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鲁迅“大撤退”的讨论正在进行中。一方力图证明鲁迅部分经典篇目的删除只是基于教学目标的微调;一方高扬经典“一个都不能少”的大旗,要坚决“捍卫”鲁迅。在这场争论中,人们似乎不应止步于具体篇目遴选之是非,更应着眼于“我们拿什么教育下一代”的深远议题。
学者钱理群:鲁迅作品必须进入中学课本
我认为鲁迅的作品不仅必须进入中学课本,还应该有一定的分量,成为重点或者基本教材。鲁迅之于中学生的意义有两点:
第一,鲁迅不是一般的伟大的作家,他是中国文化史上有原创性的作家,就像莎士比亚之于英国,歌德之于德国,托尔斯泰之于俄国一样。他们的意义在于,当这个民族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永远可以回过头去重新读他以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中学教育是一个人生命中很重要的部分,也是对一个民族的未来很重要的阶段,所以鲁迅在这个阶段不可缺席,应该让他作为源泉性的基础教育读本。
第二,鲁迅的作品文字非常优美,是现代汉语的最高典范,所以也应该成为中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范本。我曾经在北京、南京和台湾讲过鲁迅作品,发现鲁迅作品最能打动学生的,至少在最初的时候,不是他的思想而是他的语言。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台湾教书的时候,专门从鲁迅作品中挑出一些写天、地、人的句子组成一篇文章《天?地?人》,并不给学生讲授,只是带着他们高声诵读。学生们都被鲁迅语言中强烈的音韵感打动,读得非常开心,也对鲁迅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鲁迅,应该找到一个浅显与深刻以及文章数量的平衡点。这也是因学生的年龄而异的。初中阶段可多选一些鲁迅关于生命、关于爱和美的感悟的描写与思考,相对明朗的文字;高中阶段则可选一些更能体现鲁迅最基本的思想,更为严峻,理解有一定难度的文字。
现在的新课改将语文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们了解鲁迅。一些关于情感与美的、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连接点的文章可以放在必修课本中。高中生与父母间的关系非常微妙,所以我讲《父亲的病》这篇文章时,就让他们从自身出发,从“父子”的角度去学习鲁迅,从而找到共鸣。选修课则可以吸纳一些更深刻的文章。
关于鲁迅作品的教学,以前提倡的“讲深讲透”这种说法我是不赞成的。一方面,作为一个中学语文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本没办法把鲁迅的文章真正讲透;另一方面,就算老师真能够讲透,学生也未必理解。所以,对于鲁迅的作品可以要求学生“有所懂有所不懂”,对于那些非常难理解的部分,老师可以有意识地不讲。在中学的语文教学中,讲鲁迅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带学生认门牌号,让他们对鲁迅感兴趣。读鲁迅应该是一辈子的事情,应该是常读常新的。他们对鲁迅有大致的了解,以后还可以找来读,那时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
思想更深刻一点的文章,实在不利于中学生理解的,可以直接剔除出去。比如《〈呐喊〉自序》这篇文章就不应该放进教材,因为它表达的思想太深刻了,就连我们现在在大学里讲,也很难讲清楚。但对于现在人教版中《药》这篇文章被删除,我还是有不同的意见。在我看来,这篇文章体现了鲁迅最基本的思想,而且它的文字有很强的画面感,如果教师真的能够讲好,学生并不难理解。况且,现在的中学生比我们那时候成熟多了,我相信他们有很大的潜力去接受这些思想。
总之,在思想上,鲁迅是异端。他的意义就在于在中国的文化长河中体现出一种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想法,逼你去思考,而这也应该是教育终极的目的和意义所在。而在语言上,学术界的共识是,他的文字非常细腻非常美。至少根据我的教学经验,鲁迅把每个孩子内心最美好的东西都激发出来了——对汉语的感知也好,对内在想象力的拓展和激发也好,都能够通过阅读鲁迅完成。
作家李锟:鲁迅作品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格所造
其实,尽管被认为是一种“剑走偏锋”的作法,把语文课本上的经典课文从教材中删去,却是许多省区正在进行的事情。自从中学教材“解禁”以来,各省有了自主选择,原本千篇一律的“大一统”时代随之土崩瓦解,对于语文教学的改革,不是件坏事。但是,一味删除,借删除经典大加编者自己的“私货”,却是不明智的选择。
中学语文教学作为基础学科,且是人文学科,直接关系着中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发展,对于塑造健全的人格,亦意义重大。改革得好不好,没有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也无法在短时间内看到改革的效果。于是,纷繁芜杂、千奇百怪的改革走马灯般,在各地出现。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语文教材的“大换血”。于是,我们发现,曹雪芹、鲁迅、曹禺、朱自清纷纷被撵走,海明威、戴望舒、梁实秋、卞之琳相继登场。
