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硝烟散尽,这一年带给人们最多惊喜的无疑就是古代书画板块。秋拍中,古代书画拍卖不仅成功“破亿”,而且连续产生四件“亿元”级拍品,这几记重锤不仅将金融危机的阴霾一敲而散,而且活跃了整个拍场的氛围。这四件拍品中有两件是古代书法作品,似乎也令人们对古代书法不禁刮目相看。但细心的藏家可以发现,古代书法拍卖的连续“破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的结果。
位尊价卑,当代艺术市场书不敌画
从文化艺术的角度来说,书法的地位远远高于绘画。在古代社会,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文化交流必须的工具。读书人必须习字,字被视为一个人的门面,甚至书法妍媸一度还是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评判标准之一。书法向来被封建正统文化视为读书晋身的头等要事,而绘画最初则被视为“末技”。中国历史上,书法流派纷呈,风格几经其变,历代都不乏革旧创新的书法大家。杰出的书法大家是人们最早的崇拜对象之一,在中国历史上,不仅“书圣”的产生远早于“画圣”,至今“书圣”王羲之的地位、知名度依然远远高于“画圣”吴道子。即便后来文人画盛行,绘画地位得到极大提高,也依然无法撼动书法的地位。宋元以来,画家多兼具书家身份,书者可以不习画,但画者必须习书。
不仅如此,在中国古代艺术市场史中,书法作品交易流通的历史也远早于绘画作品,其交易量、交易额丝毫不逊于绘画作品。然而,在当代艺术市场中,书法艺术几千年来建构的价值体系却遭到颠覆。原因在于新的书写工具的产生使毛笔的使用率极大降低,中国几千年来由此形成的审美体系也在当代出现断层。书法艺术以线造型,线条的跌宕起伏、抑扬顿挫,章法结构的变化等都极具抽象性,在现代人看来是满纸烟云,其中的艺术元素符号不如绘画容易理解、启发人们的审美感悟,这在无形中决定了其欣赏的高门槛及收藏群体的小众化。久而久之,藏家心理不免形成“重画轻书”的潜意识,并在艺术品市场中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力。因此,在当代艺术市场中,尽管书画密不可分,但书法作品在认知度、流通量、价位等方面与绘画作品都难以匹敌。在各大拍卖公司的书画专场拍卖会上,唱重头戏的往往是绘画类的拍品。而查看各年度的拍卖成交价排行榜,前一百位的拍品中,经常能够见到古代绘画拍品,而古代书法则鲜见之。
价值回归,市场行情不断飙升
尽管在当代艺术市场中,古代书法的地位逊于古代绘画,但随着书画市场的整体上扬,藏家对古代书法的认知度也在逐年提高。作为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书法的收藏投资潜力日显,由价值被严重低估不断走向价值发现和价值回归。
古代书法作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就已进入拍场,但多是零散出现没有形成规模,价位也较低,多在几千至几万元之间,能够拍到几十万,已经算是高价。而像1997年北京翰海春拍中,石介行楷书《与长官执事札》册所拍到的209万元在当时也称得上是天价了。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迅猛发展,古代书法板块行情也得到迅速提升。2000年11月6日,中国嘉德秋拍在“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中推出宋高宗赵构的《真草二体书嵇康养生论》手卷,990万元的成交价使中国古代书法拍卖的最高记录逼近千万元。2002年秋拍,中贸圣佳推出北宋四大书家之首米芾的《研山铭》手卷,这件海外回流的古代书法作品以定向拍卖的形式成交,成交价为3298.9万元,不仅使古代书法拍卖一举突破千万元大关,还创下了中国书画拍卖的世界最高纪录。2004年,古代书法拍卖再起波澜,北京翰海春拍“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上拍的元代书家鲜于枢的草书《石鼓歌》卷,在各路藏家的一路追捧下,最终以4200万元落槌,刷新了中国书法拍卖的最高记录。此后几年间,尽管古代书法的拍卖价位没有出现新的突破,但几乎每年都会有千万元级别的古代书法作品现身拍场。2008年,新的记录又产生了,4月20日,香港艺流春拍上,现存宋徽宗流落民间最长的草书手卷《临唐怀素圣母帖》,经十几位买家竞相举牌,价格一路飙升,最终以1.28亿港元成拍,刷新了中国书画的全球最高拍卖纪录。而刚刚过去的2009年,算得上是中国古代书法拍卖最为辉煌的一年,全年共产生6件千万元级别和2件亿元级别的拍品,并且8件作品全部集中于秋拍。