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别

来源 :北方人(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来不敢说结局可以控制,因为没有人能够真的控制。
  我们在对待病人和老人方面最残酷的失败,是没有认识到:除了安全和长寿,他们还有其他优先考虑事项;建构个人故事的机会是维持人生意义的根本;通过改变每个人生命最后阶段的可能性这一方式,我们有机会重塑养老机构、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对话。
  毕竟,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好死,而是好好地活到终了。
  有一天,我接到我女儿亨特的钢琴老师佩格·巴切尔德的丈夫马丁的电话。他告诉我:“佩格住院了。”
  我早就知道她有严重的健康问题。两年半以前,她右臀部开始疼痛。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她的病被误诊为关节炎。疼痛加剧后,有一位医生甚至推荐她去看精神科医生,并给了她一本讲解“如何忘掉你的疼痛”的书。但是,仪器检查最终证实她长了一个直径接近13厘米的肉瘤。这是一种不常见的软组织癌症,深入她的骨盆,在大腿处形成一个巨大的血块。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以及手术——切除1/3的骨盆,然后用金属进行重建。那是地狱般的一年,因为并发症,她在医院住了几个月。她本来喜欢骑自行车、做瑜伽、和丈夫一起遛她的喜乐蒂牧羊犬、演奏音乐、教她亲爱的学生,但是现在她只得放弃这一切。
  然而,佩格终于康复,又能够授课了,学生马上就招满了。她需要用加拿大式拐杖(前臂处装了护腕的那种拐杖)才能走动,除此以外,她仍然维持了固有的优雅。她62岁,高个儿,戴着又大又圆的眼镜,一头浓密的红褐色头发剪得短短的。她温柔可爱的性格使她成为学生极其喜欢的老师。每当我女儿亨特拼命努力掌握一个音符或者技巧时,佩格从来不着急。她会让亨特试试这个,试试那个,当亨特终于做到时,佩格会由衷地欣喜,紧紧拥抱她。
  回家一年半后,佩格复查时发现长了由放疗引起的恶性肿瘤。她回到医院做化疗,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她继续教学。每隔几周,她就需要重新安排亨特的上课时间,我们只好给当时才13岁的亨特说明情况。但是佩格总是设法继续上课。
  这一次,她把上课时间推迟了整整两周。就在这时,我接到了马丁从医院打来的电话。接通后,他将电话交给了佩格。佩格已经入院几天了,听起来她很虚弱,每说一句话都要停顿很久,但是她清楚地表述了自己的状况。她说治疗已经停止几个星期了。由于免疫系统缺陷,她受病菌感染而發烧。影像诊断显示,原来的癌症又出现在臀部和肝区。癌症复发开始引起臀部疼痛,这种疼痛使得她大小便失禁。她住院了,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我问她:“医生说他们能做什么?”
  她说:“没什么办法。”她说得很平淡,但绝望的情绪很明显。
  我问她如何看待自己的状况。
  她说她知道自己快死了,他们已经没什么办法了。说到这里,她的声音变得愤怒起来。
  我问她有些什么目标,她说看不到任何可能实现的目标。我问她对未来有什么惧怕,她罗列了一长串:面对更多的痛苦,因无法控制身体而遭受屈辱,无法离开医院……她声音哽咽,说不下去了。在医院这么多天,她的情况不断恶化,她担心日子不多了。我问她,医生有没有同她谈过善终服务。她说谈过,但是她不明白那能对她有什么帮助。
  处于她那种状况的一些人,一旦被允诺“有尊严地死亡”,在没有其他更好选择的时候,可能会把它作为唯一可控制的机会。我和马丁劝佩格试试善终服务。我说那至少可以让她回家,而且她得到的帮助可能超出她的想象。我给她解释,至少在理论上,善终服务的目标是给人们尽可能最好的临终时光,尽管所谓的最好是他们定义的。我说,她好像很久都没有过一天舒服的日子了,那似乎值得期望。
