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20年9月安徽省正式投入使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它与2017年已投入使用的统编初中历史教材构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衔接。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会出现种种困惑。因此,真正做到统编初高中历史教材有效衔接、提升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是必要的。
关键词:统编历史教材 有效衔接 学科素养
新课程改革以来,初高中历史教材的衔接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安徽省从2017年秋季使用统编初中历史教材,而高中仍使用人教版教材,直到2020年秋季正式使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至此,统编初高中历史教材构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衔接。但是,统编初高中历史教材在教学衔接上有无困惑?怎样做到更好地统一?高中生怎样使用教材促进学科素养的养成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以中国古代史为例,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初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及特点
以中国古代史为例,初中教材为七年级上、下册,共41课,外加两个活动课,是一个学年的教学任务。高中教材为《中外历史纲要(上)》(前四个单元),共15课,仅是秋季一学期中的一段教学任务。可见,高中教材中国古代史部分言简意赅,内容高度浓缩。具体来看,七年级上册第1课至第5课相当于高一教材第1课,七年级上册第6课至第8课相当于高一教材第2课,七年级上册第9课和第10课相当于高一教材第3课,七年级上册第11课至第15课相当于高一教材第4课,七年级上册第16课至第19课相当于高一教材第5课,七年级下册第1课至第3课和第5课相当于高一教材第6课和第7课,七年级上册第20课和七年级下册第4课相当于高一教材第8课,七年级下册第6课和第8课相当于高一教材第9课,七年级下册第7课、第8课及第第11课相当于高一教材第10课,七年级下册第9课和第13课相当于高一教材第11课,七年级下册第12课相当于高一教材第12课,七年级下册第14课、第15课和第17课相当于高一教材第13课,七年级下册第18课、第20课相当于高一教材第14课,七年级下册第16课、第19课和第21课相当于高一教材第15课。
通过内容比较,不难看出统编初高中历史教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一,从体例上看,二者都以通史加专题的形式呈现。但初中教材更重视“点、线”的结合即知识点和时序线索的结合,而高中教材更重视“点、线、面”的结合,尤其是“面”,“面是关照相对较长时段的历史,以专题形式进行论述和概括。”第二,从每一课内容安排上看,初高中教材都是图文并茂、正文加辅助性栏目,但高中每课内容更多,思考性更强。除正文外,初中辅助性栏目包括:导入语、相关史事、问题思考、材料研读、图表、课后活动、知识拓展、小字注释。高中辅助性栏目包括:导入语导图、学习聚焦、史料阅读、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思考点、图表、探究与拓展(问题探究和学习拓展)、小字注释。第三,高中教材注重情境设计,如每一课在导入时都有导图,形象直观地把师生拉入历史的时空背景下。可以说“无情境不教学”。第四,从课程目标看,初中教材是在三维目标指导下,涉及核心素养,重视识记史实、理解历史概念。高中教材是在五大核心素养指导下,把握历史线索,探寻历史规律。可以说,高中历史“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二、教材有效衔接
(一)教学中常见问题
从学生角度看,由于安徽省中考历史开卷,很多初中生对历史学科不够重视。为应付中考强加记忆,在平时学习中缺乏思考和探究。由于城乡教学条件的差异,很多来自农村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历史水平稍低,兴趣有限。初中教材以识记为主,造成初中生学习习惯固化,多死记硬背。高中教材知识对学习能力有较高要求,很多初中毕业生因原有知识储备和学习方法而不适应高中的学习。
从教师角度看,一些高中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认识不足,教师专业素养能力有限,有些教师习惯于以往教材的教学,固化知识,“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对新教材不熟悉,如古代史部分增加了一些重要内容,早期国家的概念、良渚文化、内外服制、华夏认同、阴阳五行理论、里耶秦简户籍簿、焚书坑儒的评价、西汉海权意识等,还有大量的图例。另外,高中教材每课容量大,怎样把握重难点、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对教师而言是有难度的。即使学生有一定的初中歷史积淀,如此大的跨度和压缩饼干式的内容呈现,对教与学都是挑战。
(二)高中处理教材方法
1.将教材与兴趣相结合。中国古代史时间跨度大,每一课内容极为丰富,包含有很多历史遗迹、考古发现、史书记载内容,学生是有学习兴趣的。但在有限课时内完成每一课教学任务实属不易。因此,教师需要对每一课内容进行筛选,抓住重难点,提高学生兴趣点。对初中已有知识点不必过度深挖,而是选择适应高中生需要的新知识、新方法。
2.从大单元角度进行教材整合。高中历史教学一定要有宏观意识、全局观念,不必拘泥个别知识。因此,对中国古代史的教学要围绕主题进行整合。例如,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古代历代疆域变迁,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历代制度创新,海洋权益等。也就是说,在这些大主题下,教师对古代史四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而教授的每一课内容只是大主题下的子主题,学生在学完古代史后,要完全了解和掌握这些大主题。
