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课中对学生的赏识教育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djflsk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赏识教育”是近年提出和在中小学教育中倡导的一种新型教育方法和理念,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新思路,是一套与“以人为本”教育精神相适应的实践经验。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全面发展成了家长们对孩子新的期望,而音乐作为一门促进智力发展,提高孩子对情感的感受和体验能力,陶冶孩子情操的学科,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将赏识教育应用于音乐课堂教学中已刻不容缓。本文将从赏识教育的原则出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信任学生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总能发现一些学生,性格内向,平时不敢回答问题,也不敢进行唱歌表演。但是低年级的学生普遍表现欲较强,尽管自己比较胆小,但也有跳舞、做明星的梦,他们同样渴望表现。要让这些学生超越自我,展现自已,很好的融入课堂就需要我们充分信任他们,哪怕是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信任的手势,让学生鼓足勇气。每一堂音乐课上,我都请几位学生上台面向全体学生唱新学的歌曲。刚开始只有几个胆大同学上来,于是我就先让这些同学表演一遍,并及时用上激励性评语,如:“瞧,这些同学多勇敢,而且表演也很不错,我们一起来表扬他们”。然后对其他的孩子说:“台上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老师发现下面还有很多同学上课的时候也学得非常认真,相信你们也能唱得非常好,愿意上来和他们一起试一试吗?”于是,凭着孩子们强烈的表现欲望,马上就有不少学生加入了表演的队伍,有时候甚至是全班同学一起上台。或许这中间存在一些学生凑热闹的情况,但是只要他勇敢地走上了讲台,就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给他们提供机会,相信他们会成功的。
  
  二、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是赏识教育的核心。因为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看得起,也就是在人格上尊重学生。
  教学相长,有向学生学习的意识和行为表现。当学生的方法好过老师时,作为老师应虚心向学生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参与性,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这节课中当学生指出教师的不足之处时,如果教师蛮横地说“知道了”或是“威严”地瞪一下那位学生的话,在课堂上听到的将会是千篇一律的回答,学生不会大胆地发表不同意见了,更不用说尊重学生、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了。
  
  三、理解学生
  
  理解就是换位思考。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尊重。对学生们来说,相对于语文、数学这样的主课,音乐是一堂娱乐休闲的课,认为可以在课堂上可以稍微放松一点,于是课堂上有的人趴在桌子上,有的人歪着身子,还有几个会时不时地站起来做几个奇怪的动作,没几个学生能做端正的。一开始,我很不满意孩子们这样的表现,觉得他们在课堂上太过随便,是对我的不尊重。然而,在参加一次教研活动的时候,当我也像学生一样坐在下面听课(没有坐得很端正的),一上午下来,都已经有些坐不住了,而作为学生的他们,当每一个任课教师走进教室,都要求他们腰杆挺直,两腿并拢,小手放平。在主课上,学生们迫于教师的威严正襟危坐着,课间也只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老师一拖课,他们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但他们仅仅不过是不到十岁的孩子啊,能不疲劳吗?因此在音乐课上,只要学生们能积极参与课堂上组织的各项活动,学得开心,坐姿我是不要求的。另外,低年级的孩子对动画片中的歌曲特别感兴趣。每当上音乐欣赏课的时候,他们总会试探性地问:“老师,今天我们乖一点,给我们听动画片的歌好吗?”于是,在完成了课堂教学内容后,我总会抽时间选几首好听的歌曲,配上flash给他们欣赏。每当这时,他们总是热情高涨,尽情高歌。
  
