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教师满堂灌的落后低效的课堂模式,教师大胆放手,把课堂45分钟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提高课堂的实效,课堂提问是一个重要环节。课堂提问水平高低,体现了一位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高下,也对调动学生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仅就中专语文教学中的課堂提问艺术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中专语文 课堂提问 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最主要途径。提问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所要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使用特定的语言结构,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等,然而,课堂提问不应仅激发兴趣和理解程度,还应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虽然提问对促进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但并不意味着一节课中提问得越多越好。教师的问题应有目的性和层次性,能有效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和发展思维,并服务于整节课的教学目标。 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提问,增强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呢?我就语文教学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拙见。
1.教学中问题的提出。一般在教学中,教学的问题仍然是教师将课前设计好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抛出让学生讨论回答,而很少见到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提出问题,更难看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并不是说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提出问题,而是说在课前设定的问题经常会脱离学生的实际:或思维的强度太小,没有张力;或提出的问题理性色彩太重,难度太大;或提出的问题不是引导学生的学习,而只是教师为了教学过程的展开甚至是为了达到某中“轰动效果”而设定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启己提前准备的问题抛给学生时,很少考虑去考虑这个问题提出的背景,很少考虑学生思考问题的心理因素,在加上解决问题的时间能不能有足够的保障,导致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是“蜻蜓沾水式”的。这样的问题提出就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老师提前预设的问题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从语文教学的规律看,只有让学生自己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或者提出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启发学生去发现课本中的问题,对于提高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语文素养才是有价值的。因此,在学习中应尽可能的让学生提出学习中的问题,而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为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来设定的。
2.教学中问题的解决。在现在的教学中最常见的模式是:教师出示幻灯片、书面或口头提出问题一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出代表交流一教师做小结。这样看来是以问题为中心,是学生在自主的解决问题,但实际上学习的过程和方式完全是按教师课前的预设进行的,答案也是教师的答案,学生只是在教师安排的教学程序中的“机械的操作手”,本质上还是以教师为主体和中心,只不过现在是把以前直接给结论变成的先问后给答案,这在本质上和以前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小组在讨论学习中也很难保证真的是在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在老师的组织下,尚难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在小组学习中怎能使这样的学生会主动的参与进去呢?会不会成为那部分爱积极发言学生的“个人表演会”呢!另外,教师完全游离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之外,只对小组交流讨论的结果作一点点评,这样的点评是不是又能保证点评的质量、针对性和实际的效果呢?更何况很多情况下教师对问题的解决也是缺少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的。因此,问题的解决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中要把握问题解决的质量和效果。
3.问题提出的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提出学习要求,学生出题目并准备答案,学生相互提问。在提问的过程中提问的学生可以要求如何一位学生起来回答自己的问题,并对回答的学生做出的答案给与评价,对回答的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给与扣分并把自己准备的正确答案告诉答错的同学。在这个过程中,一般没有学生让老师来回答问题,老师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主持人的身份。对老师在教学中课堂角色的作用姑且不论,从教学问题的角度看,课堂问题提出的目的是什么呢?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自己都拿出准确的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那么这样的过程有又什么必要呢?可能有老师会说这是一个相互提问相互帮助相互提高的过程。这种说法的确是有道理的,但我们老师有怎么能保证那些提出问题的同学的答案的准确性呢?教师不能用自己唯一的答案来约束学生,那么同学之间交流的答案是不是也在制约着另外的学生呢?同时,又怎样保证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会涵盖教师准备在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呢?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的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总是根据别人的问题在文章中去找答案,这种方式是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很多的老师抱怨,做了很多的阅读,但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很大的提高,这应该说,主要是阅读过程中没培养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最初的谢练时,产生的问题常常是无序的杂乱的。如果不去把这些问题通过筛选、梳理和整合去加以思考和探究,就有可能走进阅读的死胡同。“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收获,以情趣为动力”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文教学规律,符合新课表教学的理念。因此,老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何通过自己的问题激发学生问题的产生,如何最大效用的引导学生从文章本身人手,运用逻辑思维能力来解决问题,如何做到及尊重学生个性又尊重学习的规律,真正有效的培养学生课堂上对问题准确的提出和把握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要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总之,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坎"上。