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ea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度是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制度的层次和结构也逐渐更为多元和复杂:“种种社会制度的连续性把现在、未来与过去联结在了一起。现在和未来的选择是由过去所型塑的,并且只有在制度演化的历史话语中,才能理解过去。”正如诺思所言,“制度变迁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
  在近代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原有的制度已经无法应对波谲云诡的时局,于是只能走上“新陈代谢”之路。晚清幕府制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不断发展完善并且最终影响深远。李志茗研究员新近出版的《晚清幕府:变动社会中的非正式制度》(以下简称《晚清幕府》)一书,运用制度史的相关研究方法,将晚清幕府置于时代大背景下,研究了其渊源流变和建构发展的过程,并对其与近代中国逐步转型的关系做了多层次的考察。

“晚清幕府”的“名实问题”


  晚清时期朝纲日陵、国隙屡启,正如该书的标题所说,晚清幕府乃是“变动社会中的非正式制度”。那么,既然是“非正式制度”,相对于“正式制度”,自然就具有含混性和不确定性,这就致使在长期的历史书写中,“已有研究对晚清幕府的概念与内涵未能达成基本共识,往往自言自语,各说各话;相互矛盾不说,还造成反复研究等问题,不利于晚清幕府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提升”。十多年前,作者的博士论文《晚清幕府研究——以陶、曾、李、袁幕府为例》曾以《晚清四大幕府》之名出版。在该书中,作者指出中国的幕府制度具有传统幕府、明清幕府、晚清幕府和民国幕府这四种形态。其中,“晚清幕府”这一概念由作者首次提出并予以界定。他认为晚清幕府“以地方大员尤其是督抚的幕府为载体,是在嘉庆、道光年间清王朝陷入内外交困的窘境中产生的”,具有来源广泛、政府化、职官化和利益集团化等特征。该书出版后,有一些学者较为认同“晚清幕府”这一概念,但也有一部分学者对“晚清幕府”一词望文生义,依然将其理解为“晚清时期的幕府”,还有一些学者并不接受“晚清幕府”及其相关概念,对晚清幕府的时间上限始于陶澍幕府以及幕府的相关职能提出质疑。对此,作者在《晚清幕府》这本新作中再次予以细致回应并做了进一步的解说。
  在作者看来,晚清时期的幕府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形态。除始于嘉、道年间的地方领兵大员与督、抚的幕府为晚清幕府外,其余均可认为是明清幕府。和早期或者同时代的明清幕府相比,晚清幕府主要有这几个特点:其一,幕僚来源广泛,所受限制较少,可叙功升职;其二,除行政性事物外,还承担决策、谋划等重大的政务性事务;其三,幕僚承担国家要务,官幕关系也发生了逆转。而以上这些变化大多始于陶澍幕府。因而作者坚持认为鸦片战争前的陶澍幕府就已经开创了晚清幕府之先声,并且晚清幕府和明清幕府不同,是一种独立的幕府形态。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没有对晚清幕府源流的梳理和考察,以及对晚清幕府这一形态的准确定位,则难免看朱成碧,以至名实相怨了。要言之,书中对“晚清幕府”这一“名实问题”所进行的深入细致的阐释,可谓先河后海、“必也正名”。

宏观着眼与微观入手


  “治史不宜归纳,而要贯通。”全书的导言部分对晚清幕府的相关研究做了较为细致的学术史梳理,指出虽然现今晚清幕府的研究成果已经较为丰硕,但大多是以个案分析和微观研究为主,缺乏宏观整体的通贯研究,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上文所言该书的姊妹篇《晚清四大幕府》也是主要集中于对陶澍、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幕府这四大幕府进行个案分析。而该书则从宏观着眼,一方面把晚清幕府放在中国幕府制度的发展史中加以考察,另一方面则与近代中国的社会历史背景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该书还从微观入手,无幽不烛,以“解剖麻雀”式的方法,通过剖析不同地方大员幕府的具体运作情况,试图从中找出共性,提炼出晚清幕府的制度形态。比如全书的前两章就对晚清幕府的渊源流变、生成演进做了细致的考察,中间三章分门别类地考察了陶澍、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的幕府方方面面的事迹,最后一章则以左宗棠的幕僚生涯为中心,对其进行再研究,以点见面,就“晚清幕府出名臣”这一特殊的历史现象作出了自己的解读。尽管晚清时期天崩地解,制度新陈代谢的速率较快,但是“变迁在边际上可能宛如冰川移动般缓慢,以至于我们须以历史学家的眼光观察问题,方能察觉”。确实可以说,该书是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以一个出色的历史学家的眼光,通过考察晚清幕府的渊源流变、演进过程,剖析出晚清幕府对晚清政局乃至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所产生的影响,做到了在整体之下探寻个别的普遍联系,并可由此深化晚清幕府研究,为晚清史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切入点。
  陈旭麓先生曾指出:“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是研究历史和一切事物的方法。”历史学作为一门整体性的学问,应在全面观照之下研究具体。制度史研究更是如此。毕竟,制度的建构、发展和完善非一日之功,乃是长期博弈的结果。“任何一种制度的出现并非刻意为之,也非一蹴而就,而是积之以渐,逐步形成完善的”,作者的这一观点非常精当,也切合钱穆先生对政治制度的看法。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写出的《晚清幕府》一书,正是一部通贯整体的研究佳作,可谓二十年磨一剑,较“昨日之我”更上一层楼。

