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校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契机,构建专业服务产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机制,实现校企、校地合作共建专业;加快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凭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凭借职业技能培训与科学研究,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通过改革,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 地方高校;专业服务;发展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05-0022-03
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要“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强调了职业教育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价值所在。近几年来,我校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契机,构建专业服务产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机制,实现校企、校地合作共建专业;加快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凭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凭借职业技能培训与科学研究,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通过改革,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 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实践探索
(一)创新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机制,实现校企、校地合作共建专业
密切校企合作,提升产教融合的深度,是地方高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专业建设与市场接轨,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为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学校从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等多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 确立了“扎根临沧,效力滇西;立足云南,辐射全国;志向东盟,胸怀全球;本土化与全球化兼容,民族性与国际性并重,具有现代性、区域性、民族性、开放性的综合应用型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确定了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2 加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建设。建立了校级和系级两个层面校企合作并行的“双轮驱动”合作体制,实现了两个层面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全面改革。学校层面,坚持“校企合作董事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并行的办学思想,拓展学校与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学校之间合作渠道,搭建学校、地方政府(园区)、行业和企业的合作交流平台,先后与正大企业集团、滇红企业集团、云南白药集团、世博集团以及在苏州、南京的世界500强的电子技术企业、云南烟草集团临沧分公司等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规划、合作治理、合作培养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系级层面,完善“专业教研室”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实现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各专业主动邀请当地与专业建设有关的部门、行业、产业相关领导、专家和成功企业家参与新增专业论证。会同行业、企业跟踪市场,适应市场,努力做到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通过新增专业论证、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实践教学实施、教师队伍建设、毕业生实习和就业等环节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日渐形成了“校校”“校企”“校政”和“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过程相整合,增强办学活力,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走出了一条“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路子。
3 探索校企、校政合作联盟教育新体系。学校一方面与凤庆滇红集团、正大集团昆明区、双江县教育局实施订单培养人才,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事业单位“三赢”。另一方面,又紧紧抓住临沧市作为“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永久举办地的机遇,与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央新影集团、市人民政府联合创办公办民助的实体学院——“亚洲微电影学院”。凭借与依靠中央新影集团、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强大的品牌力量和广泛影响力,依托学校和联合主办单位雄厚的师资优势,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并举,建设汇集人才培养、实习实训、拍摄、制作、营销策划为一体的亚洲微电影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打造校企、校政合作联盟教育体系,加快学校开放办学步伐。最后,学校结合云南航空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成都东星航空有限公司和云南华西航空旅游专修学校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办学,联合培养航空服务人员。
(二)加快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
专业建设是地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桥梁与纽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地方高校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就必须加强专业建设、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1 构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按照专业群对应产业链、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的要求,制定了“工学结合”“双证制”和“三证制”并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零距离对接,基本实现了专业教学要求与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对接。
2 构建“工学结合、分层递进”的课程体系。我们按照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递进层次,首先确定各专业的就业岗位(岗位群)及其支撑课程、实践活动和应获取的资格证书,明确核心工作岗位(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进而确定学习内容、知识与能力、考核办法等。然后按照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从初学到熟练的成长过程,由浅入深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本能力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综合技能模块、技能拓展和强化模块,把前沿的技术要点、最新的市场信息和职业岗位需求融入到教学中,将教学与生产融合,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3 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一是推行“边教边学,边学边练,边练边做”的“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二是推行师生互动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使师生互动与问题探讨有机结合,将教师授课、实践操作、探讨交流融为一体。三是倡导教室功能转变和教学环境延伸,做到“三个课堂”(理论课堂、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外实践基地)结合,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支撑作用,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着力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4 进行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确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实现考核的全面性、灵活性、针对性和导向性。
