睛一看,是同事汪易。俩人办公桌
期刊
三年前,在开封府邀月楼外,麻面孙惹上了董尚董大茶壶,被打得鼻口蹿血,差点儿去了鬼门关。  那时,因老家匪患四起,闹得很邪乎,自幼便是孤儿的麻面孙一路流浪到了皇城开封,平素靠给人帮工和乞讨赚一口饭果腹。那日,他正蜷缩在邀月楼对面的墙角打盹,忽然一缕兰花香钻进了鼻孔。麻面孙立马醒了,当他看清来人时,顿时呆住了。  站在他面前的居然是柳焉,邀月楼艳名远播的当红角儿!更让他做梦都难以相信的是,柳焉一把拉着
期刊
金老板在城里开了一家小小的金店。金店虽小,但货也值好几百万。金老板谨慎,又有车,每天打烊,都把货收起来放到轿车的后备厢里带回家去。  这天下午,金老板正坐在柜台后面喝茶,突然,芳芳跑了进来,说他爸爸看望金老板来了。  芳芳的父亲是金老板的老同学,二人关系非常好,已经一年多没见过面了。一听说老同学要来,金老板就打算亲自去火车站迎一下。可今天不巧,雇员小雨家里有事没来。不年不节的,这金店的生意也不是太
期刊
柳树沟地处燕山深处,滦河岸边。新中国成立初期,柳树沟依山傍水住着百十户人家,沟里的大山中有一只金钱豹。早起的老年人,时常在天快亮时,看到那只金钱豹到河边来喝水。无论是谁遇上它,都会知趣地悄悄躲开。没人招惹它,也没人敢招惹它。金钱豹呢,也从不招猫逗狗地惹是生非。喝完水,它就离开河沿,躲过村庄绕道回山。就这样,村庄里的人畜和大山上的金钱豹,相安无事好些年。不料,在一个大雪封山的冬天,金钱豹找不到吃的,
期刊
三爷老了,不愿意种地了,于是守候着河滩,窝在泥铺子里熬鹰。他熬鹰的时候狠歹歹的,对鹰没有一丝的感情。  三爷常常拿两根红布条子,分别将自己新增的一只灰鹰和一只白鹰的脖子扎起来,不给鹰东西吃,等鹰饿得嗷嗷叫唤了,三爷就像变戏法似的,从床铺底下端出一个盛满鲜鱼的盘子。  鹰扑过去,吞了鱼,喉咙处就鼓出一个疙瘩结。鹰叼了鱼吞不进肚里,又舍不得吐出,憋得咕咕叫着。少顷,三爷慢慢走过来,攥着鹰的脖子将它拎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