“纵横交错”的写法


  如前所述,晚清幕府的研究成果多以代表性人物的幕府研究为主,缺乏系统的学术专著。特别是有许多重要问题尚缺少梳理和考察,诸如晚清幕府的渊源流变、发展脉络、时代特点等比较宏观的问题即是如此。鉴于此种情形,作者采用了纵横交错的写法来反映该书的主题。第一章《传统与现代之间——晚清幕府制度的渊源流变》和第二章《晚清幕府的生成及演进过程》,即以时间发展为序,从纵向的方面勾勒出晚清幕府的源流变化、历史背景、发展线索等。作者认为在近代大变局之际,“先是陶澍创立晚清幕府这种形式,经左宗棠再建构和诠释幕僚这个古已有之的角色,为之注入新的内容,再由曾国藩集大成予以呈现确立,而后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等不断发扬光大,使之臻于完善”。这就对晚清幕府的完整面貌有一宏观的呈现。以下三章则阐述横向方面的问题,即分别论述晚清幕府与变法自强、军事变革以及文化秩序重建等互动关系,涉及晚清幕府与改革传统弊政、早期现代化、军事变革、恢复与重建文化秩序等多方面的问题。作者试图通过截取晚清幕府发展过程中的几个横断面来研究,揭示其内在变化规律、时代特点,以便准确地认识它的历史定位与历史价值。
  其实,早在百年前,刘咸炘就对史书的体裁发表过类似的看法:“一代有一代之时风,一方有一方之土俗,一纵一横,各具面目。”他认为历史应有“察势观风”之用,而能捕捉“风”的史体要能兼顾“上下”和“左右”。不过,刘氏主要看重的是方志的作用,该书则集中于研究某一时段的某一制度,二者有相似之点也有不同之处。而《晚清幕府》一书通过这种纵横交错的写法,既可以从纵向清晰地勾勒出晚清幕府的源流和发展脉络,又可以从横向透视出晚清幕府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既富有新意,又做到了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总而言之,“将制度分析清楚而直接地融入经济史以及一般历史的书写(以及因而改变的阅读)之中,会产生些什么不同呢?书写历史,就是将随时光流转的人类状况的某些方面構建成一个连贯的故事。这种构建只存在于人类的心智(human mind)之中。我们不重建过去,我们只是构建一个关于过去的故事。然而,一部好的历史,其故事就必须能给出一个一致的、合乎逻辑的解释,并且还应能谨守已有的证据与理论。对上面这个问题的一个简短回答便是:制度与历史的结合,比之其他方式,将能使我们讲出一个更好的故事”。将制度分析融入历史的书写之中,透过制度变迁来理解历史变迁,该书确实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其他文献
晚清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列强环伺,朝廷腐败,风雨飘摇,舆论哗然,社会处于转型期,呈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各派虽然政治主张不一,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已成有识之士共识。张謇作为站在历史潮头的人物,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实业与教育叠相为用的思想,“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实业之所至,即教育之所至”。正如《私立敬儒高等小学校歌》所唱的那样:“私资创造,实业襄持,教育斯能宏。”张謇办工厂
一、儿童的发现  人文主义兴起,以卢梭为代表的思想先驱提出要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从而逐渐开始了儿童的发现。儿童这个群体从缩小的大人到拥有独立人格、独立审美趣味的群体的重新定义,也就直接引发了为儿童专门产生的读物、专门创作的儿童文学的出现。法国作家保罗·阿扎尔写的《书,成人与儿童》一书,就生动地描述了这一过程。开始儿童们是被压迫的,也没有独立的读物。法国作家佩罗因为创作《鹅妈妈的故
读罢手头这部取名为《纸上论政》的书稿,我感到非常高兴,作者张萱是我曾经指导过的一位博士生,在攻博期间,她勇于质疑、勤于思考的学术旨趣与好学上进、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今这部由她的博士论文修订完善而成的书稿,即将以专著的形式付梓面世,自然值得我为她庆贺!  该书稿所研究的是当代中国时政期刊的话语表达,这是一个重要且富有新意的选题。众所周知,时政期刊是新闻传播体系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一  《聊斋》五百篇,有几篇是写武艺的,很是好看。  《武技》篇说的是,有一个名唤李超、字魁五的山东人,豪爽好施,曾接待了一位托钵僧人,“饱啖之”。僧人很感激,说自己出自少林,有薄技相授。李超很开心,旦夕从学三个月,“艺颇精,意甚得”。  僧人问:“武艺有进步吗?”  李超答:“进步很大,老师会的,我都学会了。”  僧人笑着让李超试武艺。李超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交叉而立,很是
