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孤立”、内卷与进取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ming336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将高度不确定,旧的秩序不再有效,新的秩序框架远不明晰。俄罗斯2018年总统大选对其此后一个时期的政策选择具有关键意义。俄罗斯完全有可能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国内发展的需要及其在国际格局中的定位,选择“光荣孤立”、内卷或者进取三种迥然不同的内外政策。在存在特定限制性条件的情况下,不同的政策选择将导致不同的政策后果,进而影响到国内的政治进程以及与外界的关系。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俄罗斯未来一个时期的政策趋势对国际格局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俄罗斯 政策取向 孤立 内卷 进取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7.19.005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球政治和经济领域的高度不确定是常态。一方面,既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框架在应对冷战之后数十年来的新变化时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框架、内涵和规则远未成形。唯一可以预见的是,新秩序的形成过程将是缓慢而又充满矛盾的,并且其最终结果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契合新的国际格局,尚是未知数。与此同时,作为具有普世情怀的世界大国,俄罗斯对当今世界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都有自己的立场和重要影响力。因此,理解俄罗斯国内的发展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尤其是与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俄罗斯国内发展的角度来看,苏联解体以来的26年可以大致分为具有两个显著区别同时又具有一定连续性的历史阶段。2000年前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基本的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框架。应该说,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新制度的建立伴随着剧烈的社会政治冲突和综合国力的下滑,而其主要标志则是新宪法、普选以及大规模的私有化。私有化不仅催生了“寡头”,大多数俄罗斯人将自己的房产变为私有财产,成为“业主”。2000年之后,俄罗斯经历了一个“休养生息”的恢复阶段。随着2003年国际市场石油和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俄罗斯财政状况迅速改善,工资和退休金的增长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2003年至2013年的十年当中,大多数普通民众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俄罗斯迅速成为一个大众消费社会。与此同时,俄罗斯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和失衡并未得到解决。因而从2013年开始,在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出现波动的情况下,俄罗斯经济快速下滑,从目前情况看有可能面临缓慢低速增长的前景。
  从俄罗斯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角度,融入西方体系并作为西方俱乐部平等一员是其主要政策诉求,其标志无疑是加入“七国集团”。借助西方的资金、技术和经验完成对原有经济体系的改造,实现经济现代化是俄罗斯的重要目标。与此同时,2007年普京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讲话则标志着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出现明显的裂痕。2014年,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西方对俄发起制裁,则意味着双方关系进入新低点且转圜前景不甚明朗。2018年,俄罗斯将举行例行总统大选。从目前情况看,现任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极有可能连选连任,第四次担任俄罗斯总统,任职至2024年。普京2018年连选连任是影响俄罗斯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发展和对外政策走势的关键因素。
  俄罗斯的政治与经济发展
  从政治发展的角度,俄罗斯现行政治体制有足够能力维持政治稳定,但完全没有办法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和创造必要的制度环境和条件,因为就其本质而言,尽管俄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但却可以在惯性作用下延续相当长的时间。
