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信使履职记

来源 :公务员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ongqi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原本是山东电影制片厂的一名新闻纪录片摄影师。1960年,组织上把我调入外交部,先在外交学院学习三年英语,然后于1963年9月分配到外交部信使队。刚一听说让我担任外交信使,我一愣,“信使”,是干什么的?以前,我只听说过“大使”“特使”等头衔,从来没听说过“外交信使”这一职位。
  通过培训,我知道了,外交信使的责任重大。信使和其他外交官不同,不是在大使馆、领事馆里常驻工作,而是终年手提外交邮袋,奔走于外交部和我国各个驻外机构之间,肩负着传递国家重要机密的使命。
  来到队里不久我就明白,外交信使是经过了严格挑选的。担任外交信使要有好的身体,要至少懂得一门通用外语,要通晓相关的国际法与国际惯例知识,并且要有处事能力,以便遇事对外交涉。最重要的一条,是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我国外交信使每次出差,都是两人同行,其中一个人为领班,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路线执行使命。时间最长的是一个多月跑十几个国家。我们出差用的邮袋为草绿色,上面用中英文标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邮袋”字样。在每次“上路”前,我们都先用尼龙绳把邮袋口系好,再打上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的铅封。一盖上铅封,這些邮袋就会变得“神圣无比”了,按照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得到“不得开拆”的保护。任何外国人,包括各国边防、海关,都不得检查,甚至连摸一下、捏一下,都不被允许。
  可是有一点,我们也十分清醒:我们到世界各地执行任务,身份是公开的,所持“红皮外交护照”上都清楚地标明“中国外交信使”身份,而手提的邮袋里,却装着国家机密,是不法分子“关注”的目标。怎么办?这就要靠我们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惕,严加看管,邮袋不离身。在各个机场和车站,我们只能乘坐中国驻外机构的外交车。途中遇到陌生人,绝不与之深谈。
  我们在出发前和执行任务途中,必须仔细检查各种必备证件,如护照、签证、机车船票。检疫黄皮书等,认真核对邮袋是否打上铅封,一点点疏忽和大意,都可能导致工作上的损失。我们两人一组出差,不论旅途有多累,绝不能同时打盹、睡觉,必须留一人清醒地值班。有一次,我和另外一位信使从东京飞往纽约,整个行程要飞行17个小时,而且是大夜航。只见外面天空逐渐变暗,机舱内顶灯关闭了,绝大多数旅客的座前灯也都熄灭,还有人打起呼噜来,现场气氛十分惹人困倦。轮到我值班了,没办法,只能强忍再强忍,或者自造一些“小措施”,如在太阳穴上涂抹清凉油,甚至掐大腿肉等。飞机飞行到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机场,停留1小时,航空小姐拿出啤酒招待我们,我真想喝一口,解解乏,但想到“纪律”二字,就是不能喝呀!
  为适应工作需要,外交信使还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和我一起入队的五位同事中,就有两位因身体不适应而打了“退堂鼓”。我们那时候,一名外交信使,一年365天,要出差200天左右。围着地球转,我们还必须适应“时差”和气候冷暖的不断变换。比如,我们在傍晚7点钟从北京出发去法国,当到达巴黎时,按北京时间算,已经是半夜1点钟了,可那里的时间仍然是傍晚七八点钟。人非常困乏,但必须拿出全副精力,办理文件交接。再比如有一次我们去南美洲出差,北京是严冬,而那里是盛夏,飞机抵达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机场后,使馆接机的同志见我们还穿着厚厚的呢子大衣,便开玩笑地说:“嗨,两位‘耐温将军’到了。”真有意思。
其他文献
如果你看过美剧《别对我撒谎》,那就一定对卡尔·莱特曼博士的手法印象深刻。普通人在每10分钟的谈话中会说3个谎话,莱特曼博士能够通过分析一个人的脸、身体、声音和话语来察觉真相。当一个人不经意间耸肩、搓手,或者扬起下嘴唇时,莱特曼博士就知道他们是不是在撒谎。如此轻易就能看穿一个人,莱特曼博士因此成为了许多人羡慕的对象。其实,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每个人都能成为辨谎高手。  其实,这种技巧与我们尝试了解自
期刊
1941年10月16日,是莫斯科最危急的一天,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德国人会很快攻占莫斯科,然后进行残酷的大屠杀。  整个莫斯科被极度恐怖笼罩着,空气令人窒息。不久有人传言,苏联政府将通过铁路转移到古比雪夫市,这其中也包括苏联领导人斯大林。  中午时分,斯大林的车开始启动。可就在路上,他的司机因为混乱,撞倒一位老人。斯大林亲自扶起老者,没想到他们竟然相识,老人叫乌里扬诺夫,是个生物学家,斯大林在一次科
