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动导向教学的关键环节:工作情境设计

来源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p2002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教育课程以能力为本位,这个“能力”应该是在工作过程的具体行动中形成的职业能力。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基本职业能力。工作过程和工作行动是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工作过程转化是实施工作情境教学的必要条件,工作情境教学是培养工作能力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在工作情境教学设计中,应关注工作任务整体化、工作情境真实化和学习情境职业化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职业能力;工作过程;工作情境设计
  
  职业教育课程以“能力”为本位,已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共识。“能力”应该是在工作过程和行动中才能形成的职业能力,所以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目标也就理所当然要落实在工作过程和工作行动中。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基本职业能力,这是贯穿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任务。要实现这个目标,工作情境设计成为行动导向教学的关键环节,工作情境同时也是培养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在课程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工作情境对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用以及对职业能力形成有何影响等等,都是当前职教课程改革中亟待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工作过程导向——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
  
  行动导向教学要求营造一种情境化的学习环境和近似生产实际的工作氛围。即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情境,将真实的工作情境转化为适应学生学习的学习情境。同时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以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工作能力。所以,我们要对行动导向教学职业能力培养方式及形成途径给予足够重视。
  1.职业能力
  对于职业能力有多种理解,笔者认为,职业能力是学生通过职业教育课程学习而获得的结果,它能使人承担起职业、社会及个人方面的责任,是一种胜任职业工作——按照职业岗位规范及要求去完成工作任务的行动能力。职业能力是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基本职业要素的综合,即专业知识、技能、经验、态度和价值观等。简言之,就是清楚“为什么做”“能做什么”“怎样做”和“如何做好”的一种工作能力。从理论上讲,职业能力是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组成的。
  2.基于职业能力的行动导向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中是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目标,职业活动和教学活动相结合,以项目(任务)为导引,以工作情境为依托设计学习情境,按照职业行动规律组织专业教学,从而形成培养职业能力的基本途径。
  3.工作情境设计
  与职业工作能力培养紧密联系的工作情境、是具体的真实的并且存在于实际生产过程之中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一种真实的生产情景。
  工作情境设计是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的,引入、营造和创设适合教学需要的、有助于提高教学绩效的特定的具体场所和境况的一种教学模式设计。工作情境设计可以将学生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技能习得和人格生成等建立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使教学与职业环境、岗位情境、任务现场融为一体,学生得以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操练、磨合,掌握与未来的职业人及职业相关的工作知识和技能。
  在工作情境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其工作能力形成的过程,即(1)工作情境教学的载体是工作过程,由与该专业相关的职业活动体系中职业行动领域导出,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设计并使其具体化。课程内容构建可简要表述为:“职业行动——工作过程——工作情境——学习情境——学习行动”。(2)以工作过程为基本特征的工作情境教学,不是通过学科体系,而是通过一个完整连续的“职业行动”过程进行教学。因此,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职业情境,成为确定行动导向教学内容的基本参照系。
  