(三)凭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地方高校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不仅要抓好专业建设,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支理论基础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师德高尚、具有较强教研和科研能力的“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学校通过“引、送、带、鼓、炼、赛”等多种途径,提高学校教师的“双师素质”。“引”,加大对有企业(行业)工作经验的高素质、高职称、强岗位能力的中小学教师、行业技师或专家等的引进力度。“送”,送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企业顶岗锻炼、出国研修,提升教师专业实践技能。“带”,通过校内老教师和青年教师“一对一”传帮带和校外职业技能专家与校内实践教学教师之间“一对一”指导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和专业实践教学教师尽快成长、尽快熟知专业实践教学。“鼓”,学校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执业资格和职业资格的培训与考试,对取得“双师型”资格的教师,学校在职称评聘、评奖评优、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及科研项目的立项等方面均给予倾斜。“炼”,学校出台文件,对教师的暑期社会实践锻炼作了明确规定——副高(含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每年参加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15天;讲师每年参加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21天;助教和见习期教师每年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30天,通过社会实践锻炼提升教师的行业能力。“赛”,通过各种教学技能比赛、职业技能大赛、演讲比赛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职业技能。
(四)凭借职业技能培训与科学研究,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强烈地促进着大学使命与功能的创新,并且推动着大学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为服务好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学校依托“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育工程基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云南省出国留学预备学院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区”、“云南省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教师培训基地”、“云南省第186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临沧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临沧市体育项目裁判员培训基地”等,组织各类技能培训和考试;凭借学校专业优势,组织新农村辅导、下岗工人业务培训、农民种植养植技术培训等,提高区域从业人员能力。凭借“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临沧调研工作站、“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点一级学科调研基地”,开展佤族传统民间文化、南美乡拉祜族民间传统文化、孟定芒团构皮手工造纸、临翔区碗窑村民间传统土窑等传统文化、传统工艺项目的研究,为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凭借学校小语种专业建设和小语种专业师资团队,组建教师翻译团队,在当地重大外事活动中担任翻译,为当地“服务沿边开发开放,推窗向洋战略”提供了人才支持。
二 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成效
(一)学生职业岗位(岗位群)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大大提升
基于职业岗位(岗位群)的课程体系的设计,使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对接度进一步提高,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互相渗透,密切结合,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和实践与职业岗位(岗位群)职业能力需求进一步吻合。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学生的学习置身于“工作过程”中,使校园学习与职业岗位技能训练、职业资格证考核有机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大增且学习成效显著。目前,学校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100%,“三证书”获取率达95%以上,学生综合能力明显提升。呈现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良好态势。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大大增强,毕业生在事业单位考试、特岗考试、公务员考试等人才选拔考试中取得突出成绩,年终毕业率从2007年的87.1%提升到2013年98.6%,上升了11.5个百分点。各专业在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同时,实现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双赢。
(二)服务行业企业能力快速提升
近年来,学校协助临沧市教育局完成了临沧市“国培计划”——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中小学教师培训,共计培训约3000余人次。组织临沧市各级各类人员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公共课统一考试约12000余人次,组织秘书资格培训、鉴定,茶艺师资格培训、鉴定,导游资格培训、鉴定等4000余人次。为临沧市卫生系统组织人机对话考试服务2000余人次,为临沧市金融系统组织职业技能考试服务1000余人次。先后培训鉴定高中级茶艺师145人次,高中级评茶员45人次。培训田径、篮球、排球裁判190人,社会体育指导员95人。与临沧甘蔗综合试验站一起,在耿马县新和村开展了“保水剂与全膜覆盖在甘蔗栽培中的抗旱效果”初试培训。使甘蔗产量明显提高——旱坡地全膜区和保水区每亩产量均达到6吨以上,较对照区增产75%以上;水田全膜区和保水区的产量高达9吨以上,较对照区增产46.5%以上。
(三)专业建设成效凸显
在校企共建专业的过程中,经过一系列改革,逐步形成并树立了“校企合作共建专业,专业服务产业”的专业建设理念,使学校专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特色专业建设体系。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和应用缅甸语专业获得了中央财政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升的项目支持。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和矿物加工技术专业获得了云南省财政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升的项目支持。培育了良好的服务产业的能力。校校深度合作完成的“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项目获云南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项目课程开发、课程建设水平也不断提高。校企、校校共建的茶叶栽培技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学数学教学技能等6门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程。校企、校校合作出版了特色教材10余部,有效地促进了课程改革。
三 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反思
提高专业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是地方高校谋求发展和提升专业建设质量的根本。而高校要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仅应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走工学结合、校企深度融合的办学之路,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还应加大专业教师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培养培训力度,加大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力度,借助高校的教研服务平台,为地方提供技能支持、技术服务和决策咨询等,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撑,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最后,还应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平台,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岗位意识,还应积极开展如:团队素质训练、模拟职业面试、技术创新竞赛、创业竞赛等渗透企业文化元素的新活动,营造学技术、练技术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中接近并达到职业岗位职业素养要求。如上种种,学校正在探索与实践,与期对同类院校专业建设与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鲁岳林.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地方高校发展与转型的价
值导向与追求—以浙江省经济发展特色与高校建设为
个案[J].中国高教研究,2009(1).