  一个可能的解释框架是国家、资本与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的类型。一般而言,存在五种可能的关系类型。第一,国家与資本、社会各自在约定的边界之内活动,互相之间不存在侵蚀和“越界”,相互关系较为和谐。第二,国家对资本和社会实行严厉控制,经济和社会缺乏活力。第三,国家和资本一体,压制社会活动,社会缺乏活力。第四,资本控制国家和社会。第五,社会力量过于强大,国家资本孱弱,基本上是一种无政府状态。
  俄罗斯的情况无疑属于国家和资本一体,严厉控制社会的关系类型。
  这是因为,俄罗斯现有体制的社会基础是上世纪90年代私有化浪潮中致富的寡头,主要是私人大资本,以及新世纪随之崛起的新寡头。寡头集团的成分十分复杂,相互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若不加以有效约束,寡头集团之间的竞争或者斗争完全有可能摧毁现有体制。因此,需要一个最高仲裁者。在俄罗斯,总统就是这个最高仲裁者。此外,就俄罗斯社会而言,新旧寡头所获取财富的合法性存在很大问题。换言之,寡头缺乏安全感,需要政治上的保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权力与资产结为一体且相互转换,同时,为了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护资产的安全,需要现有体制继续长期维持下去。而对这种结构的调整往往涉及到大规模的利益调整,会直接威胁到执政者本人的地位,威胁到执政集团和资本的利益。因此,执政者及作为既得利益者的寡头均选择维持现状,这也是俄罗斯政治稳定的实质内涵。但发展缺失意味着这种状况从根本上是不可持续的。
  与此同时,普京的高支持率现象是理解2000年以来俄罗斯政治稳定的关键之一。1993~1996年间,叶利钦的支持率处在6%~45%之间,平均值为23.6%。2000~2013年,普京的支持率在62%~88%之间,平均值为73.9%。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1990年代的政治动员和政治参与伴随着私有化、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的急剧下滑,以及民众生活水平的大幅度下降。2000年普京上台之后,在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俄罗斯经历了经济快速增长、民众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阶段。事实上,2003~2013年间是俄罗斯经济状况最好的时期,大约20%的居民属于中产阶级。
  一般而言,经济发展包含着经济增长,但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还包括结构和制度方面的改进,如经济结构合理化、经济效率提高、分配公平、就业率提高、福利增加和贫困消除,等等。①就此而言,俄罗斯存在重大的经济发展缺失。   俄罗斯经济结构的失衡首先表现在石油天然气行业构成国家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挤压了其他行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空间。在过去的十多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石油天然气出口收入构成俄罗斯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左右。俄罗斯探明储量可继续开采30年,目前的开采量保持在每天1100万桶的水平上,其中一半用于出口。但问题是,70%陆地油田储量的开采成本在70美元/每桶左右,北极地区的开采成本更是高达150美元/桶。因此,预计俄罗斯在2020~2022年将达到石油产量峰值,此后将以10%的速度逐年下降,到2035年开采量下降一半,即从目前的每天1100万桶下降到660万桶/每天,仅能保证自用,没有出口的余量。
  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石油的命运可能会类似于19世纪的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不再占据核心位置。因此,从长远角度来看,俄罗斯将不得不寻求可替代油气资源的新能源。这将是俄罗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刺激性因素。
  此外,俄罗斯经济的另一个问题是投资严重不足。投资不足并不是因为央行基准利率过高——基准利率对投资的影响有限,而是因为俄罗斯的总投资当中,只有6%是银行信贷,其余94%是企业自有资金,也不是因为缺乏资金,因为俄罗斯企业银行手里积累了大量资金。投资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无处可投,因为一般商品面临外部市场价格和技术两方面的激烈竞争:在价格方面竞争不过中国;在品牌与技术上则竞争不过西方发达国家。俄罗斯企业遇到的情况是,生产不出来足以与中国在性价比、与西方在技术含量方面进行竞争的产品。
  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统计研究所的分析显示,俄罗斯劳动者当中的赤贫者占10.7%,穷人占27.5%,贫困线以上的占37%,另外12.7%的人可以归为中产阶级,12.1%的人生活水平高于中产阶级。总体而言,75%的劳动阶层人士属于一般意义上的穷人。该研究所的基准是劳动人口的最低消费标准。2016年劳动人口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商品和服务价值是10772卢布/月。
