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药房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药房药师工作职责的了解并分析其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结果:药房药师在合理用药中有着重要作用,可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提高用药安全。结论:药房药师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学习药学方面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在合理用药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 合理用药;药房药师;不良反应;作用
药学服务是指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提供直接一致、负责任的、与药物应用有关的服务,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实现合理用药[1]。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防病治病,又可危害身体健康[2]。随着临床药学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药房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连接医师和患者的桥梁,可开展合理用药咨询服务,更好地为患者正确用药提供指导,从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1 药房药师的职责
药房药师的工作与医师、护士及其患者有着密切的关系。药师除协助医师选药和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外,还要通过审查处方和了解临床用药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针对不合理配伍实例进行分析,探讨得出结论,再反馈给医务人员,进行参考,改进治疗措施,针对特殊病例进行讨论以及用药咨询,对患者病情、协同作用、疗效、不良反应等综合分析,与医师一起完善给药方案,以期取得最佳治疗效果。药师直接面向病人,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推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和人民的生活健康水平,同时降低卫生资源的消耗。
2 药房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的作用
2.1 调剂工作中的用药指导 调剂工作是药剂科的重要任务,更是药学服务核心—药学技术服务与态度服务得到充分体现的窗口,调剂工作中的用药交待与指导,是参与药物治疗的一种形式。在调剂过程中,我们告诉患者所取药物的名称是什么,药物的适应证有哪些,一天可服几次,每次服用多大剂量,在饭前还是饭后服用,服用后可能出现什么不良反应,几种药物可否同服,以及喷雾剂、滴鼻剂、滴眼剂等的正确使用方法。通过我们面对面地同患者的交谈,使患者在心理上缩短了与我们的距离,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2.2 取药前后的药物咨询 患者在药房取药后不知道药品如何服用,其中询问最多的是服药的时间,包括饭前饭后,他们大多不懂得3次/d,2次/d如何服用。药师通过给他们讲述药物的基本知识,告诉他们所谓的3次/d,应将一日24 h划分为3个相等的时间段来计算,即1次/8 h,纠正了患者以一日三餐时间作为服药时间的错误观念,帮助通过服药达到一个稳定的血药浓度,并取得了患者的信任。还有许多患者询问什么是缓控释制剂,这些制剂如何服用,通过询问我们还发现这些制剂有的患者按常规来服用,更有的患者随意掰开服用。对于这些情况,我们运用专业知识,告诉他们缓控释制剂的一些特性:缓释制剂是用药后能在体内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控释制剂是药物按设定的时间内自动地以设定的速度释放,两种制剂的释药均通过本身的骨架材料。
2.3 药物出现的一些副作用有的患者服药后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如轻度胃肠道反应、嗜睡、多汗、口干等,并要求马上调换药物。我们做了耐心的解释,告诉他们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程度决定是否停用药物,有的不良反应可以耐受,经过一段时间可以自行消失,如盐酸多塞平,疗效多在1周后出现,此时停药就不能达到应有的疗效。通过我们的工作,使药物得以发挥正常疗效,更有助于对疾病的治疗。
2.4开展用药咨询,指导患者安全用药,解答患者的疑难问题 用药咨询是药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指导患者正确用药,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等。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哺乳期妇女、老年人、未成年人、肝肾功能低下者)的用药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3 讨论
传统的调剂工作,药房药师主要负责发药,很少去了解并指导患者用药。随着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化,人们对卫生保健的要求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医院药学正由保障供应、质量检验、药物的调剂配制向多功能、多学科交叉的技术服务型转变,并且已经发展为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学科。目前,世界上的结构药物已达5万多种,新药不断涌现,再加上多种药物有各自的商品名,虽然药品说明书是一条正确的参考途径,咨询窗口仍然是答疑的最佳去处[1]。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中指出:“藥学部门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保健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药物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全程化药学服务已经成为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2]。因此,医院药师在由传统的保障供应型向技术服务型为主的转变过程中,应该努力应用自己的药学专业背景知识,作好医师的参谋,当好护士的顾问,成为患者的良师益友[3]。
随着药物种类和品种数目的日益增多,医护人员的职业特点使其对药物的性质及特点了解不够,药物的相互作用、配伍变化的判断和处理较为困难。同时,对医疗效果要求的提高,涉及药效学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对某些药物的正确选用、禁忌证以及不良反应,药物的剂量、用法、疗程的长短等等。因此药师必须提高自身修养,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掌握药理学、药动学、临床医学等基本知识,懂药事法规、政策和医院的各种规章制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门诊的药学服务。要具有工作热情及与患者沟通的知识和能力:药学人员要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产生一切为了患者的工作热情,学会使用安慰性、鼓励性、引导性等语言与患者沟通,用自己独有的技巧来保证整个用药过程中的全程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小燕,田洁,等.将药学服务观念渗透于护理程序中.中国药房,2004,15(2):19.
[2]吴笑春.药源性疾病诊治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
[3] 陈东堂.门诊药房药物咨询的体会[J].中国执业药师,27:40-41
[4] 李德爱,郭荣珍.医院药事管理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82.
