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词的魅力在课堂中尽情绽放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quanch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古代诗词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从中可以看出《语文课程标准》希望中学生达到的初级目标是诵读、积累、感悟、运用,终极目标自身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提高。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对学习古诗词充满兴趣,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国优秀文化的熏陶,进而对人生的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接下来就从诗歌的文本解读和诗歌的教学方法两个大的方面进行探讨:
  一、解读要创新,有思想
  对于文本的解读,教师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要敢于跳出教参,不要拘泥于前人的条条框框;要敢于打破,敢于创新。用当下的时潮话说就是要求老师要有批判性思维(审辩式思维),语文特级教师余党绪多年注意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但是在这里个人更强调发展老师的批判性思维,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当老师不能够以身作则的具有批判性思维时,又有何资格要求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余党绪在做《批判性思维教学:革除语文教育痼疾的有效良方》演讲中说:“语文教育必须走出价值迷恋和知识膜拜的双重误区,构建以表达能力与思维方式的培育为导向的现代语文教学体系。”因此,就要求老师要注重知识更新,吸取相关学科,比如语言学,文艺理论、阅读教学、写作学的最新成果,然后结合实际,进行突破、创新,形成自己的独特解读,进而影响学生,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
  二、解读要具有多元性
  多元性,字面意就是丰富性,落实到诗歌文本中,就是多种不同的解读。语文老师要有自己的思想,要努力地做一个杂家。著名特级教师林伟同曾说“好的语文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读书,而且书读得比较杂,什么都读,也不是太深。语文老师不是一个学者,不是一个专门研究文学的人,不需要太深,但要什么都读一点,懂一点。书读得要杂,读杂之后,你的知识就会自通。”知识融会贯通之后,老师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才会发生,学生们才会对文本充满继续学习的兴趣。
  文本的多元解读,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既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需要老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理解力和文学鉴赏力,但也是很好地促进学习的方法,能督促老师和学生不断地开发自己的潜能,明白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学习进步。在进行多元解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领略到学习的乐趣,享受获得新知识的快乐和自信。
  三、诗词的散文化
  诗词的散文化,即把古诗词扩写成散文化的小短文的一种教学方法。诗歌,一般都是诗人对语言进行极度浓缩后的成果,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将一首诗或诗中的某个句子扩写成一篇小短文,不仅要求学生对语言具有很强的敏感性,还要求学生具有很深的阅读功底和写作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建议: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关于写作的建议: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写作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我们会发现,诗词扩写的能力要求和《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许多要求是不谋而合的,是非常值得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的一种教学策略。
  四、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李吉林老师长期教学实践探索的结果,并给予理论上的阐释,形成了系统的教学流派——情境教育学派。李氏情境教育学派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学习动机,注重调动学生的观察、体验、想象、思维,提出以儿童-知识-社会这三个维度去建构情境教育。李吉林认为情境教育应具备四个特点:一是形真,即情真,要求形象具有真切感;二是情切,以真切的感情,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三是意远,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四是理寓其中,要蕴含理念,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识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中学古诗词教学的探索还有很漫长的道路要走,问题还有很多,需要老师们、专家们、学者们笔耕不辍,开辟出新的教学发展之路,推动中学古诗词教学向着更好地方向发展。
  牛梦思,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学科教学硕士。
其他文献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拓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实现课外拓展对小学生的视野开拓以及思维能力培养都有积极意义,课外阅读能够更大程度上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逐步
论述文,因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而为人们所重视,也因此成为高中考多年不弃的考点.由于能力、技巧之不足,学生做论述文阅读题时往往耗时低效.要攻克这个难度较大的考点,学生必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语文学科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通过“兵教兵”、“官教兵”,达到“兵强兵”的整体提升的目的。如何提高小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  一、科学构建合作学习小组  科学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既是学生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一个学习小组应该是一个班级或集体的缩影。因此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应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
美国新媒体Quartz近日公布了一组图表,列出了过去15年来10所美国顶尖大学课堂上被教授推荐最多的作品及各自出现的次数。数据显示,柏拉图、霍布斯、马基雅维利和亚里士多德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生命是一条河.当我们发现自己正涉水过河时,殊不知我们早在许久之前便已下到河里了.
期刊
课外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有效的课外阅读教学能够对教材文本进行合理的延展与补充,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写作能力.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
在小学教育阶段,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面临着诸多挑战.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学方法的创新有利于
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常常为学生不爱写作而困惑、忧虑,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一直以来都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语文“新课标”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简而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