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彗星作为太阳系的一种特殊天体,当前已经发现1700多颗。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观测彗星的国家之一,彗星记录可追溯到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卜辞,同时中国也保存了世界上最系统的古代彗星观测记录,对彗星按照结构和特点进行了细致的命名和分类,对现代天文学仍然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字:彗星,中国古代天文学,马王堆帛书
中图分类号:P1-09;H0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8.05.014
Abstract: As a peculiar object in the solar system, more than 1700 comets have been found, and China is one of the earliest countries to observe comets in the world. The earliest comet records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oracles of the Shang Dynasty. At the same time, China has also preserved the most complete and systematic observation record of comets in the world. The detailed naming and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still have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for modern astronomy.
Keywords: comet, ancient Chinese astronomy, Mawangdui Silk Texts
彗星(comet)指当靠近太阳时能够较长时间大量挥发气体和尘埃的一种小天体,由于其独特的云雾状外貌,用肉眼也可以观测,所以在科技尚处于萌芽阶段的上古时代,彗星就已经被先民所认知。
中国是世界上对彗星记载最早也最完整的国家,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彗”字出现。《说文解字》中关于“彗”字的解释是“掃竹也”[1],就是竹帚。1934年唐兰在北京大学的讲义《殷虚文字记》中罗列了疑似“彗”的15个不同字形和15条卜辞,依此做出了“彗为埽竹,古之通诂”的定论[2]。彗星在民间也一直有“扫帚星”的俗称,可见古人对彗星最早的认知就是基于它的外形特点。扫帚是作除尘清扫之用的,基于中国自古以来的天人感应传统,彗星被认为有除旧立新的含义。《黄帝占》云:“彗星者,所以除旧布新,扫灭凶秽,其象若竹彗树木枝条。”而扫帚在清扫的同时又难免接触秽物,加上彗星周期难以捉摸,神出鬼没,所以彗星也被认为会带来灾异。
《淮南子·兵略训》记载:“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至记而水,至共头而坠,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3]据此,武王伐纣恰逢彗星出现。而正史中对彗星最早且明确的记载出现于《春秋》:“秋七月,有星孛于北斗。”此条记载发生在鲁文公十四年,即公元前613年。《春秋·公羊传》解释:“孛星何?彗星也。”[4]这条关于彗星的记录不仅有明确的时间,也给出了彗星在天空中的方位。这里的星孛经当代天文学家考证,就是在1762年由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所发现的哈雷彗星。哈雷彗星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有记录的周期性彗星,除了在古代中国,公元前174年的古巴比伦黏土板和《圣经·新约》都对这颗亮度最高的短周期彗星的出现进行了记录。根据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中的统计,中国正史中对这颗彗星的记载共有41次,几乎涵盖了这颗彗星2000多年来的每一次周期性回归[5]。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者将彗星分为不同的种类,如《开元占经》:“凡彗星有四名:一名孛星,二名拂星,三名扫星,四名彗星,其形状不同。”[6]
孛星又稱星孛,《开元占经》引《汉书》文颖注:“孛芒短,其光四处,蓬蓬孛孛也。” [7] “黄帝占曰:‘长可二,三尺,其炎如气,黄白孛孛然,名孛星。’”当代天文学将彗星分为彗核、彗发和彗尾三部分,孛星就是彗尾较短的反尾状和短尾状的彗星。
拂星是彗核光芒分散、彗尾较长的彗星,“长可一丈,其炎头散下垂,状如毛” [6]。而同样见于古文献记载的“长星”和“笔星”也具有类似的特点。
扫星则是“可二丈至三丈,形如竹木枝条” [6]。“彗,扫同形,长短有差,殃灾如一。” [6]即民间普遍认为是“晦气”象征的“扫把星”。
彗星的彗核和彗发被合成为彗头,苏联天文学家奥尔洛夫在将彗头分为N、C、E三类:N类彗星由于没有彗发,所以肉眼几乎只可以看到长长的彗尾,“长可终天”的“长星”正符合这一特征;而C类彗星彗头成球形,气体较少,“扫星”“孛星”都符合这一特征;E类彗星彗头气体较为丰富,彗发亮度很高,彗头整体呈锚状,远观如同拂尘,与记载中“拂星”的形状相符合。可见在2000多年前,中国先民已经将彗星分类,并且对彗星的结构已经有了明确的认知。
