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五好干部标准,是新时期培养和选拔优秀干部的总遵循。结合四川巴中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巴中经开区”)干部队伍建设实际,现就学习工作中自觉坚持“修心、正气、实干”,谈点个人感受。
为人贵在修心 做心境高远的干部
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心”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各种意识形态的“综合体”,是催生一切行动的动力源泉。党员干部应常怀“四心”,加强党性修养,树立优良作风。常怀忠诚之心。“天下之德,莫过于忠”。对党忠诚既是共产党人党性原则的集中体现,也是党员干部最为宝贵的政治品质。从当前来看,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毫不动摇。具体到巴中经开区,就是要与市委及党工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执行市委及党工委确定的发展战略,坚决有力地抓好市委、市政府及党工委、管委会决策的落实,自觉维护组织的形象和权威。常怀感恩之心。一汪清泉,必有源头活水;一棵大树,必有根下沃土。唯有时刻保持一颗感恩之心,时刻不忘“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才能不负重托,不枉期盼,不辱使命。常怀奉献之心。“洁己奉公,官守之常节”,奉献精神历来被视为居官从政者应具备的美德。我们学习焦裕禄,要努力成为像焦裕禄一样的干部,把奉献看成自己的本分,并作为毕生的价值追求,以此为动力将毕生奉献在为人民谋福祉上,为一方谋发展上。常怀淡泊之心。淡泊可以明志,宁静方能致远。“淡泊明志”,是要我们正确对待金钱与名利;“宁静致远”,是要我们廉洁自律,防微杜渐。一个人过分贪婪地追求,只会使原本的追求变成奢求;繁华喧嚣的时代,应保持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少一些欲望,就会多一点洒脱。好干部需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胸襟,摒除浮躁贪欲,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永葆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正风先要正气 做意气风发的干部
气是风的本源,正风必先正气。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危险”,摆在首位的就是“精神懈怠的危险”。克服这个危险,必需从“正气”入手,保持蓬勃进取的朝气、昂扬向上的锐气、从容淡定的静气、奉公守法的底气。多读书,养才气,是我们干事创业之本。习近平同志指出,随着形势和任务不断发展,我们适应的一面正在下降,不适应的一面正在上升。这种“不适应”表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学习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能力欠缺,应对重大理论挑战无以为计;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环境下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欠缺,面对经济发展转型束手无策。当前,巴中经开区正处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农村工作向城市社区管理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矛盾、新问题,我们必须以“本领恐慌”的敬畏态度加强学习,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进一步充实自己、完善自身,更好地适应自身岗位需求,增强谋发展的水平与能力。走基层,接地气,是我们收获民心之道。所谓走基层、接地气,就是常常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奔走生产一线,不仅要身到、更要心到,方能顺应民意,凝聚民心。目前,巴中经开区的城市功能区和产业核心区投入已达到三百多亿元,但在农村,几乎没有项目落地和资金投入,老百姓就业难、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形成典型的“灯下黑”现象。经常到基层、农村走一走,察民之所害,体民之所想,行民之所愿,才能真正为老百姓解难题、办好事、办成事。下深水,展锐气,是我们敢于担当之责。当前,改革的帷幕已自上而下层层拉开,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深化改革的决定均已出台,内容涵盖方方面面。巴中经开区作为全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主窗口、主阵地,改革创新处处都是“深水区”,件件都是“硬骨头”,面对时代的呼唤和组织的重托,作为改革创新的先锋队,我们唯有义无反顾、迎头而上,方能诠释“责任”和“担当”。严律己,树正气,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任弼时同志当年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用钱多,三怕麻烦人,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领袖人物的高尚风范。党员干部当以此为榜样,牢记“三严三实”的要求,经常用“刀子精神”解剖自己,秉公用权,带头守纪。不为私心易节、不为私利丧志、不为耍权失德,大力弘扬共产党人本有的浩然正气。
实干体现价值 做实干为先的干部
“业精唯勤”“实干兴邦”,要实现巴中经开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最终还要看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如何,只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干要有目标,坚定发展方向。人生不仅处处有路标,更需时时有目标,须想清楚“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为后人留下什么”。巴中经开区的目标定位很明确,我们在推进事业发展的进程中,须实现“三个对接”:把人生的追求与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相对接,找到人生的坐标;把近期的愿景与巴中经开区“一年奠定基础、三年初具规模、五年新城崛起”发展目标相对接,找到奋斗的节点;把当前的工作与市委“统筹城乡、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相对接,找到工作的抓手。此即为我们全体干部职工的奋斗方向。干要有韧劲,奋力改革创新。勇于“舍”,从自身的“命”革起,走出利益的小圈子,归位、放权、担责、让利。敢于“破”,充分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非禁即入,破除条条框框,比如,破除投资门槛,简化行政审批;破除区域限制,实现资源和功能整合;破除政策杠子,畅通融资渠道;不惟资历、学历是从,不拘一格用人才。如此,坚持不懈、矢志不渝、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必能抓出成效。干要讲方法,善于借力发展。巧借上力,争取国家和省市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巧借下力,赢得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巧借外力,搞好开放合作、招商引资;巧借内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跨越发展;激发活力,加强软环境建设,以一流的环境、政策、服务展示对外开放新形象。(作者系中共巴中市委副书记、经开区党工委书记 )(责编:李妍婕)
