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广大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不断驶进普通家庭。同时,伴随能源问题的日渐紧迫,国家政府大力倡导使用清洁的新能源,因此,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势在必然。2018年,全国小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2亿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61万辆,同比增长107万辆。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由燃油汽车过渡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革命,在这个过程中,将会需要大量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本文主要探析如何培养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提出相应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引言:
随着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渐枯竭,传统燃油汽车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明确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十大重点战略发展领域,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同时,工信部等五部委印发《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该办法将在2019年正式落地,并且其中新能源汽车积分要求逐年严格。新积分制度的正式生效必会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初步预测到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及商用车累计产销量将达到500多万辆。
一、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改革的重要性:专业发展适应新技术的必然要求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为了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新的经济增长点,必然会成为当前与未来的趋势。一方面,新能源是清洁环保的能源,在汽车上使用不会对大气造成分散的、不可治理的污染。另一方面,随着电池技术、电机电控技术的日趋成熟,新能源汽车从续航里程、生产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极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很多高职院校抓住机会,纷纷开设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希望通过对课程体系的综合学习,培养出高水平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高职院校的愿景十分美好,然而现实是,虽然开设的专业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但其教学内容大多依然停留在传统燃油车部分,教学方式陈旧、单一,学生很难学习到更为专业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知识,专业的开设有名无实,无法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要求[1]。
(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改革的必要性:专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职业方向比较广泛,如生产设计、销售服务、售后维修、充电站建设等,然而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设置并不全面,目前开设的专业大多仅有新能源汽车技术一个,专业方向并不明确。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应当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设置,进一步深化人才的培养[2]。
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确立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人才在市场需求量大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必须培养出理想信念坚定,徳、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学生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政治意识、道德品质、创新精神,还需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就业创业的能力,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更新、创造,为整个职业生涯做好知识储备。同时,学生除了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拥有一定的技术技能水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能让学生适应市场的需求,毕业既能上岗,为行业的发展进步贡献力量。
(二)注重课题的研究,深化实践教育的环节
既然已开设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职业院校应当认真探索新的专业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高职院校应当作出改革,在教学方面凸显出专业的特点。
1、注重课题的研究。设置合理的专业课题是很好的办法,例如,学校可设置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电池技术、电机控制技术等专业课题。通过课题的形式对专业进行深入研究,既调动了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又让教师在专业上得到了提升。
2、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正常情况下,进入工作岗位后,这个职业更多考验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教学模式应该大多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专业中抽象化的概念。
(三)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经过充分的调研,精心筛选,我校2018年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与吉利公司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成立了“订单班”,首次开班就已达到了四五十人的规模,也充分说明学生、家长和企业对现代学徒制教学的高度认可。“订单班”实行“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双元育人”,“学生、学徒、正式員工”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企业、学生签订了三方协议,确保学生的双重权益,明确三方的权利与责任。校企合作,就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很好的方式。高职院校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进行深度的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因此,应当有效地整合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内涵,深化产教结合,提升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师资水平。以高职院校汽车产教联盟为平台,以合作企业技术人员为支撑,以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为依托,与相关企业开展校企深度融合。
三、结语
在发展方面,我国不再只关注经济效益,更注重生态环保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增长,因此新能源在汽车行业的广泛使用是必然的,新能源汽车将会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趋势。高职院校应当明晰市场需求,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完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师资团队,建立完整的、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不仅掌握专业汽车理论知识,而且具备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炳力,徐国胜,窦聪. 新能源车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01):62-63.
[2]范大胜.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研究[J]. 汽车维修. 2011(11):2-4.
[3]彭小红. 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求知导刊. 2015(11):49-50.
(作者单位: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引言:
随着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渐枯竭,传统燃油汽车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明确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十大重点战略发展领域,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同时,工信部等五部委印发《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该办法将在2019年正式落地,并且其中新能源汽车积分要求逐年严格。新积分制度的正式生效必会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初步预测到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及商用车累计产销量将达到500多万辆。
一、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改革的重要性:专业发展适应新技术的必然要求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为了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新的经济增长点,必然会成为当前与未来的趋势。一方面,新能源是清洁环保的能源,在汽车上使用不会对大气造成分散的、不可治理的污染。另一方面,随着电池技术、电机电控技术的日趋成熟,新能源汽车从续航里程、生产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极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很多高职院校抓住机会,纷纷开设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希望通过对课程体系的综合学习,培养出高水平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高职院校的愿景十分美好,然而现实是,虽然开设的专业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但其教学内容大多依然停留在传统燃油车部分,教学方式陈旧、单一,学生很难学习到更为专业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知识,专业的开设有名无实,无法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要求[1]。
(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改革的必要性:专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职业方向比较广泛,如生产设计、销售服务、售后维修、充电站建设等,然而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设置并不全面,目前开设的专业大多仅有新能源汽车技术一个,专业方向并不明确。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应当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设置,进一步深化人才的培养[2]。
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确立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人才在市场需求量大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必须培养出理想信念坚定,徳、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学生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政治意识、道德品质、创新精神,还需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就业创业的能力,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更新、创造,为整个职业生涯做好知识储备。同时,学生除了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拥有一定的技术技能水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能让学生适应市场的需求,毕业既能上岗,为行业的发展进步贡献力量。
(二)注重课题的研究,深化实践教育的环节
既然已开设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职业院校应当认真探索新的专业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高职院校应当作出改革,在教学方面凸显出专业的特点。
1、注重课题的研究。设置合理的专业课题是很好的办法,例如,学校可设置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电池技术、电机控制技术等专业课题。通过课题的形式对专业进行深入研究,既调动了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又让教师在专业上得到了提升。
2、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正常情况下,进入工作岗位后,这个职业更多考验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教学模式应该大多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专业中抽象化的概念。
(三)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经过充分的调研,精心筛选,我校2018年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与吉利公司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成立了“订单班”,首次开班就已达到了四五十人的规模,也充分说明学生、家长和企业对现代学徒制教学的高度认可。“订单班”实行“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双元育人”,“学生、学徒、正式員工”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企业、学生签订了三方协议,确保学生的双重权益,明确三方的权利与责任。校企合作,就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很好的方式。高职院校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进行深度的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因此,应当有效地整合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内涵,深化产教结合,提升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师资水平。以高职院校汽车产教联盟为平台,以合作企业技术人员为支撑,以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为依托,与相关企业开展校企深度融合。
三、结语
在发展方面,我国不再只关注经济效益,更注重生态环保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增长,因此新能源在汽车行业的广泛使用是必然的,新能源汽车将会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趋势。高职院校应当明晰市场需求,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完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师资团队,建立完整的、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不仅掌握专业汽车理论知识,而且具备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炳力,徐国胜,窦聪. 新能源车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01):62-63.
[2]范大胜.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研究[J]. 汽车维修. 2011(11):2-4.
[3]彭小红. 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求知导刊. 2015(11):49-50.
(作者单位: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