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人生是一场修行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rgeS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心慈善
  2004年,马尔代夫发生海啸地震,在此度假的李连杰有幸逃过此劫,大难之后他对生命感悟良多,于是倡导“壹基金”理念,号召每人每月最低捐出1元钱,帮助那些确实需要帮助的人们。
  2007年,李连杰与中国红十字总会合作设立“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在中国大陆开展公益事业。向来低调的李连杰开始频繁出镜,呼吁大家为“壹基金”捐款。2008年汶川地震,李连杰率领壹基金志愿者携带物资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救援,并为震后重建以及青少年心理恢复工作尽心尽力。
  2010年,壹基金脱离原先挂靠的中国红十字会,在深圳民政局正式注册成立,成为国内第一家民间公募基金会,拥有独立从事公募活动的法律资格。壹基金以“尽我所能,人人公益”为愿景,努力搭建专业透明的公益平台,专注于灾害救助、儿童关怀、公益人才培养三大公益领域。
  独立两年多之后,壹基金遇到了第一次大检验。今年4月,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20多分钟之后,壹基金启动了雅安地震救援行动。地震一小时之后,李连杰在微博上呼吁所有网友支持壹基金这次开展的赈灾行动。他说“希望所有人安全。希望所有人对这次雅安地震给予更多关注。”地震发生之后24小时之内,壹基金向社会各界募集善款超过1500万。总共向公众募得超过三个亿的捐款。
  谈到雅安地震,面对公众几乎是井喷的捐款热情时,李连杰表现出更多的不是狂喜,而是忧思。这种忧思在于,他希望中国式的慈善不仅有面对灾难时同情心的迸发,更多的是在做日常的公益时,每个人细水长流,日积月累地长期捐助,慢慢沉淀下来就形成一个社会难以估量的内在力量。
  推广太极
  雅安地震期间,李连杰刚刚过完自己的50岁生日。他说自己34岁信佛,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40岁经历海啸,开始思虑自己为什么活着,“在那之前,我活在自己的天地里,为了我的家人和自己拼命赚钱;在那之后,我开始关注大我。”
  “关注大我”的李连杰2011年与马云共同创办了太极禅文化公司,李连杰任CEO。太极禅,以传递健康和快乐为宗旨,倡导人们以阴阳的角度看待人生,找到身心的平衡。
  事实上,李连杰不仅喜欢太极阴阳平衡的哲学,而且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让武术产业化。他曾在美国办武馆,后来发现自己再怎么卖命,也比不过瑜伽和跆拳道,就算是把全美国所有中国人开的武馆加起来,影响力也不值一提。
  一次在美国受邀观看中国武术表演时,身边的人问李连杰:台上表演的是武术吗?李连杰回答说:是!对方又问:那武术是一门表演艺术,还是体育,还是文化?什么是武术?11岁就出国表演武术的李连杰一下子懵了,他答不上来。自己练了40年武术,都不知道中国武术到底有多少拳种,说不出一个准确概念,又怎么能让外国人理解你的国粹呢?
  就在反思自问的这一刻,李连杰忽然找到困惑多年的答案:我们的武术市场定位不清晰,包罗万象,一个师傅教出一个样子,没有标准,不能复制,只能走作坊路线,总也长不大,就连少林寺也被视为保安输出地。堂堂“国术”没落至生活边角料,或者公园老头老太们晨练的项目,年轻人不学自己老祖宗的健身术,都跑到健身房练老外开发的课程,这让他感到很不是滋味。但究竟哪一门武术能代表中国武术文化且易于推广?
  李连杰后来找到了太极。他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生活中需要快也需要慢,讲求阴阳平衡、动静相宜、张弛有度、刚柔并济。他希望从祖先的精华中吸收营养、领悟智慧,找到一种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并分享给他人。
  他希望的太极不只是老人才练的一种拳法,而是能够被青年人接受的哲学,简单地说,黑里有白,白里有黑,既能看到现实的洁白之处,也能够理解黑暗的原由,不抱怨,但求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这一哲学思想同样可以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帮助人们启迪智慧、正视生活中的问题。
  “修行有很多形式,有终身在寺庙里修行的,有一边工作一边修行的,我选择后者。”对他而言,电影、公益、太极禅都是一种修行。
其他文献
