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当前地方院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不足、企业参与深度不够、学生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本文以淮阴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阐述了在青年教师深度参与下,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等学科比赛、及企事业横向课题等科研项目等,打造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教师科研、企业研发于一体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手段,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热情得到了极大提高,较好地满足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需求。
关键词: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卓越工程师;创新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194-02
1.绪论
地方院校工科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缺乏的问题,为此教育部于2010年6月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促进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1]。2011年9月,淮阴工学院作为江苏省属地方本科院校,获批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高校,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批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过程中,淮阴工学院重视对学生专业素养和工程技能的全方位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同类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具有一定普遍性,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2.现有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青年教师师资方面
近年来,学校引进了大批高学历青年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们理论功底扎实,承担了大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的一支中坚力量,但目前青年教师当中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不完全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对师资的要求[2]。首先是教学经验不足,高校青年教师一般非师范类院校科班出身,在教育教学方法和实践方面较弱;其次是重科研轻教学,目前高校在职称评定过程中,一般主要依据论文、专利、项目等指标,教学被放到了较次要的位置上,青年教师缺乏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的动力;最后是缺乏工程经历,很多青年教师毕业后从学校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工程素质离满足工程教学需要尚有距离。上述问题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3]。
(2)合作企业参与方面
近年来淮阴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投入大量资金,先后与多家企业在企业实习环节开展合作,笔者作为带队教师亦多次参与其中。通过企业实习,学生了解了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熟悉了企业环境、企业各部门的职能与分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4]。但客观的说,还有很多企业不愿意深入参与到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来。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首先,企业不希望正常生产过程受到干扰,影响其经济收益;其次,企业出于保护其知识产权需要,不会让学生涉足其核心研发设计部门,因此学生无法从系统和全局的角度去了解产品和项目;最后,学生在企业实习,企业对学生的安全负有责任,这增加了企业的顾虑。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校需要支付学生校外实习的实习费等各项费用,成本较高。部分学校通过安排企业导师到学校进行实习培训的方式代替校外实习,但企业导师并非专业教师,是否有时间进行系统的教学,且工作量的计算、教学时间的协调等都需要解决。以上种种使得企业实训流于形式,学生更多是参观实习为主,影响了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质量。
3.多管齐下,推动电子信息工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促进青年教师工程素质的提高
如果没有显著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短期内企业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参与热情不可能显著提高;同时学校在师资、实习基地建设和实习设备、校企协作管理等方面,在现有条件下同样无法进一步加大投入。因此,能否在现有条件下,立足于校内,挖掘青年教师潜力,使得提高青年教师工程素质的同时,使学生系统掌握卓越工程师所需知识和技能,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针对该问题的理论讨论很多,而实际可操作的、并得到实践检验的研究较少。笔者作为青年教师一员,近几年来在以下这几方面身体力行,多管齐下,做了如下探索。
(1)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卓越工程师培养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2011年教育部为增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而推出的一项计划[5]。笔者在2013年分别指导学生主持了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业项目,两个项目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顺利通过了结题验收。在两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和老师一起完成了从项目申报、项目开展、中期汇报、项目结题的完整过程,全流程、全环节的培养了青年教师和学生规划项目、实施项目的能力,对切实提高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工程能力、协作意识、个人能力都不无裨益。从过程和最终的结果来看,达到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的。
(2)以学科比赛促进卓越工程师培养
学科竞赛在地方本科院校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的参与热情高,用人单位对参加过学科比赛的学生认可度也高。青年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参赛,理论联系实际,促进自身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笔者指导的学科竞赛主要有如下几项:
1)全国挑战杯比赛
“挑战杯”比赛是当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参与热情最高、比赛等级最高的全国性竞赛[6]。笔者所在高校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参赛经验、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与重点高校比还有一定差距,但2015年指导的团队获得了江苏省挑战杯一等奖,全国挑战杯比赛三等奖,取得了学校历史上挑战杯赛事奖项零的突破。从本次挑战杯的参赛经历看,只要选题得当,及时发现科研工作中的各种特色、创新之处,即便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也能够取得成绩,参加挑战杯比赛,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和示范效应。