[2]张雪武,方从严.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关键词] 地方高校;专业服务;发展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05-0022-03
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要“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强调了职业教育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价值所在。近几年来,我校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契机,构建专业服务产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机制,实现校企、校地合作共建专业;加快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凭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凭借职业技能培训与科学研究,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通过改革,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 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实践探索
(一)创新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机制,实现校企、校地合作共建专业
密切校企合作,提升产教融合的深度,是地方高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专业建设与市场接轨,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为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学校从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等多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 确立了“扎根临沧,效力滇西;立足云南,辐射全国;志向东盟,胸怀全球;本土化与全球化兼容,民族性与国际性并重,具有现代性、区域性、民族性、开放性的综合应用型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确定了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2 加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建设。建立了校级和系级两个层面校企合作并行的“双轮驱动”合作体制,实现了两个层面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全面改革。学校层面,坚持“校企合作董事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并行的办学思想,拓展学校与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学校之间合作渠道,搭建学校、地方政府(园区)、行业和企业的合作交流平台,先后与正大企业集团、滇红企业集团、云南白药集团、世博集团以及在苏州、南京的世界500强的电子技术企业、云南烟草集团临沧分公司等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规划、合作治理、合作培养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系级层面,完善“专业教研室”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实现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各专业主动邀请当地与专业建设有关的部门、行业、产业相关领导、专家和成功企业家参与新增专业论证。会同行业、企业跟踪市场,适应市场,努力做到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通过新增专业论证、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实践教学实施、教师队伍建设、毕业生实习和就业等环节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日渐形成了“校校”“校企”“校政”和“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过程相整合,增强办学活力,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走出了一条“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路子。
3 探索校企、校政合作联盟教育新体系。学校一方面与凤庆滇红集团、正大集团昆明区、双江县教育局实施订单培养人才,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事业单位“三赢”。另一方面,又紧紧抓住临沧市作为“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永久举办地的机遇,与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央新影集团、市人民政府联合创办公办民助的实体学院——“亚洲微电影学院”。凭借与依靠中央新影集团、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强大的品牌力量和广泛影响力,依托学校和联合主办单位雄厚的师资优势,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并举,建设汇集人才培养、实习实训、拍摄、制作、营销策划为一体的亚洲微电影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打造校企、校政合作联盟教育体系,加快学校开放办学步伐。最后,学校结合云南航空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成都东星航空有限公司和云南华西航空旅游专修学校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办学,联合培养航空服务人员。
(二)加快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
专业建设是地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桥梁与纽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地方高校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就必须加强专业建设、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1 构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按照专业群对应产业链、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的要求,制定了“工学结合”“双证制”和“三证制”并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零距离对接,基本实现了专业教学要求与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对接。
2 构建“工学结合、分层递进”的课程体系。我们按照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递进层次,首先确定各专业的就业岗位(岗位群)及其支撑课程、实践活动和应获取的资格证书,明确核心工作岗位(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进而确定学习内容、知识与能力、考核办法等。然后按照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从初学到熟练的成长过程,由浅入深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本能力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综合技能模块、技能拓展和强化模块,把前沿的技术要点、最新的市场信息和职业岗位需求融入到教学中,将教学与生产融合,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3 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一是推行“边教边学,边学边练,边练边做”的“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二是推行师生互动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使师生互动与问题探讨有机结合,将教师授课、实践操作、探讨交流融为一体。三是倡导教室功能转变和教学环境延伸,做到“三个课堂”(理论课堂、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外实践基地)结合,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支撑作用,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着力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4 进行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确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实现考核的全面性、灵活性、针对性和导向性。