3.师生要在课前准备、课后钻研。由于每一课内容很多,课前准备很重要。学生应把七年级上下册统编教材再回顾一遍,提前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已有内容,如重点史实、图表、材料等,避免简单知识重复教授。课后钻研是指学生要及时有效地巩固新知,特别是对史料的研读和理解,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因为新教材第一次使用,教学中一定有不足和遗憾,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是快速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
(三)科学使用统编高中新教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历史学科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因此,科学使用统编高中新教材是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以唯物史观为例,整个新教材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编写,蕴含了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从古代史看,新教材前四个单元的标题揭示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规律,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古代史讲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序列,体现出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的不同性质。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时期,这样的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即“百家争鸣”的思想潮流。秦末农民起义、汉末农民起义等历代封建王朝末期农民起义都沉重打击了封建政权,其反映出“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就以“阶级斗争分析法”探寻王朝更迭的规律。所以说,在古代史的教学中把握以上内容也就做到了用唯物史观指导历史教学。
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新教材中的辅助性栏目,如历史地图的使用,“历史地图反映人类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提供了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空间联系及其地理环境。”史料的阅读和解释,“探究与拓展”的思考和解决等。总之,科学使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是在初中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考、评联系的纽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朱可.高中历史整体性教学设计策略新探——《中外历史纲要》试教心得[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9(7):4754.
[3]苗颖.高中历史“空间观念”素养的考查与教学思考——基于2017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分析[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7(10):5962.
关键词:统编历史教材 有效衔接 学科素养
新课程改革以来,初高中历史教材的衔接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安徽省从2017年秋季使用统编初中历史教材,而高中仍使用人教版教材,直到2020年秋季正式使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至此,统编初高中历史教材构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衔接。但是,统编初高中历史教材在教学衔接上有无困惑?怎样做到更好地统一?高中生怎样使用教材促进学科素养的养成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以中国古代史为例,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初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及特点
以中国古代史为例,初中教材为七年级上、下册,共41课,外加两个活动课,是一个学年的教学任务。高中教材为《中外历史纲要(上)》(前四个单元),共15课,仅是秋季一学期中的一段教学任务。可见,高中教材中国古代史部分言简意赅,内容高度浓缩。具体来看,七年级上册第1课至第5课相当于高一教材第1课,七年级上册第6课至第8课相当于高一教材第2课,七年级上册第9课和第10课相当于高一教材第3课,七年级上册第11课至第15课相当于高一教材第4课,七年级上册第16课至第19课相当于高一教材第5课,七年级下册第1课至第3课和第5课相当于高一教材第6课和第7课,七年级上册第20课和七年级下册第4课相当于高一教材第8课,七年级下册第6课和第8课相当于高一教材第9课,七年级下册第7课、第8课及第第11课相当于高一教材第10课,七年级下册第9课和第13课相当于高一教材第11课,七年级下册第12课相当于高一教材第12课,七年级下册第14课、第15课和第17课相当于高一教材第13课,七年级下册第18课、第20课相当于高一教材第14课,七年级下册第16课、第19课和第21课相当于高一教材第15课。
通过内容比较,不难看出统编初高中历史教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一,从体例上看,二者都以通史加专题的形式呈现。但初中教材更重视“点、线”的结合即知识点和时序线索的结合,而高中教材更重视“点、线、面”的结合,尤其是“面”,“面是关照相对较长时段的历史,以专题形式进行论述和概括。”第二,从每一课内容安排上看,初高中教材都是图文并茂、正文加辅助性栏目,但高中每课内容更多,思考性更强。除正文外,初中辅助性栏目包括:导入语、相关史事、问题思考、材料研读、图表、课后活动、知识拓展、小字注释。高中辅助性栏目包括:导入语导图、学习聚焦、史料阅读、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思考点、图表、探究与拓展(问题探究和学习拓展)、小字注释。第三,高中教材注重情境设计,如每一课在导入时都有导图,形象直观地把师生拉入历史的时空背景下。可以说“无情境不教学”。第四,从课程目标看,初中教材是在三维目标指导下,涉及核心素养,重视识记史实、理解历史概念。高中教材是在五大核心素养指导下,把握历史线索,探寻历史规律。可以说,高中历史“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二、教材有效衔接