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妙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中专语文 课堂提问 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最主要途径。提问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所要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使用特定的语言结构,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等,然而,课堂提问不应仅激发兴趣和理解程度,还应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虽然提问对促进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但并不意味着一节课中提问得越多越好。教师的问题应有目的性和层次性,能有效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和发展思维,并服务于整节课的教学目标。 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提问,增强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呢?我就语文教学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拙见。
1.教学中问题的提出。一般在教学中,教学的问题仍然是教师将课前设计好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抛出让学生讨论回答,而很少见到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提出问题,更难看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并不是说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提出问题,而是说在课前设定的问题经常会脱离学生的实际:或思维的强度太小,没有张力;或提出的问题理性色彩太重,难度太大;或提出的问题不是引导学生的学习,而只是教师为了教学过程的展开甚至是为了达到某中“轰动效果”而设定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启己提前准备的问题抛给学生时,很少考虑去考虑这个问题提出的背景,很少考虑学生思考问题的心理因素,在加上解决问题的时间能不能有足够的保障,导致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是“蜻蜓沾水式”的。这样的问题提出就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老师提前预设的问题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从语文教学的规律看,只有让学生自己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或者提出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启发学生去发现课本中的问题,对于提高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语文素养才是有价值的。因此,在学习中应尽可能的让学生提出学习中的问题,而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为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来设定的。
2.教学中问题的解决。在现在的教学中最常见的模式是:教师出示幻灯片、书面或口头提出问题一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出代表交流一教师做小结。这样看来是以问题为中心,是学生在自主的解决问题,但实际上学习的过程和方式完全是按教师课前的预设进行的,答案也是教师的答案,学生只是在教师安排的教学程序中的“机械的操作手”,本质上还是以教师为主体和中心,只不过现在是把以前直接给结论变成的先问后给答案,这在本质上和以前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小组在讨论学习中也很难保证真的是在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在老师的组织下,尚难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在小组学习中怎能使这样的学生会主动的参与进去呢?会不会成为那部分爱积极发言学生的“个人表演会”呢!另外,教师完全游离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之外,只对小组交流讨论的结果作一点点评,这样的点评是不是又能保证点评的质量、针对性和实际的效果呢?更何况很多情况下教师对问题的解决也是缺少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的。因此,问题的解决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中要把握问题解决的质量和效果。
3.问题提出的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提出学习要求,学生出题目并准备答案,学生相互提问。在提问的过程中提问的学生可以要求如何一位学生起来回答自己的问题,并对回答的学生做出的答案给与评价,对回答的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给与扣分并把自己准备的正确答案告诉答错的同学。在这个过程中,一般没有学生让老师来回答问题,老师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主持人的身份。对老师在教学中课堂角色的作用姑且不论,从教学问题的角度看,课堂问题提出的目的是什么呢?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自己都拿出准确的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那么这样的过程有又什么必要呢?可能有老师会说这是一个相互提问相互帮助相互提高的过程。这种说法的确是有道理的,但我们老师有怎么能保证那些提出问题的同学的答案的准确性呢?教师不能用自己唯一的答案来约束学生,那么同学之间交流的答案是不是也在制约着另外的学生呢?同时,又怎样保证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会涵盖教师准备在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呢?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的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总是根据别人的问题在文章中去找答案,这种方式是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很多的老师抱怨,做了很多的阅读,但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很大的提高,这应该说,主要是阅读过程中没培养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最初的谢练时,产生的问题常常是无序的杂乱的。如果不去把这些问题通过筛选、梳理和整合去加以思考和探究,就有可能走进阅读的死胡同。“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收获,以情趣为动力”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文教学规律,符合新课表教学的理念。因此,老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何通过自己的问题激发学生问题的产生,如何最大效用的引导学生从文章本身人手,运用逻辑思维能力来解决问题,如何做到及尊重学生个性又尊重学习的规律,真正有效的培养学生课堂上对问题准确的提出和把握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要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总之,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坎"上。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妙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