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数学激趣乐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y8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教学激趣乐学教育研究与实验”所强调的“激趣”、“乐学”等核心概念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的具体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围绕“趣”、“乐”的特点进行设计,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关键词:激趣 乐学 尝试
  
  当前课程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改促使教师在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等方面发生了深刻转变,形成了全新的理念。“小学数学激趣乐学教育研究与实验”所强调的“激趣”、“乐学”等核心概念,正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的具体体现。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课程目标部分明确地将“情感和态度”作为总体目标之一。具体阐述为: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3.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4.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新课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作为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必须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性。兴趣乐学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新课改理念关于对数学的重新认识、对数学教学的重新认识出发,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围绕“趣”、“乐”的特点进行设计。模式应考虑为广大教师所理解、能接受、易操作,能适合不同教师的教学特长及个性风格,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这样阐述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兴趣乐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设计的根本理念。
  一、“激趣乐学”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该模式是以数学活动的板块形式出现,每节课可包含一个到多个活动。
  每个数学活动的程序为:
  1.创设情境,兴趣导入,自主探究。
  2.探索交流,激趣乐学,互动交流,掌握规律。
  3.巩固发展,趣味延伸。
  二、基本模式的操作说明
  1.创设情境。就是提供与本节课学习内容相关的数学活动的材料及形象意境,使学生触景生情,产生学习兴趣——激趣导入。其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平等、宽松、和谐、积极的情绪状态中学习,创造悬念,构造冲突,激活其探索的欲望。创设情境的主要形式有生动的故事、活泼的儿歌、动态的图片、欢乐的游戏、模拟的情景、有趣的操作、现实的生活素材、知识的矛盾冲突、设置的疑问等。
  2.探索交流,激趣乐学。就是指学生通过自己的数学活动,发现某个数学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联系,在探索过程中寻找合适的方法。活动的实施可分为三个步骤:①自主探究。学生在所创设的活动情境中,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并通过实验、操作、调查、分析等办法,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数学知识,以积极的态度尝试解决问题。②互动交流。所谓互动交流,是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种交流不仅仅是学习知识以及获取信息的交流,还在于是情感的交流——激趣乐学。这一步骤是第一步的延续,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初步策略,有了尝试解决问题的体验,才有表达交流的冲动,才会真正参与到互动交流中去。③掌握规律。这是学习数学的重要一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过程,吸取新的知识,调整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和发展新知识结构,建立新知识的体系,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
  “探索交流”要立足于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营造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立体空间,强调师生之间的情感与信息交流,使课堂充满创新的活力,达到“激趣”、“乐学”的效果。
  3.巩固发展,趣味延伸。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巩固,就是使学生在领会新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变式练习,综合练习,举一反三,促进知识内化,巩固所掌握的规律;另一方面是发展,就是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或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一个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这一环节是数学活动的升华,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放射出智慧的光芒。“趣味的延伸”,可使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也可以由该活动板块延伸下一个活动板块,或延伸到后续知识的学习。
  三、运用“激趣乐学”模式要注意的问题
  1.正确理解各个活动环节的基本要求,深刻领会该模式设计背后的新课改理念,把握好“激趣乐学”的主要特点,灵活运用,创造性地运用。每个活动的各环节只是提供一个活动的程序,为实验教师提供实验、研究的对象,实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改新理念的理解,根据“激趣乐学”教育的主要特点,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教师个性特长灵活处理各个环节,甚至构建新的模式。有创造的教师才会有创造的学生。
  2.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互相平等、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学习活动场所,让学生在民主和谐、自由宽松、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教师应真诚对待每个学生,发自内心地欣赏和赞美学生所作的努力,宽容孩子的幼稚甚至胡思乱想,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享受成功的体验,从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创造性运用教材,将教材的知识生活化、情境化、活动化。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及时做好教材背景材料的充实和知识结构上的变通,改变内容的呈现方式,将教材内容变成适合学生探索、便于学生操作的学习素材。
  例如“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中设置以下活动:
  “今天我当家”活动一:
  1.创设情境:今天是我妈妈的生日,我想用储蓄罐里的20元钱买一份礼送给妈妈,剩下15元捐给希望工程。猜一猜我储蓄罐里有多少元钱?
  探索交流:先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互相交流,用不同的解法知道储蓄罐有多少钱。
  形成规律:初步了解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需要未知数参与列式。
  引入课题,延伸为下一活动。
  “今天我当家”活动二:
  1.创设情境:今天正好是星期天,爸爸说该由我当家,让妈妈好好休息一天。吃了早餐后,拿着爸爸给我当家的钱就上街买了5包碧浪洗衣粉,每包7元,还剩下40元。你猜猜,我爸爸到底给了我多少钱当家呢?
  2.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尝试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情境题。
  3.互动交流、汇报。
  生1:数量关系式是:爸爸给我的钱-用去的钱=剩下的钱数。应设爸爸给我x元钱当家,列方程为x-5×7=40。
  生2:数量关系式是:爸爸给的钱数-剩下的钱数=用去的钱。应设爸爸给了我x元钱,列方程为x-40=5×7。
  4.掌握规律,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曾伟强《利用数学史料,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数学教学参考,2001年第七期。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后,课堂教学发生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在学习方式上,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合作交流多了,参与活动多了;在教学方式上,新课程强调教师角色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和老师的平等对话多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大了。新课程下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才可以构建和维持有效的课堂学习状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标的逐步实施,要想激活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就要求教学应围绕学生的需要展开。本文基于一些教学实践,对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关键词:教学方法 教学导入 主体参与 人本观念 良好习惯    新课程改革势不可当,课改前的中学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弊端在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属于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四十五分钟
期刊
摘 要: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潜能,学会合作,学会交往,让师生动起来,重在全员参与,在参与中体验、感悟,在感悟中发现、提高,使学生具备敢想、敢说、敢问、敢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创造性发展的素质。  关键词:师生关系 互动教学 教学相长 创新精神    互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
期刊
摘 要:案例分析教学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通过典型事例解释教材中的内容,从而启发诱导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案例分析教学模式对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案例分析教学模式的作用、种类和应用。  关键词:初中政治 案例分析 教学模式 尝试    案例分析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能力、发展智力而以典型事例说明、解释教材内容、启发诱导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教学
期刊
摘 要:所谓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由教师立“疑”设“障”,创设一种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场景,以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以问题为载体创设学习契机,点燃学生思维的激情。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问题的设计,将学生置于似会非会、似懂非懂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趣味盎然地进行学习。  关键词:针对性 实效性 创新性     在问题化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着眼于未来教育这一时代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而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怎样才能达成这一目标呢?大部分教师能从选材、构思、写作、修改等几个环节加以指导,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大都只注重前三个环节,而忽视了学生的自改自评、互评互改环节,往往把作文修改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期刊
摘 要: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设置问题并通过质疑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让问题贯穿课堂,通过多样地设置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问题”教学 激发思维 激发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点出了兴趣的重要性。要想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关键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
期刊
学案教学是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要依据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学案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设计出高质量的学案是进行学案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学案的内容和编制  学案主体一般由教师编制,并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完善并改进,使学案更适合学生实际。学案绝不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仅是要点的简单罗列,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形成链接,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
期刊
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即对符号、字母、数字或文字所表示的数学关系式、命题、几何图形的结构特点进行的察看。  首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需要。《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指导纲要》指出:初中数学教学,必须“使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运算能力、处理数据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又是一种
期刊
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灵活性大,综合性强,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学生容易出差错。由于计算错误,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并且直接影响了对其它数学知识的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应该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措施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几年来的总结,笔者主要是从练习题入手,通过精心设计练习题,让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