  工作过程转化——工作情境设计的依据
  
  我们知道,职业能力只能是在职业活动(工作)过程中培养形成,所以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和内容强调的不应是学科架构系统,而是工作过程系统。在教学中,通过与工作过程相关的工作项目和任务来体现职业活动,并以此为依据设计课程中工作情境教学的内容和程序,将工作过程转化为学习过程,这是一种非常重要且非常关键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包含工作任务整体化、工作情境真实化和学习情境职业化等三个方面。
  1.工作任务整体化
  将完整的工作项目(任务)和流程向学习过程转化,这样既便于学生学习,也有利于教学实施。
  工作任务整体化即将专业知识技能融入基本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内容,并且以一系列项目任务形式出现。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与传统教育的区别在于:①传统教育强调学科体系,目的是进一步学习系统知识;职业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获得职业能力,理解掌握与“岗位群”、“职业群”相关的工作知识,能解决“工作过程”中的问题。②传统课程教学依据专业学科体系及其知识逻辑,而行动导向课程教学中的专业知识,是根据工作过程设计的,其内在的逻辑是“工作过程”。每个“学习单元”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作过程”,按照完成工作任务所需专业知识、工作知识与技能序列设计编排,与“工作过程”密切相关。学生通过对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理解熟悉相关“工作过程”的基本环节,从而尽快形成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楼宇电气安装计划与实施”学习单元设计时,依据的就是相关专业(工种)工作过程的真实工作情境。该课程学习内容中有:“合同文件与谈判、以时间安排、工作计划、零部件图、成本计划和电路图等形式实施的安装工作、遵循标准与规范以及合同文件的电气安装、初检”等。其中的专业知识包括:“零件图、电路图识读”、“电气施工技术”、“成本核算”等。上述内容如在传统专业课教学中,一般应安排在“应用文”、“合同法”、“机械制图和电气图识读”“电气工程施工及预算”等数门课程中。而在工作情境教学中则设计安排在“电气施工安装”这一相对完整的工作项目(任务)中。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学习过程中,需要什么知识、技能,就学习和练习什么,以完成项目任务为中心,促使学生将所学的工作知识和技能,直接运用于完成与电气安装相关项目或任务的过程中。这样安排,专业知识和技能似乎是(按照学科体系而言)被零散割裂了,而实际上是将需要学习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按照“工作过程”的要求与施工实践紧密结合,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有利于学生形成有关“楼宇电气安装施工”的实际安装工作能力。
  2.工作情境真实化
  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工作情境,针对的是没有任何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而他们就业后所面临的工作任务是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所以,必须在接近真实“工作过程”的工作情境中进行学习和训练,将来才有可能胜任工作任务。在工作情境设计中,某个“学习单元”代表了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这个任务与真实工作情境密切相关。学生可以比较完整集中地感受和体验这一典型“工作任务”,从而较快适应实际工作过程和职业氛围。
  例如,在“电子商务”专业《网络技术》课程“网络空间虚拟运营”教学设计中,教师可采用“虚拟项目运营”方式进行教学,模拟真实网络运营公司客户服务的工作情境,将学生分为“技术部”、“客服部”和“财务部”三组,分别任命三个部门(学生)经理。按照总经理下达任务、各个部门接受订单、技术设计与实施安装、财务核算和验收完成等几个真实工作流程,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模拟操作,了解、体验、熟悉和完成WEB服务器和FTP服务器的接受申请、搭建维护及核算运营的全过程。通过虚拟的操作和维护流程,学生很快熟悉和掌握网站搭建维护即运营的全过程(工作流程),能够较快进入工作角色,完成从学习过程到工作过程的转变。
  3.学习情境职业化
  学生参与完成工作任务的行动,既是学习过程,也是培养和形成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所谓“行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的“教”和“学”的行动。学生不是简单的、机械的信息接收者,教师也并非像录音机那样简单的“播放”教学信息。首先,教师要将职业“工作情境”转化为学习情境,即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学习情境职业化设计。学习情境既要和职业岗位要求紧密相联,又能适应学生的学习要求,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学习和完成工作任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这种职业化学习情境中,教师帮助学生接触并逐渐掌握工作实践知识和技能。所以,教师是以学习“组织者”角色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其次,学生能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主动完成工作任务的学习行动,将专业知识在学习(工作)过程中重构,从而形成工作能力。因此,职业化学习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行动教学模式,体现了“行动导向”教学思想。它的目标指向,既不是教师“教”了什么,也不是学生“学”了什么,而是学生形成了怎样的“工作能力”,能够做成什么事,完成什么工作任务,这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行动所期待的结果。
  