  据俄罗斯一家报纸的报道,某家企业的变电站技术老旧,故障不断。技术更新需要资金1.23亿卢布,这个企业难以负担。因此,这家企业长期雇佣130个维修工人,每年工资支出2600多万卢布。如此以来,企业节约了资金,地方政府也不愿意企业因为技术改造而造成工人失业。所以,俄罗斯目前失业率很低,企业不断削减工资但不解雇员工。其结果是490万在职职工的收入水平处在贫困线以下。
  从根本上看,俄罗斯缺乏一个高效的国内市场。其原因在于,俄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依靠石油美元支撑,也就是严重依赖外部市场行情的变化,缺乏内生的有效需求。但内生的有效需求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因此,俄罗斯可行的战略是,在努力维持石油美元收入的同时,建立国内市场。若做不到这一点,俄罗斯经济的长期低迷将难以避免。
  2018年大选普京将争取连选连任。从目前俄罗斯民情民意和政治力量对比来看,普京2018年争取连选连任基本上不存在悬念。第一,普京的支持率很高。2017年3月为82%(列瓦达中心),一年之内这个情况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俄罗斯政府有足够资源维持社会开支。尽管人民生活水平在下降,但不足以改变人民对普京的态度,因为普京依然是稳定的象征。第二,普京没有竞争对手。体制内外的反对派领袖如加诺夫、日历诺夫斯基、亚夫林斯基都不是竞争对手。甚至即便纳瓦尔内参选,也不是选民心目中的总统。第三,2018年大选实际上是对普京的信任投票。在面临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人民更愿意看到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第四,“克里米亚共识”效应。2014年俄罗斯合并克里米亚,在俄罗斯国内引发爱国主义情绪的高涨。这也是普京高支持率的民意基础。
  2017年4月,总统办公厅专门为大选成立的一家智库——“社会研究专家研究所”完成在司法部的注册程序,该机构的董事长由莫斯科大学政治学系主任安德烈·舒托夫担任,监事会主席则由前任国家杜马主席格雷兹洛夫担任。这家智库形式上是独立的非商业组织,其主要任务第一步是关注2017年9月部分地区州长选举前的地方局势,分析和研究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地方选举之后主要精力将集中到大选上来。
  2016年4月,俄罗斯成立国民近卫军,将内务部的内卫部队、内务部机关和地方内务部门的特警整合为一支16万人的武装,主要用于维护国内治安。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之内,国民近卫军的人数几乎翻了一番,增加到34万人,其组织架构分为两大块:机动部队和地方部队。此举将全国各个地方警察部门控制的特警力量集中统一起来,打造出一支专门针对国内治安和安全、具有战斗力的精锐力量,应对可能出现的街头政治活动。
  从俄罗斯主流民意、政治力量对比的角度来看,除非出现特殊情况,2018年普京连选连任基本上不成问题。2018年大选之后的政策才是关键问题,而经济发展战略则是其中的核心。俄罗斯民众对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活状况有着强烈诉求,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失衡需要解决,这也是俄罗斯国内的共识之一。2016年以来,俄罗斯针对2018年之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分别提出至少四种不同的方案。
  俄罗斯与中国、美国的关系
  在2018年之后俄罗斯的对外政策中,俄罗斯与中国、美国和欧盟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俄罗斯与中国的政治关系处在历史最好水平。从双方经贸关系的角度,中国是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第三大外国直接投资者。但俄罗斯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第12位。双方政治关系与经贸关系的不对应状况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政治领域和国家利益的契合是政治关系保持在高水平的关键因素,而经济贸易关系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各自的经济结构,俄对中国贸易短期之内很难出现突破性进展。