  48小时之内,她出院回家,接受了善终服务。我们把消息告诉了亨特:佩格不能再给她上课了,她将不久于人世。亨特很受打击,因为她非常喜欢佩格。她想知道能不能再见佩格一次,我们不得不告诉她不可以。
  几天后,我们接到一个令我们吃惊的电话——是佩格打来的。她说,如果亨特愿意,她乐意继续教她,如果亨特不想来,她会理解。她不知道还能上几次课,但是她想试试看。
  善终服务使佩格可以重新授课,这超出我的想象,当然也超出她的想象。后来我得知,她和善终护理护士讨论了她生活中最在意的事,以及最好的日子对她意味着什么。然后她们一起努力实现她的愿望。
  最初,她的目标只是应付日常生活困难。善终服务团队在一楼为她安了一张病床,这样她就不用爬楼梯了。他们在床旁安了一个活动便桶,并安排人帮助她洗澡、穿衣服。他们给她用吗啡、加巴喷丁和氢可酮镇痛,利他林则有效解除了这些药引起的精神恍惚。
  问题得到解决以后,她的焦虑得到了极大缓解。她有了新的目标。马丁后来说:“她清楚地了解自己想要如何度过余下的时日。她要回家,她要教学。”
  每上一次课都需要计划和很强的专业技术。善终护士教她确定自己的用药量。上课之前,她会多吃一些吗啡——既要保证足够的量,让她身体舒服,能够授课,又不能多到让她虚弱乏力。
  准备上课和上课之后的几天她都会变得更有活力。因为她自己没有孩子,学生弥补了她的这个缺憾。在告别人世之前,她还有一些事想让别人知道。和亲爱的朋友们道别,给学生们临别建议,这些对她很重要。
  接受善终服务后,她活了整整6个星期。她给亨特上了4周课,然后举行了最后的两场音乐会。一场的主角是佩格从前的学生,他们都是有成就的音乐家;另一场主要由她现在的学生表演,他们都是初中和高中的孩子。他们聚在她的客厅,为他们敬爱的老师演奏勃拉姆斯、德沃夏克、肖邦和贝多芬。
  技术化的社会已经忘记了学者所谓的“垂死角色”,以及生命接近终点时,它对于人们的重要意义。
  佩格要完成自己的“垂死角色”,并在死亡前三天完成了这件事。之后,她神志不清了,时而清醒,时而迷糊。
  我对她的最后记忆,是她最后一次钢琴演奏会接近尾声的时刻。她把亨特从人群中叫到一边,给了亨特一本音乐书让她保存,然后用手臂搂着亨特的肩。
  “你很特别。”她轻声对亨特说。她希望亨特永远记着这一点。
其他文献
一  20多年前我在高校工作,有个学生是云南的,具体是云南哪里的我忘了,只是听说当地的苹果特别好吃。这学生的父母很疼孩子,入学报到时她就带着大包小包,还带着她妈妈做的几大瓶辣椒菌子,说父母担心她吃不惯广州清淡的饭菜。  不知怎么我就跟这名学生的家长认识了。我当时只是学校行政部门的一个工作人员,他们认识我也用处不大。但我完全理解家长的心理,能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多认识一个人,就是为闺女的前路多铺一块
期刊
李时珍这个人有佛心。他记载的医案看起来只是说病,其实讲的都是历史。  他说,有个婢女总挨打,逃進深山。后来被樵夫碰见,但婢女依然黑发童颜,十几年不见老。樵夫回去后立刻向她的原主人禀告,原主人带人进山抓住婢女。问来问去,原来婢女十来年就是吃柏子仁,这味药材才被大家发现。  他只是给你讲柏子仁,但你仔细想想,那个婢女多可怜。  又说:“时珍自京师还,见北土车夫每载之,云暮归煎汤饮,可补损伤,则益气续筋
期刊
有人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着它笑,它也对着你笑;你对着它哭,它也对着你哭。   仔细想来,难道不是这样的吗?面对上天给予的种种恩赐与考验,怜爱与不公,我们或许无法改变生活的事实,却可以以另一种心态来面对它。  感恩就是一种积极的、乐观的生活心态。感恩,可以是病床上奄奄一息的病患看到第二天初升的太阳;可以是沙漠中断水口渴之人举步艰难之时发现一片绿洲;可以是迷茫无序之时忽然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感
期刊