在1976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汉代帛书上有29幅彗星图,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已知的关于彗星最早的著作。其中彗星的名称更是有18种之多,分别是:赤灌、白灌、天箾、毚、彗星、蒲彗、秆彗、帚彗、厉彗、竹彗、蒿彗、苫彗、苫发彗、葚星、蘠星、抐星、蚩尤旗、翟星。从字面意义就可以看出,马王堆帛书对彗星的命名大多与竹木有关。
赤灌、白灌的形状较为类似。灌有灌木的含义,而灌木是矮小丛生的树木,被采集后捆扎可以制成扫帚,而丛生的灌木也可以被认为是比拟彗星的多条彗尾,故称作“灌”。而“赤”和“白”则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彗星出现时颜色的认知。《晋书·天文志》指出“五色之彗,各有长短,曲折应象”,并引《河图》中将彗星按照颜色分为苍彗、赤彗、黄彗、白彗、黑彗,分别对应岁星(木星)、荧惑(火星)、填星(土星)、太白(金星)、辰星(水星)。彗星有五色,暗合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之说,认为彗星是“五星之精”聚散而成的。实际上史书中的彗星几乎只有白色和赤色,根据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中《中国古彗星表》的记载,涉及白色的有“色白”(汉宣帝地节元年六月)、“色青白”(汉元帝初元元年五月)、“色苍白”(后汉安帝永初四年六月甲子)、“升白气”(后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闰三月甲午)、“色正白”(刘宋孝武帝大明八年十一月)、“色黄白”(后汉桓帝建和元年八月乙丑);而红色的记载则相对较少,只有“赤色”(后汉灵帝光和元年八月)、“黄赤色”(刘宋文帝元嘉十四年正月壬午)。“赤灌”和“白灌”的命名既借鉴了外形,也考虑了颜色,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彗星细致入微的观察。 天箾的“箾”字有说是虞舜时期舞蹈时拿在手中的竹竿,有“箾韶”的说法。《说文解字注》记载:“箾不知何等器。岂以竿舞於?”又记载同“箫”字。箫是古代常见的一种竹制乐器。无论是竹竿还是乐器,都有外形笔直的特点,而从图上也可以看出“天箾”的特点是只有一条笔直的彗尾,古人依据这一特点命名为“箾”,又因为彗星在天上,所以称为“天箾”。
蒲彗、秆彗、帚彗、竹彗、蒿彗、苫彗、苫发彗都是具有圆形的彗头和多条彗尾,命名方式也都与可制成扫帚的竹草有关,“蒲”是可编成席子的水草,“秆”是庄稼的茎,“蒿”是有香味的草本植物,“苫”的本义是覆盖,进而指代覆盖用的草垫子,都符合《说文解字》中对“彗”字“扫竹也”的释义。可见在汉代人的认知中,彗星和竹草一类的植物关系十分紧密。
蚩尤旗从图中可以看出是彗尾弯曲的一类特殊的彗星。《晋书·天文志》中认为“类彗而后曲”“其色黄上白下”,相传蚩尤在被黄帝诛杀之后埋葬于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当地百姓每年十月祭祀蚩尤。这类彗星十分少见,《吕氏春秋·明理》中“有其状若众植华以长”的描述还是和植物有关,但由于外形奇特故借用了蚩尤的名号。
毚、抐星是典型的锚形彗头,毚又称作“天欃”或“欃枪”,亦是古代对彗星的别称。《尔雅·释天》记载:“彗星为欃枪。”[8]欃枪较多出现在文学作品中,通常代表不祥的预兆,例如张衡的《东京赋》中的“欃枪旬始,群凶靡余”[9],就以彗星代表邪恶势力。彗星的出现通常是战争、灾难,甚至是君王失德、改朝換代的征兆。如刘向《洪范传》所言:“彗星者,天所以去无道而建有德也。”《管子》更是论断:“国有彗星,必有流血。”
从上可见,中国古代的天文学观测十分重视对于彗星的记录,不仅观察到了彗星的种种特征,甚至还对其出现的方位、时间和运行轨迹都有明确的记录,但目的并不是科学研究,而是维护王朝统治。中国古代天文学具有很强的占星学性质,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同时受天人合一文化的影响,天象变化被视作人间事的征兆和映射。而彗星可谓神出鬼没,古代的天文学水平很难计算出彗星的回归周期,所以汉人就有“彗星,极异也”的说法,这就导致彗星一旦出现就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解读,从而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记载,为当代天文学计算彗星周期提供了切实的佐证。
注释
① 图片选自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第三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1148页,图182。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64.
[2] 徐振韬.殷商彗星记事考[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3(3):235-239.
[3] 刘安.淮南子[M].陈广忠,注. 北京:中华书局,2012.868.
[4] 公羊高.春秋公羊传注疏[M].何修,解诂;徐彦,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527.
[5] 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6] 瞿昙悉达.开元占经[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879-885.