  与此同时,俄罗斯学者季莫菲·博尔达乔夫认为②,在目前国际局势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虽然中俄政治关系处于史无前例的高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两国需要结盟。因为,第一,从保障国家安全的角度,俄罗斯完全有能力独立应对任何外部威胁而无须与任何国家结盟。第二,对俄罗斯而言,是否有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是考虑结盟问题的最关键因素。因此,面对美国和欧洲的不确定性和不负责任,中俄不应急于结盟。结盟会使得国际体系失去灵活性,且不能保证不引起冲突,因而会变得十分危險。在俄罗斯看来,一个守成大国与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之间的结盟关系注定会导致新的危险。应该说,这个观点代表了俄罗斯国内学术界的主流。   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近年来也可谓跌宕起伏。2009年,奥巴马政府试图与俄罗斯实现关系的“重启”并取得一定进展,但最终在乌克兰危机、克里米亚问题上跌入低谷。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在俄罗斯引起的热烈反应显示出一个重要社会心态:俄罗斯精英热切盼望回到2000年中期的那种“正常状态”。俄罗斯在特朗普上台后试图与其达成“一揽子交易”,以在叙利亚的联合反恐换取美国和西方取消制裁,并在乌克兰东部问题上达成协议。但问题是,特朗普的当选本身以及美国建制派针对“通俄门”发起的种种政治调查,最终有可能使得特朗普政府在对俄政策上畏首畏尾、无所作为。
  当然,俄罗斯与欧洲的关系也是一个关键变量。欧洲在英国“脱欧”之后有可能相对美国保持更多的自主性,俄欧关系的改善也变得遥遥无期。在一定意义上,德国正在成为欧盟的主导力量,正在试图建设一个“欧洲的”欧洲。
  值得说明的是,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带有意识形态色彩,其背后的逻辑基本上是各自的国家利益。
  “光荣孤立”、内卷还是进取
  本文所说的“光荣孤立”是借用19世纪英国对欧洲置身事外政策的一个形象化表述。“光荣孤立”、内卷以及进取,指的是2018年俄罗斯总统大选之后俄罗斯内外政策几种可能选项。第一种情况意味着俄罗斯在外交上采取某种置身事外的姿态,在中东地区不再介入叙利亚冲突,在乌克兰东部可能会作出某些让步以缓和局势;第二种情况则表示俄罗斯将在有限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情况下,集中力量发展经济;而所谓进取则指的是俄罗斯动员大量资源用于其全球大国目标,积极介入叙利亚冲突,支持乌克兰东部的亲俄力量,与美国和北约保持某种紧张甚至对抗的关系。
  政策的内部和外部约束条件。第一,从内部因素看,国内稳定是俄罗斯实现发展战略的两个关键的前提条件。为此必须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这也是普京将在2018年连选连任的国内因素之一。这意味着普京在2018~2024年的第四任期甚至之后更长一个时期与西方改善关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同样意味着普京在外交政策方面的回旋余地有限。
  第二,与美国的关系十分冷淡,俄美之间将保持战略稳定。笔者曾就此专门请教过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的阿尔巴托夫院士。据阿尔巴托夫院士介绍,与冷战时期苏美之间的“核均势”不同,俄罗斯与美国之间在战略核武器问题上保持着“基本数量相当”。这意味着俄罗斯国家安全有切实保障。
  与美国保持战略稳定,意味着俄罗斯将继续对武装力量、军事工业进行现代化改造,而这将耗费一定的资源。但俄罗斯必须拥有相当的军事实力才能继续保持对周边的影响力。
  2017年6月15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法案,主要内容是将此前奥巴马总统以行政命令方式确定的对俄制裁措施升级为法律,这样可以防止特朗普总统绕过国会取消这些制裁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参议院审议通过时,98票赞成,2票反对。这说明,一旦这个法案成为法律,影响将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第二,俄罗斯与中国构成“准结盟”关系,两国在政治上互相支持,不断扩展经贸和投资合作。与此同时,俄罗斯将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发展需求决定与中国开展合作的领域、范围和规模。
  第三,俄罗斯不会解体。俄罗斯族人口在全国占绝对多数;依照俄罗斯现行宪法,民族共和国没有退出的权利。
  第四,石油价格不会影响俄罗斯局势。1970年代的石油价格急剧下降葬送了苏联,但俄罗斯现在是市场经济,完全能够适应石油价格的变化。此外,全球范围新能源在快速发展,但要完全替代石油尚需时日。因此,石油和天然气仍将是俄罗斯财政的重要收入来源。
  第五,西方金融制裁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是灾难性的。事实上,2014年以来俄罗斯经济的严重衰退与石油价格并无很大关系。其原因在于,截止到2014年7月1日,俄罗斯企业和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借贷规模达成创纪录的6600亿美元。这也是无奈之举。俄罗斯独立25年来未能建立起有效的金融市场,银行系统吸纳的存款绝大部分一般不超过一年期限。因此,2014年西方对俄实施金融制裁之后,俄罗斯企业银行几乎无法获得新的贷款,原有的贷款无法获得融资因而必须立即偿还。其结果是,俄罗斯企业和银行的外部借贷总量从2014年中期的6600亿美元缩减到目前的大约4600~4700亿美元,并且没有希望从西方金融市场获得新贷款。信贷规模压缩2000亿美元对俄罗斯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直接导致2014年底的卢布大幅度贬值。总之,美国国会新的金融制裁措施完全有可能延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对俄罗斯的经济复苏造成严重影响。