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语文教材的改革,不是你说好就好了的,不是你说成功就成功了的,它需要时间的检验。同理,作为教材,应该保留那些经过时间检验过的、符合中学生需要的文章。要用一种长远的目光来选择,要继承文明,也要面向未来。动辄“大换血”,把原先已经被认同、肯定,且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可以对中学生进行人格塑造的传统篇目撤换殆尽,不仅是一种因噎废食的举动,对于语文改革而言,不是一件好事。
此外,我们可以发现,被教材编者塞进来的文章,尽是些《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雨巷》、《断章》之类的心灵鸡汤。不是说这类文章不好,而是说,语文教材的编写,是越来越《读者》化了。众所周之,甘肃《读者》杂志素以选载讴歌人间真情,鼓舞志气的文章。这类文章,软弱有余,硬气不足。回避了对社会现实的大胆揭露,回避了对社会发展面临的种种羁绊的真实描述,是得了“软骨病”的文学。
或许有人认为,鲁迅作品的人文性太强。可是如果没有人文,语文又是什么呢?语文教学在人的一生中又能起什么作用呢?可以这样认为,如果语文教育没有正确的人文导向,没有自由、平等、博爱的基本理念,没有爱国情感的教育,没有对真善美的追求,没有人道的精神教化,到21 世纪下半叶,中国即使物质上变得富裕,精神上仍然站不起来,中国语文仍然只能是与集权文化相适应的“学科”教育。
无论是人文精神的培育,还是语文能力的培养,鲁迅作品仍然是我们目前能接触到的最好的学习材料。他的作品中体现的鲜明的立场和是非标准:文明、进步、人权、人道主义、悲悯情怀、对真善美的追求,他的作品所体现的想象力、创造力,他对语言精益求精的追求,等等,对一个渴望成长的学生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经典范本。
我认为,把传统经典篇目删除掉,加进去自己的“私货”,是教材选编者一时“拍脑袋”的结果。你拍脑袋就拍了,遭殃的学校里的孩子们。一味灌输真善美,忽视假恶丑,对于孩子的发展,是极其偏激的。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孩子们,未来都是得了“软骨病”的孩子。阿Q到底击中了谁的软肋?这个问题值得三思啊!
教师乾羽:课本也是代际沟通应注重文化的延续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更新换代是一个必然。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经典,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需求。但更新换代需要有一个整体的思路,其表现不应该是篇目的简单更换,而应该是一种文化的补充和发展——新兴的文化现象被收录到教材中,以丰富原有的文化审美与生态;原有的优质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以新的篇目和新的视角呈现在读者面前。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说更新没有伤及原有的文脉,更新是一种文化在新时代、新背景下的变化与完善。否则,更新就可能损害到文化的延续性。
从这个角度看,我赞同一些新篇章的加入,也赞成一些旧文章的删除。这些新篇章,可以在文化性、审美性上做得更好。毋庸讳言,我们的教材之前过于重视思想性,过于重视宣传教育功能,反而忽视了语文应该具有的文化熏陶和审美培养的功能,因此一些文本粗浅,主题直白的文章选入了中学教材,加之教师在讲授时对文章进行了肢解式的解读,则整个文章的意义多存在于教师的讲解中,学生们并没有感受到文章的美。而一旦文章是缺少美的,就算文章内在的含义深刻也难以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他们能够记住的只是死记硬背后记下的要点,而不是心灵上的共鸣和感动。
所以,那些缺少文化性和思想性的文章的确应该删除,没有必要再占据中学教材的位置。相反,那些能够传递文本美感和思想深度的文章应该代替这些文章,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素养,在引导学生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其实,很多文学作品都有其时代性,那些完成自身任务缺少文化性与思想性的作品退出教材时,应该有这样的超越时代的作品成为学生的文化食粮。
但是,这种增加的合理并不能证明删除的恰当,尤其是一些经典作品被删除的恰当。比如,鲁迅先生的《药》《阿Q正传》。这些作品当然是时代的产物,如果没有特定的时代背景的了解,这些作品在今天的中学生看来可能都是晦涩难懂的,也很难对以上的作品快速地产生兴趣。这些因素可能是教材编写者“痛下杀手”的原因。但是,对于鲁迅先生的几篇作品,是否应该仅仅从可读性的角度去考虑呢?可读只是文章文化性和思想性的最浅表的一个符号,可读性的后面还应该有更深层的思想性。