[7] 班固.汉书:卷四,卷二十七[M]. 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122,1517.
[8] 尔雅[M].管锡华,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2014.407.
[9] 全汉赋校注[M].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678.
关键字:彗星,中国古代天文学,马王堆帛书
中图分类号:P1-09;H0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8.05.014
Abstract: As a peculiar object in the solar system, more than 1700 comets have been found, and China is one of the earliest countries to observe comets in the world. The earliest comet records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oracles of the Shang Dynasty. At the same time, China has also preserved the most complete and systematic observation record of comets in the world. The detailed naming and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still have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for modern astronomy.
Keywords: comet, ancient Chinese astronomy, Mawangdui Silk Texts
彗星(comet)指当靠近太阳时能够较长时间大量挥发气体和尘埃的一种小天体,由于其独特的云雾状外貌,用肉眼也可以观测,所以在科技尚处于萌芽阶段的上古时代,彗星就已经被先民所认知。
中国是世界上对彗星记载最早也最完整的国家,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彗”字出现。《说文解字》中关于“彗”字的解释是“掃竹也”[1],就是竹帚。1934年唐兰在北京大学的讲义《殷虚文字记》中罗列了疑似“彗”的15个不同字形和15条卜辞,依此做出了“彗为埽竹,古之通诂”的定论[2]。彗星在民间也一直有“扫帚星”的俗称,可见古人对彗星最早的认知就是基于它的外形特点。扫帚是作除尘清扫之用的,基于中国自古以来的天人感应传统,彗星被认为有除旧立新的含义。《黄帝占》云:“彗星者,所以除旧布新,扫灭凶秽,其象若竹彗树木枝条。”而扫帚在清扫的同时又难免接触秽物,加上彗星周期难以捉摸,神出鬼没,所以彗星也被认为会带来灾异。
《淮南子·兵略训》记载:“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至记而水,至共头而坠,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3]据此,武王伐纣恰逢彗星出现。而正史中对彗星最早且明确的记载出现于《春秋》:“秋七月,有星孛于北斗。”此条记载发生在鲁文公十四年,即公元前613年。《春秋·公羊传》解释:“孛星何?彗星也。”[4]这条关于彗星的记录不仅有明确的时间,也给出了彗星在天空中的方位。这里的星孛经当代天文学家考证,就是在1762年由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所发现的哈雷彗星。哈雷彗星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有记录的周期性彗星,除了在古代中国,公元前174年的古巴比伦黏土板和《圣经·新约》都对这颗亮度最高的短周期彗星的出现进行了记录。根据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中的统计,中国正史中对这颗彗星的记载共有41次,几乎涵盖了这颗彗星2000多年来的每一次周期性回归[5]。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者将彗星分为不同的种类,如《开元占经》:“凡彗星有四名:一名孛星,二名拂星,三名扫星,四名彗星,其形状不同。”[6]
孛星又稱星孛,《开元占经》引《汉书》文颖注:“孛芒短,其光四处,蓬蓬孛孛也。” [7] “黄帝占曰:‘长可二,三尺,其炎如气,黄白孛孛然,名孛星。’”当代天文学将彗星分为彗核、彗发和彗尾三部分,孛星就是彗尾较短的反尾状和短尾状的彗星。
拂星是彗核光芒分散、彗尾较长的彗星,“长可一丈,其炎头散下垂,状如毛” [6]。而同样见于古文献记载的“长星”和“笔星”也具有类似的特点。
扫星则是“可二丈至三丈,形如竹木枝条” [6]。“彗,扫同形,长短有差,殃灾如一。” [6]即民间普遍认为是“晦气”象征的“扫把星”。
彗星的彗核和彗发被合成为彗头,苏联天文学家奥尔洛夫在将彗头分为N、C、E三类:N类彗星由于没有彗发,所以肉眼几乎只可以看到长长的彗尾,“长可终天”的“长星”正符合这一特征;而C类彗星彗头成球形,气体较少,“扫星”“孛星”都符合这一特征;E类彗星彗头气体较为丰富,彗发亮度很高,彗头整体呈锚状,远观如同拂尘,与记载中“拂星”的形状相符合。可见在2000多年前,中国先民已经将彗星分类,并且对彗星的结构已经有了明确的认知。
在1976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汉代帛书上有29幅彗星图,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已知的关于彗星最早的著作。其中彗星的名称更是有18种之多,分别是:赤灌、白灌、天箾、毚、彗星、蒲彗、秆彗、帚彗、厉彗、竹彗、蒿彗、苫彗、苫发彗、葚星、蘠星、抐星、蚩尤旗、翟星。从字面意义就可以看出,马王堆帛书对彗星的命名大多与竹木有关。
