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完善,企业管理逐步走向信息化、网络化,企业内部审计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内部审计的优势、存在的问题、改进建议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内部审计;优势;工作思路
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产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是为加强监督体系,建立健全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用行政手段建立了内部审计工作。建立以来,内部审计在查错纠弊、堵漏挖潜、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内审部门应正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更新观念,创新工作,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
一、内部审计的概述
(一)内部审计的含义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经济活动,它通过审查评价活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经济目标的实现。
(二)内部审计的作用
1、内部审计对有损企业利益的行为具有制约作用。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开展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程审计等审计,发现问题,及时向纪检监察部门提供证据和信息,发挥审计“经济警察”的特殊作用,使企业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和挽回损失。
2、内部审计促进了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具有建设性作用。内部审计工作通过评价企业管理和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披露薄弱环节,向管理层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有效方案,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化解风险;内部审计通过评价企业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就寻找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优化资源配置等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此进一步挖潜降耗,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内部审计通过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对企业子公司、分公司的审计,就正确协调各种经济利益关系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二、企业内部审计的优势
(一)企业内部审计贴近管理,熟悉情况,容易发现管理上的漏洞。内部审计人员对本企业的目标、各部门的职责分工、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生产经营情况等较为熟悉,而审计对象的相对固定性,又使其能动态地掌握被审单位的各种情况,及时、准确地判断出高风险领域和重要事项,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以发现管理上的漏洞。企业内部审计时间、方法、方式灵活,成本较低,可提高审计效果和审计效益。内审人员能随时掌握企业大量内部信息,从而能减少资料收集、审前调查的工作量,项目的实施又可以融合在其他项目中进行,降低了审计成本,能从多角度、多环节发现线索,以提高审计的效果和效益。
(二)企业内部审计提出的处理意见和建议操作性强,能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管理。内部审计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时,能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将损失减少到最小,还能从管理者的角度考虑如何改进管理、完善控制。同时,还可以对落实意见和建议的情况进行后续审计,从而促进企业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降低控制风险,防患于未然。
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地位尴尬,开展审计难,开展同级审计更难。
在大部分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通常是企业设置的一个职能部门,内部审计受本企业直接领导,内部审计的地位基本与企业内部其他职能部门处于平级,但由于内部审计工作产生的效益不如其他部门明显,事实上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甚至比其他部门要低。而内部审计部门却担负着监督和检查其他部门的重任,但由于其职权、地位与责任的不完全匹配,导致其内部审计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尤其是同级审计,更是有一些下级审计上级的味道,工作很难开展。
(二)内部审计力量不足。
1、人员少,任务重。目前,大部分内部审计部门人员少,但工作量却很大。由于任务重,时间紧,覆盖面广,内部审计人员往往疲于奔波,审计工作的开展往往难以深入,审计的效果也往往因此大打折扣。
2、人员结构不合理,难以胜任内部审计工作。由于内部审计地位的缘故,因此在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和使用上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导致人员知识结构的严重失衡,加剧内审工作的难度,使内部审计工作往往不能抓住工作重点、难点和焦点,从而影响了审计工作的开展,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也受到了严峻挑战。
(三)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不力。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每次审计都会发现一些问题,但问题往往是以往审计中就已经存在的。每次审计结束时,审计组都下了整改通知书,被审计单位也都向审计组提交了整改报告,但事实上却是屡查屡犯、屡禁不止。导致审计的整改流于形式,制度的执行力受到了严峻挑战。
四、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
(一)建立合理的内部审计模式。
1、在企业系统内部实行审计人员委派制,使内部审计人员直接归属上级内部审计部门的领导,由上级机构根据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相应的考核,增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2、实行下审一级。通过合理的方式将其转化为上级审下级。如:开展企业某一内容的审计,可通过下发红头文件,成立一个由企业主要领导担任领导组长的小组,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从而使被审计单位(部门)认真对待、积极配合。
(二)强化分析,创新手段,由传统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变。
传统的内部审计常常将重点放在审查企业经济活动的合规性与合法性上,忽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和分析,往往形成在具体某一事项上绕圈子,以致被部分领导或被审计对象误认为审计是专挑毛病不产生效益的部门,审计工作自然也得不到相应的支持。因此,内部审计应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精心选择领导比较关心的涉及企业重大问题的项目开展审计,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做出评价,提出有建设性意义的建议,为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出谋划策。当然,要顺利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内部审计部门还必须不断创新手段,做好事前分析和审前准备,才能确保实施审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建立有效的处罚机制,加大违规违纪成本。
针对审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详细规定对各种违规违纪行为的相应处罚,尤其是对屡犯不改的机构和人员,更应加大处罚力度,使其违规违纪的成本付出大于其所获利益,在起到一定的警示和威慑作用的同时,使经营管理者做出理性的选择,由被动地接受审计转变为主动地遵守规章制度,从而有效地树立审计的权威,提高审计的地位。
(四)加强沟通,赢得相关领导及被审单位的理解和支持。
由于内部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常常也得不到相应的信任。为此,内部审计部门应主动加强与相关领导和被审单位的沟通,让他们明白,内部审计工作是通过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来有效地制止各种风险管理漏洞的进一步恶化,从而使企业尽量减少各种风险成本的支出,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实现企业健康稳健的发展。
近几年内部审计在促进单位加强全面管理和提升综合效益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我们应根据不同单位和不同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大力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管理层次的增多,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源动力。内部审计只有立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才能发挥有效作用,确立应有地位。
参考文献:
[1]刘实.《企业内部审计论》.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2]石贵泉.《现代内部审计与实务》.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3]王宝庆《现代内部审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4]宋为民现阶段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会计之友2005
