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品牌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形式,名牌的市场价值日益显现。与产品市场一样,教育市场也已迈入品牌竞争时代。教育品牌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树立高校品牌是高校进入市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必然选择。尤其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而言,虽然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无法与普通高校“平起平坐”,缺乏普遍的社会认同感。因此,树立高等职业教育品牌战略思想,打造品牌亮点,突出办学特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首要的办学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的品牌战略
品牌战略是经济学研究的范围,通常是指企业为占有一定市场份额,通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扩大宣传等一系列方法,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的长期效用的建立过程。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成熟,品牌已渗入到各个领域,国内市场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与竞争阶段——品牌竞争时代。
教育品牌是从企业品牌中引申出来的概念,是学校的名称、标志、为教育消费者提供的教育服务、以及培养教育消费者的各要素(师资、校园文化、教学设施等)的总合。教育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它若能发挥作用,就会给高校带来实质性的附加值,形成品牌效应。
高等职业教育品牌战略是指高等职业院校要面向市场确定自己的整体优势或特色,通过优秀人才,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经济效益,使学校及其特色得到社会普遍认同。学校的品牌是其社会地位的反映,是在创建发展过程中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社会认可程度。高职院校实施品牌战略必须从教育规律出发,从人才培养的特点出发。
高等职业教育品牌战略的意义
教育品牌战略是高职院校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手段。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在高校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高等教育市场逐步完善的条件下进行的,其迅猛的发展势头,使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愈来愈激烈。高职院校只有打响自己的品牌,确立该品牌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印象,形成品牌效应,才能赢得教育发展的无形资产。
教育品牌战略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目前高职教育投融资体系不完善的现实条件下,规模的扩张是学校赖以生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伴随规模扩张,教育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品牌战略通过高职院校对办学理念、办学规模、专业水平和师资水平的全面建设和提升,可以避免高职教育发展中质量与效益的失衡,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品牌战略是激发高职院校全面加强质量建设的动力。产品质量是品牌的生命,高职院校品牌质量主要取决于其毕业生质量、师资水平和科研能力。高职院校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必然具有高质量的管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丰硕的科研成果、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从而产生高质量的“产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教育品牌战略是实现高职教育自身特色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有着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独特优势,即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规格。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其培养目标,所培养的人才直接与财富的创造相连接。它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教育体系的欠缺,是一种创新型、应用型、技术型的复合人才培养模式。为此,高职教育具备树立自身品牌的必要条件。
高等职业教育品牌战略的实施
品牌意识的强化是实施教育品牌战略的前提。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观念的更新。高职院校必须在精神文化中注入“品牌”意识,将其凝聚为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树立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调控的观念,掀起创建学校品牌的高峰,以自己的特色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
教师队伍的高素质建设是实施教育品牌战略的关键。实施品牌战略,要有一批体现学校主题精神的品牌教师。高职院校要有自己的专业带头人,能够洞悉市场前景和专业发展方向。同时,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德国的“双元制”世界闻名,培养了高质量的技术人才,这都源于德国严格的职业教育师资准入制度。
产学研合作的广泛开展是实施教育品牌战略的重要途径。产学研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形式。通过产学研合作,一方面,让企业了解学校,接纳学生实习并安排就业,学生在提升实践能力的同时完成了就业,另一方面,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为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同时教师在与企业的接触中也改善了知识能力结构。随着产学研合作的深入,企业为学校走向市场铺平道路:学校也为企业设计合理的人才结构,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的高效稳定。
品牌的不断提升和创新是实施教育品牌战略的动力。品牌升级就是在目标市场不断升级的同时,使教育品牌的内涵同步升级,并由此带动高职教育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水平提升,实现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具体到学校,就是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管理手段。总之,品牌战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战略,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任何高职院校都不可能在品牌建设上一劳永逸,不断追求创新与卓越才能最终实现品牌战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等职业教育的品牌战略
品牌战略是经济学研究的范围,通常是指企业为占有一定市场份额,通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扩大宣传等一系列方法,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的长期效用的建立过程。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成熟,品牌已渗入到各个领域,国内市场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与竞争阶段——品牌竞争时代。
教育品牌是从企业品牌中引申出来的概念,是学校的名称、标志、为教育消费者提供的教育服务、以及培养教育消费者的各要素(师资、校园文化、教学设施等)的总合。教育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它若能发挥作用,就会给高校带来实质性的附加值,形成品牌效应。
高等职业教育品牌战略是指高等职业院校要面向市场确定自己的整体优势或特色,通过优秀人才,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经济效益,使学校及其特色得到社会普遍认同。学校的品牌是其社会地位的反映,是在创建发展过程中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社会认可程度。高职院校实施品牌战略必须从教育规律出发,从人才培养的特点出发。
高等职业教育品牌战略的意义
教育品牌战略是高职院校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手段。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在高校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高等教育市场逐步完善的条件下进行的,其迅猛的发展势头,使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愈来愈激烈。高职院校只有打响自己的品牌,确立该品牌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印象,形成品牌效应,才能赢得教育发展的无形资产。
教育品牌战略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目前高职教育投融资体系不完善的现实条件下,规模的扩张是学校赖以生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伴随规模扩张,教育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品牌战略通过高职院校对办学理念、办学规模、专业水平和师资水平的全面建设和提升,可以避免高职教育发展中质量与效益的失衡,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品牌战略是激发高职院校全面加强质量建设的动力。产品质量是品牌的生命,高职院校品牌质量主要取决于其毕业生质量、师资水平和科研能力。高职院校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必然具有高质量的管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丰硕的科研成果、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从而产生高质量的“产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教育品牌战略是实现高职教育自身特色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有着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独特优势,即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规格。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其培养目标,所培养的人才直接与财富的创造相连接。它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教育体系的欠缺,是一种创新型、应用型、技术型的复合人才培养模式。为此,高职教育具备树立自身品牌的必要条件。
高等职业教育品牌战略的实施
品牌意识的强化是实施教育品牌战略的前提。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观念的更新。高职院校必须在精神文化中注入“品牌”意识,将其凝聚为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树立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调控的观念,掀起创建学校品牌的高峰,以自己的特色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
教师队伍的高素质建设是实施教育品牌战略的关键。实施品牌战略,要有一批体现学校主题精神的品牌教师。高职院校要有自己的专业带头人,能够洞悉市场前景和专业发展方向。同时,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德国的“双元制”世界闻名,培养了高质量的技术人才,这都源于德国严格的职业教育师资准入制度。
产学研合作的广泛开展是实施教育品牌战略的重要途径。产学研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形式。通过产学研合作,一方面,让企业了解学校,接纳学生实习并安排就业,学生在提升实践能力的同时完成了就业,另一方面,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为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同时教师在与企业的接触中也改善了知识能力结构。随着产学研合作的深入,企业为学校走向市场铺平道路:学校也为企业设计合理的人才结构,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的高效稳定。
品牌的不断提升和创新是实施教育品牌战略的动力。品牌升级就是在目标市场不断升级的同时,使教育品牌的内涵同步升级,并由此带动高职教育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水平提升,实现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具体到学校,就是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管理手段。总之,品牌战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战略,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任何高职院校都不可能在品牌建设上一劳永逸,不断追求创新与卓越才能最终实现品牌战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