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微视频资源 打造高效课堂

来源 :教育·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xy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微视频资源已经普遍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微视频教学资源以其便捷性、高效性、互动性和自主性等特点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所喜爱,已然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前沿和热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精心选择、恰当地利用微视频资源,能为学生创设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想象空间。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微视频资源,打造高效课堂。

巧借微视频资源,科学导入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教师。对于以形象化思维表达方式为主的中学生来说,教师采用兴趣教学非常重要。课堂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以恰当适切的微视频资源播放拉开语文课堂教学的帷幕,能有效且充分地刺激学生的主观视觉和认知感官,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求知欲,提高他们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语文课堂学习中获取更多知识。
  例如,教师在执教《故宫博物院》一课时,课堂导入环节可以配合教师的同步讲解播放一段1分钟左右的关于故宫历史资料的视频:展现出以故宫中轴线为拍摄基准,由南向北的几座文物大殿,最后一幕画面设置为俯瞰整个故宫历史建筑群的全景。这段粗线条推进建筑物的微视频,虽然没有充分聚焦其局部的雕琢与装饰,但却能很好地诠释“如此庞大的建筑群”这一描述,这样就能避免“先声夺人”束缚了学生阅读文本时的想象力,有助于打造出引人入胜的课堂。

巧借微视频资源,突破重难点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视频信息资源属于一种动态的资源,比较直观,故事性强,更容易被学生认知接受。
  在学习过程中,一些涉及相对比较难理解的现象、规律的内容,很可能会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障碍。如何有效消除这种障碍,从而有效突破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借助于微視频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例如,在《中国石拱桥》一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拱圈”这一专业术语没有概念,更不明白为什么28道拱圈这样的设计才能够充分体现赵州桥“结构坚固”这一优越性。此时,教师可为学生演示一段关于拱圈建筑构造的微视频,通过直观视频素材和资源的引入来突破教学重难点,更符合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规律,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此外,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文章内容比较枯燥,如很多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感到比较吃力,不但文本生疏,文章中蕴含的寓意更难于理解和接受,长此以往学生会丧失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信心。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资源来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更好地理解这些内容,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爱莲说》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赏一个5分钟左右的莲花微视频,用“出淤泥而不染”的美丽莲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发情感并产生联想,感受到作者对莲花的深切喜爱,从而体会借花喻人写作手法的精妙。

巧借微视频资源,开阔学生视野


  受编写时间和篇幅的限制,初中语文教材只提供了基本的教学素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学生的成长,如果教师不能将大量鲜活的社会案件、视频、学生密切关心的社会话题活动引入课堂,就很难真正达到课堂教学应有的引导作用。对此,恰当地引入各种微视频教学资料,可以有效克服教材滞后性的问题,缩短教材和教学现实之间的差距,更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例如,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这篇文章原载于1962年的《人民日报》,文章最后一段精炼概括了解放以来我国桥梁事业取得的发展成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在桥梁事业上不断取得举世共睹的伟大成就。课堂上,教师可播放纪录片《辉煌中国》中能够充分体现当代中国桥梁事业蓬勃发展的微视频资源,将港珠澳长江大桥、青岛胶州湾大桥等造型各异的桥梁展现在学生眼前,使他们在观赏与赞叹的同时,生发为伟大祖国感到自豪的情感。

