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散文特点 点化学习能力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cguop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比较大,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个主角。那么,散文教学到底教什么,怎样教,才能让学生读出散文的真谛?
   一、了解散文,认识散文
   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专指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说理的短小精悍的文章。其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三大类。
   二、读懂散文,读透散文
   要想教好散文,首先要读懂散文,读透散文。
   1.初读抓“文眼”。散文的“眼”就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中心点,文章结构的枢纽点,也就是所谓“神聚”之处。抓住散文的“文眼”,犹如拿到了进入散文这座艺术宫殿的钥匙,也抓住了教学这篇散文的抓手,同时散文的思想、感情、结构等也就不难理解和掌握了。比如《冬阳 童年 骆驼队》表现了对童年的留恋。
   2.再读理脉络。散文具有“形散”的特点,其实在这“散”的外在形式里蕴含着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明晰的脉络,就是作者的思路在文中的体现。理清线索和脉络,不仅有助于领略散文精巧的结构,也把握了教学的思路。
   3.研读品意蕴。散文语言有一种特殊的美。它像诗词般凝练、优美、形象、含蓄;它又像口语浓淡咸宜,自然流畅,朗朗上口。要在不断的阅读涵泳之中,仔细咀嚼,反复品味。
   三、形神和融,散文美教
   依据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可做如下导学策略。
   (一)整体感知,观其“形”美
   散文虽然形散,总有一条线索贯穿始终,不管结构笔法如何散,总有内在韵味、情趣笼罩着全篇,或清新,或隽永,或华美,或古朴,情趣虽异,归旨却为一。通常都有叙事、抒情、写景的线索,抓住线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的意脉。从文章结构看,有总分式、承接式、并列式、递进式等结构形式,理出结构层次,观散文之“形”美。
   (二)动情诵读,品其“言”美
   散文非常适合于朗诵,尤其是写景散文,将语言美发挥到了很高的境界,甚至可以说是极致。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咀嚼品味关键语句,是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和感受文字魅力最简洁,也最有效的方法。
   (三)入情入境,悟其“神”美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他认为,“领会著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境界因而扩大了,并且想想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种愉悦。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中看出一幅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散文中的“意”是指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必须有所寄托,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因事明理。这些可寄托作者情思的景、物、事就是“境”。这就是环境与心境的统一,景和情的统一,意和境的统一。因此,我们在教学散文时可以从即景、披事、体物入手探求散文的意境美,从而悟情、入情、察情,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欣赏作品的内容之美、境界之高。
   教无定法,贵在有法。这三条导学策略,不是死的范式,而是根据每一篇散文独有的文本不同,其侧重点也不同,例如写景类散文,则以品其“言”美为主,而抒情类、哲理类散文则以悟其“神”美为重。同时,这三条导学策略的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内容和教学需要来灵活调整。
   下面再以《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这一完整课例,对我的导学策略做一简单介绍。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课例采用了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深层对话的形式来设计。
   一、“对话”引题,激“对话”之趣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访谈录《小苗和大树的对话》,其中“大树”是谁?(季羡林)同学们对他了解多少?
   二、“對话”词语,识记生字
   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课文,对话中你对季老先生作品中哪些好词语感兴趣?