【关键词】 合理用药;药房药师;不良反应;作用
药学服务是指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提供直接一致、负责任的、与药物应用有关的服务,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实现合理用药[1]。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防病治病,又可危害身体健康[2]。随着临床药学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药房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连接医师和患者的桥梁,可开展合理用药咨询服务,更好地为患者正确用药提供指导,从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1 药房药师的职责
药房药师的工作与医师、护士及其患者有着密切的关系。药师除协助医师选药和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外,还要通过审查处方和了解临床用药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针对不合理配伍实例进行分析,探讨得出结论,再反馈给医务人员,进行参考,改进治疗措施,针对特殊病例进行讨论以及用药咨询,对患者病情、协同作用、疗效、不良反应等综合分析,与医师一起完善给药方案,以期取得最佳治疗效果。药师直接面向病人,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推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和人民的生活健康水平,同时降低卫生资源的消耗。
2 药房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的作用
2.1 调剂工作中的用药指导 调剂工作是药剂科的重要任务,更是药学服务核心—药学技术服务与态度服务得到充分体现的窗口,调剂工作中的用药交待与指导,是参与药物治疗的一种形式。在调剂过程中,我们告诉患者所取药物的名称是什么,药物的适应证有哪些,一天可服几次,每次服用多大剂量,在饭前还是饭后服用,服用后可能出现什么不良反应,几种药物可否同服,以及喷雾剂、滴鼻剂、滴眼剂等的正确使用方法。通过我们面对面地同患者的交谈,使患者在心理上缩短了与我们的距离,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2.2 取药前后的药物咨询 患者在药房取药后不知道药品如何服用,其中询问最多的是服药的时间,包括饭前饭后,他们大多不懂得3次/d,2次/d如何服用。药师通过给他们讲述药物的基本知识,告诉他们所谓的3次/d,应将一日24 h划分为3个相等的时间段来计算,即1次/8 h,纠正了患者以一日三餐时间作为服药时间的错误观念,帮助通过服药达到一个稳定的血药浓度,并取得了患者的信任。还有许多患者询问什么是缓控释制剂,这些制剂如何服用,通过询问我们还发现这些制剂有的患者按常规来服用,更有的患者随意掰开服用。对于这些情况,我们运用专业知识,告诉他们缓控释制剂的一些特性:缓释制剂是用药后能在体内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控释制剂是药物按设定的时间内自动地以设定的速度释放,两种制剂的释药均通过本身的骨架材料。
2.3 药物出现的一些副作用有的患者服药后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如轻度胃肠道反应、嗜睡、多汗、口干等,并要求马上调换药物。我们做了耐心的解释,告诉他们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程度决定是否停用药物,有的不良反应可以耐受,经过一段时间可以自行消失,如盐酸多塞平,疗效多在1周后出现,此时停药就不能达到应有的疗效。通过我们的工作,使药物得以发挥正常疗效,更有助于对疾病的治疗。
2.4开展用药咨询,指导患者安全用药,解答患者的疑难问题 用药咨询是药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指导患者正确用药,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等。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哺乳期妇女、老年人、未成年人、肝肾功能低下者)的用药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3 讨论
传统的调剂工作,药房药师主要负责发药,很少去了解并指导患者用药。随着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化,人们对卫生保健的要求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医院药学正由保障供应、质量检验、药物的调剂配制向多功能、多学科交叉的技术服务型转变,并且已经发展为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学科。目前,世界上的结构药物已达5万多种,新药不断涌现,再加上多种药物有各自的商品名,虽然药品说明书是一条正确的参考途径,咨询窗口仍然是答疑的最佳去处[1]。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中指出:“藥学部门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保健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药物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全程化药学服务已经成为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2]。因此,医院药师在由传统的保障供应型向技术服务型为主的转变过程中,应该努力应用自己的药学专业背景知识,作好医师的参谋,当好护士的顾问,成为患者的良师益友[3]。
随着药物种类和品种数目的日益增多,医护人员的职业特点使其对药物的性质及特点了解不够,药物的相互作用、配伍变化的判断和处理较为困难。同时,对医疗效果要求的提高,涉及药效学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对某些药物的正确选用、禁忌证以及不良反应,药物的剂量、用法、疗程的长短等等。因此药师必须提高自身修养,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掌握药理学、药动学、临床医学等基本知识,懂药事法规、政策和医院的各种规章制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门诊的药学服务。要具有工作热情及与患者沟通的知识和能力:药学人员要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产生一切为了患者的工作热情,学会使用安慰性、鼓励性、引导性等语言与患者沟通,用自己独有的技巧来保证整个用药过程中的全程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小燕,田洁,等.将药学服务观念渗透于护理程序中.中国药房,2004,15(2):19.
[2]吴笑春.药源性疾病诊治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
[3] 陈东堂.门诊药房药物咨询的体会[J].中国执业药师,27:40-41
[4] 李德爱,郭荣珍.医院药事管理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