为人贵在修心 做心境高远的干部
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心”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各种意识形态的“综合体”,是催生一切行动的动力源泉。党员干部应常怀“四心”,加强党性修养,树立优良作风。常怀忠诚之心。“天下之德,莫过于忠”。对党忠诚既是共产党人党性原则的集中体现,也是党员干部最为宝贵的政治品质。从当前来看,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毫不动摇。具体到巴中经开区,就是要与市委及党工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执行市委及党工委确定的发展战略,坚决有力地抓好市委、市政府及党工委、管委会决策的落实,自觉维护组织的形象和权威。常怀感恩之心。一汪清泉,必有源头活水;一棵大树,必有根下沃土。唯有时刻保持一颗感恩之心,时刻不忘“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才能不负重托,不枉期盼,不辱使命。常怀奉献之心。“洁己奉公,官守之常节”,奉献精神历来被视为居官从政者应具备的美德。我们学习焦裕禄,要努力成为像焦裕禄一样的干部,把奉献看成自己的本分,并作为毕生的价值追求,以此为动力将毕生奉献在为人民谋福祉上,为一方谋发展上。常怀淡泊之心。淡泊可以明志,宁静方能致远。“淡泊明志”,是要我们正确对待金钱与名利;“宁静致远”,是要我们廉洁自律,防微杜渐。一个人过分贪婪地追求,只会使原本的追求变成奢求;繁华喧嚣的时代,应保持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少一些欲望,就会多一点洒脱。好干部需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胸襟,摒除浮躁贪欲,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永葆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正风先要正气 做意气风发的干部
气是风的本源,正风必先正气。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危险”,摆在首位的就是“精神懈怠的危险”。克服这个危险,必需从“正气”入手,保持蓬勃进取的朝气、昂扬向上的锐气、从容淡定的静气、奉公守法的底气。多读书,养才气,是我们干事创业之本。习近平同志指出,随着形势和任务不断发展,我们适应的一面正在下降,不适应的一面正在上升。这种“不适应”表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学习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能力欠缺,应对重大理论挑战无以为计;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环境下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欠缺,面对经济发展转型束手无策。当前,巴中经开区正处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农村工作向城市社区管理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矛盾、新问题,我们必须以“本领恐慌”的敬畏态度加强学习,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进一步充实自己、完善自身,更好地适应自身岗位需求,增强谋发展的水平与能力。走基层,接地气,是我们收获民心之道。所谓走基层、接地气,就是常常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奔走生产一线,不仅要身到、更要心到,方能顺应民意,凝聚民心。目前,巴中经开区的城市功能区和产业核心区投入已达到三百多亿元,但在农村,几乎没有项目落地和资金投入,老百姓就业难、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形成典型的“灯下黑”现象。经常到基层、农村走一走,察民之所害,体民之所想,行民之所愿,才能真正为老百姓解难题、办好事、办成事。下深水,展锐气,是我们敢于担当之责。当前,改革的帷幕已自上而下层层拉开,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深化改革的决定均已出台,内容涵盖方方面面。巴中经开区作为全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主窗口、主阵地,改革创新处处都是“深水区”,件件都是“硬骨头”,面对时代的呼唤和组织的重托,作为改革创新的先锋队,我们唯有义无反顾、迎头而上,方能诠释“责任”和“担当”。严律己,树正气,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任弼时同志当年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用钱多,三怕麻烦人,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领袖人物的高尚风范。党员干部当以此为榜样,牢记“三严三实”的要求,经常用“刀子精神”解剖自己,秉公用权,带头守纪。不为私心易节、不为私利丧志、不为耍权失德,大力弘扬共产党人本有的浩然正气。
实干体现价值 做实干为先的干部
“业精唯勤”“实干兴邦”,要实现巴中经开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最终还要看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如何,只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干要有目标,坚定发展方向。人生不仅处处有路标,更需时时有目标,须想清楚“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为后人留下什么”。巴中经开区的目标定位很明确,我们在推进事业发展的进程中,须实现“三个对接”:把人生的追求与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相对接,找到人生的坐标;把近期的愿景与巴中经开区“一年奠定基础、三年初具规模、五年新城崛起”发展目标相对接,找到奋斗的节点;把当前的工作与市委“统筹城乡、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相对接,找到工作的抓手。此即为我们全体干部职工的奋斗方向。干要有韧劲,奋力改革创新。勇于“舍”,从自身的“命”革起,走出利益的小圈子,归位、放权、担责、让利。敢于“破”,充分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非禁即入,破除条条框框,比如,破除投资门槛,简化行政审批;破除区域限制,实现资源和功能整合;破除政策杠子,畅通融资渠道;不惟资历、学历是从,不拘一格用人才。如此,坚持不懈、矢志不渝、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必能抓出成效。干要讲方法,善于借力发展。巧借上力,争取国家和省市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巧借下力,赢得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巧借外力,搞好开放合作、招商引资;巧借内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跨越发展;激发活力,加强软环境建设,以一流的环境、政策、服务展示对外开放新形象。(作者系中共巴中市委副书记、经开区党工委书记 )(责编:李妍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