所以,我们在判断这些作品是否应该删除时,不应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文章的文本价值决定文章的价值。对于任何文学作品来说,文本价值都应该附着在思想价值上才有具体的意义。反之,若文章的文本价值稍显晦涩,但文章的思想价值都值得汲取,不能因其过深过难而删除。因为,这些文章构成了文化的一种传承,这些文章依然在时过境迁之后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就像《阿Q正传》中阿Q早已成为消失于历史烟云中的文学形象,但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却依旧存活于国人的心中。这种思想的针对性是文学作品不可替代的价值之一,这种思想的针对性本身也是文化的一种延续。这些文章虽然深刻,但是营养丰富。所以,对其删除应该慎之又慎。
鲁迅对世事的洞察力,对问题的深刻分析,鲁迅的想象力,鲁迅的幽默感,鲁迅的语言艺术,对中学生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语文教育资源。对这样一位伟大作家的作品,在兼顾多样化的前提下,适当多收几篇也属正常。至少在现阶段,鲁迅作品还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鲁迅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教师如果自己能读懂《阿Q 正传》,又能带学生读懂《阿Q 正传》,并让学生喜欢《阿Q 正传》,他就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的禀赋。学生阅读鲁迅与不读鲁迅,真正的差异将出现在将来。
链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鲁迅作品概览
●20世纪20年代初-1949年
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孔德学校编印的《初中国文选读》收录了《风波》、《故乡》、《鸭的喜剧》、《社戏》等,是目前所知最早收入鲁迅作品的中学语文课本。有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以前,鲁迅作品共选入教科书25篇。
当时,边区教科书中也选入了鲁迅作品。笔者见到由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教育厅审定、华北新华书店出版的《中等国文》(1948年3版)第1册30篇课文中有3篇鲁迅作品,分别是《大众并不如读书人想象的愚蠢》、《给颜黎明的信》、《一件小事》。
●1949年-1966年
有资料统计,这一时期所选入的鲁迅作品有31篇,实际上并不止这些。在各种文体中,杂文数量最多,作品选目如下:
散文:《好的故事》、《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11篇;
杂文:《〈呐喊〉自序》、《灯下漫笔》等14篇;
诗歌:《自题小像》、《自嘲》、《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1966年-1976年
有研究以“文革”期间北京市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组编写、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市中学试用教材·语文》为例,指出该套教材的1966-1968年版无一篇鲁迅作品;1969年版开始收录鲁迅的《答北斗杂志社问》和《“友邦惊诧”论》两篇杂文;在之后的版本中,陆续出现了《论“打落水狗”》、《文学和出汗》、《自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答托洛斯基派的信》等鲁迅作品。
●1977年-20世纪90年代初
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初,语文教科书中选入的鲁迅作品有28篇,其中《范爱农》、《阿长与〈山海经〉》、《拿来主义》、《流产与断种》、《鲁迅自传》5篇为首次入选。90年代中期以后,又去掉了《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文学和出汗》、《“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等政论性强的杂文。这一阶段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主要是对“文革”前17年大部分选目的恢复。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
此时期,鲁迅研究进入一个多元化、全球化的学术研究阶段。有的小学语文课本只有《少年闰土》一篇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中最新鲁迅作品选目有《雪》、《孔乙己》、《灯下漫笔》等15篇文章。另外,香港中学语文课本中选编的鲁迅作品,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很少,只有《孔乙己》、《一件小事》、《阿Q正传》、《风筝》、《伤逝》、《非攻》等。台湾中学课本则几乎不选鲁迅作品,在最近出版的国文教科书中,只有《风筝》入选。