2)电子设计竞赛
电子竞赛是教育部和工信部共同发起的电子类基础实验技术应用竞赛[7]。其特点是学生需四天三夜完成赛事组委会给定的参赛课题,并根据完成情况评分评奖。多年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一直非常重视大学生电子竞赛,在2015年的江苏省赛中,获得了6项二等奖。实践证明,指导学生参赛的青年教师会大幅提高工程实践能力,而经过赛前培训并参加正式比赛的同学,在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上都比没参赛的同学具有明显优势,同时电子竞赛是团体赛,队员的协同合作、优势互补必不可少,经过比赛熏陶的同学在团队意识方面普遍得到增强。 3)创业大赛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成果市场化、商品化、产业化的实践过程。笔者在这方面同样进行了探索,指导的学生团队在2013年淮安市创业大赛中获3等奖。团队成员提出了一项有市场前景的创新产品,编制了商业计划书,申请了一项专利、一项软件著作权,并在比赛环节现场接受了企业家、专家的问辩,通过参加创业大赛,模拟创业过程,学生转变了就业观念,培养了创新意识,增强了自主创业的能力,说明参加创业大赛是一个促进卓越工程师工程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3)以科研项目促进卓越工程师培养
笔者近年来主持、参与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发现很多难度较低的科研工作完全可以交由培养的学生完成。通过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并让学生逐渐承担一些相对简单的科研任务,进而再承担相对复杂的科研任务,可有效提升学生工程能力。通过吸收优秀学生进入项目课题组,青年教师可以更全面的指导学生;而经过项目锻炼的学生科研视野更开阔,工程实践能力更高。
4.结束语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卓越工程师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学生的就业或深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一方面依然应该坚持到企业里面去实习,另一方面,青年教师也要深挖潜力,多管齐下,才能真正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1.淮阴工学院;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作者指导的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11049007)、国家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11049023)、淮阴工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JYC201304),以及作者指导的多项学科竞赛(挑战杯、电子竞赛、创业大赛等)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林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诠释[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1): 12-23.
[2]张婧婧,陈绮丽. 浅谈青年教师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8): 7-9.
[3]王贵成,张明雷. “卓越工程师教育”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J]. 煤炭高等教育,2010(03): 91-93.
[4]王长恒. 企业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性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06): 38-41.
[5]廉玉姬,林光哲,赵小梅,等. 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思考[J]. 临沂大学学报,2014(06): 24-27.
[6]孙钟雷,李宇. 应用型本科院校参与“挑战杯”竞赛的创新举措[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11): 20-21.
[7]郭亮,姜文聪,任旭虎. 大学生电子竞赛培训模式的思索[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2): 92-93.
关键词: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卓越工程师;创新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194-02
1.绪论
地方院校工科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缺乏的问题,为此教育部于2010年6月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促进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1]。2011年9月,淮阴工学院作为江苏省属地方本科院校,获批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高校,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批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过程中,淮阴工学院重视对学生专业素养和工程技能的全方位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同类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具有一定普遍性,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2.现有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青年教师师资方面
近年来,学校引进了大批高学历青年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们理论功底扎实,承担了大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的一支中坚力量,但目前青年教师当中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不完全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对师资的要求[2]。首先是教学经验不足,高校青年教师一般非师范类院校科班出身,在教育教学方法和实践方面较弱;其次是重科研轻教学,目前高校在职称评定过程中,一般主要依据论文、专利、项目等指标,教学被放到了较次要的位置上,青年教师缺乏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的动力;最后是缺乏工程经历,很多青年教师毕业后从学校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工程素质离满足工程教学需要尚有距离。上述问题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3]。
(2)合作企业参与方面
近年来淮阴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投入大量资金,先后与多家企业在企业实习环节开展合作,笔者作为带队教师亦多次参与其中。通过企业实习,学生了解了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熟悉了企业环境、企业各部门的职能与分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4]。但客观的说,还有很多企业不愿意深入参与到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来。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首先,企业不希望正常生产过程受到干扰,影响其经济收益;其次,企业出于保护其知识产权需要,不会让学生涉足其核心研发设计部门,因此学生无法从系统和全局的角度去了解产品和项目;最后,学生在企业实习,企业对学生的安全负有责任,这增加了企业的顾虑。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校需要支付学生校外实习的实习费等各项费用,成本较高。部分学校通过安排企业导师到学校进行实习培训的方式代替校外实习,但企业导师并非专业教师,是否有时间进行系统的教学,且工作量的计算、教学时间的协调等都需要解决。以上种种使得企业实训流于形式,学生更多是参观实习为主,影响了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质量。