赤灌、白灌的形状较为类似。灌有灌木的含义,而灌木是矮小丛生的树木,被采集后捆扎可以制成扫帚,而丛生的灌木也可以被认为是比拟彗星的多条彗尾,故称作“灌”。而“赤”和“白”则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彗星出现时颜色的认知。《晋书·天文志》指出“五色之彗,各有长短,曲折应象”,并引《河图》中将彗星按照颜色分为苍彗、赤彗、黄彗、白彗、黑彗,分别对应岁星(木星)、荧惑(火星)、填星(土星)、太白(金星)、辰星(水星)。彗星有五色,暗合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之说,认为彗星是“五星之精”聚散而成的。实际上史书中的彗星几乎只有白色和赤色,根据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中《中国古彗星表》的记载,涉及白色的有“色白”(汉宣帝地节元年六月)、“色青白”(汉元帝初元元年五月)、“色苍白”(后汉安帝永初四年六月甲子)、“升白气”(后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闰三月甲午)、“色正白”(刘宋孝武帝大明八年十一月)、“色黄白”(后汉桓帝建和元年八月乙丑);而红色的记载则相对较少,只有“赤色”(后汉灵帝光和元年八月)、“黄赤色”(刘宋文帝元嘉十四年正月壬午)。“赤灌”和“白灌”的命名既借鉴了外形,也考虑了颜色,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彗星细致入微的观察。 天箾的“箾”字有说是虞舜时期舞蹈时拿在手中的竹竿,有“箾韶”的说法。《说文解字注》记载:“箾不知何等器。岂以竿舞於?”又记载同“箫”字。箫是古代常见的一种竹制乐器。无论是竹竿还是乐器,都有外形笔直的特点,而从图上也可以看出“天箾”的特点是只有一条笔直的彗尾,古人依据这一特点命名为“箾”,又因为彗星在天上,所以称为“天箾”。
蒲彗、秆彗、帚彗、竹彗、蒿彗、苫彗、苫发彗都是具有圆形的彗头和多条彗尾,命名方式也都与可制成扫帚的竹草有关,“蒲”是可编成席子的水草,“秆”是庄稼的茎,“蒿”是有香味的草本植物,“苫”的本义是覆盖,进而指代覆盖用的草垫子,都符合《说文解字》中对“彗”字“扫竹也”的释义。可见在汉代人的认知中,彗星和竹草一类的植物关系十分紧密。
蚩尤旗从图中可以看出是彗尾弯曲的一类特殊的彗星。《晋书·天文志》中认为“类彗而后曲”“其色黄上白下”,相传蚩尤在被黄帝诛杀之后埋葬于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当地百姓每年十月祭祀蚩尤。这类彗星十分少见,《吕氏春秋·明理》中“有其状若众植华以长”的描述还是和植物有关,但由于外形奇特故借用了蚩尤的名号。
毚、抐星是典型的锚形彗头,毚又称作“天欃”或“欃枪”,亦是古代对彗星的别称。《尔雅·释天》记载:“彗星为欃枪。”[8]欃枪较多出现在文学作品中,通常代表不祥的预兆,例如张衡的《东京赋》中的“欃枪旬始,群凶靡余”[9],就以彗星代表邪恶势力。彗星的出现通常是战争、灾难,甚至是君王失德、改朝換代的征兆。如刘向《洪范传》所言:“彗星者,天所以去无道而建有德也。”《管子》更是论断:“国有彗星,必有流血。”
从上可见,中国古代的天文学观测十分重视对于彗星的记录,不仅观察到了彗星的种种特征,甚至还对其出现的方位、时间和运行轨迹都有明确的记录,但目的并不是科学研究,而是维护王朝统治。中国古代天文学具有很强的占星学性质,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同时受天人合一文化的影响,天象变化被视作人间事的征兆和映射。而彗星可谓神出鬼没,古代的天文学水平很难计算出彗星的回归周期,所以汉人就有“彗星,极异也”的说法,这就导致彗星一旦出现就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解读,从而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记载,为当代天文学计算彗星周期提供了切实的佐证。
注释
① 图片选自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第三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1148页,图182。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64.
[2] 徐振韬.殷商彗星记事考[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3(3):235-239.
[3] 刘安.淮南子[M].陈广忠,注. 北京:中华书局,2012.868.
[4] 公羊高.春秋公羊传注疏[M].何修,解诂;徐彦,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527.
[5] 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6] 瞿昙悉达.开元占经[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879-885.
[7] 班固.汉书:卷四,卷二十七[M]. 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122,1517.
[8] 尔雅[M].管锡华,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2014.407.
[9] 全汉赋校注[M].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