学者钱理群:鲁迅作品必须进入中学课本
我认为鲁迅的作品不仅必须进入中学课本,还应该有一定的分量,成为重点或者基本教材。鲁迅之于中学生的意义有两点:
第一,鲁迅不是一般的伟大的作家,他是中国文化史上有原创性的作家,就像莎士比亚之于英国,歌德之于德国,托尔斯泰之于俄国一样。他们的意义在于,当这个民族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永远可以回过头去重新读他以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中学教育是一个人生命中很重要的部分,也是对一个民族的未来很重要的阶段,所以鲁迅在这个阶段不可缺席,应该让他作为源泉性的基础教育读本。
第二,鲁迅的作品文字非常优美,是现代汉语的最高典范,所以也应该成为中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范本。我曾经在北京、南京和台湾讲过鲁迅作品,发现鲁迅作品最能打动学生的,至少在最初的时候,不是他的思想而是他的语言。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台湾教书的时候,专门从鲁迅作品中挑出一些写天、地、人的句子组成一篇文章《天?地?人》,并不给学生讲授,只是带着他们高声诵读。学生们都被鲁迅语言中强烈的音韵感打动,读得非常开心,也对鲁迅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鲁迅,应该找到一个浅显与深刻以及文章数量的平衡点。这也是因学生的年龄而异的。初中阶段可多选一些鲁迅关于生命、关于爱和美的感悟的描写与思考,相对明朗的文字;高中阶段则可选一些更能体现鲁迅最基本的思想,更为严峻,理解有一定难度的文字。
现在的新课改将语文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们了解鲁迅。一些关于情感与美的、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连接点的文章可以放在必修课本中。高中生与父母间的关系非常微妙,所以我讲《父亲的病》这篇文章时,就让他们从自身出发,从“父子”的角度去学习鲁迅,从而找到共鸣。选修课则可以吸纳一些更深刻的文章。
关于鲁迅作品的教学,以前提倡的“讲深讲透”这种说法我是不赞成的。一方面,作为一个中学语文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本没办法把鲁迅的文章真正讲透;另一方面,就算老师真能够讲透,学生也未必理解。所以,对于鲁迅的作品可以要求学生“有所懂有所不懂”,对于那些非常难理解的部分,老师可以有意识地不讲。在中学的语文教学中,讲鲁迅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带学生认门牌号,让他们对鲁迅感兴趣。读鲁迅应该是一辈子的事情,应该是常读常新的。他们对鲁迅有大致的了解,以后还可以找来读,那时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
思想更深刻一点的文章,实在不利于中学生理解的,可以直接剔除出去。比如《〈呐喊〉自序》这篇文章就不应该放进教材,因为它表达的思想太深刻了,就连我们现在在大学里讲,也很难讲清楚。但对于现在人教版中《药》这篇文章被删除,我还是有不同的意见。在我看来,这篇文章体现了鲁迅最基本的思想,而且它的文字有很强的画面感,如果教师真的能够讲好,学生并不难理解。况且,现在的中学生比我们那时候成熟多了,我相信他们有很大的潜力去接受这些思想。
总之,在思想上,鲁迅是异端。他的意义就在于在中国的文化长河中体现出一种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想法,逼你去思考,而这也应该是教育终极的目的和意义所在。而在语言上,学术界的共识是,他的文字非常细腻非常美。至少根据我的教学经验,鲁迅把每个孩子内心最美好的东西都激发出来了——对汉语的感知也好,对内在想象力的拓展和激发也好,都能够通过阅读鲁迅完成。
作家李锟:鲁迅作品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格所造
其实,尽管被认为是一种“剑走偏锋”的作法,把语文课本上的经典课文从教材中删去,却是许多省区正在进行的事情。自从中学教材“解禁”以来,各省有了自主选择,原本千篇一律的“大一统”时代随之土崩瓦解,对于语文教学的改革,不是件坏事。但是,一味删除,借删除经典大加编者自己的“私货”,却是不明智的选择。
中学语文教学作为基础学科,且是人文学科,直接关系着中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发展,对于塑造健全的人格,亦意义重大。改革得好不好,没有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也无法在短时间内看到改革的效果。于是,纷繁芜杂、千奇百怪的改革走马灯般,在各地出现。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语文教材的“大换血”。于是,我们发现,曹雪芹、鲁迅、曹禺、朱自清纷纷被撵走,海明威、戴望舒、梁实秋、卞之琳相继登场。