  工作情境设计——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
  
  工作情境设计,实际上就是在工作情境转化成的学习情境中按照工作过程序列进行教学设计,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一系列学习活动,经过反复学习和训练,逐步形成职业能力的过程。
  工作情境设计成为培养职业能力的关键环节,这是因为:第一,由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所决定。职业教育教学最终培养目标是形成职业能力,而这个职业能力是不可能在传统意义上的教室、课堂内培养出来,而只能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反复学习训练获得。学习环境越是接近真实工作环境,学习过程越是接近实际工作过程,学生掌握技术操作能力和工作知识就越顺利。只要训练得法,学生就能很快上手,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第二,由职业能力的形成特点和成长条件所决定。在工作情境教学中,职业能力的成长形成与教学与训练、学科知识与技能体系、学习能力与工作能力、教学理念与实际应用等密切相关。处理好这几方面的关系,是培养职业能力的关键。第三,专业课是职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工作(岗位操作)能力培养和工作过程、职业技能训练紧密相联系;第四,就业导向和岗位需求决定了只有在生产工作环境里经历过实际工作过程的学习和训炼,才能形成职业能力;第五,项目化教学是实现工作情境模拟再现的优化教学形式,是一种努力营造企业化生产氛围,让学生进入“员工化(角色)”工作培训场景,特别适合于工作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工作情境教学设计中的工作经历(过程)能够促进形成职业能力,而职业能力则是进入工作岗位的敲门砖。所以,工作情境教学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工作情境教学的价值取向是注重实践,着眼能力,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其将来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2)工作情境是行动导向教学的必然要素,是实践导向的技能性学习。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内容包括技术情境知识,即包括技术物体的结构知识和功能知识两个方面,所以,工作情境必须是现场的、直接的、亲历的和具体的,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
  (3)工作情境教学中学生的观察、操作、思考、决断是其主动完成的过程,教师则是支持、引导、咨询、激励,起着辅助性作用。
  工作情境设计旨在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紧密融合,在精心构建的学习情境中进行工作知识传授和职业能力培养,使学生有能力应对那些对职业生涯、未来生计以及社会有实际意义的工作环境。工作情境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行动——学习”为基本要素,以学生为行动主体,以接近生产实际(工作情境)的学习情境为依托,以师生互动合作的学习行动为主要教学方式,为了(职业)行动而学习,通过(职业)行动来学习。实践证明,工作情境教学设计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极其重要的关键环节,能够促使学生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从容面对现代社会、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胡建波等,职业能力的内涵要素分析 职教论坛,2008(2下).
  [2]袁玫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探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0).
  [3]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编,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张健,试论高等职业教育的情境化教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1).
其他文献
百公里油耗只有1升?这不是神话,而是大众正在进行最后阶段测试的XL1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这款外表科幻的双座柴油混合动力车采用碳纤维和铝打造,预计2013年年内开始限量生产.
目的:通过检测过表达ABCG2的细胞模型砷耐受性的改变,初步探讨ABCG2与抗砷性产生关系。方法:(1)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ChAsE-BMSCs、膀胱癌抗砷细胞以及2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
探讨了进一步实现无人值班的九个方面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提高无人值班运行水平的内在规律及相应措施,说明制定新的设计原则,建立新的管理规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Explore
本文探讨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交往的现状.根据蒙古族大学生的民族特点,总结了蒙古族大学生主动交往的技巧和重要性,为提高蒙古族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实效性提供理论依据.
由上海嘉定诚磁仪电设备厂开发生产的智能型工业用电导率(电阻率监控仪系列产品广泛适用于制药、化工、电子、核能、电站、食品、饮用水、蒸馏水等行业,能对水及水溶液进行
乳腺癌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结合放化疗。乳腺癌死亡的患者中,约90%的人死于肿瘤转移。在肿瘤转移的过程中,肿瘤细胞往往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对肿瘤转移分子机制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是解决农村配电问题,保证城乡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电企业一定要做好工作,担负起责任,建设高质量的农网工程,为
2017年5月4日,中国科协“第二届全国企业创新方法大赛”工作启动会在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召开.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昊,天津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丽珠出席了
期刊
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一、研究背景:   内毒素性休克临床特征表现为严重的毒血症,伴低血压和器官低灌注,且对液体复苏反应欠佳,是ICU中致死的最常见病因之一,死亡率高达20%~80%
小麦品种克旱九号克旱九号是黑龙江省克山农科所,以克丰二号为母本、克74F_3—249—3为父本杂交育成。原品系代号为克79—369。锡盟正兰旗种子站于1986年从黑龙江引入该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