3.多管齐下,推动电子信息工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促进青年教师工程素质的提高
如果没有显著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短期内企业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参与热情不可能显著提高;同时学校在师资、实习基地建设和实习设备、校企协作管理等方面,在现有条件下同样无法进一步加大投入。因此,能否在现有条件下,立足于校内,挖掘青年教师潜力,使得提高青年教师工程素质的同时,使学生系统掌握卓越工程师所需知识和技能,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针对该问题的理论讨论很多,而实际可操作的、并得到实践检验的研究较少。笔者作为青年教师一员,近几年来在以下这几方面身体力行,多管齐下,做了如下探索。
(1)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卓越工程师培养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2011年教育部为增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而推出的一项计划[5]。笔者在2013年分别指导学生主持了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业项目,两个项目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顺利通过了结题验收。在两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和老师一起完成了从项目申报、项目开展、中期汇报、项目结题的完整过程,全流程、全环节的培养了青年教师和学生规划项目、实施项目的能力,对切实提高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工程能力、协作意识、个人能力都不无裨益。从过程和最终的结果来看,达到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的。
(2)以学科比赛促进卓越工程师培养
学科竞赛在地方本科院校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的参与热情高,用人单位对参加过学科比赛的学生认可度也高。青年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参赛,理论联系实际,促进自身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笔者指导的学科竞赛主要有如下几项:
1)全国挑战杯比赛
“挑战杯”比赛是当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参与热情最高、比赛等级最高的全国性竞赛[6]。笔者所在高校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参赛经验、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与重点高校比还有一定差距,但2015年指导的团队获得了江苏省挑战杯一等奖,全国挑战杯比赛三等奖,取得了学校历史上挑战杯赛事奖项零的突破。从本次挑战杯的参赛经历看,只要选题得当,及时发现科研工作中的各种特色、创新之处,即便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也能够取得成绩,参加挑战杯比赛,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和示范效应。
2)电子设计竞赛
电子竞赛是教育部和工信部共同发起的电子类基础实验技术应用竞赛[7]。其特点是学生需四天三夜完成赛事组委会给定的参赛课题,并根据完成情况评分评奖。多年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一直非常重视大学生电子竞赛,在2015年的江苏省赛中,获得了6项二等奖。实践证明,指导学生参赛的青年教师会大幅提高工程实践能力,而经过赛前培训并参加正式比赛的同学,在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上都比没参赛的同学具有明显优势,同时电子竞赛是团体赛,队员的协同合作、优势互补必不可少,经过比赛熏陶的同学在团队意识方面普遍得到增强。 3)创业大赛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成果市场化、商品化、产业化的实践过程。笔者在这方面同样进行了探索,指导的学生团队在2013年淮安市创业大赛中获3等奖。团队成员提出了一项有市场前景的创新产品,编制了商业计划书,申请了一项专利、一项软件著作权,并在比赛环节现场接受了企业家、专家的问辩,通过参加创业大赛,模拟创业过程,学生转变了就业观念,培养了创新意识,增强了自主创业的能力,说明参加创业大赛是一个促进卓越工程师工程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3)以科研项目促进卓越工程师培养
笔者近年来主持、参与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发现很多难度较低的科研工作完全可以交由培养的学生完成。通过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并让学生逐渐承担一些相对简单的科研任务,进而再承担相对复杂的科研任务,可有效提升学生工程能力。通过吸收优秀学生进入项目课题组,青年教师可以更全面的指导学生;而经过项目锻炼的学生科研视野更开阔,工程实践能力更高。
4.结束语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卓越工程师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学生的就业或深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一方面依然应该坚持到企业里面去实习,另一方面,青年教师也要深挖潜力,多管齐下,才能真正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1.淮阴工学院;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作者指导的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11049007)、国家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11049023)、淮阴工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JYC201304),以及作者指导的多项学科竞赛(挑战杯、电子竞赛、创业大赛等)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林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诠释[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1): 12-23.
[2]张婧婧,陈绮丽. 浅谈青年教师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8): 7-9.
[3]王贵成,张明雷. “卓越工程师教育”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J]. 煤炭高等教育,2010(03): 91-93.
[4]王长恒. 企业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性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06): 38-41.
[5]廉玉姬,林光哲,赵小梅,等. 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思考[J]. 临沂大学学报,2014(06): 24-27.
[6]孙钟雷,李宇. 应用型本科院校参与“挑战杯”竞赛的创新举措[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11): 20-21.
[7]郭亮,姜文聪,任旭虎. 大学生电子竞赛培训模式的思索[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2): 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