每当我走进一家书店——任何一家书店,我出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书店——总是满怀暗喜。按理我不该如此:我在书店度过了大半生,当过书店店员,也做过出版社的销售代表;即便在我退出这个行业后,仍然是个不可救药的书店常客,每周至少要去书店5次。难道我还不厌倦吗?可是,在如此恬谧的早晨,书店的陈列整整齐齐,书架清洁并充满希冀。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家商店——当书店开门迎客,世界的其他部分也随之而来,当天的气候,当天的
期刊
天在下雨,我的心也在下雨。天上的雨是冷的,而我内心的雨却滚烫炽热;天上的雨是飘零,是星星点点,而我内心的雨却倾盆而下;天上的雨是晶莹、是玲珑,而我内心的雨却是浑浊、是泛起血腥的泡沫。   撑着雨伞,悄然地在雨声、灯影、十字街口、写字楼、酒楼间穿行,迎面而来,低着头,一身黑色雨衣的人是谁?那驰骋而去,搅得人一身污水的家伙又是谁?是BMW、是BENZ、或者仅仅是HONDA125?或许是无意,或许是有心
期刊
周润发对杨紫琼说:“把手握紧,手里面什么都没有。把手松开,你拥有的是一切。”这句话来自李安的《卧虎藏龙》。   人们在面对金钱、权力、还有爱情的时候,总是希望可以长久地拥有它们,将它们牢牢地握在手心,越握越紧,仿佛你的确拥有了许多呵!可是事实上或许你用手抓住的仅仅是一把细沙,当你急切的越握越紧的时候,其实你却是在一点点的失去它们,那从指缝里不断有细沙在渗出、落下,最后,只有一小部分会留在手中,也许
期刊
上一次采访单霁翔,是在《国家宝藏第二季》最后一集的录制现场。那集节目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是全国17家博物馆的馆长站成两排,朗诵了一段气势恢宏的誓词。节目中,站在“C位”的单霁翔领读道:“何以华夏,何以中国,我们守护祖先的创造,描摹上下5000年不变的模样……”  台上有多中气十足,台下就有多疲惫困倦。那次采访中能明显看出,单霁翔连眼神都是空的,声音里都能听出一个“累”字。大概觉得状态不好有些对
期刊
一个人待着很热闹  就像热热闹闹的森林哟  美梦噼啪噼啪爆裂开来  邪惡的念头也涌上心头  火绒草也好 毒蘑菇也好  一个人待着很热闹  就像热热闹闹的大海哟  水平线开始倾斜  狂乱汹涌的夜晚也不时出现  还有风平浪静之日诞生的蛤蜊  一个人待着很热闹  并没有什么誓言未能实现的遗憾  一个人待着感觉寂寞的家伙  若凑成一对 会更加寂寞  这些人更多地聚在一起  就会哆 哆 哆 哆 哆地堕落吧 
期刊
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三位大师在中国画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样的三个人在同一个时代出现、相遇,本是一场盛事,可他们动如参商,只留下短暂的交集。  一  1928年,徐悲鸿刚认识齐白石。那年徐悲鸿30多岁,齐白石60多岁,两人差32岁,一个正当而立,一个已经算老人家。  徐悲鸿虽然年轻,但他受过高等教育、留过洋,已经做了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而齐白石一把年纪,没有受过系统教育,有些名气,但非
期刊
我小时候,父亲归来的那一天,就如彗星降临的那一天一样不可思议。父亲是天文望远镜工程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科院下属的国家级天文台中,不少观测星系的望远镜都是他设计的。设计组装好的望远镜,小心翼翼地运往各地的天文台安装完毕,需要父亲前往调试,确保望远镜的运行达到设计标准。通常,他一出差就会有一个月左右。  为了避免城市的灯光干扰,各地的天文台都安设在市郊的高山上。父亲去调试望远镜,业余时间会跟当地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