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爱摄影和时尚的人必然知道一个名字——欧文·布鲁门菲尔德(Erwin Blumenfeld)。他不仅创造出了时尚圣经《VOGUE》历史上最有名的封面照片,同时也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的摄影潮流。他有着扎实的暗室技能,经常实验性地将过度曝光、多重影像和正负片叠加,与天赋的艺术灵感相结合,因此成为摄影史上的一段传奇。
纽约之前,巴黎之后
“他的人生就是个不幸的故事。生于那样的时代,一战被迫服役,二战被纳粹迫害;甚至不能将艺术摄影作为谋生的工作,只能去做他并不想做的时尚摄影师;被迫离开热爱的巴黎,去了一句英语都不会说的纽约。”布鲁门菲尔德的孙子,同时也是他的纪录片《The Man Who Shot Beautiful Women》的制作人Remy如是说。
的确,布鲁门菲尔德成为摄影师之前的人生并不顺遂。生于德国的犹太人家庭,兄弟早逝,父亲又在他16岁时死于梅毒,母亲背叛了他,在听说他要逃避服役的时候举报了他,并说“死在战壕里也好过当逃兵”……当过救护车司机、皮具手袋店老板,直到后来他找到一间装备齐全的摄影暗室,布鲁门菲尔德才开始自己真正的人生。当时的达达主义者们集体表达着这样一种态度: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追求无意、偶然和随兴而作的境界。他们愤世嫉俗,表达着强烈的幻灭感,与传统艺术总要表达点什么的潜在意图背道而驰,他们的创作追求的是“无意义”的境界。一战颠覆了很多人旧有的价值观念,既然很难从无序的世界里找到意义,达达主义者们索性视这种无序为世界的本质,并致力于去颠覆旧美学系统。可以说,布鲁门菲尔德在他的摄影生涯中一直贯彻着这种艺术哲学。
重新定义女性美“力”
尽管早在1937年,布鲁门菲尔德的贵人、当时已经叱咤时尚界的摄影大师Cecil Beaton如此评价他的作品:“他作为艺术家的才气正在于他的无法妥协,我很想引荐他为《VOGUE》工作,即使他的片子并不符合《VOGUE》的调性,他镜头下的事物比时尚更严肃更发人深省”。之后20年,布鲁门菲尔德的摄影风格始终没有任何妥协,依然充满了蒙太奇的拼贴感、实验精神,并始终贯彻着达达主义的宗旨: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美学。他重新定义了时尚摄影,也重新解构了女性的美“力”。在他的镜头下,美的表达变得如此多元。美可以是优雅柔和的身体曲线,也可以是半张脸庞,一个眼神,数道交错的阴影与背影……纽约期间的作品,也是此次展览的重点,提供了线索让我们可以按图索骥般去寻找摄影师隐藏在构图、色彩、光影与调性中的人生。
充满强烈布式风格的彩色照片成为1940和50年代的摄影经典。即使身处当时纽约那样的商业环境之中,他始终保持旺盛的实验态度和革新精神,并因此在1950年交出他摄影生涯中最有名的作品《Doe Eye》。
摄影,以及生命中的女人
布氏镜头里的所有女性,都符合他在自传中对“永恒的女性”的想象:“合乎我心中柏拉图式理想的女人,是一位神话里的公主,她身材修长,杏眼含情,黑亮有神,长发飘逸,手指纤细,乳房有如玫瑰吐蕾,终老一生都芳洁如初。在需要深沉体悟的时刻,我们不假言语,就能准确无误地交流,并且了解那份尽在不言中的真切。我们以前所未有的美妙方式消受美丽,死后肉身化为精魂。我相信爱情一定与美息息相关,而且是为那些年轻、高贵、纯美的人专设的。”
他并非文人,却可以表达出拍摄客体的文学气质;他并非艺术家,却能够提炼出镜头语言的艺术美感。对此,他自传中的一句话或许可以给我们答案:“任何有眼力的人都能在我的每幅女性人物照中找到她的影子。”
这个“她”,并非摄影师的妻子Lena Citro?n,也不是他一直迷恋的法国野兽派画家乔治斯·卢奥的女儿吉娜维芙,而是他在当德军司机的某一晚结识的酒馆老板的女儿热尔梅娜。他终其一生寻找她而不得,最后只好把这一份浓郁的情感投注在每一份作品里。或许正因为他的内心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份爱和想念,才让他拍出了“永恒的女性”的完美印象。
TIPS
布鲁门菲尔德个展
布鲁门菲尔德工作室:纽约,1941—1960(Blumenfeld Studio: New York, 1941—1960)
时间:2013年5月23日—9月1日
地址:萨默塞特府东翼,East Wing Gallery, Somerset House, Stand, London WC2R 1LA