  四、激励学生
  
  赏识教育认为: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用赏识的眼光激励孩子,能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有助于生命的成长。
  一位学生胆子很小,老担心自己表现不好被老师批评。记得有一次音乐课,我请她单独表演,她由于害羞以致于演唱歌曲时声音非常轻,但我发现她音色不错,节奏感也很强。于是我说:“其实你唱得好极了,声音特别甜美,老师很喜欢听你唱歌。你能不能让我听得更清楚些,让所有同学都像老师一样喜欢你?”组织同学们以拍手的方式来鼓励这位学生,我看到她眼睛一亮,在之后的音乐课堂中,她渐渐开朗了,胆子也渐渐大了起来,还主动要求表演,得到了老师与同学的喜爱。
  ——培养成就感,促使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在这节课中,如果教师直接说“你怎么声音也没有,唱得响些“,相信那个学生到现在还不会有什么进步。尽管有些学生表现不怎么好,但教师还是要给他们机会,鼓励他们,向他们提出希望。这也是老师对他们的一种关爱,鼓励他们有所成长,希望能找回自信。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善于捕捉如类似的契机,发现其“善”,巧妙地救其“失”;要给学生机会,助学生成功,而不仅仅只是批评、指责或漠视。
  赏识教育提出,教育不应固化为教条,知识不应僵化为模仿,真正的教育,应该用理性和爱,为心灵开辟出更有意义的智慧空间,作为音乐教师,应在钻研业务的同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让赏识教育在音乐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高级中学开展课题研究,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这项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课题研究主要着眼于这些能力与意识的培养,而不在于某项具体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材 课题研究    一、课题中有一些探索性实验    以往的学生实验,除了某些单纯的技能
期刊
很久很久以来,面对着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教学相整合铺天盖地的呐喊,说真心话,我心中一直存在着一个问号,我想,在这个问题上,是不是有很多真正处于教学一线的老师,都有可能心存疑问的呢?一方面,怕被扣上陈旧落后教法、顽固不化的帽子,不能“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到底怎么变,似乎也没人说得清;而那些说得清的,却似乎往往都不是处于教学一线的老师。对此,我到是挺同意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赵亚夫老师
期刊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全国小语研究会理事长崔峦先生说过:“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教学    一、重合作    古语云:独学无友,孤陋寡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讨论,相互进行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流,可以诱发对言语的感悟,可以进一步感悟课文的一情一景,一人一物。在教学《骄傲的孔雀》一文时,先要求学生自
期刊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是新时期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当前,各年级层次的数学考题,都给我们以往不利于“创新教育”的教法敲响了警钟,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指引。  从学生解答情况分析,概括为“不授不会,新题不会”。就是说,题目所涉及的知识是教师没有在课堂上讲授的或讲授得不全面的,学生不会解答;题型新颖或问题方式不同于课本题目的,学生不会解答。究其
期刊
内容摘要 :个性是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系统中能动地形成的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动机、意志、气质、情感等,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概念。在人的个性品质中,即有惰性、保守性、依赖性等不良个性品质,也有独立性、开拓性、进取性、坚定性等积极个性品质。   关键词:高中政治 个性 培养    一、当代人个性培养的内容     当代人的个性培养重在个体主体性的培养,因为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
期刊
内容摘要:情感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尤其是体育教学,由专业特点决定教师经常要手把手教授学生动作,与学生情感交流更为直接、具体。教师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暗示、每一个眼神都传递着教师不同的情感,都可能引起学生情感产生巨大的变化。  关键词:体育教师 情感 品质    一、热爱之情    (一)对体育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体育教学是一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探讨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设阶梯教学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即在认可每位学生个体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差异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使之建构起与自己能力相应的新的英语认知结构,得到全新的情感体验,达到个体知识与能力双赢的目标,最终缩小差异,达到班级整体优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 分层阶梯 教学    初中英语教材其内容越来越体现新课程“以学生发展
期刊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操作应遵循的原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操作也应如此。为了使我们能自觉遵循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一般规律、准确地执行评价标准,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目标原则。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负担,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其能力,消除题海战术。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围绕这一目标,不能偏离方向,以免
期刊
内容摘要: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人际关系的重要伦理准则,是华夏社会和炎黄子孙繁衍不息,繁荣昌盛,稳定统一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柱。它集中体现于仁爱、互助、团结、协力,成为维系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公德准绳和行为规范。抓好班级管理是每个班主任的职责,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提高与发展,是班主任应尽的义务。班主任应能在最大限度内,为学生创造必要的行为环境。  关键词:班级 管理 抓好    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少
期刊
内容摘要: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程,是随着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思维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其中,学习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传播理论和思维科学自身也与语文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为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提供了相关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课程 整合    一、传播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提供了新视角    信息技术也有人称之为传播技术,信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