(一)教学中常见问题
从学生角度看,由于安徽省中考历史开卷,很多初中生对历史学科不够重视。为应付中考强加记忆,在平时学习中缺乏思考和探究。由于城乡教学条件的差异,很多来自农村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历史水平稍低,兴趣有限。初中教材以识记为主,造成初中生学习习惯固化,多死记硬背。高中教材知识对学习能力有较高要求,很多初中毕业生因原有知识储备和学习方法而不适应高中的学习。
从教师角度看,一些高中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认识不足,教师专业素养能力有限,有些教师习惯于以往教材的教学,固化知识,“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对新教材不熟悉,如古代史部分增加了一些重要内容,早期国家的概念、良渚文化、内外服制、华夏认同、阴阳五行理论、里耶秦简户籍簿、焚书坑儒的评价、西汉海权意识等,还有大量的图例。另外,高中教材每课容量大,怎样把握重难点、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对教师而言是有难度的。即使学生有一定的初中歷史积淀,如此大的跨度和压缩饼干式的内容呈现,对教与学都是挑战。
(二)高中处理教材方法
1.将教材与兴趣相结合。中国古代史时间跨度大,每一课内容极为丰富,包含有很多历史遗迹、考古发现、史书记载内容,学生是有学习兴趣的。但在有限课时内完成每一课教学任务实属不易。因此,教师需要对每一课内容进行筛选,抓住重难点,提高学生兴趣点。对初中已有知识点不必过度深挖,而是选择适应高中生需要的新知识、新方法。
2.从大单元角度进行教材整合。高中历史教学一定要有宏观意识、全局观念,不必拘泥个别知识。因此,对中国古代史的教学要围绕主题进行整合。例如,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古代历代疆域变迁,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历代制度创新,海洋权益等。也就是说,在这些大主题下,教师对古代史四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而教授的每一课内容只是大主题下的子主题,学生在学完古代史后,要完全了解和掌握这些大主题。
3.师生要在课前准备、课后钻研。由于每一课内容很多,课前准备很重要。学生应把七年级上下册统编教材再回顾一遍,提前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已有内容,如重点史实、图表、材料等,避免简单知识重复教授。课后钻研是指学生要及时有效地巩固新知,特别是对史料的研读和理解,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因为新教材第一次使用,教学中一定有不足和遗憾,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是快速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
(三)科学使用统编高中新教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历史学科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因此,科学使用统编高中新教材是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以唯物史观为例,整个新教材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编写,蕴含了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从古代史看,新教材前四个单元的标题揭示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规律,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古代史讲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序列,体现出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的不同性质。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时期,这样的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即“百家争鸣”的思想潮流。秦末农民起义、汉末农民起义等历代封建王朝末期农民起义都沉重打击了封建政权,其反映出“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就以“阶级斗争分析法”探寻王朝更迭的规律。所以说,在古代史的教学中把握以上内容也就做到了用唯物史观指导历史教学。
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新教材中的辅助性栏目,如历史地图的使用,“历史地图反映人类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提供了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空间联系及其地理环境。”史料的阅读和解释,“探究与拓展”的思考和解决等。总之,科学使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是在初中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考、评联系的纽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朱可.高中历史整体性教学设计策略新探——《中外历史纲要》试教心得[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9(7):4754.
[3]苗颖.高中历史“空间观念”素养的考查与教学思考——基于2017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分析[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7(10):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