  第六,全球政治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变得日益明显,“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全球发展中心的转移是一个显著因素。世界银行最新数据显示,美国GDP为18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24.3%,中国GDP为11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4.8%。亚洲国家占全球GDP的33.84%,北美占比为27.95%,欧洲占比为21.37%。③全球经济发展的中心正转移到亚洲地区。
  第七,俄罗斯未来发展的最大挑战是人口问题。根据相关预测,到2020年俄罗斯人口有高中低三种“脚本”——分别是146939400、144473400和141736100人。但是,俄罗斯的稳定和发展至少需要比现在多一倍的人口。目前,俄罗斯人口增长率为0.2%,理想的增长率为0.5%~1%。2020年之前人口政策的核心是提高出生率,降低死亡率。根据官方统计,49.8%的死亡原因是血液循环系统疾病,15.3%是由于癌症,5%是由于消化器官疾病,4%是由于呼吸器官疾病,交通事故死亡率为1.5%,以上相加为75.6%。降低死亡率不仅是要提高医疗水平,而是要提倡健康生活方式——运动、健康饮食、不吸烟不酗酒,包括禁止酒后驾驶。
  第八,俄罗斯是一个特殊类型的欧洲国家,它的欧洲部分面积占23%,却居住着全国总人口的78%,产出全国70%的GDP。俄罗斯是发达国家当中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欧洲平均人口密度为130人/每平方公里,而俄羅斯则为8.4人/每平方公里。19世纪俄罗斯历史学家弗拉基米尔·索罗维约夫曾说过,地理自然环境是俄罗斯历史的后妈。   第九,俄罗斯自身的定位。俄罗斯认为,围绕未来国际体系基本原则设定的主导权的争夺,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2016年11月3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新版《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④与此前2013年的版本相比,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和任务等发生显著变化。这表明俄罗斯官方对其国际局势的总体评估和外交政策做出调整。
  《构想》认为,目前全球经济空间正在“分割”为多个区域板块。世界贸易组织谈判进程无法推进,以自由贸易区为主要内容的区域贸易协定层出不穷。区域一体化被视为“增强竞争力、安全和经济金融稳定”的主要因素。因此,后苏联空间的一体化进程是俄罗斯外交政策的第一优先方向。在地区层面,俄罗斯在联盟国家框架下与白俄罗斯扩大战略合作被置于优先地位。与此同时,俄罗斯与乌克兰发展多种多样的联系。这表明,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合作退居次要地位。北约和欧盟被视为“地缘政治扩张”,而遏制俄罗斯政策被视为“破坏地区和全球稳定”。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共同空间不再是主要任务,而是遥遥无期的战略任务。欧亚经济联盟应该成为基础设施和投资合作项目的“平台”。要扩大俄罗斯新闻媒体在全球信息空间的存在感。对于俄罗斯在全球的定位,该文件认为俄罗斯在国际事务和世界发展中的主要角色是“平衡性因素”。这个官方文件对俄罗斯的世界观及其在世界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做了明确定义。
  与此同时,任何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都是其内政的延伸,对外政策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综合实力,当然外交手腕或者外交艺术也非常重要。
  政策选项及其后果。未来一个时期,俄罗斯政策的选择受到以上因素的制约,同时又具有其他选择的余地。理论上,俄罗斯可以有以下政策选择。
  第一,“光荣孤立”:这并不意味着完全置身事外,而是不再积极参与叙利亚危机、不再积极支持乌克兰东部地区,与西方保持最低限度的合作和接触。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虽然世界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俄罗斯在经济上依然可以生存下去。问题是国内的精英和民众是否愿意接受这种孤立?此外,关起门来为本国企业创造人为的“温室”舒适环境,从长远角度来看只会彻底扼杀其竞争力。从政治角度而言,事实上这种状态可以被解读为西方压力之下的选择,对执政当局的政治合法性不会造成损害。
  第二,内卷:也就是俄罗斯集中力量用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有限度地参与国际事务。这意味着集中资源进行久拖不决的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劳动生产率,更新年久失修的基础设施,在现有条件下,俄罗斯完全有可能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升级改造。
  普京在日前举行的第15次与民众互动的直播连线中表示,俄罗斯的目标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公民收入,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则主要依靠技术进步。