   三、“对话”全文,观其“形”美
   读完课文,德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谈。
   四、“对话”奇丽,品其“言”美
   品读“奇丽的景色”一段,指名读出有关句子,并引导抓住关键词语谈一谈,然后引导诵读积累。
   五、对话“奇特”,悟其“神”美
   这奇丽的景色背后,又是一个多么奇特的民族呢?二者之间难道有什么联系?指名读出有关民族奇特的句子。相机出示三个句段,重点理解其深刻含义。(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六、“对话”梦境,形神兼得
   出示《重返哥廷根》中的文字:让我们追寻季老那“花的梦”“思乡的梦”与他继续对话交流,请同学们课下阅读《重返哥廷根》《故乡明月》《留德十年》。
   散文教学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情感,用心、用情去打开文本,感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是现当代散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其他文献
一、高考诗歌选择题的命题特点   总结2017年至2019年全国语文高考卷诗歌选择题的命题规律,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形式有序,一般按照古诗词内容的顺序来设题;二是设题角度多,有形象、语言、技巧、内容、情感等考点;三是考点细化,有些选项要借助注释或积累才能解题;四是错误项不明显,需要考生认真辨析。如2018年全国语文高考Ⅲ卷中的诗歌选择题:  精卫词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期刊
近日,小学生监考并抓住作弊考生一事引发热议。在秉公执法面前,我们感叹成人的“世故”与道德的沉沦;在公正无私的童真面前,我们痛心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良知的出局与底线的崩塌。这怎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小学生抓住作弊的成年人,这不仅仅是个例,更反映了普遍的社会现象和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当大汗淋漓、满脸羞红的考生遁形于秉公执法的少先队员面前,作弊行为背后,是成年人欺骗虚伪手段的泛滥:“铁面无私”的执法
期刊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地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教学。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活动就不单是靠语言文字教育,还要思考如何将教育活动渗透到每一日学习生活中去。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树立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
期刊
一天晚上,我们全家吃完饭后就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可是节目太过无聊,我们看着看着差点儿就要睡着了。突然,爸爸起身说道:“不如我们来玩个游戏吧!游戏的内容就是:不能说你我他三个字。”妈妈接着说:“输了的人要干一个星期的家务。”然后爸爸狡黠地问:“有没有不想玩这个游戏的人,想玩的就举手。”爸爸的话音剛落,我们就不约而同地举起了手。   接着,我们就开始玩起了游戏。爸爸先说:“语辰,你是个大笨蛋!”听完爸
期刊
当前很多高中生的议论文,存在缺乏逻辑性、不能正确运用逻辑推论进行论证的问题。特对影响高中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学生议论文逻辑思维能力提出相应对策。  一、探究高中生议论文写作逻辑思维能力缺乏的原因  (一)学生缺乏相关的基础逻辑知识  近年来,有些地区将语文教材语文学习中必须掌握的一些语法修辞内容弱化,将逻辑的知识完全砍掉。教材里不出现逻辑知识,教师课堂上又不补充逻辑思维知
期刊
初见《千恒·流光》这个书名,我寻书的目光便被它吸引了。与众书不同的是,它浮现在我眼前的是闲适和惬意,甚至还有浅浅的梦幻之感,还有什么能比使人放松的东西更让人喜爱呢?我决定带走它。   拿起书,我们能在书的封面读到这样一段话:“生命短暂,智慧无边。唯有心存谦卑,才能让我们认清自己的局限,尽可能多地探寻生之悲喜……”是啊,物质的一切终有衰败的一天,人也不例外,我们只有在有限的时间中放低姿态,才能从生
期刊
周恩来爷爷小时候非常爱学习,他每天鸡叫三遍时就开始读书。周爷爷五岁入家塾,熟读《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   他不但勤学还很好问。有一次读书,当读到古诗“粒粒皆辛苦”时,觉得领会不到“辛苦”的意境,于是就跑到蒋妈妈家,问清楚农民到底有多辛苦。蒋妈妈耐心细致地讲述着,周爷爷明白了农民的辛苦后,学习更用功了,除了每天完成老师作业外,还坚持每天练一百个大字。有一次,他到很远的地方办事回来,此时的
期刊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每当这首歌响起,我就会想起我那慈祥的妈妈。   妈妈今年三十多岁了。虽然平时她戴着一副眼镜,但是那双眼睛依然炯炯有神,好像可以看透我的心思似的。妈妈从来不染头发,一头披肩的长发一直保持着自然色,发色有些微黄。妈妈的身材不胖不瘦,但是最近这两年,脸上出现了浅浅的皱纹。妈妈不仅对工作一丝不苟,还对我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特别关心。   记得有一年的夏天,由于我贪玩
期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也有自己的情感需要,这是我们训练学生写作文的前提,如果用一句话来评价作文,那就是写自己的文章,抒自己的真性情。   曾经看过一篇小品文,名为《胸中之竹》,“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期刊
秋天,请你来到美丽的田野,那儿使人心旷神怡,精神百倍。   那是一片稻谷的海洋,一个金色的世界。连绵的稻田仿佛是一床床连在一起的金黄色地毯,一阵风儿吹过来,“沙沙沙”地奏起了快乐的乐章,卷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波浪。农民伯伯挥舞著镰刀,“刷刷刷”地割下了丰收的喜悦,流下了幸福的汗水,露出了甜蜜的笑脸。   田边,大娘砍下了一株株的黄豆,豆秆上结满了豆荚,有的小豆豆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跳出来,一不小心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