我在青岛开了一家图文快印公司。一天,有个小伙子来印东西。  小伙子来自一个小县城,现在在青岛做酒水业务员,负责往各大超市推销各种各样的酒。他掏出一张只有10元存款的旧存折,问我是不是可以把优盘里的数据打印到存折上。我警觉起来,问:“你不会是要做假存折吧?”  他赶忙向我解释。原来,他和远在小县城的女朋友谈了6年恋爱,女朋友迟迟不肯嫁她,逼不得已他这才来青岛打工。可是,钱也不容易赚。最近,他要回家一
期刊
抗战时我初到重庆,暂时下榻于上清寺一位朋友家,晚饭时主人以一大钵排骨萝卜汤飨客,主人谦逊地说:“这汤不够味。我的朋友杨太太做的排骨萝卜汤才是一绝,我们无论如何也仿效不来。你去一尝便知。”杨太太也是我的熟人,过几天她邀我们几个熟人到她家去餐叙。  席上果然有一大钵排骨萝卜汤。揭开瓦钵盖,热气冒三尺。每人舀了一小碗。喔,真好吃。排骨酥烂而未成渣,萝卜煮透而未变泥,汤呢?热、浓、香、稠,大家都吃得直吧嗒
期刊
1.从前有一只菜包,有一天它走在路上,看到一只梅干菜大饼趴在路中央,它凑上去问:大饼大饼你在做什么啊?大饼说:菜包菜包你知道吗,半小时之前有一辆大卡车经过这里。菜包说:哇,你怎么知道的呀。大饼说:因为半小时之前我还是和你一样的……  后来菜包自己也出车祸了,走在路上不小心被一辆自行车从中间碾过,变成了两只饺子。医生缝了两天两夜才把两个饺子重新变回菜包,菜包醒过来第一句话是:“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以为
期刊
水帘洞把门的:暑假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似乎就是“放羊”,一放假就是和小伙伴们扎堆厮混在一起的时光:山坡上,田野里,池塘边,无所事事地呼啸游荡着成群的疯孩子。到了晚上在泼了水的稻场上躺着,拿着把蒲扇,看着满天星星,惬意快活至极。到了快开学时才轰然恢复记忆。  蒋青彤:生活,哪有那些同学说的那么诗意。每天上课、写作业、吃饭、上课、写作业、吃饭、上课,回家后抱着洋娃娃捣鼓,然后……睡觉。如此往复一个月。八月
期刊
钱海燕,绘本作家。  自幼涂鸦,数学很少及格,大学留级一年,从经濟系狼狈逃跑转学古汉语,勉强毕业,之后投身短暂的媒体生涯,因既不会采访亦不会当编辑改画漫画和绘本,并在百余刊物开专栏、说怪话,闲暇兼做商品设计。  作品已结集《小女贼的细软》等十几种,受到某些喜欢坐在马桶上看书偷乐的读者之喜爱。其作品亦庄亦邪、软硬兼施、有话则长、无话则不说,被(可能收了好处费的)评论家称之为“简笔浮世绘”,曰:“拈花
期刊
从我12岁那年起,每次我过生日的这一天,花店都会将一束洁白的栀子花送到我家。花是给我的,可给我送花的是谁,连花店跑腿的小伙计也说不知道。花束上没插贺卡,也没留便条,事后也没人打电话说自己是送花人。几次以后,我也不再去打听是谁送的花了,我只是快乐地看着它,嗅着它,这神秘、漂亮的花儿迷人地躺在粉红的包装纸里散发出醉人的香味。  但我心中一直在想象谁是送花给我的人。这个人,或许有点害羞,或许很有个性,不
期刊
假如食物注定要被人吃掉,假如食物真是一种艺术,那么我们欣赏这种艺术的唯一方式便是吃掉它。  ●在北京吃面  要是有朋友去北京,我还是建议他们去找些传统的地道口味,比方说炸酱面。北京真是个懂吃面的地方。海淀区甘家口有家“海碗居”,面条够劲道,有嚼头,但又不失滑溜。炸酱用的是“六必居”货色,肉丁肥瘦匀称,炸得很香。其他如黄瓜丝、青豆儿也都清新爽口。吃到最后,原汤化原食,饱腻尽消,肚子受用。  ●可以吃
期刊
阳光透过厨房的窗帘洒下了一片金辉。这是个晴朗的上午,空气中却弥漫着散不去的阴霾。奶奶在厨房里一会儿抹桌子,一会儿洗碗……忙碌不停。我多么希望她能停下来,伏在桌上放声大哭呀。两天前,我的爷爷,与我奶奶相爱相守58年的人,撒手西去了。  突然,奶奶忙碌的动作慢了下来。她双手拧干一条抹布,然后站在那儿一动不动。我看着她,准备在她发出第一声哭声时就走到她身边。然而她没有哭。她只是看着柜台,好像注意到什么新
期刊
小时候,外婆会在整个夏季搭很多的豆角架,收获时,我家最大的菜篮都装不下。外婆去菜园摘豆角,我也会跟着帮忙。爱臭美的我会趁外婆不注意,掐几朵白中带紫的豆角花夹在耳朵上。外婆可顾不上这些,只见她将豆角一根根摘下,摘到一小捆时,便用稻草整齐的捆扎起来。  一大竹篮豆角提起来会很重,外婆将头上搭的毛巾拿下来裹在竹篮的提手上,再将它挎在胳膊上,即使这样,外婆的背也被压得有些弯。我跟在她身后,心疼地问:“外婆
期刊
我的人生经历过几次成长,分成三个阶段说吧!2006年到2008年,应该是我比较顺的时候,只要是比赛就是男团冠军、吊环冠军。2008年以后,我就想我可以完美退役了。北京奥运会后,我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我是应该读书?还是应该去当教练?还是应该去干其他的什么?我就这么天天想着,晃悠着。那个时候虽然每天也在训练,但是已经不那么系统了。所以2009年我全运会比得不好,然后去比世锦赛的时候,脚踢环。我觉得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