[5]李海超 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的几点思考 中国内部审计 2005
关键词:内部审计;优势;工作思路
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产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是为加强监督体系,建立健全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用行政手段建立了内部审计工作。建立以来,内部审计在查错纠弊、堵漏挖潜、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内审部门应正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更新观念,创新工作,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
一、内部审计的概述
(一)内部审计的含义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经济活动,它通过审查评价活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经济目标的实现。
(二)内部审计的作用
1、内部审计对有损企业利益的行为具有制约作用。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开展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程审计等审计,发现问题,及时向纪检监察部门提供证据和信息,发挥审计“经济警察”的特殊作用,使企业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和挽回损失。
2、内部审计促进了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具有建设性作用。内部审计工作通过评价企业管理和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披露薄弱环节,向管理层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有效方案,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化解风险;内部审计通过评价企业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就寻找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优化资源配置等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此进一步挖潜降耗,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内部审计通过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对企业子公司、分公司的审计,就正确协调各种经济利益关系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二、企业内部审计的优势
(一)企业内部审计贴近管理,熟悉情况,容易发现管理上的漏洞。内部审计人员对本企业的目标、各部门的职责分工、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生产经营情况等较为熟悉,而审计对象的相对固定性,又使其能动态地掌握被审单位的各种情况,及时、准确地判断出高风险领域和重要事项,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以发现管理上的漏洞。企业内部审计时间、方法、方式灵活,成本较低,可提高审计效果和审计效益。内审人员能随时掌握企业大量内部信息,从而能减少资料收集、审前调查的工作量,项目的实施又可以融合在其他项目中进行,降低了审计成本,能从多角度、多环节发现线索,以提高审计的效果和效益。
(二)企业内部审计提出的处理意见和建议操作性强,能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管理。内部审计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时,能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将损失减少到最小,还能从管理者的角度考虑如何改进管理、完善控制。同时,还可以对落实意见和建议的情况进行后续审计,从而促进企业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降低控制风险,防患于未然。
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地位尴尬,开展审计难,开展同级审计更难。
在大部分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通常是企业设置的一个职能部门,内部审计受本企业直接领导,内部审计的地位基本与企业内部其他职能部门处于平级,但由于内部审计工作产生的效益不如其他部门明显,事实上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甚至比其他部门要低。而内部审计部门却担负着监督和检查其他部门的重任,但由于其职权、地位与责任的不完全匹配,导致其内部审计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尤其是同级审计,更是有一些下级审计上级的味道,工作很难开展。
(二)内部审计力量不足。
1、人员少,任务重。目前,大部分内部审计部门人员少,但工作量却很大。由于任务重,时间紧,覆盖面广,内部审计人员往往疲于奔波,审计工作的开展往往难以深入,审计的效果也往往因此大打折扣。
2、人员结构不合理,难以胜任内部审计工作。由于内部审计地位的缘故,因此在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和使用上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导致人员知识结构的严重失衡,加剧内审工作的难度,使内部审计工作往往不能抓住工作重点、难点和焦点,从而影响了审计工作的开展,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也受到了严峻挑战。
(三)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不力。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每次审计都会发现一些问题,但问题往往是以往审计中就已经存在的。每次审计结束时,审计组都下了整改通知书,被审计单位也都向审计组提交了整改报告,但事实上却是屡查屡犯、屡禁不止。导致审计的整改流于形式,制度的执行力受到了严峻挑战。
四、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
(一)建立合理的内部审计模式。
1、在企业系统内部实行审计人员委派制,使内部审计人员直接归属上级内部审计部门的领导,由上级机构根据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相应的考核,增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2、实行下审一级。通过合理的方式将其转化为上级审下级。如:开展企业某一内容的审计,可通过下发红头文件,成立一个由企业主要领导担任领导组长的小组,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从而使被审计单位(部门)认真对待、积极配合。
(二)强化分析,创新手段,由传统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变。
传统的内部审计常常将重点放在审查企业经济活动的合规性与合法性上,忽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和分析,往往形成在具体某一事项上绕圈子,以致被部分领导或被审计对象误认为审计是专挑毛病不产生效益的部门,审计工作自然也得不到相应的支持。因此,内部审计应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精心选择领导比较关心的涉及企业重大问题的项目开展审计,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做出评价,提出有建设性意义的建议,为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出谋划策。当然,要顺利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内部审计部门还必须不断创新手段,做好事前分析和审前准备,才能确保实施审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建立有效的处罚机制,加大违规违纪成本。
针对审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详细规定对各种违规违纪行为的相应处罚,尤其是对屡犯不改的机构和人员,更应加大处罚力度,使其违规违纪的成本付出大于其所获利益,在起到一定的警示和威慑作用的同时,使经营管理者做出理性的选择,由被动地接受审计转变为主动地遵守规章制度,从而有效地树立审计的权威,提高审计的地位。
(四)加强沟通,赢得相关领导及被审单位的理解和支持。
由于内部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常常也得不到相应的信任。为此,内部审计部门应主动加强与相关领导和被审单位的沟通,让他们明白,内部审计工作是通过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来有效地制止各种风险管理漏洞的进一步恶化,从而使企业尽量减少各种风险成本的支出,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实现企业健康稳健的发展。
近几年内部审计在促进单位加强全面管理和提升综合效益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我们应根据不同单位和不同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大力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管理层次的增多,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源动力。内部审计只有立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才能发挥有效作用,确立应有地位。
参考文献:
[1]刘实.《企业内部审计论》.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2]石贵泉.《现代内部审计与实务》.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3]王宝庆《现代内部审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4]宋为民现阶段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会计之友2005
[5]李海超 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的几点思考 中国内部审计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