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条河》阅读理解指津

来源 :新概念·中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t4200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考原题]
  我看到了一条河
  童年在我的记忆中比较模糊,但其中有几个片段却令我记忆犹新。
  我4岁那年,有一次,妈妈开车带我回家。路上,她让我在离家几英里(1英里约合1.6公里)的农田边下车,然后自己找回家。虽然那次以我的彻底迷路而告终,但此事对我影响很大。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从小就乐于寻找挑战。
  刚开始学游泳时,我大概只有四五岁。我们会家和朱迪斯姑姑、温迪姑姑、乔姑父一起在德文郡__(dù)假。我最喜欢朱迪斯姑姑。她在假期开始时和我打赌,如果我能在假期结束时学会游泳,她就给我10先令(先令是英国旧币,10先令相当于半个英镑)。于是我每天泡在冰冷的海浪里,一练就是几个小时。但是到最后一天,我仍然没有学会游泳。我最多只能挥舞着手臂,脚在水里跳来跳去。
  “没关系,里克,”朱迪斯姑姑说,“明年再来。”
  但是我决心不让她等到下一年,再说我也担心明年朱迪斯姑姑就会忘了我们打赌的事。从德文郡开车到家要12小时。出发那天,我们很早起身,把行李装上车,早早地启程了。乡间的道路很窄,汽车一辆接一辆,慢吞吞地往前开。车里又挤又闷,大家都想快点儿到家。但是,这时我看到了一条河。
  “爸爸,停一下车好吗?”我说。这条河是我最后的机会,我坚信自己能赢到朱迪斯姑姑的10先令。“请停车!”我大叫起来。爸爸从倒车镜里看了看我,减慢速度,把车停在了路边的草地上。
  “里克看见一条河,”妈妈说,“他想再试一次游泳。”
  “可我们不是要抓紧时间赶路吗?”温迪姑姑抱怨说,“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程呢!”
  “温迪,给小家伙一次机会嘛,”朱迪斯姑姑说,“反正输的也是我的10先令。”
  我脱下衣服,穿着短裤往河边跑去。我不敢停步,怕大人们改变主意。但离水越近,我就越没信心,等我跑到河边时,心里已经害怕极了。河面上水流很急,发出很大的声响,河中央一团团泡沫向下游奔去。我在灌木丛中找到一处被牛踏出的缺口,趟水走到较深的地方。爸爸、妈妈、妹妹琳蒂、朱迪斯姑姑、温迪姑姑和乔姑父都站在岸边看我的表演。女士们身着法兰绒衣裙,绅士们穿着休闲夹克,打着领带。爸爸叼着他的烟斗,看上去毫不担心。妈妈一如__(jì)往地向我投来鼓励的微笑。
  我定下神来,迎着水流,一个猛子扎了下去。但是好景不长,我感到自己在迅速下沉。我的腿在水里无用地乱蹬,急流把我冲向相反的方向。我无法呼吸,呛了几口水。我想把头探出水面,但四周一片空虚,没有借力的地方。我又踢又扭,然而毫无进展。
  就在这时,我踩到了一块石头,用力一蹬,总算浮出了水面。我深吸了口气,这口气让我镇定下来,我一定要赢那10先令。
  我慢慢地蹬腿,双臂划水,突然我发现自己正游过河面。我仍然忽上忽下,姿势完全不对,但我成功了,我能游泳了!我不顾湍急的水流,骄傲地游到河中央。透过流水的怒吼声,我似乎听见了大家拍手欢呼的声音。等我终于游回岸边,在50米以外的地方爬上岸时,我看到朱迪斯姑姑正在大手提袋里找她的钱包。我拨开带刺的荨麻,向他们跑去。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荨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给你,里克,”朱迪斯姑姑说,“干得好!”我看着手里的10先令,棕色的纸币又大又新。我从没见过这么多钱,这可是一笔巨款。
  爸爸紧紧地拥抱了我。然后说:“好了,各位,我们上路吧!”直到那个时候,我才发现爸爸浑身通湿,水珠正不断地从他的衣角上滴下来。原来他一直都游在我的身后。(选文有改动)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____(dù)假 ②一如____(jì)往
  2.文章中加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3.文章叙述了“我”童年的“几个片段”?请简要概述。
  4.为什么我对童年的“几个片段”记忆犹新?