期刊
有时把“未来领导者”放到快速发展的业务岗位上并不一定能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对很多人来说,被认定为人才是祸不是福。  在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对一些人来说,作为人才得到认可成了一种诅咒。事实的确如此。有志成为领导者的人才为了满足他人的期望而勤奋工作,最初令他们显得出类拔萃并投身工作的特质渐渐被湮没。他们的行为与他人趋于一致,精力和抱负受到影响。他们可能会开始敷衍工作,也可能会选择逃离。  人才诅咒的心理
期刊
【材料】  今年春季,某省降水偏少,数千万亩耕地持续缺水,一些地区的旱田播种和水稻泡田被迫延后,个别地区水田甚至无法取水。据省气象台播报,随着新一轮高温天气来临,全省大部分地区旱情或将继续加剧,影响粮食产区的收成。  受灾最严重的是A市。截至本月末,A市农作物已播种(插秧)587.6万亩,其中全市作物受旱面积273.9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46.6%,2.07万人因旱饮水困难。持续高温少雨使得A市已
期刊
据国际社会保障协会(ISSA)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170 多个已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中,有近80 个国家对公务员实行单独制度,大约占45%。从地区来看,实行单独的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在南亚和非洲较为普遍,而拉丁美洲和东欧地区则以全民统一的制度占主导地位。至于北美、欧洲地区,则更多的是介于统一和单独之间,即部分统一,主要表现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或在基本层次上统一),但实行专门的职业年金计划。 
期刊
考试录用写新篇  五年来,公务员考试录用坚持“凡进必考”,不断完善制度,共有80万优秀人才加入到公务员队伍。  ——织密制度体系网  中央主管部门陆续修订或出台了10余项规定规章文件。各地制定了相关工作实施细则,不断完善配套制度、消除模糊空间。有20个省份出台了有关公务员录用实施的全面规定。一些地方针对实践中的新问题、新矛盾,深入研究,大胆探索,一个覆盖公务员考试录用全过程全链条的制度体系网正在逐
期刊
“眼里没人”“眼里没活”“没心没眼”这三种视而不见,皆机关行为大忌也。  比如,在机关的楼道里,迎面过来一位青年干部,我知道我们是一个机关的,但不熟,我想和他打个招呼示意一下,他却好像没有看见我一样,形同陌路。这是一种视而不见,叫作“眼里没人”。  再比如,会议室里有一张椅子挡着路,本来顺手一挪就可以方便他人行走,但有人就是看不见,宁可绕过去也不动动手,这也是一种视而不见,叫“眼里没活”。  还有
期刊
韩国国会于2014年12月9日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限制离职公职人员就业的《公职人员职业道德法》修正案。根据该法案,公务员离职后三年内,不得在私营企业等营利机构任职,也不得在受其安全监督、认证许可、管制采购等的非营利机构和受中央、地方政府委托业务的协会工作,甚至不得担任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机构法人代表;而二级以上的高级公务员,其离职后不得在其离职前五年所属的任何机构任职。  专门负责公务员职业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担任美国国务卿期 间,乔治·舒尔茨每周都会抽出一个小时用于静思。他坐在办公室里,拿着本和笔,关上门,告诉秘书只有两个人的来电可以打断他。  “我妻子或者总统。”舒尔茨回忆道。  如今已经96岁的舒尔茨对我说,唯有通过这独处的一小时,他才能从战略层面去思考自己的工作。不然,他就会不断被一个又一个即时发生的具体问题纠缠,永远无法着眼大局。  无论在什么领域,要出色完成工作,都必须有时间思
期刊
15年处长、副处长的一个深刻体会是:一般工作人员、副处长、处长的职责要求是很不一样的。  一般工作人员重点是提升业务能力;副处长在提升业务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提升管理协调能力;而处长的主要任务,是着力提升统筹协调和组织管理能力。因此,当好一个处长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不断学习、边学边干,在实践中逐步成长。  一、处长的定位  处长在一个单位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兵头将尾、赢在中层”。  当好处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