(三)凭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地方高校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不仅要抓好专业建设,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支理论基础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师德高尚、具有较强教研和科研能力的“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学校通过“引、送、带、鼓、炼、赛”等多种途径,提高学校教师的“双师素质”。“引”,加大对有企业(行业)工作经验的高素质、高职称、强岗位能力的中小学教师、行业技师或专家等的引进力度。“送”,送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企业顶岗锻炼、出国研修,提升教师专业实践技能。“带”,通过校内老教师和青年教师“一对一”传帮带和校外职业技能专家与校内实践教学教师之间“一对一”指导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和专业实践教学教师尽快成长、尽快熟知专业实践教学。“鼓”,学校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执业资格和职业资格的培训与考试,对取得“双师型”资格的教师,学校在职称评聘、评奖评优、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及科研项目的立项等方面均给予倾斜。“炼”,学校出台文件,对教师的暑期社会实践锻炼作了明确规定——副高(含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每年参加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15天;讲师每年参加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21天;助教和见习期教师每年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30天,通过社会实践锻炼提升教师的行业能力。“赛”,通过各种教学技能比赛、职业技能大赛、演讲比赛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职业技能。
(四)凭借职业技能培训与科学研究,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强烈地促进着大学使命与功能的创新,并且推动着大学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为服务好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学校依托“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育工程基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云南省出国留学预备学院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区”、“云南省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教师培训基地”、“云南省第186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临沧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临沧市体育项目裁判员培训基地”等,组织各类技能培训和考试;凭借学校专业优势,组织新农村辅导、下岗工人业务培训、农民种植养植技术培训等,提高区域从业人员能力。凭借“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临沧调研工作站、“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点一级学科调研基地”,开展佤族传统民间文化、南美乡拉祜族民间传统文化、孟定芒团构皮手工造纸、临翔区碗窑村民间传统土窑等传统文化、传统工艺项目的研究,为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凭借学校小语种专业建设和小语种专业师资团队,组建教师翻译团队,在当地重大外事活动中担任翻译,为当地“服务沿边开发开放,推窗向洋战略”提供了人才支持。
二 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成效
(一)学生职业岗位(岗位群)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大大提升
基于职业岗位(岗位群)的课程体系的设计,使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对接度进一步提高,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互相渗透,密切结合,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和实践与职业岗位(岗位群)职业能力需求进一步吻合。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学生的学习置身于“工作过程”中,使校园学习与职业岗位技能训练、职业资格证考核有机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大增且学习成效显著。目前,学校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100%,“三证书”获取率达95%以上,学生综合能力明显提升。呈现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良好态势。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大大增强,毕业生在事业单位考试、特岗考试、公务员考试等人才选拔考试中取得突出成绩,年终毕业率从2007年的87.1%提升到2013年98.6%,上升了11.5个百分点。各专业在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同时,实现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双赢。
(二)服务行业企业能力快速提升
近年来,学校协助临沧市教育局完成了临沧市“国培计划”——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中小学教师培训,共计培训约3000余人次。组织临沧市各级各类人员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公共课统一考试约12000余人次,组织秘书资格培训、鉴定,茶艺师资格培训、鉴定,导游资格培训、鉴定等4000余人次。为临沧市卫生系统组织人机对话考试服务2000余人次,为临沧市金融系统组织职业技能考试服务1000余人次。先后培训鉴定高中级茶艺师145人次,高中级评茶员45人次。培训田径、篮球、排球裁判190人,社会体育指导员95人。与临沧甘蔗综合试验站一起,在耿马县新和村开展了“保水剂与全膜覆盖在甘蔗栽培中的抗旱效果”初试培训。使甘蔗产量明显提高——旱坡地全膜区和保水区每亩产量均达到6吨以上,较对照区增产75%以上;水田全膜区和保水区的产量高达9吨以上,较对照区增产46.5%以上。
(三)专业建设成效凸显
在校企共建专业的过程中,经过一系列改革,逐步形成并树立了“校企合作共建专业,专业服务产业”的专业建设理念,使学校专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特色专业建设体系。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和应用缅甸语专业获得了中央财政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升的项目支持。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和矿物加工技术专业获得了云南省财政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升的项目支持。培育了良好的服务产业的能力。校校深度合作完成的“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项目获云南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项目课程开发、课程建设水平也不断提高。校企、校校共建的茶叶栽培技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学数学教学技能等6门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程。校企、校校合作出版了特色教材10余部,有效地促进了课程改革。
三 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反思
提高专业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是地方高校谋求发展和提升专业建设质量的根本。而高校要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仅应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走工学结合、校企深度融合的办学之路,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还应加大专业教师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培养培训力度,加大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力度,借助高校的教研服务平台,为地方提供技能支持、技术服务和决策咨询等,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撑,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最后,还应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平台,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岗位意识,还应积极开展如:团队素质训练、模拟职业面试、技术创新竞赛、创业竞赛等渗透企业文化元素的新活动,营造学技术、练技术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中接近并达到职业岗位职业素养要求。如上种种,学校正在探索与实践,与期对同类院校专业建设与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鲁岳林.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地方高校发展与转型的价
值导向与追求—以浙江省经济发展特色与高校建设为
个案[J].中国高教研究,2009(1).
[2]张雪武,方从严.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