  5.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个句子的表达效果更好?请说出理由。
  ①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荨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②我很冷,浑身是泥,被荨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6.谈谈你对“我看到了一条河”这个题目的理解。
  7.你对文章中父母的教育方法有什么看法?请说出理由。(选自2006年河北省课改试验区中考语文试卷)
  
  [解题指津]
  这篇题为“我看到了一条河”的文章,主要叙述了“我”童年时如何学会游泳的经历。在叙事过程中,作者采用了多种描写方式,如景物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这些描写的准确运用形象而准确地表现了“我”的勇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第1题考查的是汉字的拼写,答题时要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辨别。答案:①度;②既
  第2题考查的是描写方式的辨识及其作用的分析。答题的前提是要对常见的描写方式有所认识,答题的关键是要具备结合具体语句辨识描写方式及分析相关作用的能力。答案:景物描写(或自然环境描写);烘托童年时“我”游泳的勇敢。
  第3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认真阅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答案:①岁时,独自回家迷路;②度假期间,在海里练游泳;③回家的路上,终于在大河里学会了游泳。
  第4题考查的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结合题干阅读文章,可以发现文章的开头两段侧重于对这一问题的解说,从中可以找出相关答案。答案示例:因为这些事情,养成了“我”从小乐于接受挑战的品质。
  第5题考查的是对句子表达效果的分析能力,答题时应仔细品读并比较两个句子,还应结合全文内容来理解。答案:①句表达效果好。此句突出了“我”学会游泳后的喜悦心情,这种喜悦,冲淡了冷、脏、痛的感觉;而②句在语气上比较舒缓,表达效果不如①句。
  第6题,对题目含义的理解应建立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另外,对题目含义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字面意义的理解,应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出其比喻义等深层含义。答案:这个题目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原因和地点,也意在说明“我”找到了一次挑战的机会,看似直白,实则含义深刻。
  第7题考查的是综合探究能力,为开放性试题,观点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示例一:文中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可取的。温室里长不出茁壮的松柏,父母放手让孩子接受挑战,培养其独立精神的做法是十分明智的。答案示例二:文中父母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这种做法太冒险,四五岁的孩子还没有自理能力,放手让孩子自由活动,存在不安全因素。(指导教师/周俊根)
  ★编辑/申冬梅
其他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视角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命题者打破了传统的命题思路,无论是试题内容还是题型都有了很大改变,充分体现了试题取材的广泛性、试题内容
期刊
具有选拔功能的中考压轴题是为考察同学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设计的题目,其特点是知识点多,覆盖面广,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路难觅,解法灵活.从2007年的中考数学压轴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考察同学们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考查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解数学压轴题,一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二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三要掌握常用的解题策略.现
期刊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考的一个重点内容,其热点考点主要有:(1)一元二次方程基本概念、解法;(2)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3)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又称韦达定理);(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根与系数关系综合应用;(5)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考查,新课标降低了计算上的难度,但增加了开放性、增强了灵活性,能够较好地考查同学们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解题思路方面的掌握情况.  
期刊
我一直是班上的语文课代表,我的强项是写作文,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读给大家听。每当老师夸奖我、同学们羡慕我的时候,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刻。因为作文写得好,所以我很早就坚定了长大要当作家的理想,我希望自己也能写出那种流传全世界的文章。如果当不了作家,最起码也要当一个著名的记者,让全世界都知道我的名字。可是在最近学校举行的一次作文比赛中,我居然没有被选上!这个打击真是太大了。我开始怀疑自己,我不知道自
期刊
万事开头难,作文亦如此。考生要想在考场的紧张氛围下写就一篇让阅卷老师“触目惊心”的作文,就必须重视文章的开头。人们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文章的3个主要组成部分,可见其在一篇文章中的作用。好的文章开头,确实能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让人眼前一亮,从而脱颖而出。下面,笔者就以2007年全国各地中考满分作文的开头为例进行一些探究。    抒情笔调怡人性情    如果一篇文章语言生涩、呆板,面目可憎,
期刊
电功和电功率这部分内容是中考物理考查的重点之一,主要内容包括:电功的概念、单位、公式,电功的测量、焦耳定律、电功率及其计算等.综观2007年各地的中考试卷,本部分考查的热点之一是综合运用欧姆定律、电功率计算公式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实际功率问题,家用电器问题等,题型多是计算题或综合题;热点之二是围绕“测定小灯泡功率”实验考查实物图的连接、电路故障的排除、实验数据的分析等;
期刊
2006年各省市课改实验区的中考试卷中涌现出了一类考查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好题——实践操作题,这类试题能较好体现数学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新理念,为考生创设了动手实验、操作探究的空间,有效地考查了实践、创新能力,为考生提供了展示个体思维及发散创新的平台,是中考命题改革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解决此类问题需要理解并掌握对称的有关性质,熟练应用图形的平移、对称和旋转,灵
期刊
例1(2006年广东省考题)我们知道,骑自行车时,骑得越快受到空气的阻力越大;撑雨伞行走时,凹面迎风比凸面迎风受到的空气阻力大。为了研究空气阻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军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并做了相关的记录。    (1)根据小军同学的实验,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小军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刊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考不同。翻看2006年各省市中考的作文试题可以发现,试题没了前几年中考作文形式与内容的大起大落,越来越少了形式上的盲从和内容上的跟风,命题格局呈现出了一定的理性和稳定性。  就目前所收集到的中考作文题,并结合对2006年各地中考作文的比较研究以及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笔者对2007年中考作文的走势如下预测。    一、话题作文——风景依旧独好    2006年的中考话题作文,
期刊
综观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光学题,都是以“课标”为依据,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解释)、光的反射与折射(科学探究、作图、现象解释等)、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探究实验)、光的颜色和色散(探究实验、红外线、紫外线)、凸透镜成像(探究实验、规律的应用)、望远镜与显微镜等知识点上。其中光的反射与折射、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等问题属于热点问题。光学考点在2006年部分省市的中考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