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语文教材的改革,不是你说好就好了的,不是你说成功就成功了的,它需要时间的检验。同理,作为教材,应该保留那些经过时间检验过的、符合中学生需要的文章。要用一种长远的目光来选择,要继承文明,也要面向未来。动辄“大换血”,把原先已经被认同、肯定,且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可以对中学生进行人格塑造的传统篇目撤换殆尽,不仅是一种因噎废食的举动,对于语文改革而言,不是一件好事。
此外,我们可以发现,被教材编者塞进来的文章,尽是些《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雨巷》、《断章》之类的心灵鸡汤。不是说这类文章不好,而是说,语文教材的编写,是越来越《读者》化了。众所周之,甘肃《读者》杂志素以选载讴歌人间真情,鼓舞志气的文章。这类文章,软弱有余,硬气不足。回避了对社会现实的大胆揭露,回避了对社会发展面临的种种羁绊的真实描述,是得了“软骨病”的文学。
或许有人认为,鲁迅作品的人文性太强。可是如果没有人文,语文又是什么呢?语文教学在人的一生中又能起什么作用呢?可以这样认为,如果语文教育没有正确的人文导向,没有自由、平等、博爱的基本理念,没有爱国情感的教育,没有对真善美的追求,没有人道的精神教化,到21 世纪下半叶,中国即使物质上变得富裕,精神上仍然站不起来,中国语文仍然只能是与集权文化相适应的“学科”教育。
无论是人文精神的培育,还是语文能力的培养,鲁迅作品仍然是我们目前能接触到的最好的学习材料。他的作品中体现的鲜明的立场和是非标准:文明、进步、人权、人道主义、悲悯情怀、对真善美的追求,他的作品所体现的想象力、创造力,他对语言精益求精的追求,等等,对一个渴望成长的学生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经典范本。
我认为,把传统经典篇目删除掉,加进去自己的“私货”,是教材选编者一时“拍脑袋”的结果。你拍脑袋就拍了,遭殃的学校里的孩子们。一味灌输真善美,忽视假恶丑,对于孩子的发展,是极其偏激的。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孩子们,未来都是得了“软骨病”的孩子。阿Q到底击中了谁的软肋?这个问题值得三思啊!
教师乾羽:课本也是代际沟通应注重文化的延续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更新换代是一个必然。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经典,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需求。但更新换代需要有一个整体的思路,其表现不应该是篇目的简单更换,而应该是一种文化的补充和发展——新兴的文化现象被收录到教材中,以丰富原有的文化审美与生态;原有的优质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以新的篇目和新的视角呈现在读者面前。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说更新没有伤及原有的文脉,更新是一种文化在新时代、新背景下的变化与完善。否则,更新就可能损害到文化的延续性。
从这个角度看,我赞同一些新篇章的加入,也赞成一些旧文章的删除。这些新篇章,可以在文化性、审美性上做得更好。毋庸讳言,我们的教材之前过于重视思想性,过于重视宣传教育功能,反而忽视了语文应该具有的文化熏陶和审美培养的功能,因此一些文本粗浅,主题直白的文章选入了中学教材,加之教师在讲授时对文章进行了肢解式的解读,则整个文章的意义多存在于教师的讲解中,学生们并没有感受到文章的美。而一旦文章是缺少美的,就算文章内在的含义深刻也难以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他们能够记住的只是死记硬背后记下的要点,而不是心灵上的共鸣和感动。
所以,那些缺少文化性和思想性的文章的确应该删除,没有必要再占据中学教材的位置。相反,那些能够传递文本美感和思想深度的文章应该代替这些文章,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素养,在引导学生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其实,很多文学作品都有其时代性,那些完成自身任务缺少文化性与思想性的作品退出教材时,应该有这样的超越时代的作品成为学生的文化食粮。
但是,这种增加的合理并不能证明删除的恰当,尤其是一些经典作品被删除的恰当。比如,鲁迅先生的《药》《阿Q正传》。这些作品当然是时代的产物,如果没有特定的时代背景的了解,这些作品在今天的中学生看来可能都是晦涩难懂的,也很难对以上的作品快速地产生兴趣。这些因素可能是教材编写者“痛下杀手”的原因。但是,对于鲁迅先生的几篇作品,是否应该仅仅从可读性的角度去考虑呢?可读只是文章文化性和思想性的最浅表的一个符号,可读性的后面还应该有更深层的思想性。
