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张万祥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rx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张万祥先生,心里没底。朋友写,他的徒弟写,资深记者也在写。“网星”,“青春老人”,“富有老人”,“网上收徒”,均有捷足先登了。写朋友的情谊,我觉得底气不足,有攀附意,因而颇费踌躇。加上张万祥先生为人的好,是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他的好,是放在心上的,许多时候需要用心体会。
  先生在2003年9月,来教育在线注册,我在班主任论坛跑堂,端茶送水,洒扫门庭,一来二往,便算是认识。作为已经退休的教育专家,先生心系教育的拳拳之心,真真是赤诚可对天日。他招收学徒,培养新人,不计功利,不计个人得失。我不由不心生敬意,于是从旁协助,从中斡旋,从策划招生考试公告合同以及师生要求等,热心支持,积极参与,于是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先生首先是把自己的专著一本一本寄给我,给我精神养料,还不惜“以权谋私”,多次把我的拙文发表在他编辑的《德育研究》上。更让我感动不已的是,他居然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戴着老花眼镜阅读了我的三本拙著,并在电脑键盘上敲打下一万余字的研究文章,取名为《班主任成长的范例——陈晓华研究》。我在网上浏览着充满厚爱和期待的文字,我想象着年过花甲的老教育工作者敲击键盘的不易:不时揉揉不适的眼睛,敲敲酸痛不已的腰背,可爱可敬的张老师,我拿什么来形容你合适?是对朋友的厚望?我不敢这样奢望。是对教育的期待和引领?更不敢有这样的奢望。可事实就是如此,让人不敢相信又不得不信。
  中央教科所主办的《教育文摘周报》预约给我做一个彩色专版的介绍,其中一项是专家推荐,我见朱永新教授、李镇西老师均已经推荐了其他人士,不好再麻烦他们,再就是专家在同一个版面反复出现,也不太好,于是想到了张万祥老师,和《教育文摘周报》的汤军老师商量,没想到一拍即合。汤老师说,张老师是德育特级教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在教育在线享有极高的声望,且对你很熟悉,由他出面推荐,再合适不过。当我心怀敬意惴惴不安地向张老师请求的时候,他果然爽快答应,这确实在我意料之中,这种意料不源于它,仅仅出于对张老师那种自然的信任。更为有趣的是张老师的回复:“这是我的荣幸,保证按时完成任务!”让我感动莫名。
  广东教育研究院的王永江院长找到张万祥老师,希望张老师来广州参加广东第三届班主任工作论坛,张老师婉言推辞,却向主办方力荐我,据王永江先生口头描述,张老师可是拍着胸口担保你行,而且绝对精彩!张老师说这话的时候,与我还未见过面,仅仅是基于网络上的了解,而当时的我,最大的舞台仅仅是育才中学的讲台。张老师的这份信任,让我感动莫名。从育才中学的讲台走向社会,这艰难的一步,是张老师用心搀扶着走出来的。
  王安石有“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荫”的诗句。一棵有老轮的树,铺得下荫,结出的是智慧的果,这果里,有你有我有他;一汪深潭,护得住鱼,载得起舟,涵养出一方好水土,这水土里,有网友有徒弟也有挚友;澎湃的海,装得下暴风骤雨,容得下千古恩怨,几十年的风雨兼程,历练成今天的德高望重。有幸得到张万祥老师的引领和搀扶,在我生命的历程中,无疑是举足轻重,这份心的托付和信任,让我不敢轻言疲累,虽承载厚重,却欣然前行,像我的老师和朋友张万祥老师那样。
其他文献
同学们:  开学才不到两个月,但我已经有很多话想要对你们说。之所以选择这种形式与你们交流,是因为我觉得文字的交流可以使双方都保持冷静,进行一种理性的思考。同时,我也怕和你们面对面地交流时会引起情绪上的激动。  还记得开学时候的情景吗?孩子们,你们的父母提着或扛着行李,陪同你们找宿舍已经累得汗流浃背,找到床位以后又马不停蹄地替你们打扫房间,铺床叠被,一面还口不得闲,叮嘱你们注意这,小心那,结果你们中
期刊
又一届学生临近毕业,不少学生要求班主任组织照毕业照。老师们聚在一块讨论有无必要,持反对意见的老师认为这会引发“留影风”,甚至“留言风”,分散备考精力;顺应民意的老师觉得满足一下学生的愿望,也许可以安定军心,不一定是坏事。  的确,每到这个时期,学校和老师都密切关注着学生的动态,目的是排除一切干扰,全心全意“备战”。可学生似乎不怎么领情,还是有这样或那样不合老师心意的要求,甚至常有与“一切为了备考”
期刊