  第三,进取:目标是全球领袖。这意味着俄罗斯动员大量资源参与国际事务,在叙利亚、乌克兰、北极等问题上与西方竞争,扩大投入,大力发展军备“硬实力”。同时也意味着俄罗斯要向世界展示出经济发展水平、有吸引力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等“软实力”。与此同时,俄罗斯民众对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诉求十分强大,对于“勒紧裤腰带”,再坚持几年的说法没有任何兴趣。
  从国内政治的角度,俄罗斯“全球大国”地位依然是关键的资源,是政治合法性的来源之一,仍可资利用。
  就目前俄罗斯国内的政策主张而言,“光荣孤立”基本上属于维持现状,内卷则意味着加速工业化和发展,而进取则是动员型发展模式。这三种政策主张在精英阶层和社会上都有各自的拥趸,政策变化的幅度则与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与俄罗斯的未来密切相关。
  结语
  任何国家,尤其是具有所谓普世情怀的大国,其内部发展和对外政策,一般而言都呈现为一组较为稳定的价值观或者价值体系。价值体系决定着行为的逻辑和行为的“可预测性”。较为稳定的价值观和规范价值体系的基础,则是一个较为明晰的自我认同。
  一般俄罗斯人和外国观察家都认同这样的说法,即俄罗斯具有经济发展(复兴、幸福生活)所需的一切必要和充分条件:自然资源、产能、人力资源、交通运输网络、消费者(相当规模的国内市场)。然而,下一步的分歧则是显而易见的,只好采取经济自由化、产权保护等(利用国家意志,国家积极干预,重新国有化,实行社会主义等)。
  俄罗斯当前最大的吊诡之处是,独立的、相对成功的外交政策与经济上深度依赖西方的政策和平共处。⑤
  作为苏联的继承人,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核武库(苏联加盟共和国境内部署的核武器最终都被转移到俄罗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拥有全球第一的领土、人口有1.34亿(是全球人口过亿的11个人口大国之一)、教育水平和科技实力较高较强。在这个意义上,俄罗斯无疑是全球大国。
  与此同时,俄罗斯《导报》2017年3月初的文章⑥分析1913~2013间GDP的变化情况,发现一些十分令人惊异的现象。第一,GDP总量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距离在拉大。第二,1913年的经济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与2014年有高度重合之处。第三,1913年的出口产品主要是粮食等,2014年的出口产品则是碳氢化合物、矿物质。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其一,经济发展绩效与政治制度的关联性较低;其二,经济发展的绩效与领土面积以及由此而来的治理方式有密切关联。
  总之,2018年之后的一段时期,无论选择采取“光荣孤立”、内卷抑或是进取的内外政策,今日的俄罗斯与历史上任何时期相比都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俄罗斯的未来完全把握在自己手里。
  注釋
  杨龙等:《发展政治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8页。
  资料来源: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官网。http://ru.valdaiclub.com/a/highlights/soyuz-mira-ili-soyuz-voyny/?sphrase_id=15863。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官网。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17/03/worlds-biggest-economies-in-2017?utm_content=buffer0aeb3
其他文献
【摘要】国内外对中国政策性银行提供信贷支持国有能源企业在海外进行兼并、收购以及国有能源企业本身的海外收购和投资存在广泛的错觉和误解。本文客观、公正地讨论了中国政策性银行在放贷、贷款换油气交易和中国国有石油公司海外份额油方面的争议和质疑,强调中国能源企业在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进行海外投资布局时,会面临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对其模式的质疑。对此,国有企业应充分认识海外并购和投资的战略风险及商
【摘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民增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但其中也存在着劳动力转移组织化偏低、劳动力素质偏低、转移政策落实不到位、劳动力工作环境差且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对此,无论是政府和个人,都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同时规范规范劳动力市场,适当拓展境外劳动力市场。  【关键词】濮阳 农村富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对策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破除