其中,8月30日,山东天承“中国书画古代专场”上拍的佚名《北宋建阳景福院罗汉会斋牒》,以5040万元的价格成交;11月22日,北京保利推出的北宋文学家曾巩的《局事帖》镜心,拍出1.08亿元的天价,使中国内地的古代书法拍卖一举突破亿元大关;11月23日,中国嘉德的“宋元明清法书墨迹”专场中,包括朱熹、张景修等在内的《宋元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手卷,以1.008亿元落槌,使古代书法拍卖价格再次破亿,同场拍卖中,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行书叶向高《龙神感应记》手卷和明初书家宋克的《草书杜子美壮游诗》手卷也分别拍至4480万元和6832万元;12月15日,北京匡时国际推出的清雍正帝行楷《金刚经》册页(三十九开),以4032万元落槌。
随着古代书法拍卖价格的不断高涨,古代书法的上拍数量也不断增加,古代书法的专场拍卖也时有出现。中贸圣佳是较早开设古代书法专场拍卖的拍卖公司,早在2003年,古代书法市场行情刚刚出现大幅度上扬时,中贸圣佳就在秋拍中首开“中国古代书法专场”,全场推出265件拍品,成交率为67.17%,总成交额不足千万元,成交价最高的也不足百万元。此后几年,中贸圣佳虽也屡设书法专场拍卖,其中涉及不少古代书法作品,但直到2007年才再设“中国古代书法专场”拍卖,此次拍卖131件拍品成交率达81.68%,总成交额达2273.38万元。北京匡时在2007年也首开古代书法专拍,秋拍时所设“明清书法专场”推出156件拍品,成交率达83.97%,总成交额达2192.18万元。2008年,中贸圣佳再次开设“中国古代书法专场”,此次推出125件拍品,成交率为64%,总成交额为953.34万元。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几年叱咤风云的当代艺术板块几乎在一夜间坍塌,市场价格迅速缩水。在新的形势下,拍卖公司又将目光纷纷对准历经历史沉淀、价值稳定的传统艺术品。古代书画作品不约而同地成为各大拍卖公司应对金融危机的市场突破口,不少拍卖公司都打起精品策略,不遗余力地征集古代书画精品。在这种背景下,2009年古代书法的专拍场次也略有增加。北京匡时在春拍和秋拍时分别推出的“豪端蕴秀—明清书法专场”和“古代书法专场”,成交率均在80%以上,前者总成交额为2513.84万元,后者总成交额达5586.11万元,其中成交价最高的明代张瑞图的《行书般若心经卷》手卷以1131.2万元易主。中国嘉德在秋拍中也首设“宋元明清法书墨迹”专场拍卖,尽管全场拍品仅有91件,但成交总额却达2.48亿元,成交率达91.21%,并成功拍出亿元级的拍品。除了这些专场拍卖以外,还有大量古代书画作品夹杂在各种书法专场、书画专场中进行拍卖,其中不乏大量取得拍卖佳绩的拍品。
厚积薄发,“亿元”拍卖不是神话
2009年的秋拍中,古代书法板块突然涌现出多件天价拍品,看似该板块行情飙升迅猛,出现价格“井喷”,其实这既是拍卖公司精心运作的成果,也是古代书法市场良性发展的必然结果。仔细观察近年的拍卖数据可以发现,古代书法的市场行情一直以来始终保持着平稳向前发展的态势,并从2004年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尽管在2006年整个中国书画市场进入理性调整阶段时,古代书法的市场行情也一度出现回落,但从2007年开始,古代书法市场重新保持持续上涨的势头,并延续至今。
在整个书法板块中,重量级的拍品几乎全部集中于古代书法板块,这一点迥别于绘画板块中厚今薄古的现象。综观目前整个书法市场的拍卖数据,其中的高价成交者几乎全部来自于古代书法板块。同当代书法作品相比,古代书法作品的价值已经得到历史沉淀,市场价格不会受到“官本位”等思想影响,古代书法作品的拍卖价格远高于现当代书法作品,是市场良性运行的合理表现。同时,古代书法是古代遗留下来的艺术品,具有不可再生性,属于稀缺资源,在当代艺术市场中较少受资本因素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恶劣的投机炒作行为,基本上不存在价格泡沫,市场价位较为稳定,不会出现暴涨暴跌的现象。因此,目前的亿元成交价位不是价格虚高,更不是神话,而是在市场的良性发展中,古代书法市场厚积薄发的结果,价格向价值回归的合理表现。尽管在目前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古代书法板块出现了部分天价拍品,但同古代绘画板块相比,绝大部分的古代书法作品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目前的“价值回归”只是过程中的一部分,古代书法的整体价位还有待提高,新的拍卖记录还有待刷新。