所以,我们在判断这些作品是否应该删除时,不应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文章的文本价值决定文章的价值。对于任何文学作品来说,文本价值都应该附着在思想价值上才有具体的意义。反之,若文章的文本价值稍显晦涩,但文章的思想价值都值得汲取,不能因其过深过难而删除。因为,这些文章构成了文化的一种传承,这些文章依然在时过境迁之后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就像《阿Q正传》中阿Q早已成为消失于历史烟云中的文学形象,但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却依旧存活于国人的心中。这种思想的针对性是文学作品不可替代的价值之一,这种思想的针对性本身也是文化的一种延续。这些文章虽然深刻,但是营养丰富。所以,对其删除应该慎之又慎。
鲁迅对世事的洞察力,对问题的深刻分析,鲁迅的想象力,鲁迅的幽默感,鲁迅的语言艺术,对中学生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语文教育资源。对这样一位伟大作家的作品,在兼顾多样化的前提下,适当多收几篇也属正常。至少在现阶段,鲁迅作品还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鲁迅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教师如果自己能读懂《阿Q 正传》,又能带学生读懂《阿Q 正传》,并让学生喜欢《阿Q 正传》,他就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的禀赋。学生阅读鲁迅与不读鲁迅,真正的差异将出现在将来。
链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鲁迅作品概览
●20世纪20年代初-1949年
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孔德学校编印的《初中国文选读》收录了《风波》、《故乡》、《鸭的喜剧》、《社戏》等,是目前所知最早收入鲁迅作品的中学语文课本。有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以前,鲁迅作品共选入教科书25篇。
当时,边区教科书中也选入了鲁迅作品。笔者见到由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教育厅审定、华北新华书店出版的《中等国文》(1948年3版)第1册30篇课文中有3篇鲁迅作品,分别是《大众并不如读书人想象的愚蠢》、《给颜黎明的信》、《一件小事》。
●1949年-1966年
有资料统计,这一时期所选入的鲁迅作品有31篇,实际上并不止这些。在各种文体中,杂文数量最多,作品选目如下:
散文:《好的故事》、《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11篇;
杂文:《〈呐喊〉自序》、《灯下漫笔》等14篇;
诗歌:《自题小像》、《自嘲》、《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1966年-1976年
有研究以“文革”期间北京市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组编写、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市中学试用教材·语文》为例,指出该套教材的1966-1968年版无一篇鲁迅作品;1969年版开始收录鲁迅的《答北斗杂志社问》和《“友邦惊诧”论》两篇杂文;在之后的版本中,陆续出现了《论“打落水狗”》、《文学和出汗》、《自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答托洛斯基派的信》等鲁迅作品。
●1977年-20世纪90年代初
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初,语文教科书中选入的鲁迅作品有28篇,其中《范爱农》、《阿长与〈山海经〉》、《拿来主义》、《流产与断种》、《鲁迅自传》5篇为首次入选。90年代中期以后,又去掉了《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文学和出汗》、《“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等政论性强的杂文。这一阶段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主要是对“文革”前17年大部分选目的恢复。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
此时期,鲁迅研究进入一个多元化、全球化的学术研究阶段。有的小学语文课本只有《少年闰土》一篇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中最新鲁迅作品选目有《雪》、《孔乙己》、《灯下漫笔》等15篇文章。另外,香港中学语文课本中选编的鲁迅作品,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很少,只有《孔乙己》、《一件小事》、《阿Q正传》、《风筝》、《伤逝》、《非攻》等。台湾中学课本则几乎不选鲁迅作品,在最近出版的国文教科书中,只有《风筝》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