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

来源 :北方人(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120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时珍这个人有佛心。他记载的医案看起来只是说病,其实讲的都是历史。
  他说,有个婢女总挨打,逃進深山。后来被樵夫碰见,但婢女依然黑发童颜,十几年不见老。樵夫回去后立刻向她的原主人禀告,原主人带人进山抓住婢女。问来问去,原来婢女十来年就是吃柏子仁,这味药材才被大家发现。
  他只是给你讲柏子仁,但你仔细想想,那个婢女多可怜。
  又说:“时珍自京师还,见北土车夫每载之,云暮归煎汤饮,可补损伤,则益气续筋之说,尤可征矣。”
  李时珍在驿站遇见几个马车夫,晚间煮着连根带叶的野草吃。问起原因,马车夫回答,我们赶车人在野地里奔跑,难免伤筋动骨。这味草叫鼓子花,吃了可以舒筋活血。后来李时珍发现,鼓子花可续筋骨,筋被斫断者,用鼓子花半月即可愈合。
  不过,我又读到一段记载:“凡筋断者取旋花根,捣汁,沥入仍以渣敷之,日三易,须令断筋相对,半月后即相续如故。蜀见奴逃走多刺筋,以此续之百不失一。”
  对逃走的奴隶,逮住后刺断其筋,令其不敢再逃。然后拿旋花根给其续筋,使其可继续为主人干活。这种控制太可怕了,不敢细想。
  李时珍就是要告诉人们药材之外的故事,药材之外真实的人间。
其他文献
我常常为之感到后悔的是那些  我没做过的事、没选的那个选项。  我们大部分时間都在害怕失败,害怕拒绝。  但是后悔才是我们最该害怕的事。  失败是一种答案。  拒绝也是一种答案。  但后悔却是你永远得不到答案的永恒问题。
期刊
任何一种文明在没有受到冲击的时候,显不出强弱。但时间久了,不遭受挑战的文明便会自动衰退。  当代中国可能不会有哪个人群像中产阶层那样在风格这个问题上经历如此多的冲击和困惑。  中国关闭国门三十年之后,重新打开国门,文明的冲击因此发生,于是当代中国的文明建设显现出新的景象。  中国的住宅开发历程在其不到十年的时间浓缩了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五十年的住宅发展历程,各种主义和流派的建筑在中国都能找到或大
期刊
我年轻力盛的那些年,常常扛一把铁锨,像个无事的人,在村外的野地上闲转。我不喜欢在路上溜达,那个时候每条路都有一个明确去处,而我是个毫无目的的人,不希望路把我带到我不情愿的地方。  我喜欢一个人在荒野上转悠,看哪儿不顺眼了,就挖两锨。那片荒野不是谁的,许多草还没有名字,胡乱地长着,我也胡乱地生活着,找不到值得一干的大事。  在我年轻力盛的时候,那些很重很累人的活都躲得远远的,不跟我交手,等我老了没力
期刊
提到德国美食,大多数人脑海中自动浮现出了土豆、香肠和啤酒三者。毕竟2018年的世界杯,德国队就曾以带着“1.8万升啤酒、700公斤香肠和300公斤土豆”远赴俄罗斯而冲上热搜。  然而面包同样让德国人引以为傲。德国曾有杂志做过一次调查,问读者对德国拥有什么而感到骄傲,高票当选的除了猪肝香肠,剩下的便只有德国黑面包了。  “土豆是德国人的躯体,啤酒是德国人的精神。厚实的黑面包才是德国人的灵魂。”  所
期刊
1 《克莱默夫妇》  曾获九项奥斯卡提名,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剧本五项大奖。该片不是从家庭的美满结合开场的,而是以它的分裂作为序幕的:一个特写镜头——克制住眼泪的乔安娜那楚楚动人脸庞,紧接着,她温情脉脉地向入睡的儿子告别:“妈妈可爱你啦,比利。”又心不在焉地收拾行装,她在苦恼的折磨中决定离家出走了。这是她对八年婚姻生活的回答,是她压抑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痛苦思绪的总爆
期刊
白卷和33分  蔡朝阳,家住绍兴,人称“麻辣语文教师”,曾和朋友合著《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一书,引发轰动。但当他的儿子菜虫面临小学择校时,他思虑再三,还是选择让儿子上公办小学。原因有三:首先,读公办小学是最经济划算的;其次,也是最核心的一点,在公办小学,菜虫可以遇到足够多的同龄人,满足他与同龄人交往的需求,发现与他相似或者截然不同的孩子;最后,他认为,小学里的课程、成绩之类不甚重要,重要的
期刊
从智商到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考试能力、领导力等等,一般情况下,父母的成就越高,他们孩子的成就也会比常人更高,但离他们父母的成就却很远。  达尔文的表弟高尔顿是第一位研究这一现象的科学家。他测量了205对夫妻和他们的928个成年子女的身高后,发现:第一,所有子女的平均身高和所有父母的平均身高差不多,大概是68英寸左右,即约1.72米;第二,从平均数值来说,高个子父母的孩子更高,矮个子父母的孩子更矮;
期刊
1  我们一行人去欧洲访问。团里有一位王先生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为了显得精神一些,出国前,他特意染了发。由于染膏质量不好,他抱怨头发脱色厉害,但他想得很周到,随身带了一条大枕巾,睡觉的时候拿别针把枕巾别好,一点儿也不会染污异国酒店的枕头。有人跟他开玩笑:“王兄,你可真注意国际影响啊!”他说:“我怕弄脏了人家的枕头,怕人家说,瞧,这就是中国人枕过的枕头。”  为我们驾车的是一个德国人,名叫海瑞
期刊
母亲是一个美食高手。她做稀饭时头很低,她的头发很短,眼睛不是太好,整个身体凑近锅。她手里握着长木勺,不时搅动米粒。母亲转过脸来,总是有笑容。  二零零六年母亲去世,我回重庆给母亲办丧事。最后一日在重庆,毫无胃口。  姐姐问我想吃什么,我不假思索地说:“冬苋菜稀饭。”说完便知是想念母亲。  那是母亲最喜欢的一种稀饭,稠稠的,带点糯。饥饿年出生的我,最怕吃稀饭,但母亲做的饭,怎么吃都觉得香。  印象中
期刊
一  20多年前我在高校工作,有个学生是云南的,具体是云南哪里的我忘了,只是听说当地的苹果特别好吃。这学生的父母很疼孩子,入学报到时她就带着大包小包,还带着她妈妈做的几大瓶辣椒菌子,说父母担心她吃不惯广州清淡的饭菜。  不知怎么我就跟这名学生的家长认识了。我当时只是学校行政部门的一个工作人员,他们认识我也用处不大。但我完全理解家长的心理,能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多认识一个人,就是为闺女的前路多铺一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