古代书法收藏,从本质上说应该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藏家在收藏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但收藏古代书法同时又是一种前瞻性很强的投资活动,藏家在收藏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历史上,古代书法作品向来都是藏家珍视的宝藏,与绘画有着等量齐观的位置。尽管当代艺术市场中存在着“重画轻书”的现象,但优秀的古代书法作品,一直以来都是收藏家们争相竞藏的对象,在拍卖场上往往以高价成交,而且很少流拍,古代书法专场拍卖的高成交率恰好能够证明这一点。作为传统艺术代表的古代书法作品,能够流传下来的件件都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精粹,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厚的笔墨功力以及其所具有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都是其价值的有力保障。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中国艺术品市场也因此遭受重创的大背景下,古代书法市场非但未受其影响,反而逆市上扬,表现出良好的抗跌性,就以事实完美地证明了其价值的稳定性,同时也坚定了藏家收藏古代书画的信心。
收藏与投资永远是相辅相承的,单纯的投机炒作反而容易陷入被市场套牢的危险之中。真正的艺术品所包含的价值量是无限的,在规范的市场中,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增值。对于藏家来说,收藏艺术品一方面是在审美中获取精神享受,另一方面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中去享受藏品增值带来的愉悦。由于艺术形式的独特性,古代书法的收藏投资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品,它的介入门槛较高,要求藏家有较高的个人修为和较全面的知识修养。同任何藏品一样,收藏投资古代书法,首先要对其价值进行判断,这既涉及到专业的艺术史知识,还涉及到长期形成的文化素养与收藏品味。毫不懂得如何欣赏古代书法作品的形式美感、不懂得如何判断其艺术价值、鉴定真伪,仅一味地想在这个市场中迅速投资获取利润,是不现实的。因此,意欲涉足古代书法作品收藏投资的藏家,首先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收藏品位,平衡心态,理性投资,在享受收藏乐趣的同时,享受古代书法收藏带来的回报。(责编:唐陌楚)
位尊价卑,当代艺术市场书不敌画
从文化艺术的角度来说,书法的地位远远高于绘画。在古代社会,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文化交流必须的工具。读书人必须习字,字被视为一个人的门面,甚至书法妍媸一度还是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评判标准之一。书法向来被封建正统文化视为读书晋身的头等要事,而绘画最初则被视为“末技”。中国历史上,书法流派纷呈,风格几经其变,历代都不乏革旧创新的书法大家。杰出的书法大家是人们最早的崇拜对象之一,在中国历史上,不仅“书圣”的产生远早于“画圣”,至今“书圣”王羲之的地位、知名度依然远远高于“画圣”吴道子。即便后来文人画盛行,绘画地位得到极大提高,也依然无法撼动书法的地位。宋元以来,画家多兼具书家身份,书者可以不习画,但画者必须习书。
不仅如此,在中国古代艺术市场史中,书法作品交易流通的历史也远早于绘画作品,其交易量、交易额丝毫不逊于绘画作品。然而,在当代艺术市场中,书法艺术几千年来建构的价值体系却遭到颠覆。原因在于新的书写工具的产生使毛笔的使用率极大降低,中国几千年来由此形成的审美体系也在当代出现断层。书法艺术以线造型,线条的跌宕起伏、抑扬顿挫,章法结构的变化等都极具抽象性,在现代人看来是满纸烟云,其中的艺术元素符号不如绘画容易理解、启发人们的审美感悟,这在无形中决定了其欣赏的高门槛及收藏群体的小众化。久而久之,藏家心理不免形成“重画轻书”的潜意识,并在艺术品市场中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力。因此,在当代艺术市场中,尽管书画密不可分,但书法作品在认知度、流通量、价位等方面与绘画作品都难以匹敌。在各大拍卖公司的书画专场拍卖会上,唱重头戏的往往是绘画类的拍品。而查看各年度的拍卖成交价排行榜,前一百位的拍品中,经常能够见到古代绘画拍品,而古代书法则鲜见之。
价值回归,市场行情不断飙升
尽管在当代艺术市场中,古代书法的地位逊于古代绘画,但随着书画市场的整体上扬,藏家对古代书法的认知度也在逐年提高。作为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书法的收藏投资潜力日显,由价值被严重低估不断走向价值发现和价值回归。