电话:+44 (0)20 7845 4600
门票:免费
更多信息,请登陆网站http://www.somersethouse.org.uk
纽约之前,巴黎之后
“他的人生就是个不幸的故事。生于那样的时代,一战被迫服役,二战被纳粹迫害;甚至不能将艺术摄影作为谋生的工作,只能去做他并不想做的时尚摄影师;被迫离开热爱的巴黎,去了一句英语都不会说的纽约。”布鲁门菲尔德的孙子,同时也是他的纪录片《The Man Who Shot Beautiful Women》的制作人Remy如是说。
的确,布鲁门菲尔德成为摄影师之前的人生并不顺遂。生于德国的犹太人家庭,兄弟早逝,父亲又在他16岁时死于梅毒,母亲背叛了他,在听说他要逃避服役的时候举报了他,并说“死在战壕里也好过当逃兵”……当过救护车司机、皮具手袋店老板,直到后来他找到一间装备齐全的摄影暗室,布鲁门菲尔德才开始自己真正的人生。当时的达达主义者们集体表达着这样一种态度: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追求无意、偶然和随兴而作的境界。他们愤世嫉俗,表达着强烈的幻灭感,与传统艺术总要表达点什么的潜在意图背道而驰,他们的创作追求的是“无意义”的境界。一战颠覆了很多人旧有的价值观念,既然很难从无序的世界里找到意义,达达主义者们索性视这种无序为世界的本质,并致力于去颠覆旧美学系统。可以说,布鲁门菲尔德在他的摄影生涯中一直贯彻着这种艺术哲学。
重新定义女性美“力”
尽管早在1937年,布鲁门菲尔德的贵人、当时已经叱咤时尚界的摄影大师Cecil Beaton如此评价他的作品:“他作为艺术家的才气正在于他的无法妥协,我很想引荐他为《VOGUE》工作,即使他的片子并不符合《VOGUE》的调性,他镜头下的事物比时尚更严肃更发人深省”。之后20年,布鲁门菲尔德的摄影风格始终没有任何妥协,依然充满了蒙太奇的拼贴感、实验精神,并始终贯彻着达达主义的宗旨: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美学。他重新定义了时尚摄影,也重新解构了女性的美“力”。在他的镜头下,美的表达变得如此多元。美可以是优雅柔和的身体曲线,也可以是半张脸庞,一个眼神,数道交错的阴影与背影……纽约期间的作品,也是此次展览的重点,提供了线索让我们可以按图索骥般去寻找摄影师隐藏在构图、色彩、光影与调性中的人生。
充满强烈布式风格的彩色照片成为1940和50年代的摄影经典。即使身处当时纽约那样的商业环境之中,他始终保持旺盛的实验态度和革新精神,并因此在1950年交出他摄影生涯中最有名的作品《Doe Eye》。
摄影,以及生命中的女人
布氏镜头里的所有女性,都符合他在自传中对“永恒的女性”的想象:“合乎我心中柏拉图式理想的女人,是一位神话里的公主,她身材修长,杏眼含情,黑亮有神,长发飘逸,手指纤细,乳房有如玫瑰吐蕾,终老一生都芳洁如初。在需要深沉体悟的时刻,我们不假言语,就能准确无误地交流,并且了解那份尽在不言中的真切。我们以前所未有的美妙方式消受美丽,死后肉身化为精魂。我相信爱情一定与美息息相关,而且是为那些年轻、高贵、纯美的人专设的。”
他并非文人,却可以表达出拍摄客体的文学气质;他并非艺术家,却能够提炼出镜头语言的艺术美感。对此,他自传中的一句话或许可以给我们答案:“任何有眼力的人都能在我的每幅女性人物照中找到她的影子。”
这个“她”,并非摄影师的妻子Lena Citro?n,也不是他一直迷恋的法国野兽派画家乔治斯·卢奥的女儿吉娜维芙,而是他在当德军司机的某一晚结识的酒馆老板的女儿热尔梅娜。他终其一生寻找她而不得,最后只好把这一份浓郁的情感投注在每一份作品里。或许正因为他的内心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份爱和想念,才让他拍出了“永恒的女性”的完美印象。
TIPS
布鲁门菲尔德个展
布鲁门菲尔德工作室:纽约,1941—1960(Blumenfeld Studio: New York, 1941—1960)
时间:2013年5月23日—9月1日
地址:萨默塞特府东翼,East Wing Gallery, Somerset House, Stand, London WC2R 1LA
电话:+44 (0)20 7845 4600
门票:免费
更多信息,请登陆网站http://www.somersethouse.org.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