一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兴起使全球读者都被那块神奇的大陆吸引。在胡安·鲁尔福笔下,活人与死人能无阻碍地交流说话,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更是充满无数光怪陆离的现象,譬如阿卡迪奥用两块磁铁能挖掘出一副十五世纪的盔甲,奥雷良诺上校一遍遍制作的小金鱼能够化掉,雷薇卡死后能当众升天,空气中满是飞蚁,一场雨可以连续下四年十一个月零二天……像是要给马尔克斯提供证据,聂鲁达也在他的自传中
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以来,在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已经发展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上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这个年轻的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同时,还不断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以此吸引更多的外资、人才和技术。新加坡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多年来实施的国家品牌战略密不可分。许木松先生曾在二十年的时间里亲自参与了这项工作。在《国家营销:新加坡国家品牌之道》一书中,他全面回顾、梳理了该国实施国家品牌战略的历程以及今后
现代著名作家曹聚仁,对于兰溪乡贤、清代戏剧大师李渔情有独钟,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李渔情结。  浙东兰溪以才子多而闻名于世。兰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唐有舒元舆、贯休,宋有范浚、金履祥,元有柳贯、吴师道,明有胡应麟、章懋,清有李渔,现代则有曹聚仁,当代则有柳村、方增先等,举不胜举,不一而足。  但就才情而论,李渔堪称天下“第一才子”,后起之秀的曹聚仁,亦算当代绝世才子,其才情与著作堪与李渔比肩!曹聚仁著
一  1986年,我妹妹王红舒(小说《杨沫初恋》的作者,中国作协会员)在香河县政协工作,负责文史资料编辑,知道作家杨沫曾在当地当过教师,于是到北京采访了她,两次深情的谈话足有十几个小时,红舒非常认真地做记录,并且录了十几盘录音带。  后来,红舒又两次访问张中行,张中行没有杨沫热情,但诚恳、平易,毫无架子并透露出深深的思乡情绪。其时,张先生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做编审,我当时在县政府工作,县长侯国强是大学
郭沫若激赞“红薯之父”  豫剧《七品芝麻官》》里有这样一句经典唱词:“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实际上,这出戏说的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事,比红薯引入中国的年代早了至少好几十年,辞官者即使回家也是卖不成红薯的。要知道,如果没有福州人陈振龙(约1543—1619年),可能谁也卖不成红薯——中国文联原主席郭沫若先生对此就深有感触。  郭先生曾有一首《满江红》的大作,就是“为红苕传入中国三百七十年而作
读小说《红高粱家族》,人们知道了曹梦九。但是,有些人会以为这仅仅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形象而忽略他。其实,历史上确有其人。去年10月,随着电视剧《红高粱》的播出,其中个性鲜明的县长朱豪三让观众爱恨交加,随即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人物。事实上,朱豪三的人物原型就是民国时期高密县县长曹梦九。  据民国版《高密县志》记载,曹梦九是“河北天津”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九月”任高密县县长,到19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