古代书法作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就已进入拍场,但多是零散出现没有形成规模,价位也较低,多在几千至几万元之间,能够拍到几十万,已经算是高价。而像1997年北京翰海春拍中,石介行楷书《与长官执事札》册所拍到的209万元在当时也称得上是天价了。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迅猛发展,古代书法板块行情也得到迅速提升。2000年11月6日,中国嘉德秋拍在“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中推出宋高宗赵构的《真草二体书嵇康养生论》手卷,990万元的成交价使中国古代书法拍卖的最高记录逼近千万元。2002年秋拍,中贸圣佳推出北宋四大书家之首米芾的《研山铭》手卷,这件海外回流的古代书法作品以定向拍卖的形式成交,成交价为3298.9万元,不仅使古代书法拍卖一举突破千万元大关,还创下了中国书画拍卖的世界最高纪录。2004年,古代书法拍卖再起波澜,北京翰海春拍“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上拍的元代书家鲜于枢的草书《石鼓歌》卷,在各路藏家的一路追捧下,最终以4200万元落槌,刷新了中国书法拍卖的最高记录。此后几年间,尽管古代书法的拍卖价位没有出现新的突破,但几乎每年都会有千万元级别的古代书法作品现身拍场。2008年,新的记录又产生了,4月20日,香港艺流春拍上,现存宋徽宗流落民间最长的草书手卷《临唐怀素圣母帖》,经十几位买家竞相举牌,价格一路飙升,最终以1.28亿港元成拍,刷新了中国书画的全球最高拍卖纪录。而刚刚过去的2009年,算得上是中国古代书法拍卖最为辉煌的一年,全年共产生6件千万元级别和2件亿元级别的拍品,并且8件作品全部集中于秋拍。其中,8月30日,山东天承“中国书画古代专场”上拍的佚名《北宋建阳景福院罗汉会斋牒》,以5040万元的价格成交;11月22日,北京保利推出的北宋文学家曾巩的《局事帖》镜心,拍出1.08亿元的天价,使中国内地的古代书法拍卖一举突破亿元大关;11月23日,中国嘉德的“宋元明清法书墨迹”专场中,包括朱熹、张景修等在内的《宋元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手卷,以1.008亿元落槌,使古代书法拍卖价格再次破亿,同场拍卖中,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行书叶向高《龙神感应记》手卷和明初书家宋克的《草书杜子美壮游诗》手卷也分别拍至4480万元和6832万元;12月15日,北京匡时国际推出的清雍正帝行楷《金刚经》册页(三十九开),以4032万元落槌。
随着古代书法拍卖价格的不断高涨,古代书法的上拍数量也不断增加,古代书法的专场拍卖也时有出现。中贸圣佳是较早开设古代书法专场拍卖的拍卖公司,早在2003年,古代书法市场行情刚刚出现大幅度上扬时,中贸圣佳就在秋拍中首开“中国古代书法专场”,全场推出265件拍品,成交率为67.17%,总成交额不足千万元,成交价最高的也不足百万元。此后几年,中贸圣佳虽也屡设书法专场拍卖,其中涉及不少古代书法作品,但直到2007年才再设“中国古代书法专场”拍卖,此次拍卖131件拍品成交率达81.68%,总成交额达2273.38万元。北京匡时在2007年也首开古代书法专拍,秋拍时所设“明清书法专场”推出156件拍品,成交率达83.97%,总成交额达2192.18万元。2008年,中贸圣佳再次开设“中国古代书法专场”,此次推出125件拍品,成交率为64%,总成交额为953.34万元。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几年叱咤风云的当代艺术板块几乎在一夜间坍塌,市场价格迅速缩水。在新的形势下,拍卖公司又将目光纷纷对准历经历史沉淀、价值稳定的传统艺术品。古代书画作品不约而同地成为各大拍卖公司应对金融危机的市场突破口,不少拍卖公司都打起精品策略,不遗余力地征集古代书画精品。在这种背景下,2009年古代书法的专拍场次也略有增加。北京匡时在春拍和秋拍时分别推出的“豪端蕴秀—明清书法专场”和“古代书法专场”,成交率均在80%以上,前者总成交额为2513.84万元,后者总成交额达5586.11万元,其中成交价最高的明代张瑞图的《行书般若心经卷》手卷以1131.2万元易主。中国嘉德在秋拍中也首设“宋元明清法书墨迹”专场拍卖,尽管全场拍品仅有91件,但成交总额却达2.48亿元,成交率达91.21%,并成功拍出亿元级的拍品。除了这些专场拍卖以外,还有大量古代书画作品夹杂在各种书法专场、书画专场中进行拍卖,其中不乏大量取得拍卖佳绩的拍品。
厚积薄发,“亿元”拍卖不是神话