【关键词】中美关系 错位共识 接触政策 贸易战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8.23.002  中美建交四十年来,大多数美国工商界与外交决策界的精英都支持与中国接触的政策,而反对该政策的阵营主要由边缘化的军事安全界鹰派和工会领袖组成。然而,越来越多的政治领导人和中国问题观察家坦言美国的接触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立足于让人民幸福的大民生观,是一个多维度结构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体系,其核心概念是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转化。在经历近60年特别是近40年的持续发展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获得了极大满足,但这种需要在全面升级,并很自然地向更加高端的精神文化需要扩展,它们构成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进程既反
古希腊神话传说中有一个叫“塞壬(Siren)”的海妖,经常飞降海中礁石或船舶之上,用自己的歌声使得过往的水手倾听失神,导致航船触礁沉没。英国就是在塞壬歌声召唤下进入印度洋并由此触礁,苏联和美国也是在塞壬的歌声引导下,或折戟于进军印度洋的路上或触礁于印度洋北岸。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围绕“两个一百年”这样的宏伟蓝图,中国人民正在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挺进
【摘要】满足公众获得感是党执政的价值诉求,提高公众获得感是党奋斗的动力源泉。实现公众获得感不能停留在“满足”和“提高”的一般认知上,把党治国理政与公众获得感切实地对接起来,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满足和提高公众获得感创造丰厚充裕的物质基础;坚持社会公正公平,建构和完善保障公众获得的制度;建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安全系数;制定倾斜政策和采取扶助措施,纾解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
二十四个重大问题研究  Important Issues  1月上,总第89期  从制度规定性看国企改革的本质与方向  谢鲁江  现代公司治理变革与国企制度创新  余 菁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与优化  何玉长 史 玉  设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几个关键问题  肖金成 李 军  混合所有制下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  高明华 蔡卫星  1月下,总第90期  中国高铁的全球战略价值  徐 飞  高
【摘要】阶层分化是当前学界研究农村社会变迁的常见角度。既有研究通常以职业为阶层划分标准,假设经济资源与象征性资源的同一性。村庄是生产、生活与治理三位一体的综合社会体系,村庄生活受多重规则体系支配,研究农村阶层问题不宜直接运用城市阶层标准和分析方法。文中提出阶层分析的村庄生活视角,将农村阶层分化现象放在村庄“小社会结构”中理解,考察经济因素主导村庄话语、社会关系与基层治理的微观机制。D镇的情况表明,
【摘要】伴随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如何更好地发挥现有资助体系的作用帮扶贫困大学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比较英、日、美三国贫困大学生资助模式,分析其共性,可以为我们积极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完善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提供启示。  【关键词】国外 贫困大学生资助 比较 启示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政策,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及勤工助学、困
【摘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立足于违法犯罪行为的重点防控,将社会个体的行为控制在合理限度内;而刑法保障基于社会体系的正当性,兼顾个体法益和社会伦理价值。尽管在实现功能的方式上,二者存在不同,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与刑法保障在制度归宿上都致力于实现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与控制,从社会体系论的角度考量,维护安全和稳定的社会秩序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刑法保障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国家治理 社会治安防控 刑法保障 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