巧微借视频资源,激活思维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会触及人的精神世界。”作文教学离不开情感,离不开兴趣。有了情与趣,学生就有了写作的冲动,才能写出感情真挚、打动人心的文章来。对此,在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借微视频资料能有效帮助学生进入情境,增加他们对生活事物的体验,有利于写作兴趣的培养。
  例如,在以“找春天”为题的作文教学中,在学生开始写作之前,教师可以布置让学生在校园中、田野中寻找春天,并把自己眼中的春天录下来或者拍下来做成微视频的任务。课堂上,带领学生欣赏“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百花齐放”关于春天的微视频资料,让学生再一次感受春天的美好,从而激发写作兴趣,激活思维空间,达到水到渠成、下笔如有神的境地。
  总之,微视频资源能够以其独特的魅力能为我们的课堂增添色彩。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微视频资源的运用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选择的微视频内容与课堂教学活动不相符、播放时间和时机不合理等问题,这样不但会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甚至会影响整个教学进程。所以,教师要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微视频资源,并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合理的编辑,围绕微视频资源精心预设问题,将其科学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只有巧借微视频资源,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
其他文献
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不再拘泥于传统游戏形式,教师会有意识地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如录音机、可触屏幕、互动平板等电教媒体。多媒体教学与五大领域七大学科整合的思想,已深入人心。电教媒体的运用既有利于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辅助教师突出教学活动重难点,优化教育活动形式,提高整体教学效率。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对于电教媒体的使用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使用形式单一,只利用
期刊
音乐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音乐学科则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具有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等特征。小学低年级指的是小学一、二年级,该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年龄小,活泼好动,模仿力强,喜欢表现,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容易被有趣新颖的内容所吸引。因此,学生更乐于通过参加课堂中声势律动的方式体验音乐内容,在师生互动、生生模仿中,他们能够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参与音乐课堂。结合音乐特点,
期刊
活动背景  户外劳动时,陈小弟小朋友发现了树上的“果子”,便萌发了摘果子的想法。只见他双腿屈膝,努力向上跳起,同时右手使劲向上够,但是大树太高,努力了几次,都没有成功。陈小弟急躁地挠了挠头,望着高处的果子,迫切的眼神让人动容,像极了故事《想吃苹果的鼠小弟》里的鼠小弟,一个摘果子的故事就开始了—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  镜头一:陈小弟变成了光头强 陈小弟张开双手,紧紧抱住大树,来回使劲摇晃,未果。他又找
期刊
课前调查探究是教师有效教学的必要前提,教师需引领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前调查体验中,在与学生的对话和情感的交流中打造高效的课堂。本文主要从“课前调查的常见问题、课前调查的内容选择、课前调查的指导方法、课前调查的实效运用、课前调查的重要评价”五方面来谈谈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前调查实效性的方法。课前调查的常见问题  一是布置粗略。教师在平日课堂中,尤其不是公开课的时候,对于学生的课前调查多数是口头上随意布置
期刊
新一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发展和培养学生数学六大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数学课程实施主要在课堂,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近些年一线教师做了很多实践探索,也有很多课题研究结果。本文是在这些前辈基础上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图像与性质复习课》为例,浅谈通过绘制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理解数学核心素养,分析教学内容,确立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成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成为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过程,成为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只有在课堂教学實践中力求“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追求真实、有效、互动、生成的课堂教学新局面,数学课堂教学才能更具有生命的活力。构建真实课堂,悉心研磨,善待差错  陶行知曾言:“
期刊
在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领域的教学中,学生通常采用动作模型实验来探索地球的运动规律。本文不仅提出了动作模型与原型之间的三种联系,即外显特征一致性、内部关联相似性、动作过程多元性,同时提出了动作模型实验的课堂教学流程,并以《昼夜交替现象》教学为例,阐述了动作模型实验在探索地球运动规律中的环节指导过程。《昼夜交替现象》教学的局部再现  老师引导学生从现象的观察出发,对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进行多角度的假说
期刊
许多学生都认为数学枯燥、难学,没有解题灵感。所以上数学课时,总会出现讲台上教师讲得热火朝天,讲台下学生走神儿、睡觉、说话、干其他的事等现象。就算有些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也是上课听明白了,课下一做题就又没思路了,或是做到半截而卡壳,或是在解题过程中丢三落四。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伴奏者,而学生则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时时注意挖掘教材精髓,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期刊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效教学成为当下广大教师渴望并孜孜以求的课堂境界。生命化课堂是以培养师生的“生命活力”为核心,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一节好课离不开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只有将三者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地进行搭配,才能将一节课上得精彩而有实效。下面我以《分式》为例,说明如何实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握学生主体,合理确定目标  教学的出发点和落
期刊
《西游记》是七年级第二学期学生需要阅读的重要内容,并纳入期末考试范畴。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确定的综合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特别是帮助他们掌握整本书阅读的策略与方法,我针对《西游记》的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系统设计,包括“自主阅读—跟踪保障—任务驱动—品评分享—想象作文”五大环节。每一个节点环节包括若干具体的操作方式与方法,并依据教学策略实现整体贯通,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在经典名著的阅读
期刊