2009年的秋拍中,古代书法板块突然涌现出多件天价拍品,看似该板块行情飙升迅猛,出现价格“井喷”,其实这既是拍卖公司精心运作的成果,也是古代书法市场良性发展的必然结果。仔细观察近年的拍卖数据可以发现,古代书法的市场行情一直以来始终保持着平稳向前发展的态势,并从2004年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尽管在2006年整个中国书画市场进入理性调整阶段时,古代书法的市场行情也一度出现回落,但从2007年开始,古代书法市场重新保持持续上涨的势头,并延续至今。
在整个书法板块中,重量级的拍品几乎全部集中于古代书法板块,这一点迥别于绘画板块中厚今薄古的现象。综观目前整个书法市场的拍卖数据,其中的高价成交者几乎全部来自于古代书法板块。同当代书法作品相比,古代书法作品的价值已经得到历史沉淀,市场价格不会受到“官本位”等思想影响,古代书法作品的拍卖价格远高于现当代书法作品,是市场良性运行的合理表现。同时,古代书法是古代遗留下来的艺术品,具有不可再生性,属于稀缺资源,在当代艺术市场中较少受资本因素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恶劣的投机炒作行为,基本上不存在价格泡沫,市场价位较为稳定,不会出现暴涨暴跌的现象。因此,目前的亿元成交价位不是价格虚高,更不是神话,而是在市场的良性发展中,古代书法市场厚积薄发的结果,价格向价值回归的合理表现。尽管在目前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古代书法板块出现了部分天价拍品,但同古代绘画板块相比,绝大部分的古代书法作品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目前的“价值回归”只是过程中的一部分,古代书法的整体价位还有待提高,新的拍卖记录还有待刷新。
古代书法收藏,从本质上说应该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藏家在收藏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但收藏古代书法同时又是一种前瞻性很强的投资活动,藏家在收藏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历史上,古代书法作品向来都是藏家珍视的宝藏,与绘画有着等量齐观的位置。尽管当代艺术市场中存在着“重画轻书”的现象,但优秀的古代书法作品,一直以来都是收藏家们争相竞藏的对象,在拍卖场上往往以高价成交,而且很少流拍,古代书法专场拍卖的高成交率恰好能够证明这一点。作为传统艺术代表的古代书法作品,能够流传下来的件件都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精粹,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厚的笔墨功力以及其所具有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都是其价值的有力保障。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中国艺术品市场也因此遭受重创的大背景下,古代书法市场非但未受其影响,反而逆市上扬,表现出良好的抗跌性,就以事实完美地证明了其价值的稳定性,同时也坚定了藏家收藏古代书画的信心。
收藏与投资永远是相辅相承的,单纯的投机炒作反而容易陷入被市场套牢的危险之中。真正的艺术品所包含的价值量是无限的,在规范的市场中,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增值。对于藏家来说,收藏艺术品一方面是在审美中获取精神享受,另一方面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中去享受藏品增值带来的愉悦。由于艺术形式的独特性,古代书法的收藏投资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品,它的介入门槛较高,要求藏家有较高的个人修为和较全面的知识修养。同任何藏品一样,收藏投资古代书法,首先要对其价值进行判断,这既涉及到专业的艺术史知识,还涉及到长期形成的文化素养与收藏品味。毫不懂得如何欣赏古代书法作品的形式美感、不懂得如何判断其艺术价值、鉴定真伪,仅一味地想在这个市场中迅速投资获取利润,是不现实的。因此,意欲涉足古代书法作品收藏投资的藏家,首先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收藏品位,平衡心态,理性投资,在享受收藏乐趣的同时,享受古代书法收藏带来的回报。(责编:唐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