曾经,我们教师的办公室里总是静悄悄的,有的认真备课,有的批改作业,有的辅导学生的学业,有的轻轻地谈着话,一切是那样宁静而安详。  可是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办公室常常成为“战场”,不时发生着本不应该发生的“战争”。    第一场  一个年轻的班主任叫了好几个班干部来到办公室,她指着这些班干部逐个进行批评,那些班干没一个敢吭声,笔直地站成一排。班主任叉腰批评的声音让办公室的每位老师听得清清楚楚
期刊
刚接手这个班级时,学生迟到现象屡禁不止,令我很是头疼。偶然一次跟一位有多年经验的班主任谈起,他给我支了一招:罚擦黑板——迟到一次罚擦两天黑板。这样慢慢地迟到现象总算有了好转,我一看这招有用就推广开来,对班级里各种各样的违纪现象进行了分类并量化惩罚:上课说话一次罚擦一天黑板;迟到一次罚擦两天黑板;旷课一次罚擦一周黑板……看来这个方法真不错,迟到的少了,上课开小差、讲小话的少了。直到有一天,接到一个学
期刊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这个新的班集体。  我是你们的班主任,同时也担任你们的语文教师,我将和同学们在一起,共同度过这紧张而又忙碌的一学年。请允许我首先向同学们作一个自我介绍。我姓李,名字叫名发,但人到中年的我,名未成,财没发。我在这三尺讲台上已经奋斗了三十个春秋,虽然粉笔灰已染白了双鬓,皱纹已布满了额头,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相信名字是别人给的,历史是自己写的。  什么是教育?教育,用一句话来说
期刊
担任了多年班主任,我痛感“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挑个有责任心、有能力、工作主动、有创新精神、办事公平、学习又不错的班长确实难,大多数学生怕耽误学习又怕得罪人,学校班级又缺少对班团干部的激励机制,因此没几个人愿当干部,多数时候是愿干的能力不强,能力强的不愿干。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在班子建设方面我的两次“走麦城”吧。  1997年春,我新接手一个职中班级,在班委重选时,我试行了竞选制。其实我对竞选制了
期刊
在班主任培训工作中,我与教师学员交流时,发现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很容易生气。于是,我布置学员撰写“生气案例”,分析和认识这种负面情绪,以帮助教师克服生气现象,提升和凝就积极教育情感。    一、对教师生气原因的透视    1.感觉教师的权威和自尊被冒犯  心理学认为恼怒是一种强烈的、冲动性的情绪。个体受到的某种背叛、侮辱、不义、恶意中伤、暴力侵犯或骚扰等,都是导致生气情绪产生的导火线。生气是一种个
期刊
46张青春的脸在这里笑,  46颗火热的心在这里跳。  我们是同学,是同班同学。  天那样蓝,水那样清;  我们多么团结,多么友爱!  你幽默、聪明,富有激情,  你温暖的话语,  驱散了我心中的愁云;  你活泼、开朗,落落大方,  你嘹亮的歌声,  唤醒我久眠的希望;  你善良,纯洁,积极向上,  你甜甜的微笑,  架起心灵间友谊的桥梁。  我们是同学,是同班同学,  更是知心的朋友。  怎能忘
期刊
缘起    6月5日,我在“《班主任之友》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发帖《写说明书就不是体罚了?》(见下文),一时间众说纷纭,“论坛”的很多网友参与了这场讨论。我又著文《就一文答网友问》,这次,李镇西老师也参与了进来。现将大家的意见和我的想法一一呈现,供大家进一步探讨。还是那句话,讨论的目的不是达成共识,而是为了解放思想。  写说明书就不是体罚了?  那天,有位老师介绍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时,谈到
期刊
父亲斗大的字不识一升,却文绉绉地逛过一回书店,买过一回书。  时间久远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温饱已经不成问题,即使在青黄不接的四五月份,粮仓里依旧满满实实的。眼看夏麦收获在望,父亲第一次挑了一担陈粮,到集镇上去卖。  卖完粮,父亲乐呵呵地点数着钞票,笑容像绽放的菊花,嘴里不住地念叨:“龟儿子,这日子比过去巴适多了。”  父亲带着我慢慢悠悠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逛,眼睛不住地往街两边的商店扫描,我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